最新的米兰·昆德拉精彩语录
1、我们无法明白自己要什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它将变成一个永远隆起的硬块,再也无法归复自己原有的虚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要活在真实中,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除非与世隔绝。一旦有旁人见证我们的行为。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都得适应旁观我们的目光,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无一是真了。有公众在场,考虑公众,就是活在谎言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却也是最真实的存在,如果把它从自己的生命过程中剔除,那么,人生会变得比空气还轻,似真似非,一切似乎都会归入尘埃与虚无,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无论你的人生现在有多么惨淡,请一定不能失去使命和信念,更不能把自己交给机遇和偶然,随波逐流,任由命运和生活摆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必然,沉重,价值,这三个概念连在一起。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价值。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6、她想到艺术家的爱也许完全是出于误会,她老问他为什么爱她。他总是回答,他爱她就像拳击手爱蝴蝶,歌唱家爱沉默,恶徒爱村姑。他总是说,他爱她一如屠夫爱小牛胆怯的眼睛,闪电爱宁静质朴的屋顶。 所以他爱她,是因为她与他不同,他破坏她,摧毁她,然后重新创造出一个他企望的她。 ----《生活在别处》
7、有时候,你打定主意却不知道为什么,惯性力量使你坚持下去。这东西一年年强化,很难改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8、“生活,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不至于迷失方向,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中,在原位中永远坚定地存在。” 坐在阳台上,在让-马克的目光的包容下,有那么一刻,这种“沉重的努力”松懈了,尚塔尔可以在她唯一承认的身份中休憩。 ----《身份》
10、什么是一个个人?他的认同在什么地方?所有的小说都在给这些问题寻找一个答案。到底通过什么,一个自我给自己下定义呢?通过一个人物所做的事,通过他的行动?但是行动避开了它的主动者,几乎总是返回来与其对立。那么通过他的内心生活,他的思想,他的被隐藏的感情?但是一个人是否有能力自己理解自己?他的被隐藏的思想是否可以作为他的认同的钥匙?或者人是由他的看世界的眼光,他的想法,他的世界观所确定? ----《被背叛的遗嘱》
11、人们还很年轻的时候,生命的乐章刚刚开始,他们可以一起来谱写它,互相交换动机(象托马斯与萨宾娜相互交换礼帽的动机),但是,如果他们相见时年岁大了,象萨宾娜与弗兰茨那样,生命的乐章多少业已完成,每一个动机,每一件物体,每一句话,互相都有所不一样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2、您一定知道所有那些关于法国大革命,关于玛丽王后,或者关于一九一四年战争,关于在苏联的集体化进程,还有关于一九八四年的小说。所有那些,都是一些大众化的小说,通过小说语言表现一种非小说的知识。而我将不遗余力地重复,小说惟一的存在理由是说出惟有小说才能说出的东西。 ----《小说的艺术》
13、对某些女人来说,如果调情只是她们的第二天性,是不足道的日常惯例;对特丽莎来说,调情则上升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的是告诉她:她是谁,她能做些什么。她把这一问题变得重要而严肃,使之失去了轻松,变得有逼迫感,变得费劲,力不胜任。她打破了允诺和不给保证之间的平衡(谁能保持平衡即说明他有调情的精湛技巧);过分热情地允诺,却没表达清楚这个允诺中包含着她未作保证的另一方面。换一句话说,她绘每一个人的印象就是她准备接受任何人。男人们感到已被允诺,一旦他们向她要求允诺兑现,却遭到强烈的反抗。他们对此的唯一解释只能是,她是狡诈的,蓄谋害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4、自由并不始于双亲被弃或埋葬之处,而是始于他们不存在之处: 在此,人们来到这个世界却不知道谁把他带来。 在此,人由一个被扔入森林的蛋来到世间。 在此,人被上天啐到地上,全无感恩之心踏入这尘世。 ----《生活在别处》
15、缓慢的程度与记忆的浓淡成正比,速度的高低与遗忘的快慢程度成正比。 ----《缓慢》
16、将小说家跟谁比较?跟抒情诗人比较。黑格尔说,抒情诗的内容,就是诗人本人;诗人为它的内在世界提供话语,以在听众当中唤起它所感受到的感觉、情绪。 ----《帷幕》
17、“你的此处很美,但你却浑然不知.......然后,继续寻找新的别处,永不满足。” ----《生活在别处》
18、在博爱者微笑的眼里,任何偏离集体的东西均遭藐视。
任何以怀疑局部始的人,都将以怀疑生活自身而终。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9、她从未问过自己那种经常折磨人类情侣们的问题:他爱我吗?他是不是更爱别人?他比我爱他爱得更多吗?也许我们所有这些关于爱情的问题,这些度量、测定、试探以及对爱情的挽救,都有一个附加效果,就是把爱情削弱。
也许我们不能爱的原因,就是我们急切地希望被人爱,就是说,我们总是要求从对象那里得到什么东西(爱),以此代替了我们向他的奉献给予,代替了我们对他的无所限制和无所求取——除了他的陪伴。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0、任何女人都通过男人对她的身体表现出的兴趣大小来衡量自己衰老的程度。 ----《身份》
21、在那一口偏咸的饭菜中,他似乎尝出了卡米拉眼泪的滋味,他吞下肚里去的,是他自己的罪孽。 ----《告别圆舞曲》
22、悲剧在向我们展示人类伟大的美妙幻境的时候,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安慰。喜剧更残酷:它粗暴地向我们揭示一切的无意义。 ----《小说的艺术》
23、弗兰茨留下了什么?
一句碑文: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24、他总是关注自己,想要审视自我,可是他找到的只是那个全副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审视自我的那个形象。 ----《生活在别处》
25、他的一生就是在被遗弃的电话亭里,在没有连线,根本无法接通任何人的听筒前的漫长等待。现在,他面前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从被遗弃的电话亭中走出来,尽快出来! ----《生活在别处》
26、机缘之鸟再一次飞落肩头闪闪发光。她眼含泪花,倾听着身边的呼吸声,感到说不出的抉乐。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8、我太害怕那些认为艺术只是哲学和理论思潮衍生物的教授了。小说在弗洛伊德之前就知道了无意识,在马克思之前就知道了阶级斗争,它在现象学家之前就实践了现象学(对人类处境本质的探寻)。在不认识任何现象学家的普鲁斯特那里,有着多么美妙的“现象学描写”! ----《小说的艺术》
29、在一个小说家的创作历程中,向反抒情的转变是一次根本性的经验;远离自己之后,他突然带着距离来看自己,惊讶地发现自己并非自己以为的那个人。有了这一经验之后,他会知道没有一个人是他自以为的那个人,知道这一误会是普遍性的、根本性的,从此他会知道如何将喜剧性的柔光投射到人的身上。 ----《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