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保罗·奥斯特的名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保罗·奥斯特的名言

2019-05-24 18:19:01 作者:保罗·奥斯特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保罗·奥斯特的名言

  1、活着时,一个人和他的身体同义词,死亡时,这个人和他的身体是不同存在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2、每样事物都在震颤摇曳,不断向四处崩离。因此头几个星期,我简直搞不清自己的身体停在哪里,周围的世界又是何处。我撞上墙壁或是垃圾桶,缠上拴狗的皮带和飞舞的纸屑,绊倒在最平滑人行道上。我生来就住在纽约,可我不再清楚这里的街道人群,每次出门做小小的远足,感觉就像迷失在一座异域城市里。 ----《神谕之夜》

  3、骨头先生抬起头来。过了一会儿,就好像这两个动作之间存在着隐秘联系,一束亮光云层中斜射出来,打在离他的左爪一两英尺远的人行道上,几乎立刻,另一束光恰好落在了他的右边。在他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光和影的十字架开始慢慢形成,看起来分外美丽,他觉得,这是在经历了那么多悲伤痛苦之后,得到的一个小小的、意外的礼物。他回头看了看威利,然而就在他转过头去的一瞬间,一大捧阳光满满地泼洒到了诗人的脸上,撞到这个沉睡者眼帘上的光线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他的眼睛不知不觉就睁开了——刚刚还差一点死掉的威利,又重新回到了生者土地,拂去一身蛛网,想要醒转过来。 ----《在地图结束地方

  4、它是一座为活死人准备旅馆,一间为饱受折磨灵魂准备的驿站,住在这种空空荡荡、毫无个性空间里,会让你明白:世界就是个每天都要更新幻影。 ----《幻影书》

  5、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孤独,我意识到,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逐渐认识另一个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为止。那个人会说:我觉得冷。或者他什么都不说,我们会看见他颤抖。不管哪种方式,我们会知道他觉得冷。但假如这个人什么都不说也不颤抖呢?当一切都无迹可循,当一切都与世隔绝,全无踪影时候人们能做的就只有观察了。但人们能否从观察到的东西里找出意义,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6、内疚能使一个男人做出违背自身最佳利益举动,而慾望也有同样的效果,当内疚与慾望在内心均匀地混为一体,那个男人十有八九会做出奇怪事情。 ----《幻影书》

  7、我的起源是个谜,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来自何处。这就是定义我的东西,我已经习惯于自身的晦暗,并且把它当成自我理解和自我尊重来源,当成本体论的必要性而紧紧守住不放。 ----《月宫

  8、这种态度里固有的是一种感知原始主义,一切差别都被消除,一切东西都被减至他们的共同点。真正精细的东西几乎受到憎恶,它意味着你要不得支付额外的价钱……他的想法是对于需要的东西。尽可能支付一个最接近价值价格。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9、一个颤巍巍、怪模怪样的人,没盯准脚下就迈不开腿。即便拖着力所能及缓慢步履,行走也会在我脑中产生一种古怪的飘忽感,恍惚念头纷乱意识此起彼伏。世界在我眼前飘移涌动,恍若涟漪中的倒影。每次我试图盯住一件具体的东西,想把它从喧哗的五颜六色中分离出来,比如说,女人头上包的蓝头巾,或者驶过货车红色尾灯,它就立刻开始分离,溶化,像一滴颜料掉进水杯里,消散。 ----《神谕之夜》

  10、我不知道他是否相信我们所说的话,但对他而言,只要能想象一下新的生活,似乎就能使他变成另外一个人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11、记忆,与其说是我们身体里的过去,不如说是我们活在当下的证明。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12、我错失了一切。我错看了一切。大地天空太阳月亮河流高山。我一直都看错了这个世界。 ----《幻影书》

  13、电影是一种视觉语言,它通过投射在二维屏幕上的图像故事声音色彩加入增添了图像的三维感,但同时也剥落了它们的纯粹性。图像不再需要担负起所有的功能。但声音和色彩并没有把电影变成某种完美综合媒体,变成某种反映所有可能性世界的最佳手段,它们反而减弱了图像语言本来所应具有的力度。 ----《幻影书》

  14、危机关头人们会活力倍增。或者:置死地后生。 ----《幻影书》

  15、电影模拟现实世界模拟得越像,它表现现实世界的能力就越弱——世界不仅仅在我们周围,同时也在我们脑中。 ----《幻影书》

  16、突然间他明白了自己的想法,他奇怪自己怎么会变得这么多愁善感,为什么所有这些念头老是缠绵不去。所有生出的这些事儿,他想,何以弄出这些让他感到受窘的事儿,原因就是你无人可以倾诉。 ----《纽约三部曲

  17、她知道了这个故事,而当一个人有幸生活在故事之中,生活在一个想像的世界里,这个世界的悲苦也就消失了.只要这故事不断延续下去,现实也就不再存在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18、“每一本书都是一幅孤独的图景。它是一件有形物,人们可以拿起,放下,打开,合拢,书中的词语代表一个人好几个月——若非好多年——的孤独,所以当人们读着书里的每个词时,人们可以对自己说,他正面对着那孤独的一小部分。”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19、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孤独,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逐渐认识另一个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为止。

  20、一扇门关上了。
另一扇门打开。
你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冬天。 ----《冬日笔记

  21、那人一本正经发表了一通小小的演说流露出那么严肃使命感敬业心,我承认自己被打动了。我在想,这是个怎样的文具老板,对自己的顾客阐述纸品的哲学,把自己看做服务人类的最基本需要?我虽然觉得其中有点搞笑的成分,可听他讲的时候,竟一点也笑不出来。 ----《神谕之夜》

  22、死亡将我们带到一个离生与死的隐形边界如此接近的地方,以至于我们不在知道我们在哪边,生变成了死,仿佛死一直拥有此生,毫于预警的死,也就是说,生命停止了。而生命可能在任何时候停止。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23、想到自己穿着死人的衣服走来走去,令尼克感到温暖。现在他已经停止存在了,而穿上一个同样不存在的人的衣服就显得很相宜——似乎这种双重否定能让他更加彻底、更持久地抹掉自己的过去。 ----《神谕之夜》

  24、于是记忆,与其说是我们身体里的过去,不如说是我们活在当下的证明。如果一个人要真正地存在于他的环境中,他就必须不想着他自己,而想着他看见的东西。他必须忘记自己,以便存在于那儿。而记忆的力量便出自那种遗忘。这是一种活着的方式,于是什么都不曾失去。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25、因为吉尔现在不能回家了,而杰克爱她,不能忍受丢下她的想法,他选择和她留在了1963年,在电影的最后一幕,他们毁坏了时间穿梭机,把它们埋在草坪下。然后,太阳在他们身后升起,他们一起走进了11月23日的早晨。两个年轻人抛弃了各自的过去,共同去面对未来。 ----《神谕之夜》

  26、我们周围的世界改变得多么迅速,一个问题多么快地替代了另一个问题,几乎没有享受胜利喜悦时刻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27、如果我想要拯救自己人生,那么我必须走到离毁灭它只有一步之遥 ----《幻影书》

  28、当一个人的惟一家当是自己的头脑舌头时,他在决定张嘴说话之前必须想得很周到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29、腼腆总比傲慢好,我想,谨慎融入人群总比令人难受的完美四处胁迫人好。 ----《隐者》

  30、但现在的情况并不比过去更明朗,它的神秘性也与未来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相当。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就是这样:一次走一步,说一句话,然后是下一步。……因为信息是慢慢的显露出来的,每当它到来时,总会沉重的个人牺牲作为代价。 ----《纽约三部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保罗·奥斯特的名言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