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海涛法师名句欣赏
1、人世间最大的困境,不是个人身分地位、财富或健康的失去,而是当人与人之间的慈爱、关怀及付出减少时,人们将逐步陷入冷漠与无情的万丈深渊。
2、人生充满了机会,可以选择小题大作,或者一笑置之。试着阻止自己的无明烦恼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4、多分享我们的快乐和喜悦,任何时候,只要他人有一丝丝的快乐,我们都应该欢喜、讚歎。 至少内心有一线喜悦的光束涌出,这都是驱散蒙蔽我们心灵灰暗迷雾的良药。
5、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有智慧才能分辨是非善恶,用安忍才能建造幸福人生。
6、孩子是映照父母行为的镜子。
认识自身的缺点,是一个人最高智能的表现。
处于情爱中的人,往往透过望远镜看东西;处于羡慕和忌妒中的人,则透过显微镜看东西。
美德是健康,恶习是疾病。
随缘拥有,不渴求拥有。
随缘而为的话,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勉强而为的话,成功不好,失败也不好。
7、在每日生活中,要怀著善心尽量努力利益他人。如果你能这么做,无论你提供他人或大或小的服务,都持续在造就自己成功(财富、长寿、健康等一切)的因。
9、如果你懂得宽恕,学会体谅,你就可以把那股克制自己去生气发愁的精力,转移来用在自我成长及充实自己。
10、每个人都有机会修行,时间是掌握在自己的安排,在工作之余,每天花点时间练习觉醒的念住功夫,寻求感官刺激以外的精神财富,这才是究竟的释放压力与解脱之道,如果只追求官能的享受,将会使人永远在轮回中。
12、当我们有幸遇到别人需要帮忙的机会时,我们一定不要错过,因为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平道路。
13、死亡,使我领悟人生的有限,生命的短暂。我们没有永恒,我们必须把握。死亡,能使你认识人生的根本。
14、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只想在顺境中修行,
永远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16、我们要珍惜爱,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
17、一个人自然的时候最美,虚伪的时候最丑。
宽厚的人,他的过错常常是过于相信别人;而心量狭窄的人,所犯的错误则每因多疑、嫉妒、刻薄。
要挑别人的缺点是很容易的,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是真正的德行。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18、修行,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坦然地接受残缺。
人没有三头六臂,做人也好,做事也罢,谁能尽善尽美?
人生的修行,就是用智慧看透世间黑白,
並用一颗善良的心成就一切美好,
用一颗宽容的心,坦然地接纳无法改变的不好。
修行,就是宽容。容得下别人的中伤,
忍得住困苦的折磨,放得下挽留不了的美好。
19、若对无常生起深刻的认知,便能了解忙于琐碎的活动跟事业,毫无意义。若各位现在有房子了,也没欠钱,甚至有点存款,若还想赚钱给儿孙用,那叫「欠儿女债」,完全不必要,够用就好了,要将大部分时间拿来修行。人为什么有痛苦?因为有我执。各位要常思惟,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骂也好,赞美也好,快乐也好,都是幻化的,希望大家能看破这一切的虚假。
20、爱的体认,使我们认识人生;生活在有爱的生活里,也就是把生命充满在爱的生活里。
21、耕耘这片心田需要时间、耐心、善意和决心。我们不断地为各种不如意的、琐碎的事情而烦恼,我们完全忽略了生命的价值、死亡的逼近,也不知道要超越二元对立的意识和寻求苦的解脱。
22、当我们努力为他人服务时,生活便会过得很有意义;当我们习于利益他人时,便会发现自己时刻都过得很快乐。
23、随时随地心存感激,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随遇而安,随缘奉献。
24、「爱能带动奉献,奉献能不断产生力量;慈爱的修行不仅是长养慈悲的心态, 并且能助长智慧的修行,神奇地开发我们无限的潜能。」
25、如果有人来打我,我先假装被打倒,他省了力气,我也没烦恼。
寻找幸福是向前走,对过去无悔、对现在无惧、对未来无忧;真正的享受是无贪,真正的幸福并非拥有,而是喜舍。
生命中所有事件的发生,不论当时多么痛苦、悲惨,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赐予你智能、力量与觉醒。
子女应该让父母安心才有福。
一个人会说谎话,他的行为必有偏差。
讲好话、存好心、常怀感激心。
人的心地如同一畦田,土地没有播下好的种子,就长不出好果实。
26、发心,才能把事情做好;立愿,做事才有目标。
27、要使人相信你,不在于言词的巧辩,而在于行为的实践。
爱与感恩,必须从生活做起。
工作要欢喜,人与人要感恩。
互相感恩,彼此成就,共创美好祥和的社会。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做事要找方法,不要找理由。
快乐有如香水,向人洒得多自己也必沾上几滴。
困难困难,困在家里万事难;出路出路,出去走走就有路。
29、你应该遗忘或宽容别人让你生气的缺点,而选择去看他的优点,学著去看事物的光明面,就样就足以令你心境清新了。
30、能忍之人有五功德。所谓五者:
一、不诤不怼,此初功德;二、一切无能偷盗其物,此二功德;
三、一切人爱,此三功德;四、多有悲心,此四功德;
五、身坏命终,得生善道天世界中。《正法念处经》
为人端正,颜色妙好,辉容第一,身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菩萨生贫家,当持戒;在富家,当布施;在豪家,当忍辱;在山中,当禅定。-惟日杂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