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罗伯特·麦基名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罗伯特·麦基名言

2019-06-16 19:39:01 作者:罗伯特·麦基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罗伯特·麦基名言

  1、艺术电影对内在冲突关注能够吸引高学历人群兴趣,因为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喜欢自己大块时间耗费在内心世界里。 ----《故事

  2、你必须问自己,什么东西足以使你的欲望一刻不停地燃烧长达数月的时间? 一般而言伟大作家都不是折中主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作品严格地聚焦于一个观念,一个能够点燃其激情单一主题,一个他可以通过毕生追求而不断翻新的精彩主旨。 ----《故事》

  3、规则说:“你必须以这种方式做。”原理说:“这种方式有效……而且经过了时间的验证。”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你的作品没有必要临摹一部“写得好”的剧本,而是必须依循我们这门艺术赖以成形的原理去写好。急于求成、缺少经验的作家往往遵从规则;离经叛道、非科班的作家破除规则;艺术家精通形式。 ----《故事》

  4、若想炮制小情节和反情节作品,作家必须顺应或者反着这一预期进行操作。只有精心富有见地经典形式揉碎或弯曲,艺术家才能导引观众感知到潜藏在小情节中的内在生活接受反情节的荒诞冷酷。但是,作家怎么能够富有创见地将连自己都不明白的东西进行缩微或逆反呢? ----《故事》

  5、我们都心怀希望,无论命运如何与我们作对。 ----《故事》

  6、在故事的心脏跳动的,是比纯粹言语更为深奥的东西。 而且在故事的另一端还端坐着另外一个同等深刻现象:观众对这一材质反应。 ----《故事》

  7、勇于创新的作家不仅能把握时代脉搏,而且还具有远见卓识。他们将双耳紧贴着历史墙壁,随着事物变化感觉社会趋向未来方向。然后,便创造出打破常规的作品,并将这些类型带给下一代。 ----《故事》

  8、20世纪初,人们已经越来越强烈意识到,永恒爱情即使并非完全可能,也是希望渺茫的。 ----《故事》

  9、观众纽带观众的情感投入是由移情作用而黏合的。如果作者未能在观众和主人公之间接上一根纽带,那么我们就会坐在影片之外,感觉不到任何东西。 ----《故事》

  10、在对真理的追求中,我们必须甘愿领受最丑陋谎言。 ----《故事》

  11、第二个是负面反讽: 如果你一味地痴迷于你的执着,你无情的追求将会满足你的欲望,然后毁灭你自己。 ----《故事》

  12、每一个有效的故事都会给我们发出一个具有价值负荷思想实际上,它将这一思想楔入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不得不相信事实上一个故事的劝诫力量是那样的强大,即便我们发现它在道德上令人反感,也很可能会相信它的意义。柏拉图断言,讲故事的人都是危险人物。他并没有说错。 ----《故事》

  13、我们的写作水平应该在他们之上。观众希望我们把他们带到极限,带到所有问题都得到回答、所有情感都得到满足的地方——故事主线终点。 ----《故事》

  14、故事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脱胎于已在历史上和人类经验中存在素材。 ----《故事》

  15、在故事的内核中装的是“实质”,就像在一个原子核中旋转的能,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更听不到,然而我们的确知道它并能感觉到它。故事的材料是活生生的,但也是无形而不可触摸的。 ----《故事》

  16、主人追寻一个不可企及的欲望对象。他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采取某一特定的行动,其动机来自这样的想法或感觉:这一行动将会导致世界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成为达成其欲望的一个积极步骤。从这一主观视点来看,他所选择的动作似乎是最小的、保守的,但足以产生他所需要的反应。但在他采取这一行动的瞬间,其内心生活、个人关系、个人外世界或这一切组合而成的客观领域,会做出一个与他的期望大相径庭或比他的期望更为强烈的反应。 ----《故事》

  17、爱情既有欢乐也有痛苦剪不断理还乱刻骨铭心、撕肝裂肺,既温柔残忍,我们之所以依然苦苦寻求,是因为没有它,生活便失去了意义。(影片《安妮·霍尔》、《曼哈顿》、《为你疯狂》所表现) ----《故事》

  18、如福尔摩斯法官指出,我们必须相信思想的自由市场。如果每一个人都被赋予一份发言权,即便是非理性激进的或残酷反动的,人类也会从所有可能性中挑拣出正确选择。没有一种文明,包括柏拉图的在内,是因为其公民明白了太多真理而招致毁灭的。 ----《故事》

  19、天才作家写不出好作品大抵有两个原因:要么是被一个他们觉得非证明不可的观念蒙住了双眼,要么是被一种他们必须表达的情感所驱策。而天才作家写出好作品一般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被一种要打动观众的欲望所感动。 ----《故事》

  20、故事衰竭的最终原因是深层的。价值观人生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作家总要围绕着一种对人生根本价值认识构建自己的故事——什么东西值得人们为他而生、为它而死?什么样的追求是愚蠢的?正义与真理的意义是什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作家与社会已经或多或少地就这些问题达成共识,而我们的时代却变成了一个在道德上和伦理上越来越玩世不恭、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时代——一个价值观一个价值观混乱年代。例如,随着家庭解体和两性对抗的加剧,谁还会认为他能真正明白爱情的本质?即使你相信爱情,那么你如何才能向越来越怀疑的观众去表达?一群 ----《故事》

  21、故事的艺术不在于讲述中间状态,而在于讲述人类生存状况钟摆两极之间摆动的情形,讲述在最紧张状态下所经历的人生。 ----《故事》

  22、在整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婚外情一直都被视为一种痛苦背叛。许多尖刻的影片——《相逢何必曾相识》(美国/1960)、《相见恨晚》——都是从社会对通奸的仇视中来汲取能量的。然而到了八十年代,社会态度发生了变化,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浪漫的爱情是那样宝贵,而人生又是那样短暂,如果两个已婚的人想要一份婚外情,就由着他们好了。不论正确与否,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心态,所以一部死守五十年代古旧价值观念的影片必然会让八十年代的观众厌倦忍无可忍程度。 ----《故事》

  23、最有价值的见识还是来自自我发现,没有什么能像发掘出埋藏的宝藏那样,激发人的想象力。 ----《故事》

  24、年轻人教诲说,好莱坞和艺术是相对的。因此,那些初出茅庐者为了被人视为艺术家,便落进了这个圈套,他们写作剧本的目的并不是因为它是什么,而是因为它不是什么。他们为了避免商业主义的污染,便回避了闭合结局主动人物、时空顺序以及因果关系。结果,其作品便被矫揉造作荼毒。 ----《故事》

  25、我们需要勇于发表自己观点、了无羁绊的灵魂,需要能够洞悉人生、语惊四座、让满堂生辉的艺术家。 ----《故事》

  26、一个讲得好的故事既不是对论文精密推理的表达,也不是对幼稚情感的汹涌发泄。它的胜利表现在理性与非理性的联姻。 ----《故事》

  27、人物性格真相在人处于压力之下做出选择时得到揭示——压力越大,揭示越深,其选择便越真实体现了人物的本性。 ----《故事》

  28、从瞬间到永恒,从方寸到寰宇,每一个人物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书般的可能性。大师标志就是仅仅从中挑选出几个瞬间,却能向我们展示其整个人生。 ----《故事》

  29、主人公必须至少有一次机会达成欲望。 ----《故事》

  30、人物欲望的价值尺度与他为达成欲望而愿意承担风险正比;价值越大,风险便越大。 ----《故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罗伯特·麦基名言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