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克里希那穆提名言
1、当父母亲爱他们的孩子时,他们不会拿他和其他的孩子做比较。
2、我们意识的全部,或者大部分,都深受制约,要过一种不断挣扎的生活,因为我们都想有成就,都别有所图,都想扮演什么角色,都想满足自己。
3、多少世纪以来,我们被我们的老师、尊长、书本和圣人用汤匙喂大。我们总是说:“请告诉我,那高原、深山及大地的背后是什么?”我们总是满足于他人的描绘,这表示我们其实是活在别人的言论中,活得既肤浅又空虚,因此我们充其量只是“二手货”人类。我们活在别人口中的世界,不是受制于自己的个性和倾向,便是受制于外在的情况和环境,因此我们只是环境的产物,我们不再新鲜,我们从没有为自己发现过什么东西,我们心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原创的、清新的和明澈的。 ----《重新认识你自己》
4、一个知道如何分裂原子 而内心却没有爱的人 变成了一只恐怖的怪物
5、自始至终我们都有恐惧,我们害怕公众意见,怕自己不成功,怕孤独,怕没有人爱,我们拿自己跟一些英雄相比,故而引发了更多恐惧,这些恐惧不只存在于心智的表层,同时也埋藏在内心深。 ----《世界在你心中》
6、我觉得有件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没有任何动机的热情。那股热情不是来自某些誓约、执着或色欲。不认识热情为何物的人永远无法了解爱,因为只有在彻底舍弃自我中,爱才能出现。 ----《在呻吟、快感和肉欲的世界,如何谈论爱?》
7、借由各种艺术形式、思想语言、文字创作,
工具信仰、名誉成就来表达自己,
这些都只是人们从特定的社会制约中,
所产生的反应罢了。
表达在这里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处于真正创造状态里觉醒的心灵,
是没有任何动机和欲望的,
这样的心,只是自然而然地,
在每一个刹那生灭、爱和存在着。
8、一旦你依赖某人或某个观念来激励自己,你必定会产生恐惧,因此这根本不是真的激励。万事都能激励人!叶片的落下、鸟儿的死亡,人们的行为举止。如果你注意这一切,你就一直在学习。保持永不停息的探索的心灵,从观察、挣扎、快乐与眼泪中学习。
9、我们只有看清自己问题背后的原因与真相,通过在自己所创化的幻象(关系)中了解自己,了解生命,我们才有转化的可能 。
10、一个真的想了解人生的人,不会渴望拥有信仰。一个有爱的人是没有信仰的 ——他只是去爱就够了。 ----《生命之书》
11、Freedom from the known is death, and then you are living.
从已知中解脱即死亡,然后你将涅槃重生。 ----《重新认识你自己》
12、我们都喜欢炫耀自己,显示自己拥有一些什么东西。你知道一朵水仙或者一朵玫瑰。他从来不假装,它的美就在于他本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13、我们人类的大脑被破坏了——变形、扭曲得如此严重——被宣传、文化持续不断的压力,被我们的野心、我们的悲伤、焦虑、恐惧还有我们的快乐所破坏,持续不断的压力被加诸大脑之上,这是事实。当大脑有压力,就必然会发生扭曲,除非大脑有更新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压力结束后使自己得以恢复。
14、智慧是对于根本事物、现在存在的事物的了解能力;而所谓教育,便是在自己以及别人身上唤醒这项能力。 ----《一生的学习》
15、喜欢有意义
16、人应当认识自己,按自己本来的样子接纳自己,不与人比。
17、学习,观察,直到你身上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掀开,没有注意。这样就会免除自己以往受到的种种制约。
19、一个相信上帝、天国或其他宗教形式的人,总是在逃避自己的真相。你难道没有见过一些信仰神祗、时常做火供、不停地持咒,但是在生活里却总是在欺骗、掌控、以不实和冷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人吗?这样的人真的能发现神吗?这样的人真的是在追求神吗?神是可以藉由持咒或信仰而被发现吗?但人们还是每天到庙里上香,礼拜上苍,做尽所有的事来逃避自己的真相——这样的人你通常都很尊敬,因为他们跟你是一样的。 ----《生命之书》
20、不知为何,人类依然对仇恨的敌意情有独钟。与爱相比,仇恨和嫉妒是如此容易。我们的社会就建立在无休止的欲望之上,难怪人类会如此贪婪。人们为了欲望持续抗争,而且还认为这都是正义之举,理所当然。 ----《关于生命的一切》
21、你要人家羡慕你,你要权力,你要舒适豪华,你要地位、权威,因此,你必然制造或维系了一个毁灭他人、毁灭自己的社会。如果你已经看清楚你的谋生方式里面这个毁灭的过程,那么,显然你就会找到赚钱的正确方法。不过,首先你必须看清楚社会的景象,如实地看清楚它是崩溃的腐败社会。
22、自由在于起点,它并非是到了终点才能获取的东西。 ----《一生的学习》
23、美仍在那儿,并未消失,然而我们不再对它开放胸怀了,它被我们每日单调的生活所吞灭了。 由于我们内心枯萎,忘了何谓仁慈体谅,忘了如何观看星辰、树木、水中倒影,因此我们需要借着图画、珠宝、书本以及无穷无尽的娱乐以获得刺激。我们不断地寻求新的刺激,新的战栗情绪,我们渴求日益繁多的感官刺激。这项渴求与它所获得的满足,造成心智和情感的厌倦与无聊。只要我们寻求的是感官刺激,被我们称之为美或丑的事物便只有极肤浅... ----《一生的学习》
24、你害怕接纳自己,因为你对自己没有信心,这就是你为何顺应社会、父母以及宗教的原因。如果不能了解自己而只是一味的想改造自己,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把所有的理想去除吧!然后从接纳自己开始。
25、自由并不在那些想把自己变成不同的人身上,也不存在于做你碰巧想做的事,更不是跟随传统、父母或上师,而是在每一个刹那了解你自己是什么。
26、心理上如果一直想得到确定感,就会助长恐惧。 ----《生命之书》
27、当你真的体认到爱的时候,自我已经消失了。 ----《生命之书》
28、渴求忘我的欲望使得有些人走向艺术。 ----《一生的学习》
29、越是能把一切声音都听进来,你的心就越安静,而这种安静的状态是不会被噪音所破坏的。只有当你抗拒某个东西时,亦即在你和你不想听的那个东西之间树立起屏障时,心才会出现挣扎。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