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陈平原名言名句
编者按:关于陈平原的经典语录,希望对你能有帮助,网络整理未免有纰漏,推荐句子或指正,请留言评论。
1、作为生活方式的读书,对财力要求不太高,反而对心境和志趣要求更高些。 ----《读书的“风景”》
2、这就是人生,或万里无云,或波涛汹涌,最终都将消失在旅途中。 ----《读书的“风景”》
3、那些学养丰厚、有精神、有趣味的老学者,是大学校园里最为靓丽的风景。老教授们在校园里闲谈、漫步,望着他们的身影,你会特感动,觉得这校园很有文化。对于大学和研究生来说,在大学念书,不仅阅读书本,也阅读教师。某种意义上,教师也是学生眼中的“文本”,要经得起他们的鉴赏或挑剔,还真不容易。……只要有心且努力,老教授是风景,青年学生也可以成为风景;大学校园里有风景,郊野乡下的读书场景,同样可以成为风景。但有一点,这些风格迥异的“风景”,需要有心人去发掘、去鉴赏、去追怀。 ----《读书的“风景”》
4、作为专门学者,对现实政治斗争采取关注而非直接介入的态度。说白了,不是去当“国师”,不是“不出如苍生何”,不是因为真有治国方略才议政;而只是“有情”、“不忍”,基于道德良心不能补开口。这点跟传统士大夫不一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并不自居“中心位置”,不像《孟子》中公孙衍那样,“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读书人倘若过高估计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位置,除非不问政,否则开口即露导师心态。 ----《读书的“风景”》
5、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是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
6、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大学”更为充满灵性的场所。漫步静谧的校园,埋首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倾听学生宿舍里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或者“远眺”湖边小路上恋人的窃窃私语,只要有“心”,你总能感知到这所大学的脉搏与灵魂。 ----《读书的“风景”》
7、抗日战争中,在重庆长江边,有一天,国民党的元老陈铭枢请学者熊十力吃饭,熊十力面对浩浩长江大发感慨,陈铭枢背对长江,看着熊十力。熊十力说:“干吗?这么好的风景你都不看?”陈说:“你就是最好的风景。” ----《读书的“风景”》
8、当然,“读书的风景”,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谋取功名而“头悬梁锥刺股”,而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全凭个人兴趣的“漫卷诗书喜欲狂”。这样的“读书”,方才称得上“风景”;这样的“风景”,方才难以为继,值得你我好好追怀。 ----《读书的“风景”》
9、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
10、也正是这些“论说”,显示作者对于画报的意义并无深入的理解,依旧停留在“开愚”“启蒙”,而不太考虑图文之间可能存在的巨大张力。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