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2021元音老人的名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2021元音老人的名言

2021-03-30 17:08:02 作者:元音老人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2021元音老人的名言

  编者按:关于元音老人的经典语录,希望对你能有帮助,网络整理未免有纰漏,推荐句子或指正,请留言评论。

  1、注意!一切都无有,不是断灭空。而是有而不住,即说而不说,不说而说,不是死执不说话,更不是执有所说。一切施为,皆是虚设,佛也没有,连佛之一字也是方便的假名!假如还有诸佛向上事,佛就不是佛!所以,我们不要住相,真正成道是一点都没有。其次,我若闻即同无情,无情以不说为正说,非有言说,那你今天又怎能听我说法呢?再者,我若闻,即著声尘,有所住著,法见未除,如何为人师?所以我不闻。无闻才是真闻!也就是‘无言说’,无言可说了。 ----《恒河大手印》

  2、法性是生起一切法的根本。佛性是成佛的根本。法性、佛性说起来是两回事,其实是一回事,都没有离开法身。本觉,就是本来具足的觉性,就是人人本有的灵明真心。这个真心,能生起广大智慧,能起一切妙用,能显现千差万别的形象。所以,妄念也好,烦恼也好,都是法身本体的妙用。法身是根本,若没有这个根本,哪里会有妄念和烦恼呢?
我们首先要识得自己的真心,先要明白包括妄念与烦恼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真心起现的妙用,这就是前面讲过的‘见宗’,也就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然后,一切时、一切处保护它,时时处处都不著相。保护圆满,就成道了。这个法很直接、很痛快,不是一一对治的法,无修之修才是真修,所以说大手印是无上乘的修法。 ----《恒河大手印》

  3、所谓大手印者,并不是有个手印用来修持,不像我们修心中心法时,有六个手印一个咒,须结印持咒修。这个法是直指法门,直接告诉我们,真心是怎么一回事,怎样来开发智慧,怎样来启发妙用。所以这个法是直截了当的直指法门,修心中心法的人听了很有用,因心中心法也是不用通过有相而直证心地的。大手印有很多种,恒河大手印是其中最上之大手印法门,它不要什么观想、气脉、明点、本尊等等的法,也毋须持什么咒,它直下指示我们见性成佛,所以是最高一层的法。 ----《恒河大手印》

  4、秦跋陀禅师说:‘一微空故众微空,众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无众微,众微空中无一微。’
他所讲的‘众微空,一微空;一微空,众微空’是说一切事物统统不可得。 ----《恒河大手印》

  5、●它就在你自己六根门头放光,你只回光返照,当前念已断,后念未起时,冷眼瞥著就明白自己本来是佛了。所以大手印是直指法门,直接指示我们见性的,不是叫你去参话头、起疑情而后才能开悟的。所谓见者,不是用眼睛看见什么,而是体会。但怎么见到这一真法界呢?就是当你不思善、不思恶,一切妄念不起时,回光一鉴,这个一念不生,了了分明而又非同木石的是谁?现在大家可以当下试验,一念不起时,看这时是不是了了分明?
●这个不起分别的了了灵知,就是我们的本性 一真法界!
●净土也好,秽土也好,它是什么所成,是什么显现的呢?都是我们的一真法界所成、所显现的。所以佛经说:‘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归还此法界’。 ----《恒河大手印》

  6、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归还此法界 ----《恒河大手印》

  7、问:”碰到逆缘是避开还是一试? 答:避开即不是好手,应随力应付。从前我师骧陆公说:“欲修最上乘,尘劳为资粮,冤家一齐到,庄严此道场。”

  8、我早就告诉过诸位,观照是正行,打坐是助行,但是忽视观照的人还是不少。我在这里再次强调:观照是不可忽视的正行!观照正是刚才讲的“保任”啊!座上结印持咒,左右摄着这个心,座下绵密观照,也是左右摄着这个心。上座下座在修持上是没有差别的! ----《大手印浅释》

  9、●所有的法门都一样的,都是工具、手段,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成佛。你用这手段成功,我用那手段也能成功,你我都成功了,岂不一样?是故云:‘方便多门,归元无二。’所有的法都是一样的,所以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之所以不平等,是第七识做怪。所以,我们的七识一转,就平等了。一切是非人我都平等,一切对峙都平等。平等平等,一切一切都平等,就悟彻大道了。 ----《恒河大手印》

  10、●真正理解明白了‘有情无情同圆种智’,那么,如果有人问你:如何是佛,就不致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随便举一样东西就行了。天上地下、日上月下、窗里窗外,花明柳暗等等,这些无情都是佛啊!信手拈来,皆成妙谛,多少便当。
●正法是无说的,‘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即言语说不到,思想想不著,有言有说的法都不是正法。
●我们虽然听不见无情说法,但它正说法,大音希声之故。无说真说,无闻真闻,听到声音那不是正法,所以说‘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 ----《恒河大手印》

  11、●若一切时都是心空无住,安然自在,不去追逐外境,今天只有粥吃也很好,只有破草房住也无所谓,胸襟豁达,心安理得,知足常乐,随缘自在,这就是妙受用。晓得在妄念上做功夫,把我们的自性调理好,自然能得妙受用,‘一种平怀,泯然自尽’也!平怀,就是心里没有丝毫的弯曲,平直坦率。泯然自尽,就是心里空荡荡的,没有半点烦恼。这是多么美好啊! ----《恒河大手印》

  12、纯阳祖师认识了本性这个无相之心的天真佛。它是本来如此,法尔如此,非造作修炼而成,只是众生迷了外境,不识得而已。今天识得了、晓得了,就不再执取外境了。 ----《恒河大手印》

  13、这就是自性的显发,一切影子都离不开镜子,离开镜子哪里还有影子呢?一切的一切都是真性的作用,都是真性的显现。 ----《恒河大手印》

  14、众生万般苦恼,只缘一乱字,乱由比量而起,见性人见闻觉知了了,不动念时心对境是现量,及至动念分别时,动而不动,虽比量而亦现量矣。常能如是者,名打成一片。

  15、除习气,犹如人天交战,此必百战而可克胜,原非一朝一夕之功。明心而后,方具可以交战之资格,此即起用,由小战而大战,小胜而大胜,而根本破敌,永无后患。

  16、●要知道我们本来是佛,把我们的妄情消掉就行了,不要去求什么东西。一有所求,就要成魔了。魔是有神通的,他知道你心动,他就来了。所以心魔一动,外魔就来了。什么叫心魔?有所住就是心魔。心一著相,外魔就乘机而入;心不著相,心不动,外魔不得其门而入。魔来了,我不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一切都不可得,他怎能进得来啊?不要怕魔,魔是心现的,你心不魔,任他外魔法力多高超也进不来。 ----《恒河大手印》

  17、●解脱智之道力,是指从本体之见上起无量妙用的力量,这就是禅宗里讲的大机大用。 ----《恒河大手印》

  18、●我们的妙明真心,既不属有,亦不是无,你说它有,无相可见,无声可闻;你说它无,语默动静,行住坐卧,无一不是它在起作用。古德喻之‘海中盐味’,‘色里胶青’,虽不能目睹,而体实不无。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它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大宝藏。所谓真空者,别于顽空和断灭空,以妙有故,空而不空;所谓妙有者,别于妄有或实有,以真空故,有而不有,不有而有也。 ----《恒河大手印》

  19、说非一者,即不是一样,就是说我们的法性身是无形无相,而事物是有相,在相上说,不是一体;性不离相,相不离性,从不离的角度说是非二,是一体的。 ----《恒河大手印》

  20、功夫做到最后,如‘腊月三十之月’,不见有光了。但这并不是黑暗,就像人在空气中不见有空气,鱼在水中不见有水一样,‘如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不取不舍,浑化相忘了。除掉这妄想执著,才能彻悟本来。
寂者,寂而常照,照则起用万机;灭者,照而常寂,寂者,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曰‘如’,起应万机曰‘来’,‘如来’的境界岂是泛泛的‘空乐明’可比的?这才是真正的成佛。
应该揭掉‘空乐明’这层皮壳,自性之相才能赤裸裸地呈现出来。‘是为智慧由内明朗’,这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智慧之光,这是真光明,能朗照十方,无所障碍。‘空乐明’的光明是有限量的,不能朗照十方。 ----《恒河大手印》

  21、随缘任运,自在逍遥。

  22、●我们认识到了妄念根本不可得,就不用去管它,不用去压制它,任它自起自灭。在‘起灭随无’之际,‘随妄本净’,回光一瞥,一把擒来,从而识取真心,便得‘此自起自灭之妙要’了。
●只要不跟著念头跑,让它自起自灭,就会轻松爽快,久久则定,随著你念咒功夫的深入,慢慢地入定了,进而由定开慧。
●如果念头来了,你不知道,那就坏了。分明是跟著妄念跑而不自知,分明是攀缘住著,哪里还是修行啊!所以,看见念头,不跟它跑,任它自起自灭,这非常重要。 ----《恒河大手印》

  23、我们要晓得,这色身、这肉体、这躯壳不是我们自己。我们真正的本体,是即空而即寂,就是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这样一个东西,而不是这个躯壳。
这了了灵知才是真心,它不是死的。我们时时刻刻不要认妄心为自己,要晓得灵知了了而不住相才是真心;才有所住,即成巢臼,就落到相里去了。 ----《恒河大手印》

  24、●如灵云开门见一片盛开的桃花,豁然大悟,噢——!不是我的性显现这个相,是谁显现呢?离开我的性哪里能见到这桃花呢?反过来,离开桃花这影子,又哪里能显现我的性镜呢?所以,他回光一瞥,识得这分明觌面别无真的,见到本性了!
●他要过河,低下头来卷裤脚,看见水中有自己的影子显现,‘噢——!’才豁然大悟,并做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闻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不要向别人去求,要自己悟出来才是真实的。 ----《恒河大手印》

  25、●粗妄断了,还有细妄,就是我们脑子里的一些意念。诸位作过功夫都晓得,当我们停下粗粗的妄念时,那些细的意念不知不觉地纷纷跳出来了,这跳出来的就叫细妄,这在法相宗里叫‘意’。
法相宗所讲五个遍行心所,任何人都有,一切众生都有,即作意、触、受、想、思,这是最根本的妄心。意,就是意根。它时时在动,如潜水鱼在底层运动,而且动得很快,表面上看不见它动,但它迁流不息,没有停息,此为微细、极微细的妄念。
●粗妄断了,还有细妄、微细妄、极微细妄。 ----《恒河大手印》

  26、●我们真正的本体,是即空而即寂,就是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这样一个东西,而不是这个躯壳。
●念起无所住、无所著,才是真心的妙用。这了了灵知才是真心,它不是死的。坐在那里不动,死压念头,一个念头不起,那就变成大石头、大木头了。因此,了了灵知,不著、不取、无爱、无憎,这就是真心的妙用。
●不是不可以有分别,而是有分别而不住。
●好坏要知道,但是无憎、无爱、无取、无舍。
●要晓得灵知了了而不住相才是真心。 ----《恒河大愿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2021元音老人的名言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