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进玉屏萧笛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心情随笔 >

走进玉屏萧笛

2018-07-26 23:32:38 作者:黄佳如 来源:“伴我同行”社会实践 阅读:载入中…

走进玉屏萧笛

  “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风笙”。这两句话描述的是玉屏箫笛的来源传说。玉屏箫笛,是我们本次三下乡支教之地的民族乐器之一,它与茅台酒一同被称为“贵州三宝”。就在今天,我有幸与另外5名队员一起师从一位箫笛大师学习箫笛,一同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

  开始,我以为我们的箫笛大师是一位胡子花花笑容可掬老爷爷。殊不知,是一位年轻小伙子。从伙伴的口中得知,这位老师刚刚高中毕业甚至年龄比我们还小时,我不免吓了一大跳。这不正是应了《师说》所说的“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而在跟随这位老师学习后,也才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真谛

  老师虽然年龄小,可讲起箫笛来可谓是一位大师。他先从箫笛的发展历史入手,告诉我们箫笛这个名字起源于清朝,但在清朝之前,它以其他的名字存在着,如尺八,可谓是源远流长。其次,他和我们传授了吹箫笛时的站姿,是为“左靠前,右靠后”的丁字步,让我们体验了一下箫笛的精神风貌。然后他从手势、嘴型开始教我们如何发声。在教发声前,老师先是吹了一段,声音既带着江南水乡悠扬婉转,又带着江南女子俏皮感,似有灵气般,灵动来回转换,令人陶醉不已。但小小的箫笛要吹起来还真是不容易需要掌握正确的嘴型、正确的出气方法以及正确的呼吸方法,才有可能吹出声音来。我们在吹箫笛时还真因为这三者中的一者不正确导致声音吹不出。而老师的高超技艺完全来源于他的不断练习之后的经验积累

  走进玉屏箫笛,让我更进一步感受到当地的民族文化,让我更融入了玉屏这个地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走进玉屏萧笛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