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个人教育哲学反思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个人教育哲学反思

2019-04-07 10:18:45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个人教育哲学反思

  昨天听了王局长讲座,我就在想其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反思几点:

  1、有没有自己教育哲学呢?按照局长讲的,应该是有的。因为个人教育哲学是在个人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会形成的,当遇到教育问题的时候下意识的用到,然后去处理。但是,应该承认从没有去认真梳理过自己的教育哲学。对教育、对学生、对教师、对课程肯定会形成自己的教育认识,但是存在一个清晰不清晰的问题。只有梳理过,清晰了才会找到自己存在的症结

  2、教师应该做学者。那么,什么样的才能算是学者呢?学者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气质形象?有什么内涵?我们距离学者到底有多远?或者说我们与学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无论怎么养,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教师不专业,肯定成不了学者。就算是把自己打扮成一副老学究的摸样,充其量也就是个伪学者。

  3、课堂目标的达成度问题。再设计课堂目标的时候,要注意系统性整体性,不能脱离了课程标准去设计。各个课堂目标连贯起来,应该最后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完整的课程标准。也就是说,课堂标准是课程标准的分解,否则我们会看到每堂课的目标大程度都很高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不理想,就是因为大方向出问题了。

  4、教育智慧作用是高于知识储备教学基本技能的,因为教育智慧的形成是一种“基因突变”。有时候我更倾向于在教育活动中情商,高于一切。如果看影视作品比如说大山深处的保尔》(尽管有很大的艺术加工政治宣传色彩)你没有丝毫的眼睛湿润,那么你应该检测一下自己的情商是否有问题。一个铁石心肠不为情所动的人,是很难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也很难深入到学生的心灵

  5、课堂长效的教学机制,使课堂有效性的基本保障。与学生之间能不能达成共识,形成默契使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学生在课堂上形不成基本的习惯,每节课你要费劲心力的对学生进行组织,并且与学生建立不起师生之间的一些互动默契,那么你的效率绝对高不了。

  6、学困生将是我们未来周围世界建造者。关注木桶短板,关注学困生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只能生活在我们的周围,走不出去。所以他们素质高低决定了将来我们生活质量的高低。记得很多老师慨叹,自己教出来的自认为最优秀的学生,毕业后见了老师根本不会打招呼,而那些经常被我们训斥或者用白眼球砸的学困生却甜兮兮的老远就下车喊老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个人教育哲学反思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