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最让人反感的几种方式,你中招了吗?
生活中,每个人都少不了微信社交,而微信社交也最能看清一个人的品行涵养。
前几天,有网友微博发帖称,老板交代工作,她在微信回复了一个“嗯”。结果被领导教育不懂微信聊天的基本礼仪,表示自己很委屈,准备离职。
众多网友一边倒地向着老板,笔者很赞同一位网友说的话:在微信用‘嗯’、‘哦’的人,不是礼貌的问题,是给人感觉冷漠、轻视、不够周到的问题。
每个人在微信聊天中都会遇到让人反感的聊天方式,看看你中招了吗?
01
在吗?
一句“在吗”,之后杳无音信的聊天方式,分分钟让人抓狂。
会聊天的人,“在吗”之后爽快进入正题,一点儿也不磨叽,这样接收信息的人看的有头有尾自然谈不上反感。
我们都知道,这句话可能只是打开话题的引子,没有特别的含义,但是之后没下文让不少人看到这句话后非常头疼。
“每次有人问我在吗,我都特想说,您直接说事就行,不出意外的话,这几十年我都在的。
现在人人微信的时代,几乎手机不离手,只有想回和不想回,基本都在的。
02
用单字回复,比如“嗯”“好”
但是对于和你交情不深的人,她们在乎的是聊天时对方带给自己的感受。
同样是“嗯“字,多说一个却显得真诚许多,”好呀,好的“都舒服过一个”好“字。
就如前文提到的员工回复老板一个“嗯”字,虽然不是什么大错误,但是关乎于基本礼仪和让人舒服的程度。
因此,对于上司同事普通朋友,少用单字回复,这是礼仪也是素养!
03
滥用表情包
不得不说,表情包的出现为微信社交增色不少,有些人甚至觉得没有表情包的聊天是没有灵魂的。
聊天中很多尴尬的场景,词不达意的话,发一个表情包即可迎刃而解。
但让人反感的是,不是在斗图的情况下,两个人明明在谈正事,其中一方疯狂发送表情包,原本有用的内容全被表情包覆盖,聊天也无法进行了。
表情包是聊天的调剂品,但不是规避问题的工具,滥用表情包或者恰好发送了对方不喜欢的表情包,那就等着翻车吧!
04
讲真有些事情明明能用十几个字就表达清楚的,有些人愣是用了几十秒甚至好多条长长的语音。
首先,不是任何人都方便随时听语音,其次语音表达总会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拉长聊天时间。
如果没有提前询问是否方便,最好不要发语音或者拨打语音电话,视频通话。
若是急事,不妨给别人提前打好预防针,语音通话比大段语音更能说明事情。
05
主动添加别人,加完就消失
说话做事都要有始有终,加好友也是,添加别人,当获得同意后,主动问好是最起码的礼貌。
06
随意拉别人进群,
很多人都有“被拉群”的经历,莫名其妙进了好几个不知所以的群。
然后一时间接受99+以上的消息,没有经过被人同意直接拉群,通常是一些优惠群、点赞群等等。
对于被加的人来说,有时还要碍于面子留下或者清退。
07
求点赞、转发,群发测试拉黑
连发三遍各种拉票,点赞的信息,尽管言辞十分诚恳,但这种平时不联系,感情不深的人,有事就来麻烦未免有些自私。
其次,“清理微信,请勿回复”,这种信息大家肯定收到过不止一次。
发消息的人是想测试你有没有删除或拉黑他,但同时当你发出这条消息后,和你不熟的人已经很反感了。
还有一些群发广告,甚至转发有谣言、诅咒信息的内容,更是让人怀疑交错了朋友。
每个人都离不开微信社交,但很多人都缺乏微信聊天礼仪和基本素养。
微信社交,除了要自己爽快,也别忘了让别人舒服。
上面7种令人反感的行为,你中了几个!
版权说明:本文经「天天听读」(ID:TT-TingDu)授权转载。这里是情绪的收容所,心灵的栖息地,我们是天天听读!我们不输送鸡汤,只用语音和文字做载体,传递你我之间的情感。我从没见过你,但我懂你。转载请联系天天听读编辑授权。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