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者无心读者有意
语文题总是会出现阅读理解这一类的题,这一类的题大多是给你一篇文章,读完之后按照你的理解去回答问题。
但是我想不止我一个人会想到“作者在创作的时候真的会想这么多吗?”
我想可能大部分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么深,但是也不会排除一些作家或者诗人会想到这一点。
最近有个很火的梗,就是把作者的作品拿给本人让他去做后面的题,作者表示——虽然文章是我写的,但是这些题我也做不来。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想?出题人在出题的时候是以自己的理解感受去出题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出题人的问题。阅读题本就是对文章的二次创作,这主要看的是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回到主题,写者无心,什么是写者无心?
是作者可能在写的时候并没有想这么多,或是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流露的一些东西但是自己却并没有感受到或者说是察觉到。
读者有意,什么是读者有意?
一个人都一篇文章的时候可能会毫无感觉,但也可能会因书中的只言片语而伤心落泪或是开怀大笑。
这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或者他此时的心情都会影响到对文章的理解。
但是只要作者想表达,而你又恰好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思,那这篇文章的核心你便可以很轻松的得知了。
再问。
你问什么要读文章,诗,名著?是不是问了理解作者想表达的东西以及对书中故事的好奇?
其实当你读书读得多的时候,你看到一篇文章就会用你自己独有的“读书思维”去理解这本书的内容,也会更好的去感受它的精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