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妈妈天生了不起》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妈妈天生了不起》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19 00:33: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妈妈天生了不起》的读后感大全

  《妈妈天生了不起》是一本由崔璀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妈妈天生了不起》读后感(一):平衡事业和家庭不是一个悖论而是一个方法论

  在《妈妈天生了不起》这本书,好几次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流满面。书中几句话戳中了我: “我们这一代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知道了奋斗的意义,看见过世界的精彩,我们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环境下生活,自然在自我实现上也有了强烈的渴望,所以我渴望有自己的事业,也背负着一些使命。” “事业是我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战场,那里号角嘹亮,气势轩昂;家庭值得我投入精力,那是我人生的底色,是心里最温柔的渴望。” “家庭和事业我都要,我选择平衡两者:我想要全部,而且我不想为这份野心感到抱歉。”

  《妈妈天生了不起》读后感(二):我是妈妈,我是我自己

  我们的生活,是被自己“讲述”出来的,如何讲述,关键在于你自己的认知。

  崔璀的这本《妈妈天生了不起》

  我用2个小时读完。

  心有戚戚焉,不管你是ceo还是董事长,不管你职场多么叱咤风云,面对当妈妈这件事,都经历了愤怒,沮丧,失落,焦虑,内疚。

  工作,事业,兴趣爱好,孩子的吃喝拉撒,教育启蒙,情绪教养,隔代养育,所有的事情都交织在一起后,怎么平衡?怎么选择?怎么沟通?

  我们时常把时间花在错的地方,这样即使我们做了很多事,问题依然存在。因为我们看不到问题的本质,问题也就无从选择。

  把工作的能力迁移到生活中,慢慢的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路径。

  比如,提前对生活做计划,优先安排重要的事情,也能接受意外状况。

  比如,寻求帮助和分担,像作者和老公,父母的分工。

  不要跟自己过不去!终究,有快乐的妈妈,才有快乐的自己。

  对自己有耐心,温柔一点!

  因为,妈妈天生了不起!

  《妈妈天生了不起》读后感(三):平衡家庭和工作,你也可以!

  崔璀从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发现,妈妈们很容易陷入即使抱怨爸爸不参与育儿,也不会有所行动,因为她们往往会选择做出“你看吧,他果然什么都不做”的判断,然后继续扛下所有的家务活动,照顾孩子和全家人的各个方面的困境。大多数人会经历这样的场面:妈妈在厨房忙这忙那,爸爸却在房间里看电视,玩手机。当妈妈指出爸爸的问题时,不少爸爸笑一下后又继续玩他自己的,而此时妈妈最多唠叨几句,便继续投入到无休止的家务劳动。有时,甚至当爸爸参与育儿时,家里人(包括妈妈)又常常因为爸爸“笨手笨脚”而将他们推远。 造成这一困境,很大程度上在于这种思维习惯:“别考虑爸爸的存在了,他根本不重要。”这种思维会限制妈妈对爸爸的看法,认为爸爸在育儿这件事上做不好,所以她的关注点也在通过无数的事件证明爸爸确实不会照顾孩子,在家庭中发挥不了任何作用,爸爸也就理所当然接受这个看法,不再承担,如此进入了一恶性循环。 为了避免上述的情况,首先做的是认识到爸爸的存在,“只要这个家庭愿意承认爸爸的存在,并正视爸爸的存在。其实只是需要我们看到他。” 然后,尝试运用系统的视角,通过分工合作与互换角色来提高爸爸参与育儿的积极性,让他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被需要。 我们可以尝试系统式视角来看待家庭关系。系统是一组相互连接的事物,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每一个人都承担着某种角色,每一个人都对这个系统产生一定影响。系统式视角可以让我们看到,没有一个问题是单独存在的,是不是有可能妈妈过于主动的参与也会导致爸爸的隐匿? 在家庭中,当妈妈开始适当“退出”,爸爸的存在才会被看见。 要想家庭高效良性运转,分工合作必不可少。把家庭想象成为一个企业,大家有共同的目标,每一个人又有自己的任务,相互协作,才能达到期待的结果。事实上,这种分工合作是通过利用了经济原则,而最大限度提升家庭的幸福感,而不是陷入每天都抱怨对方不为家庭付出的消极情绪中。 为了让这种身份不至于受到限制,崔璀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爸爸妈妈们不妨制作一套牌来强制在家庭互换角色。准备一些空白卡片,写上不同的角色名称,任何角色都可以。比如,“没心没肺的妈妈”,那妈妈只用负责跟孩子玩就好了,“劳心劳神的爸爸”,那爸爸就要负责全家的吃喝拉撒。也可以设置比如“健康大使”“美食博主”“语文老师”“故事大王”等角色,只要是想尝试的,都可以写出来,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其中,感受每个角色的不同,也就能看到每个角色都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读完这本书,我对工作与家庭有了新的认识,而不是像之前那样焦虑,我相信崔璀可以,我也可以!

  《妈妈天生了不起》读后感(四):我是妈妈,更是自己

  当有了“妈妈”这个称呼以后,你是不是变得跟从前不一样了?我自从有了孩子后,感觉自己真的不一样了,特别是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我也是一位非常焦虑的妈妈。如果你当妈妈以后,也有很多困惑,《妈妈天生了不起》这本书也许能解决你的一些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崔璀,2016年他创办了momself,致力于为1亿中国妈妈提供终身成长解决方案,她曾历任基金投资合伙人、上市公司首席运营管,现在自己创业。可以说是一位了不起的妈妈,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来聊一聊妈妈的各种不易和快乐!我从三个方面来说这本书: 一、成为妈妈,没那么容易。 生完孩子之后,是不是有一个疑问,我是好妈妈吗?为了想做一个好妈妈,你是不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孩子,而自己累得不像一个人。这是孩子心中的好妈妈吗?这本书中告诉我,我是妈妈,更是我自己。即使生完孩子,我们也要像怀孕时那样 ,有动力和机会去学习,关注自己,给予深度滋养的方式,照顾自己。小桃老师《你是孩子的光》中说,只有妈妈活得像一束光,才能照亮孩子,一个没有能量的妈妈,是不能带领好孩子的。著名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信赖你的本能”。他认为,循着自己的天性去实现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才是最好的亲子教育模式。照顾孩子是我们天生就会做的事情,这件事虽然平凡却非常重要,其绝妙之处在于我们不必很聪明就能够做得来,只需要你爱你的孩子。也许你也了解很多育儿的资讯,但你知道的越多,只是越有利于信任自己的判断,当一个母亲相信自己的判断时,她会做得最好。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我们不必过于担心,我们要相信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我希望妈妈能知道孩子的成长并不需要完全依赖你,因为他们自己就拥有无限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一门心思的想做一个好妈妈,每个细胞都很经常充满斗志,却从来没有真正享受过这个身份。妈妈们需要放下焦虑,也许就会收获不同的感受。 二、和爸爸一起教育孩子。 爸爸的养育理念,是陪孩子痛快的玩耍;妈妈的养育理念是保证孩子的健康。事实上,我们只是在养育过程中承担了不同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同样重要的,孩子需要知道,有时候照顾好自己很重要,有时候专注的玩一场也很不错,明白了这些,也许我们这些父母就可以放下对彼此的成见,向合作者那样去沟通。分工合作的前提是抛开对错,是看到每个人都在承担自己的责任,是看到怎样分工才能高效维持家庭运转。经常抱怨爸爸不参与育儿 ,书中说究竟是他们的远离导致了她们的抱怨了呢,还是她们的抱怨导致了他们无法回归?想想在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把孩子的爸爸退推到了一边,说他什么也不会做,不要他参与呢?当孩子出生以后爸爸也需要时间接受这种变化,只要、我们都致力解决问题,家庭才能变得更好,爸爸才能更好的回归! 三、家庭的一点方法论。 1、金钱管理从理念开始。 金钱诅咒, 源于稀缺心态。如果一直看到自己眼下微薄的工资,就很难看到买房子带来的长期价值。要学会“先定位,再成为”,一个目标放在那儿,你会倾其所有去努力,目标不同会导致你的行为还有对事情的判断不同。为了买房子,可能会督促自己更快升职,督促自己去做收益更大的项目。稀缺心态影响我们看不到长远的未来,缺钱可能导致我们无法做出明智的决定,无法做出明智的决定,进一步导致缺钱。怎样对待家庭资金,可以把资金分为4个部分:第1个部分就固定用途资金。孩子的支出以及日常的开销。第2个部分叫做乐趣资金。这部分资金用来满足家庭的消费欲望。第3部分叫做富人基金。用来投资理财的部分。第4部分叫做自我基金。用于买书健身听课,这些永远不会辜负我们,是随着时间流逝更能凸显价值的事情,会让我们对未来有更高的期待。哪怕当了妈妈,哪怕我们的生活被各种身份分割的支离破碎,那么生活在这么一地鸡毛,我们都要坚信自己值得过更好的生活,而且我们有能力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2、平衡事业和家庭。 不管是从家庭出发,还是从我们自身的生活质量出发,我们都需要为平衡事业和家庭做一些改变。只要我们拥有合作思维,平衡家庭,也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书中介绍那两个关键点:a、深挖需求,找到共同目标。b、放弃改变别人的幻想。我们不敢面对冲突,不敢跟对方提要求,不敢拒绝别人,都是因为担心失去和对方的合作,而合作思维的宗旨是:把合作当做起点,而不是终点。瑞·达利欧说:“把生活想象成一场游戏,我面临的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需要破解的谜。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东西都需要以足够快的速度去不断改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超越平凡,走向卓越。” 在当妈妈和成为自己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妈妈就像一个家庭的CEO,我们需要让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进来;通过改变认知和协调资源,在事业和家庭的天平上,找到自己最舒服的位置,通过发挥每个家庭成员的优势,让他们在家能获得成就感,愿意为这个家付出,可以感受到温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