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废墟美国》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废墟美国》的读后感大全

2021-02-07 00:40: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废墟美国》的读后感大全

  《废墟美国》是一本由潘然著作,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裸脊线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废墟美国》读后感(一):历史的痕迹

  

美国作为一个历史不那么悠久的国家,能够发展的如此之快不得不令人感叹,虽然这个国家有着很多丑陋的一面,但是依然有能够值得人学习的地方。这本书的角度十分新颖,通过对废弃建筑物的拍摄带入的研究,从这些废墟的背后挖掘故事。一样东西被创造,到长时间的使用,最后再到被遗弃,这段时间都代表着一段完整的历史。那么作者通过这些转变的过程去引出北美各国的发展过程,还有附近的人文,从生活的角度去带领读者了解一个外国的地区。

我本人也很喜欢有这种废旧气息的地方,因为那些金属墙壁上的每一粒锈斑,都像是日记上的一段文字,尤其是经历过的人最能引起共鸣。前几天看了一个动画短片,差不多就是一个老人偶然找到了过去的旧房子,虽然里面一片废墟,但是一砖一瓦中都是记忆的片段。随着作者的眼光,我仿佛看到了《行尸走肉》当中的场景,人们走的时候十分匆忙,很多东西都留了下来。那么这些建筑并不是被人们所遗弃的,道理是一样的,他们是被新生的环境所遗弃的。当身处这些建筑中时,设身处地去想一想,理解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满足当下的,就能够用未来的眼光来思考现在。

那些被人们遗忘的瞬间,过了很久之后回过头去看一眼,这是一种超越时间的美,我非常感谢作者能够带领我以这样一种角度来看世界,不仅仅是美国,我竟然开始怀旧了。我建议每个人都拿起自己的相机去记录当下,给未来提供一些方便。这些照片中的场景,好像是经过人们精心的设计,但无处又不充斥着自然的风景,就像是很多工业风的咖啡店一样,这到底是一种过时的美,还是未来的主流,人们好像很难去创造一些具有内涵的作品了。

废墟,就像一本历史书一样,它把岁月的痕迹深深刻在了那些物体的表面,这种从身边发现时间痕迹的角度其实有很多,只不过被人们忽略了。但作者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其实并不顺利,因为这些建筑都存在着危险和不可知,所以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只是随便拍一些图片而已,而是真正花费了很多努力去探索。尽管身边存在着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但并不在表面,都是需要用努力去发现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废墟美国》读后感(二):来去何为

  

在读这本《废墟美国》确实没有想到,在那些繁华背后,会有这样的破烂不堪。

废墟从表面上来看,是放弃、遗弃,或许会等来重建,或是舍弃这一部分去其他地方再现繁华。可是这些废墟又何尝不是无力的表现?

经历过这一年灾难,我怎么越觉得读这本书是那么地搭。作者很酷,身为一位研究抗癌新药的科学家的80后,她也是一名废墟探险者。作为科学家,头脑一定是理智的,这理智的人又是爱探险的,这感觉当然是很酷。

我们普通人很感性,看废墟会在想它为什么变成废墟,但是也鲜少去探究废墟背后的玄机,更不会想着去把那一处处废墟拍下来记录下来给别人看,顶多把它当作酷文艺范儿拍照的背景罢了。

但是这样的地方,多少还是让人心里有点不舒服的,拍恐怖片、悬疑片倒是挺适合的,但是要作为理性的研究对象,那实在需要一点勇气。所以我才说这位女作者真的很酷,而且很有勇气。她在书中提到,在城市探险存在之初,就一直有人打着“艺术创作”的名义,为了营造猎奇效果或恐怖的氛围,在废弃的建筑内随意破坏。看她在文中所言,能想象出那种被人为营造出的恐怖氛围,再加上废弃物体和废弃建筑本身就给人阴暗的感觉,二者融合,这情景可想而知。

抛开个人想法,不能否认美国一直是走在科技、潮流的前列的。但它也是一个后生的国家,是很多外来者在这个新大陆上新建的国家,它的历史并不长,骨子里多少还是喜新厌旧的。废墟,是喜新厌旧的遗弃,也是前行中不得已的放弃,但是看了那些被遗弃的教堂、蜜月度假村、电力公司、医院、还有人造城市,我们又会多一些思考:既然最后是会被遗弃,那么只图一时的用处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很多被遗弃的物体、建筑,比如一些临时医院,但是我们的那种放弃,是因为从此它不再被启用,它也不需要再被启用。但是美国这些被遗弃的废墟也是政府无力的表现之一。

至于那些被废弃的车辆、战机,让人不由想到了地球的未来垃圾,它们在一时半会之间很难被清理掉,看到书中作者探访到的甲壳虫之墓,会觉得它们对这个地球是一种负担。是因为人类的贪欲太大,所以,才会有这么更新换代的车辆被制造出来,又被废弃。

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记录下她探访到的废墟。告诉我们它们位于美国的哪里,让读者知道它们为何而存在,又因何而废弃。最关键的是让我们看到它们现在的样子,我们可以深剖它们的来去,也可以只看它当下的样子,站在这些废墟中,也在思考人生的来去。

  《废墟美国》读后感(三):废墟绝对名不虚传

  

《废墟美国》在网上看到这个书名,觉得这个题目挺不跟形势,在电影或者电视上,美国可是到处都是美轮美奂、精美绝伦,一定不会有所谓的废墟存在吧?可是《废墟美国》一书作者潘然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绝对颠覆感十足的美国。作者可谓是一个神奇十足的旅行家,她的足迹遍布亚洲欧洲美洲,她从2015年开始关注美国的废墟,两年多来走遍大半个美国,专为拍摄热门景点之外不为人所见的废弃建筑物。利用三年时间走遍美国废墟真不简单,更充满了冒险与艰难。于是乎,在阅读伊始,笔者就对作者产生了务必的敬仰、尊敬之情。

窥一斑见全豹。从本书第169页至178页,整整10页全力以赴用精美、逼真的一张张珍贵的照片简直就是一部小小的微电影向读者展示了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处荒草丛生的总统头像墓地。作为总统头像按说应该存放在一些比较高大上的静怡之地。可是,让我们这些读者大跌眼镜的是,在弗吉尼亚州靠近大西洋的一片荒原上,43座总统头像再次,仿佛注视着来往的车辆。退一步而言,如果是囿于面积之不够,或者地域狭小,这事也能说得过去,而就就和拍摄的10张照片来看,周围地方很宽阔。这就让我们充满好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的确让人想不通。

废墟之景象的确让人担忧。在第174页上的一张名为《林肯和日出》的照片,都是让笔者能接受,远远望去,阳光、草地这样的布景总算让我们对林肯这位美国历史上知名总统有了一些比较接近的历史回忆、现实回望。这本书有一点非常值得我们青睐,她从来不是孤零零的图片堆积,也不是词不达意的文字派对;这本书的风格是图文并茂、相得益彰。2017年11月17日下午3点半作者潘然路过荒原附近,拍到了一副雕塑,林肯总统的雕塑头部的大洞被拍得很清晰。笔者的确是非历史方面的专家,可笔者觉得这些头像非常难得,是非常重要的历史回忆。虽然当时的制作者或许是民间人物,但是制成后富含历史足迹的雕像就这么放在荒无人烟之处的确让人觉得不妥,也不应该。

于心不忍才得以保留下来。书中告诉我们,虽然拍卖的初衷是将这些半身像销毁,但是买下这块地的开发商汉金森却舍不得销毁。后来,他花了几万美金,雇人将这些半身像从公园旧址挪动到了10公里以外的一片他私人所有的荒地上。退一步而言,这位开发商如果将肖像销毁的话,或许可以节省下几万美金,但是我们将永远看不到这些雕像了。 作者潘然带给我们一个思考,究竟是什么是历史厚重感,什么是历史的足迹;书中没点出要保护古迹、古物,但是却让我们想到了文物保护、文化足迹保存等深邃课题。

  《废墟美国》读后感(四):城市探险•美国废墟

  

在疫情汹汹的当下,人类命运的走向是如此不可捉摸、不可知晓。作为活体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对自我命运的确定,这时甚至不如一所废墟、一个遗址来得那么清楚坦然。就像《废墟美国》中“爱情消失后的蜜月度假村”,曾经热恋的人儿不知所踪,而超过一千亩的盘踞在宾夕法尼亚东部风景如画的山巅从林之中的建筑群落还依然屹立,尽管已被废弃超过15年。

作为“废墟入侵者”的潘然,是城市探险者中的一员,所谓城市探险,指的是探索城市中废弃的建筑、理解迷宫般的城市生活隧道、废弃的地铁系统及幽灵车站,这些人群还有爬楼党和废墟探险之分。秉承这样的身份,潘然将自己在美国进行城市探险的所见所得汇集成为《废墟美国》一书。底特律、费城、纽约、芝加哥、洛杉矶,废弃银行、精神病院、火车墓地等等,记录在作者的镜头中,也呈现在读者的视线里。一帧帧生动的画面以及尽可能详细的对废址的介绍,让读者对美国“废墟”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与思考。

人类是要不断建造的。所有的建造的起点都是当下的需要。而之后这些建筑的命运就未可知了。大多是源于社会发展的必然。比如前文所说的蜜月度假村,在交通方式进一步廉价的今天,谁还会花费不菲的银子在家门口度假?在被人类抛弃的地方,藤蔓缠绕、荒草丛生,以路易斯康的话来说,“建筑再一次抵达精神的崇高之巅,此刻,它挣脱一切奴役”。是的,从某种意义来说,建筑彻底摆脱了人类的奴役。在不被人类打扰的世界里,建筑如同最原始的土地,被真菌、植物重新占据。

“1839年,一群疯狂的科学家逃进北美洲”,造出了十几条巨大的机械蜈蚣,成为现今的火车墓地。城市探险的偶然性就在这里,也许什么都碰不到,也许有意想不到的东西在那里静静等待。在某个转角,庞大的废弃机车突然出现,成群结队的八十多辆废弃电力机车停留在密林深处。非常震撼的画面。

潘然说她喜欢这样的后启示录景象。的确,全书中的画面有着奇异的美感,也弥漫着颓败的气息。甲壳虫之墓、废弃教堂、工厂、鬼镇、剧院、天文台、民宅、银行、战机、殡仪馆种种,都是人类的开掘,也是人类的遗弃。繁华落幕后的场景,总让人心生喟叹。

所谓命运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吧。人类来过,人类离开。人类占有,人类遗弃。最终,被离开的,被遗弃的,还是人类自己吧。

“大自然重新占领地球。所有的高速上都跑着动物,所有的高楼大厦上都覆盖着爬藤植物(似乎大灾变早已降临,人们却毫无知觉)”。

补充一点吐槽,序曲和尾声部分黑底黄字的设计,的确足够现代和暗黑,但是,阅读体验啊,泪目了。

  《废墟美国》读后感(五):废墟里,日常外

  

感谢有这本书,像我这样喜欢看废墟探险照片、却没有胆子以身犯险的人才能过一过干瘾。

想象一下:路边其貌不扬的旧屋,里面生活器物一应俱全,私人物品赫然都在,只缺了住在这里的人;废弃的精神病院,墙上还挂着照片,拍的是当年在这里长住的儿童;森林浓密,树木之间却放着锈蚀了的飞机和坦克……

废墟探索如此迷人,仿佛是恐怖片投影到了真实生活。看过恐怖片的人,此刻都有无数种剧情在脑中展开,可却没有一种能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在现实生活里探索废墟,也许下一秒会因为擅闯禁地而扭送警局,也许会撞破毒贩的好事而被灭口,又或许,谁都不在,却有废墟里的东西替不知所踪的主人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一座教堂附着的教会学校顶层,我曾瞠目结舌地目睹了流浪汉一家的生活痕迹:不仅有两个行李,众多或干净或肮脏的衣物,更有没有喝完的牛奶、铺着毛毯的沙发和一些属于3-5岁幼童的鞋袜衣物玩具。但是放眼望去,却看不到女主人的生活痕迹。而挂在黑板下方的整洁的西裤似乎暗示了这个独自带着孩子的流浪汉,可能还有一份正经工作,或者仍在寻找工作,我禁不住猜测,在他带着幼儿寄宿于此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了生活得更好,我们致力于保持生活的某种惯例,孜孜不倦地从日常中排除可能带来危险的因素。头上要有屋顶才能遮蔽风雨,脚下地板要休整才能避免崴了脚。而建筑和时间本身则不断对抗着我们筑巢的努力。正因为明白这一点,我们才热衷于描绘末世,想象如果有一天人类不再能维持我们现有的生活模式,自然会如何夺回世界的决定权。失落的楼兰古城,消失在榕树丛里的高棉的微笑,城市里的废墟。凡此种种,都不断提醒我们,我们所以为的日常之脆弱,成住坏空的势不可挡。对废墟的探访,也许也是一种冥想,提醒我们活在当下,也提醒我们不要妄自尊大。

诚如作者所说:

Heterotopia(异托邦)既不是我们惯常熟悉的 Utopia(乌托邦),也不是科幻作品中常见的 Dystopian(废托邦另称反乌托邦)。而是真实存在的、却需要用想象力去理解的一个社会形象。而城市探险,正如通过我们日常生活的终结点潜入隐藏在不同城市中的异托邦。同时,这些探险活动,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是沟通异托邦和日常社会的一种别样媒介。在建筑废墟、人文废墟及探险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都真实存在,却由于种种原因隐藏在大众视线之外。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描述,并试图解释。

然而再怎么羡慕作者,我也不会去探索废墟。在生活中建立日常秩序已经很难,在魔幻2020里维持这种日常秩序就更难了。而成年人肩头扛的不仅是自己生活的担子,还有父母家人,几只狗几条鱼几盆花。这时候就更见书的好处了,可供我等胆小之辈坐在沙发上吹着冷气,就走遍了废墟美国。

  《废墟美国》读后感(六):《废墟美国:北美铁锈地带行思录》:那些渐行渐远的钢筋水泥丛林

  

《废墟美国:北美铁锈地带行思录》:那些渐行渐远的钢筋水泥丛林

探险,无疑是人类满足好奇心的一种勇敢尝试。城市探险,则是比较小众的一种探险方式。斜杠青年潘然的《废墟美国:北美铁锈地带行思录》就为读者们展现了在北美大陆城市探险的一些见闻。

城市探险,实际上和废墟探险差不多。因为没有成为废墟的地方都是有主的地方,一般不会让外人进的,进就是非法侵入,后果严重。在北美,即使是废墟,有的也不是无主产权,有时也得悄悄地进入。

说起废墟,人们第一感觉就是战争、灾难带来的这些废墟,残垣断壁,一片狼藉,或者就是国内刚刚拆迁尚未开始新的建设的场景。可能让一般人奇怪的是,废墟有什么看头呢?有什么值得冒险、探险的地方呢?

假如是古代时期的废墟,那还有点探险头,相当于考古了。古代的建筑和现代的建筑几乎有着本质的区别,那时没有钢筋水泥,没有摩天大楼,没有砖混结构,在那里你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但作者潘然探险的这些北美废墟,大多离现在还没有多长的时间,至多不会超过一百年,基本上都是一些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比如废弃的工厂、医院、学校、图书馆、剧场、教堂,甚至还有一些火车、汽车、飞机的墓地等等。

实际上这些都是近现代化的产物,都是钢筋水泥丛林的墓地,距离现代的生活并不久远,至少你一眼看上去会觉得眼熟,不会误认为是什么古迹和文物。

当然,这些作者跨越北美十数州探寻的废墟,再过个几百年上千年,会不会被以后的人类认为是古迹和文物,那就另说了。

很多年以后的事情,谁管得了那么多呢?

未来数百年上千年,人类文明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已经超出了现在人类的想象力。谁能在一千年前想象到人类今天的发展呢?

关于潘然的废墟探险,除了当事人自己的个人猎奇、刺激的感官体验外,意义究竟在于什么呢?可能就在于带领读者了解一些人类发展的历史吧。

因为现在的废墟,可能会继续留存一段时间,也可能以后被拆除,总之,时间每过去一年,这些废墟就会远去一年,直到再也看不到。到消失的时候再记录,那个时候已经晚了。

虽然有些钢筋水泥丛林的废墟现在看并不是多么重要的历史,但这种废墟探险也属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一部分吧。

《废墟美国:北美铁锈地带行思录》使用了大量的图片,使读者能够有一定的代入感,似乎跟着作者潘然的脚步,去探索那些人迹罕至的废墟。而且,从本书中,人们还能够得知一些城市废墟探险的基本守则、风险意识和规避指南,也可以作为城市废墟探险新手的入门书籍作用。

可能是对这一领域了解较少,没怎么见过国内废墟探险出书的,可能国内这些废墟留存不了太长时间,很多被飞速发展的城乡所取代了吧。

  《废墟美国》读后感(七):另一面的美国之《废墟美国》

  

小玲子编辑

对于国人而言,我们对于美利坚合众国这个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家的了解大部分都还是停留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上,即使到美国留学工作甚至移民美国的人们基本上对于美国的关注还是放在领先我国的一面。我们美国旅游关注的也往往是当地美好的一面。对于另一面的美国,我们可能就了解的不那么多或者说基本上就没意识去关注,例如美国的废墟!

在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久居加拿大的自由撰稿人潘然编著的《废墟美国》一书中我们就能够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美国。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了另一种不为我们大众所熟知的旅行方式去关注美国。书中的作者关注的不是美国那些引人入胜的风景,如羚羊谷、马蹄湾、拱门公园、黄石公园、布莱斯峡谷、锡安公园等;也不是什么著名的人文历史经典,如美国权力象征的白宫、国会大厦、五角大楼等。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了几乎无人问津的已经被废弃的废墟上。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花了好几年的功夫特意去追寻这些各具特点的废墟。

在本书中,作者笔下的废墟不是单纯地指被遗弃的地点或事物,不仅仅是废弃的建筑物,更是一种站在现世,却看到一个人类消失后的未来所呈现出来的时间的可见性,这对于作者而言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我们跟随作者的笔伐可以了解很多我们以前不曾熟知的知识。如Urban Exploration的内涵是什么,爬楼党又是什么。在美国进行城市探险(又名废墟探险)的时候应该遵循的“Take nothing but photos.Leave nothing but footprints.”原则。

在书中我们能够看到在美国不仅仅在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这样远离中心城市的州县有废墟的存在,就是在纽约州和华盛顿州这样的美国中心重点区域一样有着废墟的存在。这样的现象不得不令我们惊讶。

通过这些废墟的展现我们既可以看到美国前几十年的人文变迁,如宾夕法尼亚州的蜜月度假村的荒废昭示了美国情侣和家庭度假方式的转变,从火车墓地的行程图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人类的足迹小时之后大自然是如何将绿色与冰冷的机械融为一体的。

而作者在书中给我们展现的每一次的废墟探险的文字和图片无疑又让我们能够产生许多额外的联想,如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遗嘱之家殡仪馆里你会看到人们对于另一个世界的幻想,恐怖的氛围是如何通过一扇破窗,布满青苔的台阶来营造出来的。在殡仪馆中你还能看到专门用来存放过世小朋友娃娃的房间,这样的情形是不是觉得在某部恐怖片中看到过。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为我们展现的这些废墟探险的另一种美丽,透过这些废墟我们对于美国社会的认识相信会更加的深入。但不要忘记一点,这样的城市探险对于正在阅读本书的大部分读者其实是不适用的,相信这其中的原因各位读者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废墟美国》读后感(八):城市探险——废墟故事

  

在翻开《废墟美国:北美铁锈地带行思录》之前,我真的不太知道城市探险是怎么一回事。城市之中的建筑、人群、喧嚣的白昼,可能更多地只会令人联想起生活或旅游,那么“探险”又何从谈起呢?

原来,在北美的一些州存在着很多城市中的废墟,所谓城市探险,也就是没有旅游手册,没有导游讲解,不去名胜古迹,只关心城市里那些废弃的、危险的、禁止入内的、无人问津的建筑和角落。比如被遗弃的火车、汽车、轮船、飞机;比如停用已久的城市排水系统、地铁站、防空洞;等等。

探险爱好者们通过探访这些地方“来对整个城市进行一种侵入性研究与学习”,同时也满足摄影、寻求刺激、废墟情结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个人目的。这听上去似乎很有趣,但其实蕴藏着很多无法规避的风险,书中在最开始的部分也对此做出了详尽的介绍和解释。尽管如此,城市探险还是吸引着全球各地的玩家前仆后继充满热情地投身其中,本书的作者潘然就是这样以为热衷城市废墟探险的爱好者。

跟随着潘然的脚步,我们一起沿着北美铁锈地带的几个州的探险足迹前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蜜月度假村、世界尽头的火车目的、甲壳虫之墓、废弃教堂、费城电力公司、“鬼镇”寂静岭,每一处废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潘然以见证者的身份记录了自己探险时的所见所感,大量的图片冲击着读者的视觉神经,令人宛如亲历。废墟中的建筑、物品、被破坏的痕迹,以及仍有人居住的迹象等等一切,似乎都在传达着各种各样的讯息:历史的、现代的、危险的、诡异的、逝去的、残存的……

或许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并不会有如此众多被废弃的城市废墟,但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却不可避免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这些被遗弃的地带。由于城市规划的失败,或者是经济中心的迁移而造成的大量废弃建筑,还有来不及修复、保存或改建的教堂、剧院等等,都慢慢变为了废墟。

正如作者引用路易斯康所言:“当一座建筑不再使用,它就成立废墟,复现诞生之初的奇观。在藤蔓缠绕与荒草丛生中,建筑再一次抵达精神的崇高之巅。此刻,它挣脱一切奴役。”而只有少量的城市探险者才会再次涉足此地,用相机或文字,甚至只是大脑,记录下属于它们的“重生”。

我们从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纽约州、弗吉尼亚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华盛顿州一路“走来”,探访了众多“著名”废墟,也伴随着作者的记录展开层层思考,这其中人文的因素远比自然旅游要复杂而深刻。或许正是因为“被废弃”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人类造成的某些错误,我们才更应该反思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被废弃的工厂被重新利用,改建成为艺术空间或活动场所如今已经是人们熟知的“思路”。但仍旧有很多向死而生,等待重新被发现和利用的“城市废墟”,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一座建筑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废弃”,作为建造者的人类有责任去思考和重新规划城市中的建筑与存在,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

如此看来,城市探险的意义可能远不止寻求刺激和感受时间流逝那么表面,而是站在更远更高的地方去回望,去反思,去引起人们的注意。当然,你也可以只当它们是一些历史久远的故事,但废墟的故事里永远都蕴藏着现实的隐喻,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推翻与重建的过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城市探险。

  《废墟美国》读后感(九):由这本书,可以想到一部纪录片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中,史上最强大的反派灭霸打了个响指,世界就毁灭了——这可真是非常可怕的一幕!不过,幸好那只是电影,而且是科幻电影,看看过过瘾就行了,担心似乎却完全没有必要。但是,地球45亿年的历史告诉人类,生命已经5亿多年的历史告诉人类,甚至,曾经称霸地球长达1.5亿年之久的非鸟恐龙也能告诉人类,假如有一天,不管是什么原因,人类真的消失了,世界究竟会走向何方呢?

反映人类消失以后世界变化的纪录片实际上已经拍了不少,它们可不是科幻片,而是有科学依据的纪录片——即使未必100%真实反映人类消失以后,一切的一切究竟会沿着什么样的轨道发展下去,但应该也大致差不多。不要担心没有了人类,世界就会怎么怎么黯然失色。要知道,当今人类事实上只有1万多年的发展历史,这在地球已经足够漫长的45亿时间里占不了多大的比例。所以对于地球来说,人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没有了人类,地球说不定还会发展得更好。

比如,《人类消失以后》这部纪录片就会告诉大家:人类消失之后,大自然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填埋了核废料,用一百多年的时间清除了多余的二氧化碳,两百年内修复了森林以及河流航道,而动物则适应了新环境、得到了进化——没有了人类,地球照样存在!总而言之,人类消失以后,生活还要继续,大自然会重新收复“失地”,并且自由自在地发展。

这样的一幕真是让人感觉沮丧。因为真的,看来,人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和必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人类对于地球来说,更意味着一场灾难,没有了反而大家都好!毕竟,据说,地球上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正在发生,而且正在加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受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所以,真的,请一定要记得从今天开始善待地球,要尽到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

纪录片如此,一本初衷是以以北美“铁锈地带”的废墟为切入点,描写了作者潘阳三年多来为了拍摄废弃建筑物而深入北美“铁锈地带”各大城市时发生的探险故事的旅行类见闻书,却似乎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在讲述着和纪录片《人类消失以后》一样的故事。作者肯定并没有想太多,至少不会想到“人类消失以后”这么远的场景,但是,当“身临其境”般看到那座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山巅丛林中、占地超过一千英亩的蜜月度假村时,或者是“来到”那座于2013年7月18日宣布破产、曾经名噪一时的“汽车城”底特律时,或者是来到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的卫理公会教堂时,随着潘阳一起品味那份“苦涩”,假如不妨任由自己的思绪飞扬一些,又怎能不联想到如《人类消失以后》一般的场景呢?

位于所谓北美“铁锈地带”的这些人类的“痕迹”,已经逐渐显出了破败、没落的迹象,而成为了如潘阳这样的探险探索爱好者的“乐园”——假如人类真的消失,一切的一切必然都会经历一个由失序到有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影响力终究会被一点点地抹去,直到什么也剩不下来!假如能够保证“提供”足够的时间,大自然自发地做到它一直以来都想做到的一切,显然并没有那么难。

所以,虽然看的是《废墟美国》这本书讲的是发生在“别人家”的事情,但它们可一点儿都并不遥远:有一天,肯定也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废墟美国》读后感(十):废墟这个小众题材能出圈吗?——来自编辑的话

  

“你这个题材有人看吗?”在交付印单成书的前一刻,都还是有人这样问我,问我的语气中充满不解、疑惑。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废墟不过是被人类遗弃,暂时还无法拆除,随处可见的弃物与野草灌木共同生存的一个空间。

坦白说,曾经的我也是这样的一个想法:废墟破败、荒凉,充满了不可知的危险性,那些被人类遗弃在地上的物事最好的归宿是垃圾站,他们到了那里或被土填埋,成为土壤的肥料,有用的循环再利用。可当我进入到博物馆,看到那些被陈列的物件时,我推翻了这样的想法,废墟与遗迹,差的只是时间和重要的事件。为什么这个建筑物如此重要?博物馆和古迹中会有人、宣传手册等用你能想到的各种方式来告诉你,然而有很多的建筑“在未曾完整地正式记录之前,已经由于天灾人祸坍塌、拆除而彻底消失。这里说的天灾人祸,包括常见的火灾、疏于管理,也包括爬藤植物及苔藓类植物的侵占并腐蚀、树木长进建筑或倒落在建筑上而毁坏建筑的地板及天花板等结构、持续降水直到建筑的木质部分由于饱和而坍塌,等等”。这些未被记录的建筑不重要?未必,如同本书中记录的华纳‧斯瓦西天文台,纽约州废弃的罗克兰精神病院、剧院,人造的城市加里,传说中的“寂静岭”——森特勒利亚等,在他们的全盛时期,何尝不是这个城市,甚至是这个国家的荣光。只不过在历史的进程中,他们因为种种的原因,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也没有被记录下来,个别有名的最终也只是存在于那些天马行空思想的小说家笔下,成为恐怖奇幻电影的发生地。他们真正的来源用途已经被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中。

城市探险者正是将这些未被记录的历史记录下来的人们。在这本书和宣传视频中,我最喜欢和反复沿用的一句话就是“每一个城市探险者在无意识之下完成了对历史和建筑忠实而完整的记录。他们记录的,并非课本上的历史或者某个城市的旅游景点,而是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日常”。这些日常来源于爱情度假村中废弃的账单,“时间胶囊”民宅中被遗留下的废弃录像带,医院里的病人记录,教堂中流浪者一家生活的痕迹,殡仪馆中那些逝去孩子留下来的洋娃娃,他们是普通人在这个世界、这个时空留下来的痕迹,这些痕迹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我们不曾关心也无从知晓,只能从城市探险者们收集的这些破碎的素材中拼出大概的线索图。

在这本书中展示了大量的废墟的图片,有些震憾、炸裂眼球,有些充满了颓废的意境之美,有些充满了后现代的工业朋克风,不管哪一种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这些看上去很美的图片实际的拍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作者发给我的有一条视频里,她整个人跪趴在一个人为挖出来的入口匍匐前进,她爬行的地上有不少的碎砖块,旁边还有破碎的玻璃,进入到实际场地后,周围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得见人声。更不用说,那些伴之而来的受伤,“扭伤,被钉子划破手,从某个废弃剧院一楼摔进地下室,等等。而这些建筑物大部分年久失修,除了腐坏的地板,暴露在外的石棉保温层,也有随时可能落在头上的天花板碎片。我有过在某个庞大的废墟中迷路的时候,有过爬上一个断壁残垣却找不到下去的路的时候,有过因天气忽变而被困在废弃的度假村里过夜的时候。而最严重的一次受伤,是一脚踏穿了某个废弃的火车地板,地板割破了我的牛仔裤,在我腿上留下了数道血痕”。拍摄环境之恶劣,可见一斑,作者坚持下来的原因,除了她对废墟、历史题材的热爱,恐怕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冒险精神。

回到这篇文章的开头,废墟这种题材小众吗?也许这种专门追逐废墟的爱好是小众的,但是将废墟这个题材放在人类文明进程和城市规划这个大题目下就不是小众了,而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或是人为因素,或是因为城市规划错误,或是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导致的众多建筑物的废弃,都不由不引起人的深思。也许人类可以在其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中避免同类错误。而另一些死而复生、废弃后又被重新利用起来的建筑也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思路。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一座建筑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废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