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废墟为伴》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与废墟为伴》的读后感10篇

2018-05-12 20: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与废墟为伴》的读后感10篇

  《与废墟为伴》是一本由[美]玛丽莲·约翰逊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4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废墟为伴》读后感(一):考古小白的读后感

  用了三天把这本书看完,有些出乎意料因为没想到一本关于考古学的书竟会让我看得如此着迷,常常是捧起就放不下的境地

  读此书前可以说我对考古学是一片空白,似乎兴趣也不大。这本书一点也不艰深,没有我之前想象晦涩难懂,反而读起来酣畅淋漓,对考古学和这个职业多了几分了解。读完后,对考古学家这一职业现状艰辛和考古学家们的执着坚韧不拔精神深深打动。书中关于“用现代工艺还原远古时期啤酒”、“军事考古学家在美国军方发挥的作用”还有“众多考古学家齐聚马丘比丘”这几处的描写采访尤其有趣,让我印象深刻

  除了书中一个个有趣和鲜明的考古学家以及他们的事迹外,我也对此书的作者也深表敬意。为了完成此书,作者用4年时间跟踪采访了数位考古学家、亲自上阵与其专业团队参与实地挖掘、参加几个考古学专业会议,甚至还到大学校园旁听一段时期的专业课程并参与相关考试。作者为能全面完善生动地在此书中向非专业领域的读者们展示这门“艰深”的学问付出了不亚于书中考古学家们的钻研刻苦的精神,在这里也要诚信为如此棒的作者点个赞。

  《与废墟为伴》读后感(二):考古学那些事儿,原原本本说给你听

  提到考古学,你脑海中一定会浮现这样的画面:在阴森恐怖的古代墓室里,一群身手矫健的考古学家一路破解机关升级打怪;在神秘莫测的大洋深处,寻找海底宝藏、古代沉船;说不定还要脑补一场与文物犯罪集团惊心动魄追逐和枪战……

  事实上,以上情节纯属文学想象——真实的考古生涯,绝非是一场刺激华丽的冒险,没有僵尸,没有机关,没有动作场面可能遇到的危险更多地来自于流感病毒和蛇虫鼠蚁。现实生活中的考古学家,往往是一群与废墟、尘土垃圾为伴,用毕生拼凑历史真相残片的人。

  《与废墟为伴》的作者玛丽莲•约翰逊为搜集写作素材,走进了真实的考古学家当中。她与他们一起在炎热的加勒比小岛上挖掘陶器和骨头碎片,寻找一处殖民时代的制糖厂遗址;走进大学课堂旁听人类起源考古学课程,与同班同学一起用黑曜石打制石刀,割羊烤肉;奔赴塞浦路斯的也朗尼索斯岛,追踪埃及艳后克利奥佩特拉留下的蛛丝马迹……竭尽所能还原了考古学家在工作生活中的真实面相,把“考古学那些事儿”,原原本本讲给你听。

  考古学家啥样人——尘土为友,废墟为伴

  你想象中的考古学家,是《夺宝奇兵》里挥舞着长鞭在墓室地宫中与邪恶势力周旋、出生入死保护失落文物的印第安纳•琼斯教授?是《古墓丽影》中紧身衣马尾辫,身手矫健时时与冒险和刺激为伴的劳拉?还是《鬼吹灯》中“盗亦有道”、“鸡鸣灯灭不摸金”的摸金校尉胡八一和Shirley杨?

  在《与废墟为伴》中,约翰逊描绘的考古学家群像,颠覆了我们对考古学家的固有想象。

  从外表看,他们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长期的野外作业,使他们看起来还有点灰头土脸,在人前不善交际。但一谈起考古,他们立刻就变得光彩照人

  他们是执着初心的“逐梦者”。少时励志以考古为一生志业,“从没想过要干其他事”。在他们眼中,铁器时代的人类骸骨,秘鲁纳斯卡文明的地画,美洲原住民如何制作使用骨脂……历史长河中的琐碎细节令人着迷,逝去的岁月通过遗存的碎片向后人倾诉当年的故事,他们像解谜者,试图将手中的残片拼贴完整,让环绕着我们的历史之河再次流动……

  “考古学,爱它,恨它,离不开它。”这是书中写到的考古学家的心声

  很多时候,考古学家都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有调查显示,美国考古行业的失业率约为50%,人类学与考古学专业也因超低的就业率和起薪“荣膺”《福布斯》杂志2014年评选的“大学最差专业”。对考古学家来说,这项事业有时甚至不足以维持生计。书中记录的一位考古学者格兰特·吉尔莫失业了两年,参加了数百次面试才重新找到新工作;另一位考古学者凯西·阿巴斯,为了维持她在纽波顿港进行了几十年的海洋考古学研究,不得不在罗德岛纽波顿的富人区当清洁工

  支撑他们的是对初心的坚守和对专业的热爱。就如年近七旬的美国女性考古学者凯西•阿巴斯在写给作者的信中所说:“到底谁更惨?是那些一直追随自己内心甘之如饴过穷日子的人;还是那些为了虚无缥缈经济保障而不断在辛苦工作中挣扎,却还负债累累的人呢?”

  考古学家在干啥——搜集人类真实历史的碎片

  一说起“文物”,你或许立刻会脑补出金光灿灿马蹄金,价值连城的元青花,镶满宝石的珐琅彩,样式新奇的西洋钟表……这些价值连城的古董固然属于文物,但在考古学领域,考古学家的研究对象大多数时候还是些不起眼东西——古旧的建筑坟墓,生锈的武器、塑像,破碎的石器、陶片、骨头,甚至尘土、垃圾堆、破罐子里的残留物。

  在很多人眼中,他们的工作很枯燥。挖一个探方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进行发掘的遗址可能空无一物,文物也可能细微根本看不清细节。

  然而,“你认为空无一物的地方,其实从来不曾空无一物。”考古学家要做的是“还原”——全神贯注地仔细观察一切,努力辨别这些遗存物是否能够真实再现当年发生时的情形,让历史不再是“任人打扮小姑娘”。正如美国考古学家康奈利所说:“成功的考古成果可以填补历史的空白,他能够讲述失败者的故事,也能从碎片中还原历史。”

  不一定是“还原”距今千百年前的历史真实。当代考古学也属于历史考古学科的一个分支。“大家研究的都是历史上人类活动痕迹区别在于,我们研究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很可能是前一天。”

  日常生活中,司法鉴定灾难现场复原,这些常人印象中与考古不搭边的工作中都有考古学家的身影。书中记述了美国考古学者艾琳•科沃德在9•11世贸中心复原小组的工作经历。每天,她从传送带上取下现场残留的遗物,她从中发现了一只儿童手表,一件婴儿的罩衫,还有数不清的身份证件……

  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透过这些真实的历史碎片,证明“有些事情真的发生过”。

  考古学家在烦啥——重要的历史再也找不回

  新的考古发现和不断进步的科学一直在校正我们已知的历史。然而,通过约翰逊的记述,你会发现,考古学家在谈论历史、谈论他们的专业时,总是字斟句酌,怀着理智热烈情感告诉你,“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获知当时的真相,但仍怀着最大限度追逐真相的执着”。

  然而,最令这些努力追寻历史真相的考古学家痛心疾首的,是公众对发掘和保护历史遗迹的淡漠。有些遗址明明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却因“其貌不扬”,难以进入公众视野、引起广泛关注,也就很难获得各方面支持

  书中记录了很多令人唏嘘的故事:印加时代的秘鲁金字塔开发商的推土机下被夷为平地,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在塔利班的战火毁于一旦,南达科他州的戴德伍德小镇,唯一见证了19世纪中国人在此求生壮大的咏春商场遭遇强拆后只剩下大街上的一堆瓦砾……破坏人文化遗产的行径在世界各地不断重演。当推土机逼近历史遗迹,“很多重要的历史再也找不回来了”。

  另外一种对历史遗迹的破坏,来自对文物的交易和倒卖。当3000年前深埋于地下的玉猪龙离开红山文明的发源地,变成纽约古董商手中的陈列品,它们就再也无法为当年当地的历史作出更多注解。文物一旦流向了交易市场,就丧失了为历史代言的能力。因此,考古学家们也一直在呼吁:把文物留在原地

  媒体用稿,首发于《科技日报》7月5日四版“悦读时间”。

  《与废墟为伴》读后感(三):鲜活的考古学家

  与其说这本书在讲考古,倒不如讲这本书说的是人。伴随着作者活灵活现文笔,我们跟随着她,从南非走到了智利,从四大文明古国的文物历史,走到了美国的独立战争时期的英烈遗骸。书里既有水下考古的生动描述,也有作者对文化遗产在战争中的境遇深切关怀。但是不变的是考古学家,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对文物的珍视,以及自始至终对生活的由衷欣赏

  记得当时在时光馆求抽奖的时候,我其实混淆了考古和文物保护这两个大概念内涵和外延。过去两年在某机关单位做文物保护工作时,已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意识,也对现时的大量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现象有自己的看法,本以为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翻开了这本书以后才发现,之前所做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实和考古挖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最大的地方在于,考古遗址的挖掘,是一项艰苦但却精细的工种,讲求的是对遗物的出土过程的保护;而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现有的文化遗产的宏观上的保护与修复,相比之下,考古像是一个粗犷的东北大汉在做绣花活,而文化遗产保护,更像需要有全局性的考虑和保护,这两个领域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在于此吧?

  这本书讲的是考古学家。考古学充满严肃死板的条条框框,为的是保护遗产的完整性。但考古学家不一样。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挖坑下海,无所不能,也能看到他们穿梭于各种会议中,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更能看到他们在遗址挖掘的业余时间唱歌喝酒,生火烧烤。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死板无趣,在考古的过程中也充满着惊险乐趣。书的后半部分讲到考古与法医、与政治、与伦理之间的关系时,更是展现了一个个充满正义感大局观的考古学家形象。如果说这本书的最大优点,估计也就是给大众建立起了一个个鲜活的考古学家形象了吧?

  :看完这本书,我更想去看夺宝奇兵了。

  《与废墟为伴》读后感(四):墓地与垃圾堆:考古学家的辛劳一生

  来自《纽约客》书评

  2014.12.16

  y Jon Michaud

  Graves and Garbage: The Hard Life of an Archeologist

  墓地与垃圾堆:考古学家的辛劳一生

  我的姐妹卡桑德拉,是一位在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公园管理部门工作的考古学家。最近,她一直在监督当地一处农场的发掘工作,在19世纪第一个十年里,乔赛亚·亨森曾作为努力在那里工作、生活过。在19世纪30年代,亨森和他的家人逃到加拿大获得了自由。亨森后来成为了一名牧师,并创作了一部自传——《乔赛亚·亨森的一生》,这本书为斯托夫人的著作《汤姆叔叔小屋》的创作带来了深远影响。卡桑德拉的工作与历史、文学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看起来相当令人着迷。然而,和她聊天的时候,她三句话离不开探方、出土文物和学术论文,我其实根本不懂她整天都在和同事们忙些什么。

  玛丽莲·约翰逊的新书则让一些被忽略的人和事重回公众的视野。约翰逊为广大读者奉献了一本关于考古学家的作品——《与废墟为伴》。这部著作纪录了一系列考古学家的真实生活状态困扰,它成功地向介绍了考古学的专业知识和考古学家们的野外求生技能行动范围等细节。在我阅读的过程中,脑海中一直在疑惑,在局外人笔下的考古学家,他们真实的样子到底如何?书中的形象是准确的吗,是现实中的模样吗?为此,我让卡桑德拉召集了她的同事们,组成了一个临时的读书俱乐部,共同讨论《与废墟为伴》这本书。

  我们的读书会成立差不多一周后,进行了第一次讨论,四个人在线下,另外五个人通过网络连线。卡洛琳·怀特也加入了我们,她是一名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的人类学副教授;还有乔伊·乔瑟夫,他是新南方联营公司的行政总监,那是一家位于佐治亚州斯通山的文化产业管理公司,以及马里兰州圣玛丽大学的人类学教授茱莉·金。这些美国历史考古学领域的专家,他们的研究领域从美国黑人文化到19世纪夏威夷牧场的经营无所不包。这些齐聚一堂的读书会成员代表了各自专业领域中近一个世纪的经验

  我们讨论了公众对考古学的认知误解话题包括:在秘鲁的群山之中发现了马丘比丘的海勒姆·宾厄姆的魅力;在埃及开罗的帝王谷发掘法老图坦卡蒙陵寝的霍华德·卡特——事实上这项工作是低薪、重体力且在道德上备受争议的(就在上周,因大英博物馆将馆藏的埃尔金石雕出借到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展出,学界还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抗议)。“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体力劳动。”约翰逊书中所记录的一位考古学家如是说。而读书会的专家们也都对约翰逊所描摹的这种不畏沮丧却又坚守目标的形象表示赞同(卡特在找到他的重大发现前,在埃及坚守了30多年)。根据《与废墟为伴》中的估计,考古学领域的失业率在50%左右。

  这本书也揭示了约翰逊所说的“考古学家模糊刻板的形象背后的艰辛人生”。书中的一位考古学家格兰特·吉尔莫,因考古团队与发掘遗址当地居民关系恶化,两名考古志愿者遭到“性侵”指控,退出了他主持多年的一个考古项目,那个项目是对加勒比海地区圣尤斯特歇斯岛的发掘。之后,吉尔莫失业了两年,参加了数百次面试才重新找到新工作。书中的另一位考古学家,凯西·阿巴斯,为了赚钱支撑她在纽波顿港进行了几十年的海洋考古学研究——对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沉船的打捞,而在罗德岛纽波顿的富人区当清洁工。阿巴斯在一封写给约翰逊的信里称自己为“穷忙族”。“我读研究生时倒是有更多‘活钱’!”我向考古学家们求证之后,发现书里的故事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我们读书会的一名成员茱莉·金说她会把《与废墟为伴》放进给学生的推荐书目里,因为它简单直接地描述了考古学的就业难度之大。

  当一位考古学家好不容易找到了有一份工作,了不起的工作,就像约翰逊所记录的那样——“面对坟墓和垃圾堆”。这可不是凭空造谣。读书会的部分成员甚至都无法直面关于法医考古学的那一章内容,在那一章节里,约翰逊和其他人一起到新泽西松林泥炭地搜寻女服务生的尸体去了(这次搜寻只是一次练习,考古学家一年前把一头400磅重的猪埋在了那里代替女服务生的尸体)。这一章节的主人公——法医考古学家金百利·苏·莫兰,为了研究尸体的腐烂过程,在自己的后院里埋了45只死老鼠。拿我来说,我绝对不想知道有时莫兰清理好坟墓里的土层后发现“满眼都是扭来扭曲的蛆”。

  在主流社会对考古从业者变得越来越包容的当下,莫兰的“老鼠收藏”也只是极端个例而已。艰苦的事业和不稳定的收入让这群人拥有了一些共同的特征,约翰逊将此总结为——坚定、热情和富于创造性。“这是一份全职工作。”怀特跟我说,“24小时不停歇。”目前,美国的大多数考古项目并不是由拥有终身职位的教授主持进行的,而是开发商和土地所有者为确保某项摩天大楼或公路的修建计划不会破坏古代村落遗址或是墓地遗址,而雇佣文化产业管理公司(C.R.M.)进行的。考古发掘的进展往往是缓慢的,正如约翰逊所说:“考古发掘的节奏与这个要求快速回报的世界矛盾重重。”书中记录了一位受聘于C.R.M.的合同制考古学家——比尔·桑迪,2007年,桑迪在纽约菲什基尔发现了美国最大的独立战争时期墓地。对此,乔伊·乔瑟夫表示:“毫无疑问,墓地发掘是最困难也最具争议的发掘项目。”桑迪发现的这些骸骨使得一项商业街开发计划就此暂停。之后,另一家C.R.M.的调查不仅证实了桑迪的发现,还在那附近找到了数以百计的坟墓,于是该地区的商业开发计划被无限期搁置了。然而,没有用于购买土地进行遗址保护的联邦基金支持,桑迪和他的同事们必须通过募捐活动来筹款。

  考古学家们的另一个主要雇主完全出人意料——军队。读书会的成员都对关于考古学家劳瑞·拉什的这一章节称赞有加,拉什是部队中的文职官员,在纽约州的德拉姆堡担任文化资源管理人,那里是美国陆军第十山地师的驻地。拉什不仅要负责监督德拉姆堡所有的考古发掘活动,还有另外一项重要职责——她要负责对所有服役期间的美军士兵进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教育。为了防止在驻伊美军破坏古巴比伦遗址的事件再次发生,拉什在2004年设计了具有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意义的扑克牌。通过巧妙的设计,这套扑克牌可以传播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文保知识。每张扑克牌都介绍了那片地区古文明的某个方面,其中还包含了一些在野战中实用的信息,比如“坎儿井是古代阿富汗的供水系统,在航空成像中看上去很像蚁丘”。这些牌同时还是一幅拼图,用它们的背面可以拼出一幅更大的古迹图片。卡桑德拉指出,考古学所做的一切都是饱受争议的,拉什的工作也不例外。拉什因与军方合作而饱受业界同仁指责,但约翰逊则帮她做出了强有力的反驳——她在德拉姆堡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价值。

  读书会的专家们都相当认可约翰逊在书中对考古学家们工作细节的描摹能力,和她平衡刻画考古学各分支学科的笔法。这本书都改变了我对考古学的根本看法。我一直以为考古学是研究泥土的学科,因为考古学家们总是在研究从土里挖出来的陶器、各种小玩意儿还有庙宇。但从本质上来说,考古学研究的不是那些出土文物,而是过去的人们。关于古人类学家约翰·谢伊的章节格外感人。约翰逊在书中称谢伊为“只有一个人的反诽谤联盟”。谢伊相信原始人的聪明才智,根据他对石制尖状器的研究,那些在埃塞俄比亚用尖状器狩猎的智人,他们所拥有的创造力并不原始。“他们跟我完全一样。”谢伊如是说。

  《与废墟为伴》读后感(五):#2017B7# 《与废墟为伴》[美] 玛丽莲·约翰逊

  这是一本被很多小伙伴吐槽的神书,本来就是想看看究竟有多吐槽,结果,越读越觉得有意思,难道我身上充满槽点所以气场相符?哈哈哈!

  这本书写的是美国考古学家的真实故事——是考古学家的故事,而不是如何考古——文字幽默,极具画面感,特别是作者作为新手去参加考古训练营时的那些“心酸”片段,令人不厚道地捧腹大笑。当然她是用戏谑的手法写出考古学家们的艰辛与坚持——这种风格是我喜欢的。

  在她笔下,我们看到考古学家的日常——除了日月经年风里来雨里去在土里挖挖挖,他们还要与政府、与地产商、与其他利益方、与不怀好意者、与恶劣的大自然、与微薄的资助斗智斗勇;还要与社会与公众与支持者甚至与军方紧密合作,以期保护和还原历史真相。

  我们也可以看得人类为保护地球上共同的文化遗产所做出的努力,考古学家的职业道德与修为。社会在进步,人们对考古的认识和意识也会随着文化普及而进步,学者更加不应该固步自封,走出象牙塔,到公众中去,让历史和文明活着,才是最好的保护。

  如果不是真心喜欢一件事情,是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做,而是因为做了,才有可能看到希望。无论考古,还是其他,都一样。

  “很多事情我们永远都无法查明,但我们清楚的是,有很多历史都被掩盖或曲解了。”

  “你认为空无一物的地方,其实从来不曾空无一物。”

  “忍耐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刚好科教频道在播《2016考古进行时》,结合着看挺有意思。其中提到红山文化的玉猪龙,书中也有提到——连那里一铲土都没有挖过的考古学家到了九十岁仍然对那个遗址念念不忘。#

  《与废墟为伴》读后感(六):考古:为了人与人的相遇

  每当被问及研究领域,如果我的回答还不至于被对方判断为“读小说的”或者“写小说的”,我愿意贴心地补充一句:“具体说,是和死了几百年的人打交道。”“历史?难道是考古?”到这里,我编不下去了。坦率说,研究十九世纪文学与文化倒是和研究历史、考古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只不过,当考古学家们穿越“废墟”、“乱石”以及“垃圾”去亲吻毛茸茸的地壳时,我们则更多地是在草木遗骸包裹着的思想残渣里讨生活——或许,最大的共同点,是来自于那有些令人尴尬的就业与失业统计率。据《与废墟为伴》给出的调查结果,2104年,“人类学与考古学”被评为“大学最差专业”——没关系,还有历史和文学这对难兄难弟。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压力,还愿纵身一跃的,必是真爱。《与废墟为伴》的作者玛丽莲•约翰逊(Marilyn Johnson)大概就是这么一位醉心者。但是,与同类型那些畅销科普类作家不同,她连半个专家都称不上,因而,我们也没能在书中找到一串串“六角形蓝珠”般吓人的专业术语。更多时候,她进入考古世界的姿态,与绝大多数读者是齐平的——揣着满肚子好奇心、笨拙又毛手毛脚、一腔子热情与干劲儿,像夏令营的青少年甚至旅游景点的观光客:在“考古界野人”的帮助下打造出一把用来宰羊的黑曜石石器、随犯罪现场调查小组(CSI)进入“犯罪现场”,听从专家指导挖掘猪尸体——至于雨天,只有百无聊赖地呆在室内,听有关陶罐的授课——简直能想象出她啃着笔头时的无聊表情。但是,这样的平易的姿态恰恰上是一种邀请,她邀请读者们与她一起打量着这群“在地球耳边低声细语”的考古学家以及他们那听上去总像传说的职业。

  玛丽莲•约翰逊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文学学士,研究对象为美国移民诗人查理斯•西米克(Charles Simic),之后她成为了小说与时尚编辑,甚至一度为《生活》杂志(Life)攥写过戴安娜王妃、威尔士王子的讣闻。因而,在对灰扑扑的考古学进行挖掘之时,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亮眼的时尚气息:某位专家“的衣着型有款,举止端庄”、某位专家“穿着淡粉色真丝套装、脚踩一双恨天高在校园里东奔西走”、而某位著名专家在结束会议后,焕发活力,“戴起隐形眼镜,改变了妆容,并裹上了一条羊毛围巾。”

  当然,光鲜的外表只是考古学家们生活中微不足道的部分,更多时候,他们不得不在烂泥坑里打滚、与杀人蜂和蚊虫共舞,但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不过是需要克服的基础问题,更严峻的问题摆在了面前:低迷的行业前景、难以为继的生活、与官方打交道时的无力感。约翰逊甚至披露道,将近一半的考古学家因为无法养活自己而中途转行,至于那些残存下来的——运气好的,能申请到各种项目基金维持工作,运气差一些的,则不得不为阔太太们做清洁工作以换取支持研究的钱。

  很显然,作者并不意在向读者们科普考古学的前世今生,她的目光穿越了“物”,落到了人身上。电影《涉足荒野》中,女主角虽然号称独自徒步“太平洋山脊径”(PCT),但电影并未突出野外风景,而是将叙事重点转回到徒步过程中人与人的相遇之上,每一种相遇,实际上都是一个伴随着认识对方而展开的自我认识的过程。参差多态的他者以反光镜、放大镜或者显微镜的方式映射出自己。《与废墟为伴》秉持着同样的立场,只不过,作者与各式各样考古学家之间的相遇,是以“物”为基础的,但不要忘记,这些废墟也好、垃圾也罢,同样是人的造物,时光悠悠,尚未化作齑粉的造物以沉默的语言向考古者们倾吐着秘密,同时又实现了观察者与考古学家之间的交流,唇齿间的气息回环、激荡。因而,通过这群考古学家的身影,玛丽莲•约翰逊试图映射出作为整体的行业生态以及其中影影绰绰的个体心灵,在这一过程中,她的观念也在生长、成熟。

  作为女性,性别意识先天地主导着约翰逊的观察,而那些出色的女性考古者则成为她关注与记录的重要对象。其中一位是莎拉•尼尔森,她的不懈努力使韩国在世界考古史中留下了身影,更重要的,“我在我的考古书里假设女性在过去所做的事都很有价值很有趣。”她清楚自己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获得男同行的尊重;另一位是秘鲁考古学家沙迪•索利斯,排除万难,发现了美洲最悠久的古城卡拉尔。性别差异看似在缩小,但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女性遭遇的阻力并未比百年前少很多。这些优秀女性考古学家通过勤奋试图证明自己可以与男性同行位列同侪,只不过是从另一个面向上证明了男女之间越发深刻和清晰的不对等状态

  这种不对等本身属于权力的范畴,解决了权力的资源分配与话语运作等问题,也就多少解决了性别的不对等状态。然而,当视野再扩大一些时,《与废墟为伴》呈现出了更大的困境。在学术的圈子里,男性占据着话语权,而在文化的视野里,国家占据着话语权。因而,我们发现考古学家们呈现出略显矛盾的张力:一方面,他们挖掘着南北独立战争期间阵亡战士的尸体,借此,美国民众得以凭吊先烈,一种想象的纽带连接起生者与死者,结成一枚国家意识形态认同的花环;另一方面,当北约的轰炸机将目标锁定在利比亚时,考古学家们纷纷向当局抗议,因为轰炸将不可挽救地摧毁很多文物。虽然最终学者们“曲线救国”成功,但其过程,却透露出处处掣肘、仰人鼻息的尴尬。这大概是做学术不可避免的尴尬,所谓“自由之思想”往往被限定在透明的车轭中。

  虽则如此,恰恰是这“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使人动容。利比亚遗迹的意义,超越了国别与国家认同——毕竟,不可否认,无论是考古学与博物学,在最初阶段都带有殖民属性,十九非洲大陆的遗迹被发现时,整个欧洲如嗜血之蝇,一拥而上。但现在,考古学已经具备了一种更宽容、宏大乃至宇宙气质的精神,学者们为了这些属于“他人”的东西而孜孜汲汲,其核心正是文化责任感。从前看何伟的《江城》,他惊叹于民众对于三峡被淹而无动于衷的麻木,那些遗迹将永沉水底,而学术界反对的微弱呼声也终于失语,一个旁观者的“热”尤为鲜明地反射出局中人的“冷”。

  是我们失了“文化责任感”?我不知道。选择保留什么、能够保留什么,本身有着极大的随机性与偶然性,功能主义一些来说,它甚至有种进化论的意味,只不过,在考古领域,自然选择变成了人为选择。但是,真等到某一天“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时,那点“文化责任感”的“热中肠”,倒是唯一值得怀念的。

  《与废墟为伴》读后感(七):与尘土为伴

  花了一下午看完这本书,讲述考古学家日常的故事。

  拜盗墓笔记等网红剧的福,考古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仿佛掐掐手指看看星星就能找到大墓,更别提倒斗时遇上大粽子,发现奇珍异宝之类的传奇故事,而这本书的作者作为曾亲身参与过考古并与诸多考古学家交往颇多的人,她笔下的考古故事要枯燥无趣的多,她的故事不是关于那些传奇,而是属于一个失业率高达50%的行业,她笔下的人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而是一群就业率低起薪低的人,但正是这些枯燥无趣的故事却让我看得心潮澎湃。“为了找回历史的瞬间而勇敢地踏遍四方,比起平淡无奇、按部就班的人生,考古学家的生活里充满了五光十色的异域情调和无所畏惧的勇气。”

  “考古学家活在谜团之中。对某个遗址进行发掘并全方位地研究它,不但不能解答所有的问题,反而还会引发更多的疑问。我们研究考古学的意义是要把我们人类真实的历史碎片搜集起来,但时间往前推得越远,我们越发现自己对自身的历史知之甚少。”

  为什么要考古?如果我们的社会强调的是活于当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群人生活于野外,终日与尘土为伴?书中提及一位普通的海洋考古学家阿巴斯,她研究的方向是沉船,在起步阶段为了支付实验室费用,甚至跑去富人的豪华别墅做清洁工。而另一位红山文化的考古学家莎拉.尼尔森,一生钟情于遥远中国的红山文化,活到人生第九个十年的时候心心念念的依然是她无缘发掘的红山遗址。如此数年如一日地心系着一个连一铲土都没有挖过的遗址,这大概是我见过的对于工作热爱的最动情的描写。我们常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我们无法确认以文字形式留存下来的史料的真实性,而文物是无言的证人,它们不见天日,但却在考古学家发现它们时拼凑起历史的碎片。许多重要的历史永远都找不回来了,考古就是为了寻根,是为了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我们为何而来。

  “你认为空无一物的地方,其实从来不曾空无一物。”枯燥的野外作业,日复一日的挖掘,大几率的无用功,与废墟为伴并不浪漫,但他们的日常亦有情趣,诸如考古学家对发掘出的古陶罐内残留物质进行分析确认并就此还原出9000年前贾湖村居民的杯中酒,如此充满学术意味的雅趣极打动人。如果电话、视频可以让这个星球上的我们天涯若比邻,那么考古是在另一个维度上让我们向祖先致敬。

  此作者还有两本关于小众职业的书:关于图书管理员的《此书已超期!》和关于讣告作家的《先上讣告后上天堂》。我打算去找来一睹为快。最后,引用西拉姆在《神灵、坟墓和学者:考古学的故事》中的话“考古学家的使命是要让干涸的清泉再次汩汩流淌,让被遗忘的事情再次被记起,让已故去的人复生,让环绕着我们的历史之河再次流动。。。”(PS,西拉姆这本书也值得推荐,是关于若干考古重大发现的故事,很有意思)

  《与废墟为伴》读后感(八):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获知当时的真相,但仍怀着最大限度迫近真相的执着

  文/Florence

  作为一名考古专业的学生,时常听到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

  你挖坟的时候遇到过粽子(僵尸)吗?

  你们挖到的珍宝怎么分啊?

  墓里的机关你们是怎么破解的?

  以及这样的言论:

  考古跟盗墓根本就没区别

  考古就是打着国家的旗帜盗墓!

  你挖别人家的祖坟经过后人的同意了吗?

  请允许我翻一个白眼

  相信我,如果你想惹恼一个考古学家,重复以上的言论,百分百成功

  讲真,如果你不了解这门学科,请不要随意评论,这是基本的尊重。

  然而,由于一些小说和影视作品的误导(我不针对某个作品,我只想说,打着考古的名义内容拍成科幻盗墓的作品,都是辣鸡),依旧有人对这门专业存在不切实际的想象与误解,所以向公众宣传什么是考古学,一直是考古学家在做的一件事。近些年来随着公众考古学的兴起,考古学也逐渐剥去了神秘的面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这个行业,了解从事这份事业的人是什么样子,遗憾的是,推行的力度还不够大。

  以上是我一点儿啰嗦的话,感谢你能看完,写到这儿我想说的是,能看到一本关注于考古学家以及真实的考古学的书,我真的非常开心,尤其是在我读过这本书之后,惊喜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本亲民的考古科普书,夸张点来说的话就是填补了横亘在考古学家与公众之间的鸿沟!

  作者玛丽莲•约翰逊为了写这本书去了很多地方,认识了很多考古学家,还参与过考古发掘!(实践出真知,这比那些夸夸其谈的人要强多了。)书中写了一个你可能从没想过的世界,考古学家的世界,在那里一点也不炫酷,没有僵尸也没有机关,只可能会有流感病毒以及蚊虫,条件是艰苦的,但这就是真实的田野考古实践。

  书中有很多有趣的内容,比如,你觉得美国啤酒和考古可以挂钩吗?事实上可以!美国的角头鲨酒厂推出过一款贾湖城啤酒,酒瓶的海报上画着一个短发女人,旁边是英文“JIAHU”,是“贾湖”的中文拼音,对,没错,是中国的一个地名,位于河南舞阳,在贾湖这个地方发掘出了新石器时代的很多遗迹与遗物,一些人根据从贾湖发掘出的陶罐中饮料的残留物,进行了成分分析、还原,并以此为配方酿造了这种酒!说真的,很想尝一尝啊!

  当然,除去这些有趣的内容,更能打动我的是作者对考古工作及考古学家的尊重与共鸣,“我对那些能够把自己全副身心都投入工作的考古学家敬佩有加,他们永远都在为各种碎石头和碎骨头而战,也在不断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而战”、“讨论考古学时,不该只关注碎片、骨头和珍贵文物;更应该关注整个过程——那是全神贯注地跪在地上仔细观察周遭的一切,努力辨别这里是否曾闪现过人类生命之光的过程”,这也让我感同身受。

  另外,在书中,也有涉及到一些考古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看不见的考古学”,有些遗址明明意义十分重大,却看上去不起眼,很难进入公众的视野,也很难获得各方面的支持,更没有络绎不绝的游客让各方在遗址保护上所做的投资得到回报…这一点我在去西安的考察中有过切身体会,那是”丝绸之路第一桥”——汉渭桥的遗址,补了古代桥梁学的空白,并且发现了古船,船上的榫卯结构曾于罗马时期地中海区域的木船上广泛使用,于东亚却是首次发现,可以说是研究意义非凡,但是当高铁建设与遗存保护相冲突时,矛盾的现状却让人尴尬唏嘘…我一直是觉得,一本好的科普探索书能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知识和眼界的开阔,还应留下思索的线头,因为这才是整个文明前进的动力。

  许宏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获知当时的真相,但仍怀着最大限度迫近真相的执着”,也反映了考古工作者的的严谨态度,这是一种理智而热烈的情感,我希望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能了解真实的考古,了解那些执着得可爱的考古学家,至于那些还没读过的,只有一句话:快去读吧!!!

  《与废墟为伴》读后感(九):在尘土飞扬的废墟中兢兢业业

  长久以来,考古学家总是被人所误解与盗墓者区别不大,不过是为公与为私的不同。实则不然,真正的考古学家心怀天下,背负着保护文化遗产、复原历史原貌的艰巨任务。考古圈中流行一句“自嘲”,“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种地的,仔细一问是考古的。”

  于是,《与废墟为伴:真实的考古学家与来自遗迹的诱惑》一书的作者玛丽莲·约翰逊感叹道,考古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进行考古实习,学生们干着比民工还苦还累的体力活,还要交着昂贵的学费才能拥有如此“难得”的考古实习机会。实在是吃得苦中苦,还未必能成为人上人。

  考古与大地——在“垃圾堆”里溯源穷流

  寻常人见面打招呼问“吃了吗”,考古人则会问“挖啥呢”。那这群苦中作乐的可怜人在挖啥呢?又怎么挖呢?

  在古人的垃圾堆里找“宝藏”是一个考古学家的日常。而且,这种田野考古实践也是极其艰苦而枯燥的。考古发掘百分之七十的时间是在发掘“灰坑”——就是古人的垃圾堆。其余的时间是在挖什么出土器物都没有的夯土基址,只有非常少的时间是在挖墓,且其中大部分是与灰坑区别不大的中小型墓葬。

  考古工作与当地环境也无法割舍,首先要对考古目的地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一探究竟,继而要搜集足够的文献资料,探寻本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历史沿革归属状况,从而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清晰分辨地层归属。

  考古工作的主要活动是在挖“探方”。探方,又名“探坑”,一般为方形土坑,方法是在考古遗迹上取样。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考古学家吉尔莫夫妇为玛丽莲·约翰逊示范了挖探方的方法。在探方的四周量好尺寸后,用线绳围绕探方的四点固定围好,用铲子在探方边缘划线,然后开始发掘。不过,考古学作为一门实践科学,技术革新也是日新月异。现在大多数科学发掘时,都会用电子全站仪进行测量,再深入发掘。

  考古发掘的过程一般为三个步骤,首先在目标灰坑或者墓葬中选取地层相对简单的一半,或四分之一进行发掘。发掘时先用铲子平切出一个剖面,之后根据灰坑大小,利用铁锨、耙子或者手铲一寸一寸地挖土。挖出的土块依据大小可以用过滤网筛选出土器物,但实际操作中有时出土器物过小,也需要人工分拣。筛选后,以之前铲平的剖面上显露出的地层为依据,每一地层的出土器物各分装一袋。此后,再将每一个地层的表面刮平,再进行下一地层的发掘,直到剖面底层显露出生土层,即灰坑“见底”之时,宣告发掘工作告一段落。

  发掘出土器物多以碎陶片、瓷片与兽骨为主,有时也会有特殊的发现。玛丽莲在书中专门辟出一个章节感叹新石器时代古人的鬼斧神工,天然的石头被磨制成锋利的石刀和石斧。另外,祭祀坑中时不时会惊现人的头盖骨等,以上这些在田野考古中俗称为“出土小件”,少出但是普遍。

  考古与人——为人处世 “滴水不漏”

  勤奋的发掘并不是工作的全部。作为一项协作工程,一个考古队员还要学会如何跟领队、民工、当地民众,以及政府官员之间沟通。

  每个考古队的领队大多是这一领域的专家泰斗,具有丰富的考古发掘经验与历史文化背景,故而跟资深考古学家搭讪成了一门必备学问。每一个传奇考古学家都有传奇的工作经历。以美国耄耋之年的亚洲考古专家莎拉·米利奇·尼尔森为例,她是研究亚洲古代考古的世界级专家,身为女性常年为考古活动中的男女平权活动摇旗呐喊。要如何和这样的传奇专家搭讪呢?玛丽莲·约翰逊指出一条明路,搭讪成功的考古学家应该从其工作经历开始聊起。尼尔森的研究对象是远在美国万里之外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她之前甚至从来没有来过红山一次,却对红山文化的一切如数家珍。红山文化的历史特色也就顺理成为搭讪尼尔森的宝典。

  在成功搭讪考古专家、考古队领队之后,一个真正的考古队员还需要跟一同协作发掘的当地民工、高级技工秉持尊重、友好、诚恳好学的态度。一些新进入队的考古队员相对领队和高级技工而言缺乏经验,有时其熟练程度还不及随队时间超过一年的民工。如何处理各层各级各种人群之间的人事关系,并且能在其中如鱼得水,才是一个考古队员获得蜕变、走向成熟的关键。

  与此同时,一个合格的考古队员还要在考古作业的同时完成优质的考古发掘日记和记录。日记需要事无巨细地将一个半天的工作流程客观记录备案。待发掘之后,还有更加繁复庞杂的资料整理工作进一步展开。其整理时长往往比发掘时长要短,但却比发掘工作更有价值。

  1959年,考古学家郭宝钧先生根据1937年自己在河南考古的发掘日记整理出《山彪镇与琉璃阁》的考古报告,其缘由主要在于这批出土文物在1949年被“中研院”带到了台湾。郭先生在报告中事无巨细地呈现出当地历史背景、地理位置、民风民情、探方平剖面图、出土文物平剖面图、细部简图,甚至在可与古史相印证的考古资料处,将古代经典的语句一一列出,可谓考古发掘日记典范之作。

  就算完美地完成了以上种种,考古学家的日子仍不好过。他们要学会从政府与学校寻求考古工作的必备资金,尤其是荒郊野岭的考古工地,还需要构筑简易的考古实验室。如果是城市内的考古工地,考古领队要考虑租房合同与水电气暖。

  总之,考古是个精细活儿,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与各类人群在博弈中获取最小成本与最大收益。玛丽莲在书中特意运用了另一女考古学家阿巴斯水下考古的例子,以示考古工作之精微。我们都知道古代沉船用木容易速朽,一经碰触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阿巴斯指出,“只要没有遭受外界的干扰,海底的淤泥会自动形成一个无氧环境,只要不与空气接触,沉船上的有机物就不会腐烂。”同样,陆上考古的保护技术也是日新月异。有些地方可借助特殊设备将文物连带土层一并取走,放入无氧实验室中再行操作,将文物的损失概率降到最低。

  考古与战争——坚壁清野以待发掘

  玛丽莲·约翰逊在书中专辟了一个特殊的视角来反思考古学的现代意义——考古学与战争的关系。

  考古发掘的许多遗迹就是战争遗迹。如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乔治·华盛顿指挥的大陆军最大的物资供给中心——“菲什基尔供给站”及其周边的诸多兵营遗迹。也有受战争影响而形成的遗迹,比如中国著名的徐州狮子山楚王汉墓。狮子山汉墓的主人是参与西汉“七国之乱”后,兵败于汉将周亚夫之手的楚王刘戊。墓葬并未开凿完毕便草草下葬,可见战争的深刻影响。

  有时发掘工作就像一场战争。有些考古学家被称为“合同考古学家”,直接受雇于政府土地部门或者土地开发商,在政府的大型工程之下仓促进行抢救性发掘。由于相关部门留给考古队的时间有限,只能加班加点完成工作,甚至不得不对文物造成一定的损失。对于任何一个考古学家而言,都是难以接受但又无奈忍受的真相。

  玛丽莲·约翰逊本人并不是一名考古学家,但她的这部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几乎展现了严酷考古学工作之种种侧面,将陌生的考古学工作拉入到大众可感知的层面。她对真实考古学家的展现与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形象印第安纳·琼斯相呼应,琼斯与考古学家们所进行的冒险本质相同,他们都会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而勇敢踏遍四方。

  我也曾亲历她在序言最后一段描写的景象:发掘的遗址耗时巨大却空无一物,天边下起瓢泼大雨后,坑洞之中泥泞不堪,使得看不清文物的细节纹饰。忙碌一天后,人基本上成了色盲,傻傻看不清土色的区别,更别提“灰中找灰”等高难度动作,“而我们的英雄们则始终围聚在那里,毕恭毕敬地跪着。”比起按部就班的平淡人生,考古工作是一场持久的考验,考验着每一个考古学家的韧劲、耐心与智慧。

  (本文为媒体用稿,原文刊登于2016年7月30日出版的《新京报·书评周刊》社科B09版)

  《与废墟为伴》读后感(十):The New YorkTimes,SUNDAY BOOK REVIEW 纽约时报·星期天书评《与废墟为伴》

  JAN.9,2015 By John Glassie

  2015年1月9日 作者:约翰·葛拉西

  有时,逝去的岁月会忽然开口向我们倾诉。比如,当一个被考古学家认为距今4万年的人类手印出现,闹鬼般毛骨悚然的感觉和仿佛穿越时光透视历史之感就会迅速萦绕在心底——许多考古学家都或多或少都成曾有过这种体验。正如玛丽莲·约翰逊在《与废墟为伴》中所说,约翰逊对考古学和考古学家们深入的调查、生动的描写,激发了那些有志于考古学事业的人们的奉献精神,而这正是他们所迫切需要的,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挑战接连不断。

  此前,约翰逊已经撰写了两本关于一些职业“内幕”的书,他们在一些不为公众所关注的行业中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贡献。这两本书就是关于图书管理员的《此书已超期!》和关于讣告作家的《先上讣告后上天堂》。她的新书《与废墟为伴》依然选择了类似的选题,书写了一群表面上看从事相当小众工作的人们。人类的历史毕竟是一个宏大的话题,世界各地有许许多多考古学家在研究几乎各个时代的遗迹,而约翰逊的这本书,正是“考古”这个色彩斑斓的行业进行的详实调查,对那些有志于从事考古事业的人们进行了一系列启蒙。

  本书作者约翰逊参加了关于古代美酒配方分享的学术会议,而且乐在其中。她还亲随考古学家们抵达美国南达科他州的历史文化名城戴德伍德,以及秘鲁的著名古城马丘比丘进行实地探访。她走进大学课堂旁听人类起源考古学课程,并与同班同学一起学习如何利用黑曜石打制石刀,切割羊肉。她还花费数周时间在加勒比海的圣尤斯特歇斯岛上参与考古发掘,去寻找一处殖民时代的制糖厂遗址。她还曾奔赴塞浦路斯的也朗尼索斯岛,寻找埃及艳后克利奥佩特拉留下的蛛丝马迹。

  正如你所猜测的那样,在21世纪,考古学家的装备不再只有遮阳帽和铅锤了。幸运的是,这个行业中也不再只有男性。在书中,约翰逊描述了主持塞浦路斯也朗尼索斯岛发掘工作的纽约大学考古学教授——琼·康奈利23年来的日程表:“她和她的团队一周发掘 6 至 7 天,但她仍需要为其他组织每周讲 4 次课……而她的周年派对其实是为当地居民而办的,为了答谢他们的支持。此外,她还接待了不少客人,包括理查德·韦斯和《为探险而生》的剧组成员、以她侄子为首的 4 名高中生,还有我。”

  这一行业是高尚的。根据约翰逊的描述,考古学家凯西·阿巴斯创建了一个独立的考古项目——罗德岛海洋考古项目,她的月收入不到1000美元,其中还包括社会保险。这些文保考古项目通常需要一个因情怀而甘愿常年忍受低薪的人来完成,在多数情况下,这个人痴迷于那些历史的碎片——因为在大多数的考古项目中,获得行政许可审批、进行发掘前的准备工作都会耗费大量时间。而在阿巴斯的海洋考古项目中,她所发掘的革命时代的船舶在海底静静沉睡——她甚至都看不到它们。

  在约翰逊的笔下,考古学家的工作和生活妙趣横生。她搜集了她所遇到的考古学家们的花边新闻,五花八门。在与考古学家搭讪时,她会说:“很快,你会开始讨论骨脂……或是尖形颅骨的婴儿……或是玉猪龙。”偶尔,她会努力表现出她谈论这些并不单纯是为了好玩儿,而是为她的著作做营销。她不仅仅是一个考古学事业的记录者,不管是出于作者的热情还是考古学家的目标,都很难不让人感同身受。

  关于那些沉睡于大地之中的事物,考古学家康奈利表示:“或许,你认为那里什么都没有,但是那里不会永远空无一物。”《与废墟为伴》传达给读者一个撩人心弦的信息——逝去的历史无处不在,失落之物就在脚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