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圈外编辑》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圈外编辑》读后感1000字

2021-04-26 02:50: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圈外编辑》读后感1000字

  《圈外编辑》是一本由都筑响一著作,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圈外编辑》读后感(一):《圈外编辑》:圈外编辑的圈内经验

  

对于出版行业而言,都筑响一一直是接稿的圈外人士;对于一个他的工作历程而言,40年的从业生涯不亚于专业编辑的专业经验。作为自由职业者,他涉足室内设计、艺术圈、音乐圈、文学圈……拍摄照片、实地采访、自己撰稿、出版读物……他做的工作与出版行业息息相关,但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圈外人士”。

“他们不动,所以我才动。”

回顾自己有些有趣又有些尴尬的职业定位——从未在出版公司做过正式编辑,却一直做着和编辑一样的工作,都筑响一表示:“专业人士要是动起来,我只要当个读者就完事了。他们不动,所以我才动。”

一开始,都筑响一的“动”只是单纯地要做自己想读的书。后来,在拍摄、写稿、实地考察及采访的奔波中,他发现了越来越多可以做的选题,但是当时的出版行业要么不屑一顾,要么觉得没价值。因此,不甘如此的他,开始采买相机、租车,辗转于东京及其周边地区,拍摄、采访、写稿,有时甚至排版。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期接连一期的有趣杂志不断问世,《莫斯科的手工装订摇滚杂志》,关于“居住空间学”,《ROADSIDE JAPAN——珍奇日本纪行》《非主流艺术》《东京风格》《夜露死苦现代诗》《嘻哈诗人们》《HEAVEN 都筑响一陪你探访,社会之窗中的日本》……

不难看出,出于这种想要做自己想看的书的朴素愿望,都筑响一仿佛进入了出版人的绝妙佳境,灵感如不间断的涌泉,选题接连产生,从习以为常的房间布局、小众艺术到诗歌文学再到社会的隐痛,他好像能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角落里开发出选题。

独特编辑的经验

从都筑响一40年来的从业经历来看,他的成功并非简单的上帝眷顾,缪斯青睐。一个选题从想法到落实再到受大众欢迎的读物,其间的艰辛和不懈坚持是难以想象的。任何一项成功的事业,背后都有无尽的努力和辛劳。

例如《东京风格》的问世。作为一本摄影集,都筑响一不仅是编辑,还首次成为作者,做了一本“彻头彻尾”属于他的书。在没有出版社接纳这样的选题时,他还是在没有工具、技术,甚至预算的情况下坚持信念。四处奔波拍房间的照片、学着冲洗照片,克服拍摄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这样的生活坚持了三年,他积累了将近100张房间的照片,最终出版了《东京风格》。通过地方年轻读者的回函可以感知,读者们通过这本书了解了东京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有些人说会马上来东京,有些人说不用再去东京了……不难看出,这个选题的成果带给年轻读者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

不管是杂志,还是书,都筑响一都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做那些圈内不愿意做的事。所有的选题都是未知的,但如果能把它做出来,你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和坚持。都筑响一能把生活中国最平凡、最寻常的事物开发出来,并做成成功的出版物,一方面是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就是他的坚持。像情人旅馆、死刑犯俳句、嘻哈音乐……无一不是这样。

没有脱离实际的选题,只有践踏实地的行动,圈外编辑留给圈内编辑的真实经验。

  《圈外编辑》读后感(二):编辑从业指导书

  这是一本适合就着咖啡听着慢爵士的读物。都筑响一先生是一位自由编辑,从最开始供职于艺术杂志的自由撰稿人,到后来成为有自己独特主题的出书人并且兼职摄影师,记者。即便面对不平等的工资待遇,知道自己执着的领域是不会大卖的非主流,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自由,深挖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拒绝成为签约的编辑。虽然都筑响一先生走遍世界,和很多完全不同,日常生活根本不可能遇到的人产生交集。但在文字领域,他是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不被外界干扰的进行自己的创作。 全书有八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作者的灵魂发问。是一本编辑从业指导教材了,但这本书的着眼点不是技法,而是精神。都筑先生在努力发扬自己的理念,让新一代编辑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教导他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态去面对采访对象,如何面对行业发展和未来。他在努力避免文字成为资本运作的工具。 现如今网络文学的发展,把纸媒逼上死路。都筑响一花数年探索世界的的旮旯拐角,在搜索引擎上点点鼠标就可以呈现。来的太容易,无法体会到那种“距离纯金大佛还有五公里”的欣喜感。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探索世界的乐趣。相同的教育,同质化的宣传,让如今人们的关注点越来越狭窄。看似抖音微博等社交网络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但几乎所有的文案和视频背后的价值观导向都是类似的。都筑的题材来自于日常,而不是网络。直接搜索“有趣的东西”得到的结果一定不会有趣。 都筑响一先生刚从业时遇到了一位编辑,他说,永远不要给自己的文字设定读者群,而是要追求自己的真实。这份教诲是他编辑人生的起点。都筑响一看中内容多过销量。他为东京蜗居年轻人的家拍照,为传统风格的情人酒店拍照,收集色情手绘投稿,关注藏在小镇山间的景点。在我看来,他是生活细节挖掘者。日常生活中再平淡的点如果深挖下去,都会有不同的地方。都住先生的这本书里,“碰巧”是高频词,无意间看到的一个报道,偶遇的一个人,凑巧去的某个地方都是他的灵感来源。不是因为他是被选中的那个人,而是他有一颗敏感的心。很多后辈请教他怎样找到细分市场,这个问题让他发笑,正确的提问应该是,怎样在日常中发掘出有趣的东西。为什么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有的人无聊的要死,有的人却每天都能发现惊喜。 都筑响一从业四十多载,仍以圈外人士自居。不愿意被行业规则影响,不想做别人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不关注别人认为会火的话题。都筑先生对自由的执念很勇敢,很让我羡慕。敢于脱离圈子,一个人单打独斗,对圈子的带来的“保护”不屑一顾。这是我向往的生活,但我没有勇气。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前几章里都筑先生说他拒绝页面里出现1cm以上的留白,他认为要最高效的利用版面传达思想。不知道原版怎样,在这本中译版里超过1cm的空白有很多。不知道是不是中译本改变了原版设计,不过也有可能是都筑先生觉得反正是自己的书板面没限制想有多少就有多少吧。

  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看上去是中年油腻男的人,都如他一样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圈外编辑》读后感(三):热血编辑 圈外进击

  

日本人在讲述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字里行间总散发着一种既热血又谦逊的调调,比如我看过是枝裕和(《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和今敏(《我的造梦之路》)的自述,那种对所从事职业的热忱和自省,真的很感染人。最近读的《圈外编辑》,是日本著名独立出版人都筑响一的职业生涯自述,也是如此。

都筑响一

何为“圈外”?都筑响一在书中写道:

我永远是圈外人。对室内设计圈、艺术圈、音乐圈、文学圈而言,我都是外人。我为什么能够在圈内采访、做书呢?简单说就是因为“专业人士的怠慢”,不过如此。专业人士要是动起来,我只要当个读者就完事儿了。他们不动,所以我才动。

都筑响一出身英文系,在绘画、音乐、摄影等领域内并未接受过专业性的系统训练,然而他职业生涯的代表作,都出自于此;虽然名为编辑,但从未“就职”,也没有领过月薪,大部分时间独立接案,后来甚至集作者、设计、编辑各个身份于一体;从传统的杂志和纸书,到电子书,都有所涉猎。凡此种种,皆使他成为圈外人。

所以是圈外人,更在于都筑响一常常将目光投向那些不为常人所知的地方,发掘它们独特的美,进而颠覆主流的认知,“身边的现实是很有趣的”。为此,在做ROADSIDE系列时,他漫游日本,甚至周游世界。他秉持着“只报随处可见的事物,只去随随便便都能去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却不是为主流所认可的,甚至连当地出版物都罕有提及。在这过程中,都筑响一发现了文化中的“鄙视链”,他认为,日本媒体不断污蔑中国和美国,本质上源于无知、傲慢和懒惰,“必须亲自去见识”才有资格下判断。这也是他策划的许多世界纪行出版物的核心思想。

《ROADSIDE USA——珍奇世界纪行(美国篇)》

都筑响一另一个知名的策划,是摄影集《东京风格》,即拍摄东京年轻人的居所,这些年轻人“选择了不勉强自己的工作,生活在狭窄的房间里”。他们可能是世俗眼中的失败者,但在都筑响一看来,他们的生活却非常“健全”。而这种“居住空间狭窄,但还是过得很开心”的生活风格,才是东京的常态,才是“东京风格”。相反,大众媒体惯于制造“例外型的东京”,比如电视上出现的东京年轻人的房间,都是铺着木地板的套房,带有假到不行的豪华装潢。这种经过美化的谎言,给地方上的年轻人种下强烈的自卑。都筑响一将此称为“大型媒体的欺瞒”。在之后的生涯中,他也常常以此自省。

《东京风格》

在书中,都筑响一不止一次表达对“学院派”的不屑,他笃信二流的实践家也要比一流的“理论家”更值得尊敬;对于那些挤破了头,甚至花费好几年时间想要考入艺术系的学生,他提出忠告,“艺大毕业证书一点社会价值也没有”,如果心中浮现出“一切都是白费功夫”的念头,“立刻退学才是上策”。事实是否如此,暂且放在一边,但都筑响一的实干家精神值得钦佩。

都筑响一的职业经历难以效仿,中国和日本的出版环境也千差万别,但这个人是特别的一个。我想用他在前言中的一句话作结,也用以自勉:

比起每月的薪水入账,每天的内心悸动才是更重要的。

  《圈外编辑》读后感(四):逐渐增加段数,开始我行我素

  1973年4月3日,一个名叫马丁·库帕(Martin Cooper)的年轻人兴奋地走上曼哈顿街头,手里拿着一个重达1.13公斤、厚如石砖一样的怪物,过往的街人无不停下脚步,盯着他驻足观望。众人注视下,库帕在“怪物”上面按下了一串号码。过了一会,库帕兴奋地用几乎颤抖的声音吼道:“乔尔,我正在用一个真正的移动电话和你通话,一个真正的手提电话!!”

这是个老梗了,手机之爹库帕的通话对象是贝尔实验室的乔尔·恩格(Joel Engel),库珀和摩托罗拉的长期竞争对手。

都筑响一在《圈外编辑》中说:

比起押错宝被耻笑,想做的东西被别人做了更令人不甘心、更讨厌吧。没有这种想法的编辑还是转行比较好。

据说,手机之爹库珀一直坚信一个信念,人是生而移动的,最终需要实现无线连接。你看,说的多好,移动、联通、Wifi 人家老爷子一句话,都点到了。

都筑响一这本《圈外编辑》,读起来就像上面的手机之爹讲话,一套儿一套儿的,不时会让你萌生“瞎说啥实话”之感。

编辑也只要去邂逅自己喜欢的书或者杂志,试着模仿它们做出书就行了,起点就在这里。

代工、模仿、改造、创造。看没看着?从制造到创造,编辑入行ABC,给你讲的明明白白的,还要啥自行车。

那借一步问,啥叫喜欢的书呢?都筑响一又告诉你了,

拥有几本读一百次也不会腻的书,比大量阅读,重要太多了。

可是,我喜欢的是《知音》《龙虎豹》《古拉格纹身》,101 Kinky Things Even You Can Do这种书刊咋整呢?作者又跟你说了,

美术也好,文学也好,音乐也好,在这些领域如果不试着开启新的一扇门,把别人的评价放在一旁,就无法积累经验。反复经历成功与失败,久而久之,当你看到觉得好的东西,不管其他人看法如何,就能断言它是好的东西了。

你看看,作者是不是情商特别高,而且很真诚。他不会说,你这玩意儿不能卖,更不会说你品位太差太Low太猥琐。喜好,得自己悟。

另一方面,《圈外编辑》这本书又会给人“这个老头子怎么总是在胡说八道”的感觉。

比如开会,

说到底,会议也算是一种避险行为。大家一起做决定,就算失败了也可以把“大家是一起决定的嘛”挂在嘴边……某种意义上会议只是一种集体回避责任的制度。就在会议一个接一个开的过程中,题材的新鲜度也在不断下降。

读后惊呼,这也能出版么?是的,一字未删,原味复刻。

再比如设计,

所以我做自己的书时只会和“擅长聆听”、能够理解我意图的设计师合作。我也很尊敬设计大师,但我做书并不是为了让设计师献宝。

看到这里,想买两本,编辑一本设计师一本的买家,不在少数吧。而且,你看看都筑响一的用词——“献宝”,啧啧啧,绝了!各位看官还记得《西游记》里唐僧献宝见乌鸡国太子,献的最终是个什么宝么?是“爹”啊,太子的亲爹,乌鸡国的真国王!编辑做书,做着做着,就多出来好几个爹的经历,大家都有吧。

又比如喝酒

我偶尔有机会和年轻编辑喝酒,发现抱怨“策划过不了”“总编不顶用”“销售部门多嘴”的人大多隶属大出版社。(笑)领高薪的人怨言特别多,而弱小出版社的色情杂志编辑或八卦杂志编辑绝对不会发牢骚,真的。后者都说:“薪水低,工作辛苦,但我们是因为喜欢才做的。”

是不是全中了?你再继续看下面一条,出路也给你想好了。这个老头子真是坏死了。

觉得合不来,辞职就行了。这种直觉总是意外地正确。尤其是这种工作,要是在用一个地方苦撑许久,反而有丧失感性的危险。

你们看看,是不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理想信念呢?负重前行呢?整个一个教唆犯。

————————

性情中人,这是用一个通勤来回看完《圈外编辑》的鄙人,对都筑响一发自肺腑的感叹。

面对纷繁多变的媒介环境,可爱的老头子写下了这段文字:

我现在能做的不是“业余人士做不到的事”,不过是“业务人士交不出的量”。真的就是这样而已。

“无潮流时代”,这是作者在文末对这个时代的定位。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编辑被总称为杂家,定位自己是哪个圈的,混哪个圈的,恐怕会像一头可爱的狍子跑回到刚刚发生枪响的地方,谁知道枪声会不会再响呢。

编辑基本上是很孤独的作业,你的个性、趣味,可能会成就你的风格。这是一个不断试错,进三退二的过程。然后,“逐渐增加段数,开始我行我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