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麦子熟了之三 开镰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麦子熟了之三 开镰

2021-05-02 12:36:39 作者:骑驴流浪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麦子熟了之三 开镰

  麦子熟了之三

  开镰

  开镰,意味着麦忙正式开始,学校放假,在外地工作或打工的赶回家来,其他工作也要停工;家里人生了病,只要没有生命之虞,这时也不能去看医生,但凡有劳动能力的,谁也不能闲在家里,能动员的力量都要动员起来,一切都要为收麦让路。

  天不亮,家家都会传出磨镰刀的嚯嚯声,这是男主人的工作;快起床!这种时候是睡懒觉的时候吗?这是女主人在催孩子们起床。早饭,有的人家是早早地吃了再上工,有的人家是家里留人,做好饭,送到地里吃。上午饭就没有一家在家里吃了,全部送到地头。

  说是开镰,我们这里只有妇女用镰刀割麦,男劳力是不用的。用镰刀或蹴着或弯腰慢慢地移动,劳动起来累人,效率也低。用小铁铲就不同了,给它装上两米长像锹把粗细的一根木把,另一头安一个一乍长的小管,这样就不顶手了——这个“把”人们习惯地称它为“全杆”。劳动时手握“全杆”,对着一垅垅的小麦挨地面抢,这样能直起腰来快走,效率自然也高。每家都会有数把小铁铲,抢麦钝了,退下来——家里抢不动麦的老人,就干磨小铁铲的工作,他们拿起来磨,抢麦的人就装上以前磨好的,继续抢,这样轮换着,就不耽误功夫了。抢下来的麦子铺满地,再用叉挑起,挑成一堆堆的麦扑子。然后装车,运到打麦场。

  单说装车,就有很多学问,若装不好,走在路上,是会翻车的,这里就不一一去说了。刚分地到户那几年,拉麦用的是架子车,后来换了机动三轮车,就轻便多了。

  收麦的时间大致在六月上旬,日头已经很毒了,在空旷的田野里,到处都是刺眼的阳光。阳光还好一些,草帽好歹还能遮挡一点,对于高温就没有办法了,只有用毛巾不停地擦汗。人们穿着的衣服,跟身体接触面大的部分都会被汗水浸湿,后背上会留下像地图一样的汗渍。一天当中,除了饭送到地头,一家人围坐在那里吃饭时歇息半个到一个小时,其他时候是舍不得歇息的,这样一直到天黑。有时候遇到坏天气,夜里也不能休息,还要加班加点,还要垛场。

  那时候是怎么过来的,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但也过来了。

  这里令我想起苏联作家肖霍洛夫的小说《静静的顿河》里格里高利一家及其邻居打草的情景,和我们的收麦有些相似,不过我觉得收麦比他们还要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麦子熟了之三 开镰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