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遍天下!》的读后感大全
《吃遍天下!》是一本由[英] 佐薇·巴瑟 乔·夏普 著 / [英] 克里斯·迪卡森 绘著作,后浪丨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吃遍天下!》读后感(一):做个“小小”美食家
家里的孩子不好好吃饭,大概是困扰很多父母以及祖父母的难题。也难怪,吃来吃去也就那几种饭菜,别说孩子了,连大人都不知道自己想吃什么。你家的孩子爱吃饭吗?想不想带着孩子去体验一下世界各地的美食?无需全球旅游,跟着我走就能做到! 今天推荐一本书——《吃遍天下!美食家环球大冒险》,带你吃遍5大洲13个国家与地区,探索跨越千年的美食故事与风土。里面还附有13份绝妙食谱,适合“小吃货”们和家里的“大吃货”们一起动手、共同享用!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美食家冒险团”由佐薇.巴瑟和乔.夏普构思,由克里斯.迪卡森绘制。三位作者对食物充满了激情,相信自己可以通过食物教育孩子们了解身边的世界。通过介绍这些知识、故事和活动,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在无畏的美食冒险团的帮助下爱上食物。 美食冒险团都有什么人啊?啊哈!有味觉天才谢夫与他“有滋有味”的伙伴——蔬菜奇才、鲜肉公子、海鲜怪人、乳品名家、香料宗师、水果巨星、橱柜大师和香草兄妹们,与这群幽默、搞怪、爱冒险的伙伴吃遍美国、墨西哥、巴西、法国、不列颠群岛、瑞典、意大利、摩洛哥、伊朗、印度、中国、泰国和澳大利亚——一路欢乐、一起向着全球美味勇往直前吧! 第一站,冒险团来到了美洲。公元15世纪,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首先发现了美洲。从那以后,许多欧洲的探险家、殖民者涌入了美洲,同时带来了非洲的奴隶和全世界的移民。美洲大陆变成了一个大熔炉,流行着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食物。 西班牙人把牛引入了阿根廷,用牛肉做的“阿萨多”烤肉和辣香肠三明治一直被当地人所喜爱。 非洲奴隶种植了藜麦、五米、辣椒和番茄,还做了油煎蔬菜饼、熏肉干、黑豆炖肉…… 中国的移民在旧金山建立了美国最古老的唐人街,那里全都是中国食物,面条、米饭、中国菜,在那里你会找到家的感觉哦! 还有英国人,法国人,葡萄牙人,犹太人带来的各种不同的特色美食,已经融入美洲人的生活,去书中找找看吧! 冒险团的第二站是欧洲和地中海沿岸。许多的欧洲国家都有漫长的海岸线,鱼和贝壳类食品就成了欧洲人饮食的重要部分。地中海沿岸则因为阳光充足,气候温暖,盛产水果和奶制品。 法国人非常重视餐饮文化,他们一顿饭要分为开胃菜、前菜、主菜、甜点、奶酪,不光程序复杂,法式厨房的工作分工还特别精细,就连服务生都要求很高呢!除了上菜,法国餐厅的服务生还必须非常了解每道菜的原料和做法。 法国还盛产世界闻名的各种面包,肉类,香肠,馅饼,奶酪,点心……光是奶酪就有500多种! 这部奇妙的绘本,在展示各地美食的同时,还呈现了满满的自然、地理、文化知识点,能让孩子带着好奇、发自内心地热爱料理。 孩子们可不会乖乖吃掉大人塞给他们的食物,但如果能让挑食的孩子多了解一点关于食物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他们一定会更乐意尝试更多新奇的食物。 当法国人通过谚语表达对奶酪的热爱,玛格丽特披萨又和意大利国旗又有怎样的联系?当不列颠群岛用派和美食守护古老的习俗,摩洛哥的塔吉锅又如何传承游牧民族传统?吃遍天下,吃下的不只是那口滋味,更是对自然的敬重、对跨越时空文化的理解。 谁都会对“能自己动手做出一道美味佳肴”感到自豪,孩子也不例外。厨房不是成年人的专属领地,不妨邀请“小主厨”系上围裙,按照绘本里的菜谱,一起来参与准备一顿让全家人啧啧称赞的美餐吧!
《吃遍天下!》读后感(二):你的孩子乖乖吃饭吗?
你的孩子乖乖吃饭吗?
小时候我总是不肯老老实实吃饭,老妈只好追着给我喂饭,成为左邻右舍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远离家乡,在异乡生活,很难再吃到家乡的味道,回想起小时候,却总是怀念。正是因为母亲追着喂饭,让我拥有了健康的身体。
从小,我们就被父母老师教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不仅仅吃的是食物本身,还在享用提供食物者的辛苦。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不肯乖乖吃饭,你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翻阅《吃遍天下——美食家环球大冒险》这本书。
一旦孩子拿到这本书,就可以开始探索关于食物的神奇知识,了解世界上各种各样丰盛可口的菜肴。如果能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些关于食物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他们一定乐意尝试更多新奇的食物。
从目录上看,本书介绍了美洲、欧洲和地中海沿岸以及亚洲和澳大利亚地区的食物文化和风俗。丰富多彩的插图,栩栩如生地让孩子了解美国的开心农场、墨西哥的辣椒世界、摩洛哥的集市、澳大利亚的狩猎晚餐……
以欧洲地区为例。首先以一张篇幅占据两页的欧洲和地中海沿岸地图开始。
标题下整体介绍了欧洲地区的地形和气候造成的饮食特点差异,以及地区差异。
仔细瞧着,地图上标注了各个国家的知名特色食物。有配图,以及详细的文字介绍。
比如瑞士的奶酪火锅:融化了的奶酪热腾腾的,很受阿尔卑斯滑雪者的欢迎。人们会用长叉子插上面包蘸着奶酪吃。
食物的介绍与当地风俗特色结合,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开拓了眼界。
地中海沿岸的居民爱吃鱼类,橄榄油和新鲜的水果蔬菜,据说这样他们的寿命更长。
不爱吃鱼或者蔬菜水果的孩子看到这里,一定会乖乖吃饭!
整体的介绍完毕之后,我们还可以看到具体国家的食物趣味科普。
孩子可以了解餐厅里的法国。法国的烹饪艺术也是世界闻名的。在法国,厨师属于艺术家的范畴,在法国有一家全球闻名、历史悠久的为这些艺术家及他们的创作场所—餐厅做权威鉴定的机构:“米其林”。餐厅的经营者们会对米其林星级评价展开激烈的争夺。
通过法国篇,孩子们可以了解整套的餐饮文化,比如菜单的结构顺序:开胃小吃——前菜——主菜——甜点——奶酪,下次有机会去吃西餐,表现更加得体哦!
关于奶酪制作过程的详细描述,还有有趣的配图。
特色的美味食物,配有细致的食谱,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让孩子锻炼动手能力。当孩子亲自参与食物制作过程,一定会更加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还会对自己充满了成就感。
在英国大不列颠群岛这一部分,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美食地图,还有好奇日历。不列颠群岛的各个地区在不同的月份会有各自的食物和古怪习俗。
比如二月的忏悔星期一,人们会吃培根配蛋,约克郡、兰开夏郡和达勒姆的孩子们还会在户外唱歌。
五月的滚奶酪节,人们会从山上滚下巨大的奶酪,并追着它赛跑。
六月,斯瓦顿村举办世界扔鸡蛋锦标赛,看谁把鸡蛋扔得最远又没有打碎。
这么多有趣的故事,一定会让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兴趣和好奇。
在书的最后一页,作者贴心地呈现了食物的译名对照表,因为食物的译名虽然贴切易懂,但是给孩子呈现原汁原味的原名也是很重要的。
好好吃饭,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热爱生活的态度。通过食物让孩子了解身边的世界,爱上食物,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乖乖吃饭。
《吃遍天下!》读后感(三):吃遍天下,跟着美食团一起全球大冒险
话说“民以食为天”,平时不管我们走到哪里,一定是先看看当地有什么特色小吃。说到我泱泱中华五千年的美食真的是数不过来啊!比如武汉的臭豆腐,北京的冰糖葫芦、西安的肉夹馍,天津的狗不理大包子,大麻花,耳朵眼炸糕,四川的火锅、担担面.......是不是你开始流口水了?
可是今天我要的主角不是中国美食,而是这本《吃遍天下!·美食家环球大冒险》(以下简称《吃遍天下》)这个绘本不仅包括了一些中国的特色街头小吃,还详细列举了一些其他国家的代表性美食,并且还附上了详细的做法,真的是让孩子们也能够在看书的同时,也能够吸引孩子去动一下手脑打造一番异域风味的美食呢!那么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本有趣的美食大冒险书吧!
在看书之前你是否跟我一样好奇是怎样有趣的作者经历的这样有趣的美食大冒险呢?我猜他们一定是吃货。
让我们认识一下作者,“美食家冒险团”由佐薇和乔构思,由克里斯绘制。佐薇·巴瑟。她最喜欢的食物是咖喱,她的第一个美食发明是奶酪花生酱三明治。 她是“Studio8 Design”设计工作室的合伙人,也是一位屡获殊荣的设计师,曾设计过许多书籍,包括布莱恩•考克斯的“Wonders”系列。
第二位乔·夏普最喜欢探索一些新的地方(他总是停下来看信息指示牌),他总喜欢寻找一些与众不同的当地特色。 他还是“Applied Works”(一家基于研究、理解和故事的创意技术工作室)的创始人。
第三位作者克里斯·迪卡森,六岁时在法国西南部的一条运河旁第一次品尝了牡蛎,然后灌下了一整杯碳酸汽水。 现在,他生活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尔,而他的插图中充斥着幽默搞怪的角色人物,非常受欢迎。
三位作者对食物充满了激情,相信自己可以通过食物教育孩子们了解身边的世界。通过介绍这些知识、故事和活动,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在无畏的美食冒险团的帮助下爱上食物。
这本书开篇就先来了一套“开饭宣言”。对啊,吃饭是一件多么具有仪式感的事情啊,可以说吃饭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之一了吧!尤其是与家人,与爱的人一起吃饭。
那么冒险的旅程就从美洲开始啦!这里不仅会介绍美洲的一些特色地域美食,还会介绍一些当地的历史。比如就拿美洲为例,会在地域上进行划分为北美的加拿大 美国,墨西哥还有南美的巴西,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等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主要特色食物做了美食做了详细说明,让孩子能够通过图画文字更加形象的了解那个地方。
我们来看看美国的一角是怎么在书中展现的吧!
是不是很有趣,书的色彩鲜亮生动,充满童趣。不仅让有助于缓解眼疲劳,还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
接下来就是最实用的部分:美食配方及制作方法。
看到这些精美又胃口大开的图片是不是马上想去烹制一番啊!
接下来就到了墨西哥,记得前几年,在肯德基有一个肉卷叫“墨西哥鸡肉卷”,当时还一直纳闷它到底跟老北京鸡肉卷有什么差别,因为在当时的我看来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不知道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有没有遇到过,让你感到迷惑的长相和口感都差不多的食物呢?
来到墨西哥果不其然特色代表美食配方:墨西哥辛辣牛肉卷。
除了肉卷,墨西哥恐怕最出名的就是辣椒了,这里有你想象不到 的各种辣度的辣椒,可以说辣椒是墨西哥餐的灵魂了。因为他们不仅把辣椒当做烹饪蛋、肉和鱼的基本调料,甚至在做水果沙拉的时候的都会往里面放辣椒,光是想想这个味道就很清奇了。
然后就是巴西,说到巴西可不只是足球出名,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流经巴西,使得这里的亚马孙雨林有着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可以跟随作者一起探索神秘的丛林。
第一站说到这里就结束了,是不是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文字表达实在是有限,这本书虽然是童书绘本,但是它的涵盖太广泛了,书里的每一站像欧洲和地中海沿岸和亚洲和澳大利亚的地得每一处,都如同在美洲大陆一样,一样的新奇而有趣。所以这本书真的是一本非常值得入手的一本。
于我这个大儿童而言,这本《吃遍天下》最大的诱惑莫过于里面的独家菜单。因为我家也有一个吃货小暖男,他看到这本书第一句竟然是:我们把里面的这些菜做一下,以后我开饭店了用这个菜单。
《吃遍天下!》读后感(四):孩子挑食不犯愁,全家做饭更自由
现在美食节目和各种食谱越来越多,有讲中餐的、韩餐的、西餐的、日料的,有讲种植的、发酵的、减脂的、健康的。这应该因为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
可是儿童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那为什么只有给他们介绍瓜果蔬菜的书,没有给他们介绍美食的书呢?难怪他们以为炸鸡、汉堡、甜点、奶茶就是人间美味了。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觉得,可以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给他们也讲讲美食,让他们知道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美味的食物,那些快餐食品实在不值一提。
今天推荐的童书《吃遍天下!》,跨越5大洲13个国家与地区,探索跨越千年的美食故事与风俗,食物产地的历史与风土,13份绝妙食谱,适合全家人一起动手,开启舌尖之旅。
书中的插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手绘插图,一种是食物照片。手绘插图可爱有趣,人物形象既持续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又化身一位位老师把和美食相关的知识讲解出来。食物照片让人食欲大开,鲜红的辣椒、翠绿的青菜、乳白的汤汁、五彩的沙拉,只恨不能马上动手做一盘出来。
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和插画师,如果没有他们,就不能有这本可爱又吸引人的书。
作者有两位,佐薇·巴瑟最喜欢的食物是咖喱,她是“Studio8 Design”设计工作室的合伙人,也是一位屡获殊荣的设计师,曾设计过许多书籍,包括布莱恩•考克斯的“Wonders”系列;乔·夏普,最喜欢探索一些新的地方,他总喜欢寻找一些与众不同的当地特色。他还是“Applied Works”(一家基于研究、理解和故事的创意技术工作室)的创始人。
插画师克里斯·迪卡森的插图中充斥着幽默搞怪的角色,可爱有趣。
下面来介绍介绍这本书。
科普读物
《吃遍天下!》主要介绍了美国、墨西哥、巴西、法国、瑞典、意大利、摩洛哥、伊朗、印度、中国、泰国等地的美食,围绕着美食,自然会涉及地理、历史、口味、气候与温度、国旗、传统与风俗、动植物、用餐礼仪、奇闻异事等,所以这本书几乎等同于周游世界的美食之旅了。
不得不说,着实让我大开眼界,在这里说几个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
公元7世纪,肉桂等东方出产的香料被阿拉伯入侵者带到了摩洛哥。1935年之前的伊朗叫波斯,如今,人们依旧用“波斯风味”来形容那里的食物。白胡椒是去壳的成熟黑胡椒。在中世纪,人们认为吃胡椒可以防止放屁。洋葱(onion)的词源来自拉丁语中的“onio”,意思是“大珍珠”。一根玉米穗上有超过1000颗玉米粒,印第安人把玉米叶当做口香糖。美食是孩子们永恒的兴趣,如果能够从这个有趣的点发散出如此多的科普知识,让孩子们能够爱屋及乌地学习,可谓事半功倍。
而且,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对他们的长远发展就越有利。因为如果往知识的深层次看,其实很多逻辑是相通的,如果孩子在这方面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他就可以把这个道理用在其他方面,这样的话,思维更加融会贯通,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况且地理、历史、气候、文化、动植物等本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它们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环境。知识一定要在一起学,不能割裂开来。
热爱美食
我们都知道随着社会进步,社会分工愈发明确,工种在细化,想要成功就需要很好的团队合作。那怎么给孩子讲细化与合作呢?在《吃遍天下!》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那是在一家法国餐厅,7位厨师各司其职:
“我是蔬菜师傅,负责制作蔬菜和蛋类制品。”“我是副厨师长,是厨房中的二把手,负责摆盘和装饰菜品。”“我是厨师长,负责厨房的整体运作、撰写菜单和研制新菜品。”“我是烤炸师傅,负责制作烘焙、炙烤和煎炸类的菜品”“我是点心师傅,负责制作点心和甜品”“我是海鲜师傅,负责制作海鲜类的菜品。”“我是调味师傅,负责调制酱料、制作汤品。”他们的分工如此明确,却又通过合作使厨房正常运行。明白了这些,孩子也就知道了什么是分工,什么是合作。那么,接下来就和家人一起分工合作来制作美食吧。
书中给出了13份食谱, 比如美式黑线鳕杂烩浓汤、墨西哥辛辣牛肉卷、巴西准将巧克力球、法式反转梨子塔、意大利披萨、摩洛哥炖鸡、波斯宝石羊肉饭、印度咖喱、中式担担面、泰式彩虹蔬菜、澳洲融合汉堡等。
每份食谱都包括可以让孩子也参与进来的步骤。总有大人说孩子挑食,自己亲手做出来的食物,孩子还会拒绝吗?厨房不是成年人的专属地,食谱很容易操作,也很美味,相信一定会激发孩子对健康饮食的热爱。
童真有趣
作为一本童书,哪怕是科普童书,最最基本的要求,一定也包括有趣。我从《吃遍天下!》挑了几句话出来,大家一起感受下。
据说法国皇帝拿破仑曾要求把面包做得又长又细,以便士兵们放在裤子口袋里。于是,法国长棍面包就这么发明出来了!玛雅人曾经在战斗中向敌人投掷辣椒。世界上最长的意大利面,长达3,776米。怎么样?这些内容是不是在科普的同时,又做到了有趣?有趣才能让孩子读得下去,只有读下去,才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而且因为有趣,孩子甚至会去扩展研究,比如3,776米的意面,那是多长呢?明白了长度单位的同时,发现竟然和日本富士山一样高,毕竟富士山的海拔也是3,776米。
通过类比和对比,知识点不仅得到扩展,还加深了印象。好奇心是一颗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大人只需要给这颗种子浇水就好。
写在最后
孩子才不会天生爱上大人以为的健康食物,但若能让他们多知道一些食物的故事,相信他们一定会爱上自然中的美食。《吃遍天下!》有着出色的设计和精美的插图,是一场让人垂涎欲滴的视觉盛宴。满满的知识点,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激发了他们对食物的热爱。
当然,也激发了我对美食的热爱,这不仅是一本童书,更是一本适合全家人一起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