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阳作品:林冲夜奔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高阳作品:林冲夜奔读后感1000字

2021-07-01 00:48: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高阳作品:林冲夜奔读后感1000字

  《高阳作品:林冲夜奔》是一本由高阳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阳作品:林冲夜奔》读后感(一):情义并存的水浒好汉

  施耐庵先生的《水浒传》在国内可谓是脍炙人口,相信很多人对于书中的人物与故事都是耳熟能详。不管是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亦或是武松血战狮子楼,再或者是智取生辰纲……每一个章回都在不断的引出新的人物新的故事。这些好汉们的形象经过演义、文字等多种表现方式使得他们的想象深入人心。然而一个人物的形象不应该被固化,水浒里的好汉亦是如此。

  知名学者高阳的作品《林冲夜奔》一书,则让我们看到梁山好汉们不一样的形象。在这本《林冲夜奔》的书中收录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林冲夜奔》一个是《翠屏山》对于这两个故事,重新塑造了林冲、柴进、石秀、杨雄、潘巧云等人物。通过高阳老师的作品打破了他们在我心目中的固有形象。相反也就是因为高阳老师重新的塑造,让我更加感觉他们是“人”,而不是脸谱化的人物。

  对于水浒故事里经典的桥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章节,无论是电视剧的演绎还是原著中文字氛围的渲染,林冲在草料场的大火中终于爆发不再隐忍,手刃了陷害自己的陆谦。而在《林冲夜奔》这个故事中,高阳老师把林冲的内心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把林冲的谨小慎微刻画的入木三分,在高阳老师的笔下我几乎看不到林教头的豪气,相反我更多的感受到那是一个男人特有的懦弱。

  对于高阳老师的作品读起来很有意思,在原有故事架构的基础上适当的改变演绎,添加新的人物,在他的文字中我个人喜欢他笔下的小人物配角,对于林冲、石秀、杨雄、柴进,我们都有固定的认知形象,而恰恰是那些小人物的出现。他们的语言、肢体、甚至内心的独白更加凸显了主角们的特点。高阳老师作为“以小说治史”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造诣和对文字掌握的精准让人叹服。

  在《林冲夜奔》这本书中收录的第二个故事《翠屏山》的故事中,对石秀、潘巧云、杨雄的刻画与原先的形象有很大的突破。里面的人物特别是快活三,张中立以及胜文的出现更是丰富了整个故事,每一个配角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与无形中推动了故事的整体进展。当然在《翠屏山》这个故事中,我隐隐期待的是石秀和胜文的感情归宿。在整个水浒的故事中,原先从性别上讲那就是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其中对感情戏的描写几乎没有。而在高阳先生的笔下,石秀的爱情萌芽则是让人期待。这种有七情六欲的人才是真的人,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好汉有豪气,但缺少人情味。

  高阳老师这部作品里的人,真实有温度,可以有爱情,可以有恐惧,可以有不安,可以有正常人种种的一切。《林冲夜奔》这本书在阅读中给了我惊喜的感觉,历史型的小说存在于演绎,但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中国历史小说无法回避的高峰,好读的民间史记,写进众生百态。”

  《高阳作品:林冲夜奔》读后感(二):台湾家高阳的通俗历史小说雅俗共赏,他只写六类历史人物!

  台湾作家高阳我在早些年就有耳闻,还看过《李娃》等一些作品,相当喜爱。近日又翻看了《林冲夜奔》,更觉酣畅且回味无穷。

  高阳是他的笔名,原名叫许宴骈,出身于杭州钱塘望族,后来随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迁至台湾,1962年发表历史小说处女作《李娃》一炮而红,创作三十年间,总字数超过三千万字,代表作有《金缕鞋》《状元娘子》《金色昙花》《清宫册》《风尘三侠》《红楼梦断》《胡雪岩全传》等,他不仅是写通俗历史小说的一把好手,还写了不少时评、散文、红学专论等,是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巨匠。

  《林冲夜奔》中有两个故事,较短的是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被逼上梁山的再加工,长的是拼命三郎石秀大闹翠屏山的故事,高阳老师用特独具特色和韵味的改写,让我们看到水浒人物更加栩栩如生,跟随着主人公的经历,随着环环相扣的情节,一众梁山英雄更加生动鲜活起来。

  在书封底有一段话——中国历史小说无法回避的高峰,好读的民间史记、写尽众生百态,是对高阳历史小说的高度评价。还有句话叫“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说明高阳的通俗历史小说的受众群体还是相当庞大的。

  《林冲夜奔》中第一个故事我们大家都特别熟悉,在这里就说说第二个拼命三郎石秀的故事,在一开始就写了杨雄起床的情形,看着妻子的曼妙身子,杨雄差点没忍住。写这么具有诱惑力的妻子,为后来杨雄杀妻做了很好的铺垫。

  高阳老师的文字有一种古朴的味道,还有一种吴文化的遗留,带有鲜明的文化印记。把人物刻画的饱满有神,场景描写也达到很高水平,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他们就在身边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为了正义拔刀相助。

  一直在看译介的外国历史小说,不乏一些大家的优秀之作,在感叹中国没有优秀历史小说作家的时候,高阳老师是难遇的。他是一位极具个性和功力的作家,他能够准确把握人物的精神风貌与灵魂处境的时候,而且把艺术性也融入到小说描写中,自成一家,硕果累累。

  历史小说并不是照抄历史,复制历史的进程,而是站在民主和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对历史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和鉴别,科学地辨析出真伪,发现规律且吸收经验。高阳老师在自己小说中的体现出一种历史悲观主义,透露着泛欲忧患情结。除了权力和财富这两个毒瓜,还有情欲,也有发着人性的恶大膨胀。

  高阳在小说中对权财色欲念关系有深刻认识,并用历史主义的目光进行审视,他认为只有将这些与智慧相结合,用智能约束这些劣根性。

  《林冲夜奔》和《翠屏山》两篇小说中还可以看到宋代的社会风貌,衣着穿戴、器皿用具等的描写都对我们了解那个朝代。而这些细节也服务于故事和人物的描写,高阳还可以利用心理学理论创造着自己笔下的人物。

  高阳老师说:“值得入小说的历史人物,大抵不外圣君、贤相、良将、高僧、名士、美人六者。”纵观高阳老师的全部历史小说里的人物,都超不过这六种,不得不说,高阳老师是我国“五四”以来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量大质优,是我们感受丰厚思想文化的活教材。

  古人评《水浒》:“一百八人,人无同面,面面峥嵘;一百八人,人各有心,心心皎洁。”我觉得高阳老师笔下的人物比《水浒》里的更加精彩。

  《高阳作品:林冲夜奔》读后感(三):重温水浒传奇 感受英雄悲情

  提起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吴用智取生辰纲、景阳冈武松打虎、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梁山好汉的故事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纵观梁山一百单八将,他们各有各的神通,各有各的传奇。而在我眼中,豹子头林冲无疑是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位。不仅仅是因为他武艺高强,位列马军五虎将之一,沙场上屡立奇功;还因为他是山寨建设的元老,在著作中很早就已经出现;更重要是梁山好汉被迫落草为寇的多舛命运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这本由大名鼎鼎的高阳老师创作的《林冲夜奔》就讲述了两段脍炙人口的故事:风雪山神庙,林教头被逼上梁山;大闹翠屏山,石三郎智计破奸情。

  “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高阳老师被誉为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的巨匠。就在前不久我刚刚读完的《野猪林》一书中,他用一流的文笔对原著中的情节进行了独具特色与韵味的改写,让水浒英雄以更加生动鲜活、饱满深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人读后拍手叫绝,体味多多。

  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同样对细节处进行了精妙的勾勒,通过言谈举止的刻画,让人物更加栩栩如生,情节更加环环相扣,节奏更加张弛有度。尤其是在《林冲夜奔》的故事中,通过对主人公林冲内心活动的大胆描述,将他遭遇人生大难之后的变化展现得自然而真实。

  比如,林冲初次与小旋风柴进见面,把酒言欢时,原著中仅仅一笔概括,柴进当下坐了主席,林冲坐了客席,两个公人在林冲肩下,叙说些闲话,江湖上的勾当。

  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加入了林冲的心理活动。

  短短几行字,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位曾经威风凛凛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为一场无妄之灾,一下子变成了一个谨小慎微的囚犯,让人不由感叹命运的无常。

  我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林冲也想这样,希望可以安安稳稳地度过这段囚犯的日子。即便他明知管营接受高俅的贿赂,危险就在身边,可他还在幻想把他调来看守草料场是管营的一番苦心,情意可感。直到大火冲天,他才如梦初醒。杀掉仇人后,他逃到柴绍处避难。就在这时,他还对未来怀有憧憬,希望能接来心爱的妻子,逃过官府的追捕。可是残酷的事实却告诉他,尽管柴绍拥有丹书铁券,却还是无法护他周全。最后林冲还是不得不选择逼上梁山这唯一的道路。

  尽管情节早已熟知,可是细细读来,依然令人唏嘘不已。当故事最后,林冲在朱贵的引领下直上梁山时,他心里已清楚,自己再也无法回头了。

  忧郁、愤懑之情跃然纸上,让人感同身受。

  而在第二个故事《翠屏山》中,原本病关索杨雄诸事顺心,工作、生活两不误,可这美好的一切却因为妻子巧云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特别是坠入风尘的女子胜文这一角色的加入,让我们看到拼命三郎石秀铁汉柔情的另一面。而看似幸福美好的人生却与之后的亡命天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愈发让人感触多多。

  看尽了梁山好汉们的快意江湖,又有谁注意到他们曾经不堪回首的往事呢?也许这样的人物形象才符合作者对于《水浒传》的理解,这样的悲情故事才更加贴近那个时代真实的社会现状。

  一部鲜血与泪水交织的水浒传奇,你绝对值得反复品味。

  《高阳作品:林冲夜奔》读后感(四):另一种历史叙述下的人物命运

  书封

  河南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林冲夜奔》一书,收录了高阳所著的两个故事,一如书名《林冲夜奔》,二是《翠屏山》。

  《林冲夜奔》是个短篇,主要讲述了林冲发配沧州,受到“小旋风”柴进的厚待,却惹得一洪姓教头不满,惹来旧仇陆谦,俩人密谋火烧草料场,想要烧死林冲,好遂了高衙内的心愿,却不料反被林冲识破奸计,反杀俩人,先是被柴进庇护,后为了不牵连柴进,不得不落草为寇,遁入梁山泊。

  《翠屏山》却是说的杨雄和石秀结拜为异性兄弟,却不料杨雄妻潘巧云对石秀起了龃龉,后石秀又发现潘巧云与海和尚有收尾,经过一番试探与警告,潘巧云和海和尚却不收敛,最后石秀和快活三几人,挑破潘巧云与海和尚的奸情,设了计谋令杨雄杀妻、灭海和尚却不牵连己身。

  《水浒传》这本书,还是初高中的时候看过,时至今日,许多情节和细节之处都已模糊不清,无法分辨高阳笔下的这两个故事与原著细节有多少出入。只是深深感慨,高阳笔下的这两个故事,若是没有《水浒传》原著,你完全可以把它们当做是原著,因为文字流畅精妙,情节环环相扣,人物栩栩如生,节奏张弛有度,自有一番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林冲是《水浒传》一书塑造颇为成功的一个角色,施耐庵通过他的命运波折——从东京赫赫有名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沦落到进入梁山泊成为一名草寇,揭露了个体在不受控的权力面前的无助和脆弱。当初在读《水浒传》时,便觉得此人虽也是位响当当的英雄人物,奈何性格太过优柔寡断、瞻前顾后,而且还有一身的酸腐之气,过于目无下尘,做事不够果决利落,还常常自苦。

  读罢高阳的《林冲夜奔》,倒是发现这一感受越发明显,却也能对他的心中幽愤苦楚多了几分谅解。本是因为高衙内对其妻的觊觎才导致他的人生悲剧,而他很有担当地没有怪罪妻子,也不曾献妻邀宠,已是世间不可得的男子,是多少软脚虾比不了的男儿。

  虽因高衙内有意刁难,不得不获罪发配沧州,却也不曾心灰意冷、自怨自艾。进了沧州,遇到柴进,不曾趋炎附势、卑躬屈膝,仍是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以诚相待柴进。得到旧人李小二的帮助,也是诚心感激对方,不曾挟恩图报。进了沧州营,对待差拨、牢营等人,也是恭谨有加。与洪教头的一番争斗,却也是照顾柴进的面子,才不得不与其做了一场。

  从上述可以看出,林冲其人,待人义薄云天、肝胆相照,做人也是个品格端方的君子,对妻子也是尊重、体贴,可算是极好的人物。奈何就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也是上述提及的做事优柔寡断、瞻前顾后,这一点在对付想要烧死他的洪教头和陆谦一行人的态度和行动上显露无疑。

  另外,一身酸腐之气、目无下尘,过于自苦,在最后被迫进入梁山泊时的,一路上的纷杂念头上彰显分明:

  “想想自己身为军官,却去依附打家劫舍的强盗,纵非同流合污,究竟已入贼巢,一身清白就此污染,而且盗贼的恩惠也是在难受。”

  “自己此刻便如这雪一样,虽落在地还是白的,只怕不消及时,雪化成水、水渗入地,便成肮脏的泥浆,岁暮归人踩在脚下,只觉得讨厌可恨。有谁想到原是一尘不染的白雪所化?”

  从这两段话可以看出,林冲以雪作比,明知未来是“雪化成水、水渗入地”,最后变成“肮脏泥浆”,终是被人踩踏,落得讨厌可恨的结局。

  在高阳先生的笔下,林冲这一人物角色的这般人生变故和命运走向,非是他自愿,乃是一步步被时势、被权势、被人事压迫、推搡至此,半点由不得他,其中煎熬苦楚的百般滋味,皆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不曾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由此可见高阳先生绝佳的笔力。

  《翠屏山》这个故事也是化用的《水浒传》中杨雄杀妻这个故事,只是更增添了许多细节,将一个原本匆匆带过的故事,演化为一个更加丰富饱满的叙事故事。各个人物,不管是贩卒走夫的奔忙劳绩,还是闺阁儿女的心事烦扰,均不曾落下,连拜佛求神的海陆道场、杀猪开店的营生、章台柳的待客劝酒亦有详细描写,可谓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宋朝民生画卷。

  此外,石秀等人为杨雄谋划的杀妻之计,不仅能让杨雄杀了婚内出轨的妻子以泄心头只恨,同时利用司法机关兵不血刃地除了海和尚,还能将出轨的妻子从丑事中摘出来并塑造成贞洁烈妇,全了自己的一番面子。

  这其中有个问题倒是令人深思,就是夫杀妻似乎无罪,或者有缘故杀妻无罪或轻罪这个问题。杀妻这一现象在我国历史中并不罕见,比如非常出名的“吴起杀妻”和“唐朝名将张巡杀妾犒赏士兵”,而对于潘巧云这样的“淫妇”更是有充分的理由除之而后快,这不禁令人更加同情封建社会女性的生存处境。

  值得一提的是,《翠屏山》中潘巧云这个女性角色,虽然在个人品性和婚姻道德方面令人诟病(追求个人幸福是可以的,但在婚姻存续期间出轨,却是对婚姻这一契约的背叛),但她对于封建男权社会中“男子眠花宿柳却是平常,女子却得守身如玉”这一“理所当然”的社会现象的质疑和反抗,倒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超前性,或许这也是她之所以会行为越轨的根源所在吧,只是奈何生不逢时,最后只能做了枉死鬼。

  另一方面,第二个故事似乎过于强调了情欲(其实,如果对第一个故事究其开端,也是情欲惹的祸)这一因素对人物命运的影响,这大概算是高阳历史小说另一个比较独特而鲜明的特征吧。

  历史小说,本是基于一定事实之上的虚构叙事,例如史景迁的《王氏之死》,严格符合和捍卫“知识/权力”这一相互喂哺的正史书写系统。只是,高阳的小说,却反其道而行,通过搜罗各种容或不出于“正史”的典故只是来重新建筑一套可与“正史”匹敌的历史叙述,营造了另一种历史。而且我们也无法否认,这样的“另一种历史”未尝不是真正的历史、鲜活的历史时光,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才有了另一种历史叙事下的命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