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读后感精选

2021-07-28 00:48: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读后感精选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是一本由[美] 埃里克·坎德尔著作,后浪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读后感(一):我的绘画之路

  年少时有一位长发的美术老师、每周来上一节课.那个氛围总是轻松愉快的……

  后来有个画展、我觉得飞天的嫦娥特别美、由于年纪太小了、也搞不清楚了到底是飞天还是嫦娥!

  班里有一个同学跟奶奶学剪纸、另外一个喜欢画古代的美女、我就喜欢跟她们在一起!

  后来父亲总说画画会饿S、再加上考学的压力………直到我去湘西凤凰住在一个美术生的客栈里遇见塞尚、一发不可收拾!

  中间一直有上课、可是都是那样!老师们统一的批评都是:好好学、多练………天呐、我的大脑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读后感(二):短评超了88字

  有别于《现代艺术150年》以时间线和轻松的人物故事为轴,本书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理解抽象画的秘密。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如同科学还原主义从更基本和机理性的层次出发去解释更高一层功能的组织原理,现当代抽象画艺术家则是将传统的具象绘画解构为光线、色彩与线条,以一种更加极端与纯粹的方式来体现内心的情绪与感情。我们所观看的世界,是由个人的实践经验逐步构建的,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了自下而上的先天普适规则适用和自上而下的后天加工,而后者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生活经验。我们之所以难以理解抽象艺术,主要就在于它颠覆了我们惯常使用的视知觉规则。众多艺术家则认为,艺术发展至今,只有抽象艺术才能真正体现出艺术的魅力,它的高度多义性,通过自上而下的大脑信息加工系统,能够更多地诱发精神升华感。另外,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有后现代艺术特色,喻柏雅老师在其译者序中写到“脑海中闪现在博物馆里欣赏那些伟大的现当代艺术品时,一时间无数神经元又开始了愉快地放电”,我相信他一定是为了向我暗示本书封面装饰的秘密!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读后感(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抽象画的共鸣

  书名是一个问题,确实我一直也有这样的疑问,带着这样的疑问来阅读本书。读完后发现当中有很多关于脑科学的分析。根据目录可以获得作者写作思路的推进。

  本书有很多对于艺术家具体画作的详尽分析,会阅读到很多细节,当时作为艺术家第一视角创作时候的情境,艺术家作画的时代背景,甚至作画当时的天气情况。有一些作品挑战了当时所属时代的社会准则。

  对于抽象画的无法理解,随着AI科技的发展,尤其现在很多“扫码”导览的讲解当中。显而易见解答了一些表层的理论知识,一些关于这个艺术品,这个艺术界大致概念的解答。

  但却剥夺了本书中所提及的思考过程,对于普罗大众“不带脑子”欣赏艺术是不是一种可取的方式方法。对于艺术作品,艺术家等的好奇心而去探索,或者说探寻答案的过程,也就是一种获得知识的过程其实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好地让你掌握这些知识,使得知识变成经由你的思考,融合你的实践经验的一种智识。

  每个人在人生当中会看到很多的艺术家作品,犹如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眼前的广阔,是不是真的能够激起每个人,人生当中的闪光时刻。

  通过阅读这本书,回想起我自己过往看过的很多艺术展,对于部分的艺术品印象深刻,当看到对应配图的时候,一瞬间就可以跟自己脑内往昔的记忆产生链接。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读后感(四):译者序:为心智科学与抽象艺术架桥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适逢我翻译的第二本坎德尔科普著作面世。上月已先行撰文交代了本书漫长出版过程中的幕后花絮,今天发布的则是译者序。为恭贺周茜编辑生娃而把落款时间搁在了去年七月,实际上那只是其中一个修改节点,初稿写于去年一月,中途几经删增琢磨,直至上月全书付梓之时,译者序才最终定稿。

  很多观众对现当代艺术持有两种心态,要么觉得它高高在上看不懂,要么觉得它故弄玄虚没水平。本书即是给前一种心态开具的“药方”,它提供了一种新鲜的科学视角来帮助观众理解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过程。而在给读者推介本书之前,我想先对后一种心态作出回应,同样也要凭借科学研究来澄清误解

  那些登堂入室被博物馆收藏的抽象画,真的是四岁小孩就能涂抹出来的吗?近年来,美国心理学家安杰利娜·霍利–多兰(Angelina Hawley-Dolan)和埃伦·温纳(Ellen Winner)针对这个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她们向受试者逐一展示30组配对好的画,每组中的一幅出自抽象派艺术家,另一幅则是儿童或动物(比如猩猩)画的抽象画,由受试者选出自己更喜欢的那一幅和认为画得更好的那一幅。结果表明:受试者总体上都更喜欢艺术家的画并认为他们画得更好,无论在每组两幅画贴了正确的创作者标签、没贴标签还是故意贴反标签的情况下皆如此。

  接着她们请小朋友做了同样的测试,发现小朋友(8—10岁)虽然更喜欢非艺术家的画,却同样认为艺术家的画更好,只是这种判断能力比不上成人。后来她们干脆把几十幅画混在一起打乱顺序,让不具备艺术背景的观众直接从中选择属于艺术家创作的画,观众选择的正确率同样很高。进一步用眼动仪测试的结果显示,较之于非艺术家的画,观众对艺术家的画的注视时间更长,视线在画幅上活动的范围也更大。

  上述一系列研究的结果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存在的误解和偏见,原来即便是普通观众也足以分辨抽象派艺术家画作与儿童画作的高下。我们的审美水平其实要比我们自以为的高出不少——在没有标签的情况下,艺术家的画在意图性和结构性这两项上的观众评分显著高于非艺术家的画。这两项正好反映了老手与新手、人与动物在艺术创作上的差异,四岁小孩的抽象画与艺术大师的抽象画的确存在差距。普通观众虽然不能内行地指出这种差异,却能够直观地判断这种差异,这意味着我们在审美方面存在某些共通的神经和心理机制。

  本书作者正是试图通过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神经和心理机制,来为科学与艺术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读过作者自传《追寻记忆的痕迹》的读者应该还有印象,坎德尔除了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方面具有相当深厚的造诣,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维也纳人,维也纳浓厚的艺术氛围也给了他的童年莫大滋养,并在成年后展开了持续至今的艺术收藏活动。作者对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热爱与求索,成就了这样一本眼光独到的佳作,英文版自出版以来已经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本书很容易被误读成是一位科学家在单方向地用科学的眼光和证据来理解和剖析艺术,这绝非坎德尔的本意。本书的主题确实就如英文书名(直译为《艺术与脑科学中的还原主义:为两种文化架桥》)所示,作者鉴于科学与艺术的隔阂,希望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来为双方架桥。为了“架桥”这个目的,他找到了双方共享的方法论——还原主义;有了“还原主义”这个切入点,他又具体地选取脑科学研究中的若干领域和艺术史中的一条脉络作为叙事对象。由此,才严丝合缝地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证明科学与艺术是可以展开交流与对话的。

  本书在谋篇布局上继承了坎德尔清晰缜密的写作风格。作者首先介绍了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利用还原主义方法论所取得的科学成果,包括自下而上的感觉机制和自上而下的学习与记忆机制,正是这两方面构成了我们理解和欣赏艺术的基础。然后他介绍了艺术史上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利用还原主义方法论在艺术创作上从具象到抽象的演进过程,依次从形式、线条、色彩、光线和重返具象这五个方面进行剖析。在此过程中,又融入了科学家利用还原主义方法论对艺术领域开展的初步研究的若干成果。最后,作者明确指出,不只是科学家受到艺术创作的激发从而开展对艺术的科学研究,反过来,艺术家也应该吸收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来创作出更具创造性的艺术品。如此双方才构成了双向的交流与对话,而不是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本书则是在这场伟大对话的起点做了一次优雅的抛砖引玉。

  需要指出的是,正如作者在导言中所言:“还原主义并非研究生物学或脑科学的唯一富有成效的方法。”同样地,还原主义也不是艺术创作的唯一富有成效的方法。作者只是恰好选取了艺术史上采用还原主义方法论的一条脉络来“架桥”。现当代艺术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丰富的领域,不同艺术家及流派所持有的方法论多种多样。本书主要讲到的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新造型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和波普艺术固然非常重要,但它们只构成现当代艺术的一部分。不过,对其他那些艺术流派的理解和欣赏,同样共享本书第二部分介绍的科学原理。

  作者“架桥”的良好愿景是基于美国社会提出的。放眼我国,科学与艺术之间的隔阂恐怕更深,也就更值得从本书里寻找启示。做科研的读者从中可以了解艺术创作的理路,搞艺术的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大脑运作的机制,先了解,再沟通,以期碰撞出新的火花。至于只是对科学或艺术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那就更值得一读了,你能从本书里同时学到脑科学与艺术的新知。

  事实上,正是基于国情的不同,让我觉得把本书推荐给普通读者是最有意义的,因为书里篇幅最重的现当代艺术,亦是国人误解最多(开篇已论述)又关注最少的艺术门类。根据国际知名媒体《艺术新闻》(Art Newspaper)历年发布的全球博物馆及展览观众人数调查报告,一个基本的规律是,观众流量与展览前卫程度成正比:现当代艺术展的观众流量最大,而中世纪艺术展的观众流量最小。唯一的例外似乎就是中国,榜上有名的那些观众流量巨大的展览,不是中国古代文物展,就是欧洲经典绘画展,我们的观众未免太“信而好古”了。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理应对现当代艺术抱有更多的关注。因为现当代艺术并非孤芳自赏般地存在着,恰恰相反,它是最接地气、最能观照这个时代的艺术。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家都是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创作出新艺术。以本书所讲的为例:透纳的抽象艺术创作是在回应英国的工业革命,抽象表现主义受到“二战”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波普艺术更是直面民权运动和消费主义。没有什么艺术流派是凭空产生的或者生活在真空中,我国的当代艺术家同样是在回应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对这样的艺术创作漠不关心,甚至轻率地冷嘲热讽。在此引用当代艺术家徐冰的一句话:“你生活在哪,就面对哪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我们走进博物馆时看到当代艺术的所思所感与我们走出博物馆时所处的这个社会是融为一体共同呼吸的。

  那么,我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读者走近现当代艺术的一块铺路砖。它没有花里胡哨的修辞或云山雾罩的理论,作者无意像某些庸俗的艺术批评家那样,把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包装成一门高深莫测的玄学,相反,他用生动的笔触和明晰的词汇,为我们恰如其分地剖析了艺术背后的所谓秘密。当再有机会走进博物馆时,你一定会比以往更懂得如何欣赏现当代艺术,或者,是更懂得自己缘何会被一幅并未描绘实物的抽象画深深打动。行文至此,我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在博物馆里欣赏那些伟大的现当代艺术品时心潮澎湃的场面,一时间,无数神经元又开始了愉快地放电,当记忆与艺术相遇,带给人经久回味的甜蜜。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希冀,中文版精益求精,弥补了英文版在编校方面的不少疏失,比如改善图片质量、统一图注格式、修正原文笔误等。我还注意到读者常常抱怨一些艺术类图书未能做到图文并茂,据此,我依照作者行文的内容增补了数十幅名作的高清图片。为了尊重原文的完整性,这些增补的图片既没有额外编号,也没有在正文中插入提示信息,但我相信它们都出现在了恰当的位置,会对读者理解正文有所助益。感谢排版师严静雅不厌其烦地精雕细琢,让本书呈现出上佳的视觉效果。

  在全书四部分的开篇,我还依次插入了四幅高清名画(并配上解读文字):“文艺复兴人”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表现主义画家康定斯基的《作曲5号》和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的《1949年第1号》。它们是西方艺术史不同时期的划时代杰作,其中既包含了科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又反映了艺术史不断演进的革命姿态。它们就像一座桥,至少从形式上连接起了科学与艺术。

  感谢本书的特约编辑周茜对我这些想法的支持。她不仅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而且心思细腻、善于沟通,在提升译稿质量的同时,更让整个后期出版流程颇为顺畅。在此期间,她怀胎十月,初为人母,今日适逢弥月之喜;我则希望由她接生的这本书也能早日问世,双喜临门。正如她在最近一封邮件里回复我的:“我们的目标一致,就是想把这本书做好。”我期待这个目标最终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如果读者对本书有任何建议、批评和指教,请发信至我的电子邮箱:yuboya@live.com。

  犹记得小时候我喜欢画画,有一次爸爸的朋友夸奖我画得好,将来肯定会成为大画家。我倒是没把夸奖放在心上,几天后却发现家里多了一本《绘画起步》,想必是爸爸从新华书店买来的,他却没说是给我看的。年仅6岁的我,翻了翻那本应该是给大点儿的美术生写的教材,仿佛意识到自己接受不了那按部就班的训练,画画的兴趣从此不了了之。没想到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艺术欣赏的兴趣却与日俱增,不断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游走,还翻译了这样一本为科学与艺术架桥的书。感谢父亲对我的自由的放纵,你尊重了我做出的每一个人生抉择。

  喻柏雅谨识 2020年7月15日

  〔附〕我为本书四部分开篇插图所配的解读文字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1495—1498年

  线性透视法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大发明,其实质是运用投影几何原理对视觉信息进行人工化重构。擅长数学的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精确展现了这一技法,使得画面空间宛如该壁画所在修道院膳堂的延伸,引导观看者的视线聚焦于画面正中央的耶稣,仿佛与其同处一室。达·芬奇的创新不仅体现在艺术上——通过精心描摹画中各位人物的表情与姿态营造戏剧性的场面,而且体现在技术上——他没有采用传统湿壁画技法,转而尝试混合油和蛋彩在干燥的灰泥层上作画。不幸的是,新画法不奏效,壁画严重剥落;幸运的是,它竟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躲过了近在咫尺的炸弹,后经多种科学手段精心修复,得以延存至今。

  乔治·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1884—1886年

  修拉是19世纪后期法国艺术圈对科学最感兴趣的艺术家,他曾研读过新近的科学著作和论文,由他开创的点彩画法深受当时有关色彩与光线的科学发现和理论的影响(即便有些理论如今看来并不科学)。这幅画是新印象主义的开山之作,画面由无数个细小的互补色点构成,这些不同颜色的颜料并未在调色板上进行混合,而是经由反射的色光在观看者的视网膜上进行混合,本书所采用的彩色印刷以及液晶显示屏的显色正是基于类似原理。修拉还调和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线性透视法与现代艺术对于平面化和抽象化的追求,画中人物扁平如剪影,左侧树下戴着橙色头巾、背对观看者坐着的奶妈被简化得像一个几何体。

  瓦西里·康定斯基,《作曲5号》,1911年

  康定斯基毕生对科学持有浓烈兴趣。他早年关注物理学的新进展,正是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和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粉碎了他对可触摸的物质世界所具有的“真实性”这一信念,进而认为艺术应该关注精神性而非物质性,这一探索过程的成果就是《作曲5号》——通常被认为是西方艺术史上第一幅纯粹的抽象画,画面中没有再现任何具象物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迫使他从德国返回俄国,这一时期他的抽象绘画由自由形式转向各种几何形状的组合,反映出他对几何学的兴趣。到了晚年,他又表现出对生物学的兴趣,亲自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和昆虫,他的抽象绘画中出现了许多造型独特的生物形态。

  杰克逊·波洛克,《1949年第1号》,1949年

  波洛克的滴画看似随心所欲甚至杂乱无章,实则充满了严格的控制。无论是作画所用油漆的黏度,还是滴洒油漆的画刷和棍子的尺寸,乃至他“行动”时的速度和方向,都经过了精心考量。这幅画即是他在无意识的直觉与有意识的思考共同驱动下创造的杰作,让观看者心醉神迷。来自物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波洛克的滴画包含分形特征,类似自然界树枝、云朵、海浪的分形;进一步的心理学研究则发现,人们在观看波洛克的滴画和自然界的分形图片时,存在相似的眼动轨迹和脑激活模式,这部分解释了滴画何以产生美感。还有科学研究指出,波洛克在创作时朴素地运用了流体力学原理。这些科研成果可用于鉴定他的画作真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