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野地灵光》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野地灵光》读后感锦集

2021-10-12 00:48: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野地灵光》读后感锦集

  《野地灵光》是一本由李兰妮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3,页数:3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地灵光》读后感(一):一个作家的使命感|亲历精神病院的治疗体验,带给我们关于人生的思考

  文|十里荷塘秋水长

  打开手边的这本《野地灵光》之初多少还是带着很多疑问的,比如真的住进精神病院去作为病人接受治疗,对于李兰妮这样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是不是必要的,作者这么清晰地写书反映这方面的个人感受和被医治的历程,是博人眼球还是真有必要?有没有浪费医学资源的倾向?鲁迅先生写《狂人日记》的出发点和李兰妮写《野地灵光》的出发点能比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启了这本书的阅读,不得不说,从最初的猎奇心理开始,经历了一定的疑惑不解再到油然而生的钦佩,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毕竟类似书中记录的博爱和惠爱,北医六院这样的地方,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太陌生了一点。

  像李兰妮这样的脑子很清醒的作家,在那个环境里,会遭遇到的未知的东西有可能性也太大了一点。以前我看过蔓玫的《抑郁生花》,也是作为重度抑郁症患者治疗好了之后的一本书,看得人心都要碎了的心疼她,好在最后蔓玫在不离不弃的男朋友的陪伴和支持下,在父母亲的懊悔焦虑中,慢慢康复直到转到学习植物方面的专业读研究生毕业,整个治疗过程,亲人和爱人的陪伴下,她慢慢地像一朵即将枯萎的花朵重新绽放,学业有成,身体和心理都康复,出版了几本书,又恢复到小才女的才气满满和古灵精怪。

  李兰妮要是在病房里被其他人攻击怎么办?主动请求电击治疗要是失忆了怎么办?我揪着心往下看。好在担心的那些情节并未发生,我倒是意外看到了以前似曾相识的人。李兰妮在书里写的两个女孩,一个代称娃娃,一个代称荣荣,她们就像我身边曾经见过的人。

  那个娃娃,是集父母宠爱于一身的聪明乖巧学霸级的人物,爸爸妈妈一直都是以她为荣,每天把“我娃太优秀了”挂在嘴上,娃娃也确实是一路遥遥领先同龄人的优秀完成学业、扎根京城,还凭借一己之力在北京供了套房子,自己的皮肤吹弹可破,每天捣鼓精油护肤像个活广告一样,吸引了身边的人纷纷请教护肤经验,还购买她亲自调配的对症下药的精油护肤品。

  这样的人应该一直都闪闪发光啊!可惜娃娃突然发病,住进了北医六院,爸妈都来陪,对娃娃的发病归结原因为社会不公和自己倒霉。李兰妮看到娃爸娃妈每天对女儿像对一个小朋友,每天各种公主发辫轮番招呼给女儿编梳,娃娃三十多岁的年纪每天跟父母用撒娇的孩子语气对话,痛苦起来的时候在床上高呼胃痛每每说要死掉……荣荣妈背地里跟李兰妮说,亲眼看见娃娃将吃进去的流食从喉咙里抠出来。

  我那一刻眼前浮现的是很多年前退学的一个学生,那个女孩子忽然发病是受了刺激,据说追求某位男神一样的校园学长被拒绝了,她开始旷课,找不到教室,不会按时去食堂吃饭,怕见人,不洗衣服不洗澡,辅导员沟通多次无效,同寝室同学说她夜里成夜成夜不睡觉,只好通知了家长,最后送医治疗后先休学后来退学,说根本不能再说学业的事情了。那个女生和书里的娃娃几乎重合,唉,这么好的青春年华……

  李兰妮对于这些案例的实录,也带有自己的看法和批判,孩子的教育哪里应该是这样的呢。我们常常感叹孩子像是家庭的镜子,看娃娃很具有代表性。

  李兰妮的这本书《野地灵光》推荐给压力大的人们看看,在这么平淡无奇的生活里,希望大家尽量让自己放松,让孩子不要过于紧张,在我们还无法确定那么多人突发精神疾患的真正缘由的前提下,我们要尽力避免人为导致的后果自己和家庭无法承担。

  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兰妮的亲身经历更具有说服力,也更显示了身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出于自救和救人的意愿,身患重度抑郁症十余年的作家李兰妮真的无愧于作家这个身份。(完)

  《野地灵光》读后感(二):在真实的角落里看《野地灵光》对于微弱人群的探访

  一往无前的勇者,在孤独中默默前行。别人笑她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社会本是一个生杀予夺的竞争丛林,一些无法自存或给周边人群带来潜在危机的人,往往被人视为没有价值的弃子,人伦的情谊和道德,在此地或者被扭曲或者断裂,能从一而终不离不弃的很难得。 邻居家有个孩子,比我大上几岁,那时在我们那个五个村汇聚的乡中上初中,他学习特别好,经常拿第一名,乡邻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被人寄予厚望,都认为他有一个很好的未来。然而,在中考的前夕,他彻夜难眠焦虑成疾,对身边的人表现出暴躁的攻击性。后来被送医救治,症状消退后再也无法继续读书。再后来若有刺激,他就又复发。三番几次过后,他的性格大变,开始放纵享受,无休止地索要钱财,给不了便污言秽语手脚相加。一个原本平凡的家庭,因为这样的变故,生活陷入了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危机之中。 《野地灵光》是李兰妮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自身所具备的文学素养,写就的一本关于精神失常者的生活病理书。作者曾纠结于文字叙述表达的方式。作为一个病人想从生理和精神的层面来记录一种被很多人忽视、不了解,却又让很多人困扰的病症(精神障碍多数确切病因不明,至今尚未发现可明确帮助诊断的客观生物学指标);作为一个作家,又不满足于病理学上的专业描述,文学性仍是其最基本的追求。作者识图以极为轻松幽默的笔调来展现病患的生活习性、性情喜好、生理反应及她们之间的交往。 像博爱、惠爱这样的地方,是一个敏感地带,每一个正常的言行,都有可能招致不可测的危险的后果。李兰妮的勇气,不是网红博眼球的莽撞行为,而是有心的缜密的要为精神障碍患者这一人群出一份力的拳拳之心。 在彩泥情节中,作者“很想我的‘狗儿子’乐乐”,乐乐是作者曾经用宠物疗法做自我疗愈时的依赖对象,为此作者写过《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一书。可见,人与动物虽然在语言上无法交流,但是通过某种渠道彼此沟通还是可以建立某种亲密的关系的。由物及人,精神障碍者与正常人之间,是有一个隐秘的和谐的沟通渠道的。 李兰妮老师的这本《野地灵光》,作为精神病历的文学范本,将生理、心理及与病症息息相关的个人成长史、家族史逐一剖析并呈现,试图还原一个个精神障碍患者生理和精神上的双重病相。它承载着当今社会巨变下的丰富内涵。不管怎样,当文学与疾病相遇,它对于生命和写作都是一次提升。将生命与写作结合得如此紧密,涤荡尽写作意义上的虚无感。 文学本就源于内心的坦诚和探寻的勇气,是对生命隐疾及命运的注目,它关注社会及个体生理层面上的病痛,更关注人类精神的肌理及血脉,李兰妮的书写源于自身的境遇就更是如此。 野地作为一种精神荒漠社会壁垒的隐喻,李兰妮借疾病以省察社会历史的精神病症,因为“所有的病痛都是社会的病痛”。作为社会中人,身体是人对社会情状的直接承载体,身体的不良症状也正是社会危机的隐形呈现。隐忧甚至是恐惧也伴随而来。 李兰妮秉承先辈“疗人身体之伤,救人精神之苦”的教谕,为精神失常者呼吁社会关注、请愿营造一个正常认真温情对待她们的环境。病人日常生理上的疼痛,由此所带来的自杀、自虐等消极的情绪及行为,她正是要从这里挣扎出来,获得精神上的光与爱。这一微光,虽然弱小,但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灵性。

  《野地灵光》读后感(三):一片渴望灵光普照的心之旷野

  作家李兰妮在创作了长篇纪实文学《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和《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之后,再次聚焦心理健康这个社会课题,以个人亲身经历为题材,撰写了这部《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这是作者关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又一部专著,这部专著的主角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她住院期间观察到的病人。她和他们一道,展现给读者一个有关精神疾病患者的“另类世界”“别样人生”。

  李兰妮是大胆的,也是执着的。这种性格特点一方面体现在虽然她对抑郁症无法抑制,但她敢于直面镜头说出“我是抑郁症病人李兰妮”,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她对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的大胆尝试,比如电击,以及使用电击疗法的强度选择。这其实是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都不愿面对、不愿尝试、不愿改变的。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病情越来越重,心理卫生每况愈下。

  在这部《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中,作者为治疗抑郁症,也为了解心理患者这个特殊群体真实状态,先后辗转南北两所业界著名的精神病院——广州惠爱医院和北大六院住院治疗,期间认识了一些人、见到了一些事。这些人和事,不同于常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不同于常人的行为举止,他(她)们不过是暂时出现了心理障碍,但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有色眼镜导致他(她)们被列入“另册”。这不是他(她)们的错。

  出现这种情况,既来源于对心理问题正缺认知的缺失,受制于治疗手段的限制,也有传统习俗的影响。以前,人们习惯将心理不健康、精神不正常的人直接等同于“疯子”,要么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要么手铐加锁链,像饲养家禽牲畜一样看管。这些心理出现异常的人被活生生剥夺了正常人的权利,本书中列举的山村遗弃心理疾患人员就是典型案例。

  在书中,作者一方面描述了自己的求医住院经历,如何与世俗观念作斗争,如何与疾病作斗争,通过求医过程中身体、心理的变化,展现一个心理疾病患者饱受折磨又不甘放弃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作者又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同时住院的病友,以及陪护他(她)们的亲人、护工和医院的医生、护士。描述这些人、这些事不是目的,更深层地在于探究每一个个体发病的原因,介绍当前心理治疗的现状,以及对未来实施更加科学有效心理治疗的希冀。

  同时,让我们痛心的是,心理疾患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而且还出现了低龄化的现象,一些少不经事的少年儿童也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了心理障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在文中,也不乏一些通过系统治疗好转的病人,不管是刚上大一的小蘑菇还是医学院读大三的“高儿”,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通过治疗,他(她)们年轻的生命焕发了生机,当然不排除以后还有复发的可能,但一次的好转,足以产生挽救一个人一生的强大力量。

  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进步、医疗技术发展和人们传统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知更加深入,看待心理患者也越来越包容:这不过是一种疾病,就像感冒发烧一样,不同的是一种是躯体上的,一种是心理上,后者更加难以治疗而已。当前比较紧迫的是持续普及心理知识,从少年时代就要加大心理关怀力度,重视早期心理调适与干预,让爱的明光照进精神病院这个心理疾病患者的“避难所”。

  本书封面设计极有特色,错乱的字体象征着心理状态的无序。失去和谐之美的人生注定有痛苦如影随形,唯有让爱照进这片心灵的旷野,才能让野地充满色彩、生机与希望。这不是一座医院、一个医生、一项技术就能解决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总“会有一束灵光为你而来”!

  《野地灵光》读后感(四):在爱的灵光中展现人性的善良

  记得小时候,村里总有一两个被成为“神精病”的人。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衣着破烂,浑身肮脏不堪,或痴呆傻愣,整天在无边的荒野中游荡;或性格暴躁,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巷道里扯着嗓子喊叫咒骂。他们成为大人们吓唬小孩的工具,让我们这些小孩子们远远见了都是躲着走。不经意的某一天发现,他们的身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巷子里出现过了,从巷里人的闲聊中,从他们亲属的眼神中,我们隐隐约约能够猜出他们的归宿……

  他们是一群可怜的人。当时医学不发达,村里人也没有专业的医学常识,简单粗暴地将他们归结为“神经病”认为他们的病不可救治,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也许就是现在的重度抑郁(痴呆傻愣的);其中一部分是心理受了刺激,出现精神分裂(性格暴躁的);如果正规治疗,也许他们可以重返社会,重回家庭。但是没有,他们被乡村约定俗成的规矩处理掉了。

  近两年,连续看了两部关于心理精神方面的书籍,一本是蔓玫的《抑郁生花》,一本就是刚刚看完的李兰妮《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这两本书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两位作者均通过体验式的书写,反映了全社会对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关注,也使我想起了村里的那些“可怜人”。

  作家李兰妮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她本身也是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曾经创作了《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和《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两部心理健康方面的长篇纪实文学,这本《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是她的第三部心理健康类的作品。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作家李兰妮的视野非常宽广,书中的内容被作者分成了四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文章的主体,是作者在广东慧爱医院和北大六院住院治疗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第二部分以“医学选摘”的形式对病人心理精神方面的表现进行描述,对医学专业术语进行通俗解读;第三部分通过“历史闪回”对百余年来我国精神疾病的治疗发展史进行全面梳理;第四部分为“注释”,对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出现的人物和专业名词进行补充解释。所以说,这本书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心理精神方面体验式读物,而是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和科学普及价值,具有一定的社会学研究价值。对社会上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家属以及专业机构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另类”世界里。在我所处的小城附近,就有一座精神病治疗医院,生活中,我们也曾听说过这所专业医院对所精神病患者治疗中采取的不人道的做法,但是现在看来,都是无奈之中而为之。在李兰妮的作品中,我们将道听途说变为眼见为实。

  真佩服作家李兰妮,要知道,精神病人的攻击性、治疗精神病人的药物和方法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危险,如药品的副作用,治疗方式对人身体的危害、潜在的精神病人伤害的风险等等,她铤而走险,以身相试,继而拿出一部真实的作品,使读者对精神病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也通过观察病体个例的遭遇(荣荣和娃娃),深刻展现了社会习俗对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从排斥到包容的变化过程;展现了精神病医院医生及陪护人员的工作艰辛(芬姐和小满);展现了我们国家在精神病治疗方面所做出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

  作品以地点分界,分为上下两篇,通过作者在广州、北京的住院经历来结构内容。上篇主要讲述作者在广州惠爱医院的住院经历。我们跟随作家的视角,去感受一个个真实的心理精神疾病患者的行为特征、内心世界;到了下篇,作者的表现更深入一个层次,以更加细微生动的笔触,由个体的痛点扩充到个体对家庭的影响和给亲人带来的苦痛。

  生命是脆弱的,同时生命也是顽强的。从这本书的封面来看,错乱的字体象征着心理状态的无序;黑暗的色调象征痛苦如影随形;一个女人的跋涉象征治疗的漫长和艰难。对于心理不健康、精神不正常的人来说,他们的脑海中就是无边的、漆黑的旷野,他们就生活在一片黑暗混沌中,那么孑影形单,孤立无援;而以嘉约翰为首的这些医生心理精神治疗医生就是照在这些病人身上的一缕灵光,用物理疗法加心理疏导的方法,不断探索,不离不弃地治疗,用一颗赤诚之心,照亮了他们的世界,点亮了他们的生活,使他们恢复了自我,回归了社会。

  所以说,这也是一部充满爱意的书。正如作者在书中所写“爱是旷野中的一缕明光。”好在全社会都在关注这类人的生存状况,医院在扩建,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束爱的灵光将永恒不灭。

  � r~� ;

  《野地灵光》读后感(五):我们都曾身处旷野,但爱如灵光,永恒不灭

  我们都曾身处旷野,但爱如灵光,永恒不灭

  李兰妮的小说《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是我在八月里读到的最震撼的一本书。书中李兰妮以直面流言和恐惧的勇气,坦诚心迹,解剖自我,将一个精神病症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状况晾晒在众人的视线里,大白在太阳之下,由此带出的是整个社会中罹患精神病症患者的焦虑、不安、困惑、暴戾与温柔。

  这些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被李兰妮由己及彼地带了出来,于是那一份赤诚之心所写就的文字与段落,语言与修辞,便更能具有无限打动人心的共情力量,也能给身处茫茫旷野的黑暗中艰难求生的卑微人群,一点向上的引召,一点稀薄的星光,而这在你我的辗转阅读中,终将会汇聚成改造社会的无限的美好与温柔。

  李兰妮是一名作家,或者说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家”,“著名”,这样的字眼,加之于她身上可以为其镀上满身的光辉,但是也能给她堆叠上无形的压力,多部作品傍身能够让她对于人生和命运有着文学的拆解,也有着以文学方式去渡厄的勇气,但是这更能让她本已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李兰妮说:“撕开伤口会流血,会化脓,会感染,加重病情,做公益,说抑郁,屡遭歧视。”

  她的作品《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记录了其抵抗抑郁症和癌症的侵蚀的艰难过程,又让她在饱受折磨与摧残的同时“退到旷野,没有人,只有神。”“我觉得上帝既然让我又得癌症,又得抑郁症,还不死,还是一个写作的人,而且又是在深圳这种风口浪尖的地方,那不是我是谁呢?我就是得完成这个使命,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应该有他的使命。”李兰妮终于在现实的苦难上迸发出了直面的勇气:“真正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李兰妮终于以文学的方式和自己、社会与世界做了一次最深刻的和解。

  每个尊贵的鲜活的生命都值得被文字记录,被世界温柔以待,这是我读完整部作品的最大感触。李兰妮以一个作家的真诚和良知去记录世间的每一个生命,记录那些处于悬崖边缘随时有可能被风雨折断的草茎,记录那些片刻间即会消失的历艰难跋涉的人群与灵魂,更难能可贵的是,由于李兰妮自身的特殊原因,抑郁症的经历反而给了她一种平和的对话姿态,一种拥抱的心理期待。她不是那种要将口号喊出来希冀社会迅速改变的人,也不是那种采取“居高临下”的心态去“大张旗鼓”地“观察”“他们”的人。她懂得病患有抑郁症,患有精神病症的人们的内心的复杂挣扎,她也懂得自救的艰难,于是她像一个旁观者,观察着本该属于正常人的悲欢喜乐,在救助自己的时候也终将点亮了他人:“这就是医治和安慰,万物有灵。”

  “既然要住进精神病院,掌握第一手资料,最好北上广深都进去住一住,把所看所听的写出来,揭开它神秘禁忌的一角,让年轻一代了解被遮蔽的信息,少走弯路。”于是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亲人一个一个或死或病的黑暗境域里,她是一线暖色的光,她用爱心和笑声保护了这个家”的胖嫂,看到了“面对深渊,疗病人之身,救病人之灵魂”的小吉医生,看到了“小澳洲”、“朱莉亚”、“哈利”、“莫有爱”、“荣荣”等人。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在李兰妮的笔下,有了本该具有的痛苦,也有了本该被赋予的快乐,在万千烟火之中,他们始终坚韧求生。

  整部作品的叙述鲜明清晰,以地点(广州,北京)分界,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叙述“我”在广州惠爱医院的住院经历,在历经了数次的电疗之后,“我”终于在平安夜得以“痊愈”出院。跟随作家的视角,我们得以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里感受到了流动的故事与聚散的人群,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每一节的最后,李兰妮都以历史闪回的方式叙述了我国精神病症事业的历史发展,从嘉约翰医生到许英魁教授,从惠爱医院到协和医院,经历过漫漫历史的跋涉与无数前人的辛苦努力,我国的精神病事业终于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与进展。与此同时,她还以附注的形式缀写了对于精神病症种类的介绍,这不仅对读者进一步了解这种困扰社会疾病的疾病具有很大的帮助,让作品具有一定的写实意味,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更加凸显了李兰妮作为一个充满人道主义光辉的作家的无限勇气与人格光辉。

  而下篇则是以李兰妮在北医六院的住院见闻为经历,较之上篇更多注重社会与历史的铺陈,下篇的故事笔触更加细微生动,更加切中个体的痛点,由个人及家庭组成的精神疾苦,是下篇故事中最为人所无法直视的部分。下篇中作者不仅开始探讨病发原因,而且开始思考整个社会的病状,开始思考为病人疗救的医生的心理状况,开始关注病人痊愈之后的身心状况。如果说上篇是作者疗救身心的救赎之旅,那么触目所及的也多是同样复杂挣扎于黑暗的灵魂。到了下篇,作者得以在“一定痊愈”的情况下审视自我,观察他,人追溯过往,畅望未来。上篇与下篇构成了病症疗救的身心愈合的动态过程,如果上篇的附注重于对于病类的简介,那么下篇则是对治疗方法的科普,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一个由生到死的治疗的互动过程“隐现”在了作者笔下,其背后是中国精神症健康事业的艰难发展,是无数挣扎求生的热望灵魂。

  旷野灵光,对于医生而言,“医生只有听得懂他人的疾苦故事,才能开始思考如何解除他人的苦痛,希望通过对疾苦与死亡主题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反思,改进我们的医学人文教育,人性是通过疾苦凸显出来的,德性是通过对疾苦的共情而彰显的。”

  对于病人而言:“二楼的医生护士,你们用爱心挽救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有尊严的生活,我们是一群心灵受伤的人(不管什么原因),所以要修复,有你们的支持与引导,我们定能走向光明的未来。”

  精神病院是他们的避难所,爱是旷野的一缕明灯。

  我们都曾身处旷野,但爱如灵光,永恒不灭。

  《野地灵光》读后感(六):《野地灵光》——李兰妮在精神病院的故事

  精神病的“特殊”意义

  “我不是疯子。我要去住精神病院”。——这是身患重度抑郁症十余年的作家李兰妮,在下定决心去住精神病院时发出的声音。这句话刻在《野地灵光》引子部分的第一句。一种冲破内压喷薄、撕裂而出的呐喊声,震颤人心。深知“精神病院”在大多数人(自己)的内心:阴森、晦气、恐惧、怪诞,是唯恐避而不甚远之之地,但作者执意要去。

  李兰妮照片

  “精神病”是让病人及家属有自带“羞耻感”的一种病。曾经的病人和家属都会不自觉地将这段经历隐瞒起来,尽可能的丢弃在遗忘的记忆板块。

  “精神病”可能是唯一可用“病”来作为“骂人”的口头禅语。在不同的场合、语境中,其情感内涵也是相当丰富:有时是“亲昵”,有时是“侮辱”,有时是“嬉笑”………。情感表意变化诡异,是“病”与“神经”关联之故?我们大脑的神经回沟犹如森林中密植的树枝分杈,复杂多变不可控,这是特殊的土壤给予“精神病人”不可复制的单体内涵。

  世界级大师中不乏“精神病人”。在《野地灵光》中,李老师罗列出世界顶尖的躁郁症研究专家杰米森教授列过的有患过精神病的艺术家名单:安徒生、夏洛特·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马克·吐温、爱默生、歌德、史蒂文森、柴可夫斯基、叶塞宁、维克多·雨果、济慈、普希金、雪莱、巴尔扎克、高尔基、易卜生、巴顿、高更、米开朗基罗、肖邦………,这些是我比较熟知的名字,做了删减。就像作者在此书中陈列出她熟知的名字一样,将杰米森的名单也做了一些删减(删减,是因为杰米森教授书的附录里的名单太长)。读着这些名字时,同作者的心情一样:“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

  对于人物精神方面的描写,怎可缺席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应用到作品中最完美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呢!李老师在书中引入了茨威格骨髓级描写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字 :

  “尼采………被自己那极度清醒、极度脆弱且已点燃了的神经所刺痛的人发出的呐喊越来越剧烈,越来越愤怒………尼采的胃部、心脏和感官上的每一根神经都是一个极度精确、丝线一样细敏的压力表,任何微小的变动和紧张都以指针的剧摆做出痛苦激动的反应………尼采的神经的这种可怕的、简直是着了魔的极度敏感性是他痛苦的唯一根源,同时也是他天才的价值评估能力的最原始因素………他张开双臂、有意识地将疾病作为一种必须迎进自己的命运……作为一个精神上的真正的悲剧英雄——他正是由于这种毁灭了他一切的危险才热爱生活。”

  摘录了茨威格描写曾入住过耶拿大学精神病院的尼采的文字。不因偏重,只因作者在书中先引入茨威格关于对尼采描写的那段。我是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骨灰级的拥趸,每摘抄一字一句描写他们被神经撕裂的灵魂的文字时,心就绞痛一次……。请饶恕我脆弱的神经……,想要深入阅读不在此处出现的文字,只能待你自己去开启……

  书中,李老师还引入《躁狂抑郁多才俊》一书的作家的观点:“精神药物的高度发展和应用,一方面减轻了精神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医学从生物层面摧毁了天才的生长。近一个世纪,为什么艺术界没有出现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这样的大师,就是拜精神病学药物所赐。”

  对这观点,作者四个字表明:“半信半疑”。

  大脑神经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思想和行为的总和又反射回影响大脑神经。自然界中有一法则是“适者生存”,能够适应的人才能活下来。而神经界的达尔文主义有一个原则叫作“忙者生存”,就是头脑当中经常使用的神经元连接会变得更发达。有的研究专家指出神经的可塑是来自体验,体验得多了,可塑性自然就强了。是谁支配了谁?是谁影响了谁?还是相互支配,相互影响?专家界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各持观点,正如书中很多精神类疾病至今也找不出确切的、统一的发病原因一样。《躁狂抑郁多才俊》作者的观点,我也只能奉行“半信半疑”。

  一南一北的精神病院

  《野地灵光》分上下两篇。是作者两次住一南一北的精神病院的记述。上篇在“广州市精神病院”,下篇在“北医六院”。不论是上篇还是下篇,一个章节由三部分组成:“故事”、“医学选摘”和“历史闪回”。每一个“故事”中的主角,是作者及精神病院的病人。

  “医学选摘”,是作者摘录的、具有权威性的、对各类精神疾病的学术名词解释的词条,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症状的医学表象的陈述等等,详尽且细分。例如,什么是精神病学?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什么是梦魇障碍?电抽搐治疗(电休克)是什么样的治疗效果?………这种前叙述一个故事,后紧跟普及这个故事中的精神类疾病的专业知识的写法,直观、生动、有效的让非专业的普通人,无须通过去阅读艰涩难懂的专业书籍,就可获取“精神”类疾病的科学知识,这是具有很好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庞大的精神类疾病人群或潜伏患者已严重影响到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

  在“历史闪回”部分:上篇回顾的是“广州市精神病院”的前身:“惠爱医癫院”。主要是介绍外国医生嘉约翰于“精神病"类的医学在中国的传教过程及建院历史;下篇是关于“北院六院”的历史回顾,事件主要是中国人在精神病类医学方面的挫折、发展及成就。

  “惠爱医癫院”,是由1854年来广州行医和教学的嘉约翰 ,在1898年建成。嘉约翰医生是中西医融合治疗旳先驱,也是中国西医教育、精神疾病治疗最早的开拓者。“惠爱医癫院”也是我国第一家精神专科医院。“先驱者”、“开拓者”是背负沉重责任的“苦难者”的另一称谓。这是一段悲壮且充满爱的、闪现人格光辉的历史纪录……

  “一八九二年,嘉约翰在广州芳村买下十七亩荒地,花掉了个人的所有积蓄。只剩下二百元作今后的开销。因资金不够,他继续等待。一八九七年,一位与嘉约翰素不相识的传教士赠款三千元,这才解决了建院经费。…………惠爱医癫院头一年,接受了十一名病人住院。医生只有嘉约翰一人。医癫院免费医治住院病人,经费拮据。嘉约翰被迫辞去了博济医院院长职务,与嘉师母一同迁居惠爱。…………嘉约翰夫妇与十一名精神病人同住在一栋楼里。上面一层住着医生两口子,下面住着一群精神病人。………精神病人会抽出床板当打架的武器。砸门、砸窗,抡起栽了鲜花的花盆砸人。嘉约翰夫妇几乎没有一个晚上能安睡。他俩与精神病人同住了一四个月。………一九O一年夏,酷暑季节,嘉约翰“偶沾痢病,服药无灵”。弥留之际,他对同事和学生说:你们要照看好医癫院。嘉夫人忍不住问:“惠爱还能走多远?”嘉约翰说:“把它交托在上帝的手中。”

  顺着纸业上的文字,我仿佛回到了一百多年前中国这第一所精神病院,到处充满着尖叫声、打斗声,院内危机四伏……。“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嘉约翰对中国的贡献与付出,中国人永远铭记于心。

  李兰妮在精神病院的故事

  “精神病院是他们的避难所”———这是精神病患者对世间“另类人”的最大控诉……

  在这一南一北的精神病院狭小的空间里,有儿童,有少年,有老人,有年轻人,有女人,有男人,有大学生,有作者…………。笔者把自己和一个个患不同“精神病”的人,及形形色色的患者家属所构成的故事,通过录像功能般的笔尖,流畅自然且接地气的记录了下来。但笔墨的重心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借着自己的经历,来书写更多的精神类病人的生活,用文字接来一缕阳光照亮这块幽地。叙述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梦想、他们的无奈、他们的痛苦时语气近乎淡然,没有特意渲染气氛和心理特写。正是这种淡定让局外人更客观、更能体会精神类人的痛苦。南北地域所产生出的差异文化、生活方式 ,通过人物的言谈、行为、举止,及他们之间的对话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这么平实生活场景。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书写精神病院内的“人”的故事,有些真实的情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书中照片

  《野地灵光》是旷野的一缕光,将照亮我国超过2.4亿的精神障碍患者,超过1600万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其中的数字截止2017年底公布的,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