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
梦 想
郭训民
梦想是前行的动力,是人生的希望,只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梦想,总有一天会把美好的梦想变为现实……
题记
2017年的春节,我回到了阔别四十多年的故乡。一切都已不是老样子了,古老的太行堤不见了,沧桑的杏树也没了踪影,我儿时的乐园千年流淌的堤河只剩下一弯清溪,印象中的牛屋院早已变成了一片楼房……四十多年的相隔,家乡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呀。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二哥就领我去看我的侄儿赵衍知,我的这位老侄不但与我同庚,我们还毕业于同一所学校,毕业后又都从事于同一种工作——教学,我们都有为家乡教育做点实事的想法,太多的一致让我们时常在电话里联系。及至见了面,电话里的那种浓浓的乡音还在,陌生的容貌几乎让我不敢相认,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催老了我们,当年的毛头小伙已成了白发老人,真是“乡音无改鬓毛衰”啊!闯关东四十多年的我甚至连乡音都改了。握着手,我们感叹着,回忆着,亲情在交汇,两颗炽热的心又紧紧地连在一起。
老侄一定要留我吃饭,热腾腾的羊肉汤饺子端上来了,香气四溢的家乡小菜上桌了,品着单县的四君子酒,回忆着几十年前的情景,我的身心完全融进了家乡浓浓的亲情里。我们的话题很快就由童年旧事转到了家乡的教育,老侄满怀激动地向我介绍了一个人,听后我觉得这个人应该是我学习的样板。这个人就是我同学的女儿司英春,一个在逆境中坚持苦学,自强不息的人。
说起司英春坚持不懈的学习故事,还得从十几年前的一场车祸说起。那天我同学开着拖拉机去走亲戚,回来路过一个大深坑时,方向盘突然反转,拖拉机一下子栽进了深坑里,后面拖斗里的人都被惯性甩出,都无大碍,只是我的同学被卡在车里,伤势太重的他再也没有醒过来。真是祸从天降啊,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使这个本来幸福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灾难之中。首先是三个学习优秀的孩子的学习难以为继,哥哥面临高考,姐姐也在烟台读中专一年级,在初中学习优异的她为了哥哥和姐姐的未来,忍痛割爱,毅然离开了她心爱的学校,和妈妈一起种地。农闲时到外地打工,用自己的全部努力,去支撑哥哥姐姐的学业。她在电子厂、食品厂、服装厂、印刷厂、木线厂、鞋厂干过活,足迹遍及广东、云南、济南、青岛等地,还在上海的小作坊穿过羊肉串。她咬紧牙关,在艰难的人生路上跌跌撞撞地走着。无论再苦再累,她始终没有忘掉学习,没有忘记她心中的那个梦想——学好知识,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曾在田里锄一行豆子看一会书,曾每月拿着150元的工资在村里小学当过民办教师,尽管她教的班级成绩是全乡最好的,她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但她只是个不在编制的民办代课教师啊!
老侄动情地讲着,我静静地听着,我的内心已涌起了巨大的波澜,这是家乡多么难得的人才啊。苦难的生活,艰苦的环境,挡不住她学习进步的决心,真是“有心人天不负”,2014年终于通过了河南大学的13门自考专科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她南下广东打工之余,参加了“北京大学圆梦计划”,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前100名,可免费参加北京大学的本科远程教育,她的学习有了更大动力,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2017年5月又通过了教师资格证考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她马上参加了今年6月份的山东省教师编制考试。
老侄说,他教学这么多年,如此努力学习,如此认真教学的司英春把他彻底感动了。他和我商量,能不能从编辑部的角度,给她以帮助,尽早帮她走向教育正轨,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我满口答应了,并表示一定要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从老侄家出来,我突然觉得自己肩上多了一分沉甸甸的责任,我应该做些什么呢,突然有了一种写一写司英春的冲动,这样的学习精神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只可惜我在家的时间太短,短短的两天,我和英春的交谈也很少,资料太少了,竟不知从何写起,几番动笔都未能写成。后来我又和英春的哥哥司英涛取得联系,听他讲了司英春的学习经历,虽然我又受到了一次教育和洗礼,写作的任务却从春节拖到至今。
前天上午,我终于接到司英春发来的信息:三爷爷,我已考入正式教师编制啦!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看到这个消息,我比司英春更高兴,差点跳起来欢呼了。多年的苦难,多年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丰收的硕果,她终于用自己的全部努力登上了梦想的第一个平台。
成为在编的正式教师,这是司英春成功路上的第一步,她前面还有更多的平台在等着她去攀登。我想用一段伟人的话勉励她:“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英春是热爱教育这份职业的,从事代课教师多年,虽然工资微薄,但她乐在其中,不抱怨,不放弃,把学生教得那么好,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我想,她踏上新的工作岗位后,如鱼得水,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遨游教坛,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祝愿她这位33岁的新教师,在新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我衷心地希望司英春继续努力,登上更加灿烂辉煌的人生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