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陈道明:你选择的“反事实”,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陈道明:你选择的“反事实”,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2018-03-04 07:45:50 作者:飞小白 阅读:载入中…

陈道明:你选择的“反事实”,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事情不一定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但你要能够在发生的事情中做到最好。

  01

  前段时间朋友圈都在转发京城电影界大佬聚会中,冯小刚让芳华女主角苗苗跳舞一事。

  视频中,女歌唱家张燕唱起了《绒花》,陈道明则弹起钢琴来伴奏。

  大家兴致正浓时,冯小刚提出让苗苗跳一支舞。

  陈道明为了阻止,说了一段话,大意是,姑娘穿着高跟鞋不便跳舞,甚至对那些坚持要苗苗跳舞的人爆了粗口。

  这后来被许多网友称道。

  网友们认为,陈道明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在一众嗨过头的油腻中年男人中那个一身傲骨、敢说真话的人。

  不过,陈道明其实并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傲,他并非一路逍遥不沾纤尘的世家子弟,他也泥泞里滚过,也卑躬屈膝地活过。

  刚开始演员时候,他只有跑龙套的份。

  在北京卫视《传承家》的舞台上,陈道明谈起了自己成名之前的龙套生涯:那时候,他只是舞台上的群众演员,一句台词都没有,常常是这场演匪兵,下场演伪军,再下场演特务,……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怨气,依旧在自己的演员生涯中不温不火地努力着,这一努力,便是7年。

  后来,他出演了《围城》的方鸿渐,此后一炮而红,跃升一线演员。

  可以说,陈道明的成功,并非从天而降,而是7年来默默努力的结果,正是这7年的努力让他磨练出了更精湛的技艺。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他在拍戏时的三个“怪癖”:

  第一,拍戏期间坚持从开工到收工一直站着,因为怕一坐下来就跑神,脱离角色

  第二,一旦进入剧组,换上角色的衣服就不轻易脱下来,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进入角色;

  第三,在整个拍戏期间,几乎只吃蛋炒饭,因为不想把过多的精力浪费在饮食上。

  对自己的职业保持7年的敬重和认真,身处逆境也丝毫不松懈,这大概就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心理学家肖恩说,人类大脑一直都在不断地创造和修正心理地图帮助我们在这个复杂永恒变化世界中顺利地生活

  遭遇危机或逆境时,我们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心理地图里绘制3条可选的心理路径:

  一条围绕着你现在的位置打转,即消极事件并没有变化,你只是在开始的地方结束

  另一条路径把你引向更消极的结果,即在消极事件之后你变得更糟,这条路径正是我们害怕冲突挑战的原因;

  第三条路径,可以使我们在经历失败挫折之后变得更强大,更能干这条路通常是最积极和最具创造力的一条,要找到这条路并不容易

  找到第三条路的人不多,但陈道明找到了。

  02

  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我们能把失败看做成长机会,我们就更有可能获得成长。

  相反,如果我们把失败看做世界上最糟糕的事,那它就是世上最糟糕的事。

  球员乔丹曾被高中篮球队除名,但对于自己失败的经历,他却说:“那就是我为什么成功的原因。”

  肯尼迪说过类似一句话是:只有那些敢于大败的人才能取得大成就

  聪明鼓励失败,聪明的企业也不例外

  2009年,可口可乐公司的CEO在年度投资大会上不是从庆祝成功开始,而是从列出所有失败开始。

  你应该没听说过OK Soda、Surge或者Choglit,因为它们是可口可乐公司推出的三款失败产品

  强调失败的意义在于让投资商了解,公司有时候会犯错误,有时候会损失金钱,但从这些失败中可以得到更有价值教训,而所有教训都有助于可口可乐公司的持续发展。

  对于可口可乐公司来说,实际地经历并超越失败,才能学会处理失败。

  当人们遇到一些灾难性事件,如丧亲之痛、疾病战争自然灾害时,似乎听起来就是人生悲剧的大合集。

  但是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事件也激励了许多人产生了深远的积极成长。

  例如,2004年马德火车爆炸事件发生后,心理学家们就发现,许多当地居民精神上变得更成熟,共情能力提高心态开放,甚至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更高。

  心理学家们将这种经验称为“逆境成长”或者“创伤后成长”。

  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此,从失败到成功的路径并不总是那么容易被发现。

  那么,在这些经验中获得成长的人和没有获得成长的人有哪些重要区别呢?

  这里面有许多机制在起作用心态占据着中心位置。

  找到向上之路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如何看待他们手中的烂牌,这部分人大都能够积极重读,乐观、接纳,并专注于积极的问题处理机制,而不是试图回避或否认。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选择合适的“事实”。

  03

  什么是“反事实”?

  试想一下,你走进一家银行,银行里大约有二三十个人,一个强盗走进银行开了一枪,你的右胳膊被击中了。

  如果第二天要你向朋友或同事描述这件事,你会把它描述成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有一项研究发现,对于这件事,70%的人认为这是非常不幸的事件,只有30%的人认为是幸运的。

  不幸的人会说:

  “我本来可以在任何时间走进任何一家银行的,这类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而我碰巧在那里,而且我还被射中了!”

  “我走进银行时还健康无恙,离开时却在救护车上……”

  而认为幸运的人却是这样解释的:

  “要是射中了心脏,我就死了,这可比只伤只胳膊严重得多。”

  对于同样一件事,两类人的解释风格差异很大,但每个人都运用了一种“反事实”。

  《快乐竞争力》一书中提到,“反事实”是大脑创造出来帮助我们评估和理解事件的另一种场景

  那些把结果看做不幸的人想象了一种根本没被射中的场景,对比而言,他们的结果的确很不幸。

  而认为自己很幸运的人则“发明”了一种非常不同的场景:他们可能被射中头部或死去,相比之下,能活着非常幸运。

  这两种假想的场景的关键之处在于,它们都是被“发明”出来的。

  因此,我们其实可以在任何给定的情境中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场景,以使我们感到幸运而非无助

  选择积极的反事实,除了能让我们感觉更好,还能让我们从伴随而来积极心态中收获良多。

  比如,对于跑了7年龙套的陈道明来说,他认为,人在各种职业中,都要有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准备,因为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都要甘于寂寞,或甘于平庸

  因此,即便他处在人生的低潮,也能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不急不躁地默默努力,并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脱离困境,秉持着这样的信念,陈道明才能渐渐脱离失败。

  最成功的人都知道,不是逆境本身,而是我们对待逆境的方式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04

  有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由逆境通往机会的道路,即练习对ABCD的解释

  这里的ABCD分别指事件(Adversity)、想法(Belief)、后果(Consequence)和反驳(Disputation)。

  事件指我们不能改变的事情,也就是事情本来的样子

  想法是我们对事情的反应,比如为什么我们认为它会发生,它对未来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暂时和特定的问题,还是永久和普遍的?

  如果我们把事情看做是暂时的,或者认为是一个成长机会,或是只限于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就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机会,取得积极的效果

  就好比精读君在《成长词典》的词条《346:成长心态》中说的:抱有成长心态的人,会懂得用动态视角,通过拉长时间的维度来思考失败。

  但是,如果想法把我们引到一条更悲观的路径上,无助和无作为就会带来消极的结果。

  这时,我们就要开始运用反驳(D)。

  首先告诉自己,我们的想法仅仅只是想法,而不是事实,然后向它发起辩论:这种想法的依据是什么?它没有破绽吗?我会推荐好友这样的逻辑吗?

  花些时间向自己证明,虽然事件是真实的,但或许没有我们最初想得那样具有毁灭性。

  这就好比《那些嫁给爱情的姑娘,后来怎么样了?》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适应性偏见”:我们总是低估了自己的适应能力,从而高估某些事情在一段时间之后对自己的影响

  事实上,当我们遭遇挫折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适应性会使我们对这种痛苦习以为常,渐渐地这种痛苦的感觉就会消失。

  因此,当你身处逆境时,记住总有向上的第三条路,你唯一的任务就是去寻找它,找到了这条路,你就拥有了最大的力量向上的能力

  最后,套用最流行的一句鸡汤来做结: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作者:飞小白,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飞小白的更多文章,请点击:

  真正优秀的人,大多不合群

  你离职的态度,暴露了你的人品

  深到骨子里的自律,是每天坚持做这3件小事

  你是终身成长者吗?

  为什么你明明知道,却做不到?

  为什么每天,一定要写点什么?

  你把人生当短跑,还是马拉松?

  这400个让你更聪明的概念,你掌握了几个?

  留言有礼

  今天点赞数第1名的留言,精读君赠送《成长词典》1个月使用权益(不重复赠送)。

  ↓测一测,你的知识体系有什么缺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