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引爆点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引爆点的读后感10篇

2018-03-03 21: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引爆点的读后感10篇

  《引爆点》是一本由[美]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引爆点》读后感(一):《引爆点》

  log同名文章: http://zhanbin.com/blog/324.html

  《引爆点》这书很流行,第一个中文版是《引爆流行》我前阵子才看,原本认为能对口碑传播有很好的分析,但是看后比较失望,幸好有额外的收获,才算值回书价。

  书值得摘记的内容较少,全书内容在译者序里就有清楚介绍

  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包括三部分。第一是个别人物法则…包括…三类人: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第二法则是附着力因素,这 条法则讲得是流行物本身所应具备的要素,它应该具备能让人过目不忘,或者至少给人流深刻印象的附着力…;第三法则是环境威力法则,意思就是发起流行的环境极端重要

  值得笔记的内容还有“流行具备的三个特征”:

  第一,传染性;第二,微笑变化产生巨大效果;第三,变化是突发而非渐进。

  最后的结论内容:

  经验一:要想发起流行潮,就必须做到把优先的资源集中到关键方面

  经验二:世界并非是我们一厢情愿认为的我们直觉中的世界。

  经验三:成功发起流行潮最重要的因素,是要具备一个基本的信念,那就是,制造变化是可能的,人们是能够在一些特定力量的驱使下,骤然改变自己行为观念的。

  但是除此之外,文中讨论“附着力因素”的部分很为精彩,从72页到98页,讲述了《芝麻街》和《蓝狗线索》这两个儿童节目对儿童心理的再认识过程,比如这些内容:

  * 那些有玩具的5岁儿童能够很有策略地运用自己注意力,即在玩玩具和观看电视之间分配注意力,这样他们就只需要观看节目中最有信息量的部分。

  * 儿童看电视是因为他们看懂了意思,而转移注意力是因为他们看不懂意思。

  * 学前观众不喜欢成年角色相互争吵。他们也不喜欢两三个人同时说话。

  * 儿童不相信任何一个物体能同时拥有两个名称

  * 他们没有能力因果关系解释失误,所以他们把各种现象都看成是故事

  * 他们每次观看一个节目,都是在用完全不同方式经历一件事。

  * ……

  非常有意思的内容。最近凑巧还翻看了一本《儿童产品设计攻略》的书。又新认识李雪琴,并帮她在ofblog上开设了blog。一下子接触很多和儿童有关的内容,颇为之吸引。

  《引爆点》读后感(二):简单评价

  “看看周围的世界吧,它看上去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但只要你找准位置,轻轻一触,它就可以能倾斜。”-《引爆点》

  这个位置,就是引爆点。而制造流行也关键在于这个引爆点。

  书中所阐述的流行,全部基于的三个法则。这三个法则,也是所有引爆点的归纳。

  1.个别人物法则

  2.附着力因素法则

  3.环境威力法则

  这个一个数据信息大爆发的时代,任何信息都可能通过各种便捷的方式传播,传播便是在制造流行。如互联网

  互联网便是一个牵引数据爆发的集中地。这之间也有许许多多的引爆点。作者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理论便可以解释互联网世界中无数的流行。

  就如,

  个别人物法则对应互联网产品中的资源。

  书中的个别人物法则由“联系人”、“内行”与“销售员”组成。实际上,这就是传播方式。三者角色人物就是传播。信息只有一种,看的是以何种方式进行传播。书中围绕这三者出发,讲述在信息传播在不同角色以不同方式传播下可能引发的流行效果。

  “联系人”代表信息的扩散。“内行”代表信息的权威性。“销售员”代表群体对信息的接受程度

  这三者便是个别人物法则重要组成。

  但我个人还是认为作者在定位角色性质没有进行本质上的还原。在我个人看来,信息的传播与流行的制造。若要以个别人物法则定义,不应该以角色出发,而应该以自身具备的性质出发。

  若要群体更好的传播与接受信息。个别人物应该具有两种性质—“影响力与驱动力”。

  “影响力”促使信息发动群体进行传播。这从角色还原就是“内行”这一角色。“影响力”决定了群体对信息的信服。这种信服可促使群体参与与传播。流行便在于此。比如。意见领袖

  “驱动力”同样决定了发起信息者是否可以驱动信息的传播。但这一角色无需有太大的权威与专业性质,更多只是表层上的群体凝聚能力。更多上是一种对于群体的煽动。比如水军。

  于此,可能概念有些模糊。只需明白,个别人物法则中,是否发动流行就在于是否拥有影响力与驱动力。影响力必定产生驱动力,驱动力不一定产生影响力。但这都是引发流行上最为本质的个别任务法则。

  说回互联网,那互联网中的个别人物法则对应的资源是什么?

  资源的定义有无数。人力资金流量等就是资源。放眼市场,为何腾讯在无数领域可以后来居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新产品可利用的资源。如流量,这就是影响力和驱动力并存的信息传播渠道。导流的工具可以是人,可以是原有的产品。这些,在聚集了一定社会眼光时候,其本上就具有了影响力与驱动力。这时候,作为一个想制造流向的互联网产品,需要的只是,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与驱动力。流行,自然引爆。

  附着力因素法则对应互联网产品中的产品。

  附着力因素法则讲述的就是流行信息传播过程中,流行信息元素本身的附着力。这个附着力决定了是否给人认可。当在个别任务法则的影响力和驱动力下,信息开始传播,流行开始制造。但真正是否被人认可,愿意去参与,还是看自身的附着力因素。

  这就和互联网产品中的产品对应。一个产品在影响力和驱动力下,获得极好的营销效果。但是最后决定产品是否产生用户粘性还是在于产品本身。倘若产品自身没有足够的优秀与市场竞争力,就算在影响力和驱动力下,营销效果再好,也是无法流行。

  环境威力法则对应互联网产品的市场。

  在引爆点理论中,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引爆点三大法则中,有一则——环境威力法则。一个流行的制造是离不开群体,群体汇聚就形成了环境。所以如果想制造流行。就得在环境对应并且触发引爆。

  在互联网中,这个环境,对应的便是市场。

  有群体的地方就有市场。而流行就在群体中。所以,一个互联网产品可以引发流行,一定程度在于其市场的定位,一旦市场定位准确,资源投入足够,产品优秀。 必然引爆,成为流行。

  以上,只是利用引爆点理论对互联网产品进行简单的思考。引爆点理论被认可,就是因为其定义的精准。我们可以透过三大法则对无数的流行进行思考,这时候会发现。流行,也不外乎出于此。而至于如何引发流行,理论就在这了,如何行动,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引爆点》读后感(三):实证引爆点

  今天看完了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畅销书《引爆点》,了解到了一些不乏新意的理论。

  书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提出了三类在引领社会风潮中具有不可忽视作用的人物——联络员、内行、推销员。比如他讲的美国独立战争初期,把关键信息散发出去的人,必须具备联络员的特点,否则他就找不到正确的快速散发有用信息的途径革命之火也就不会燃起;同样,但信息散发出去后,也必须要有推销员这样的人物来强化人们对新信息的了解,带给人们进一步行动的力量;而当行动的人数总够多之时,「潮流」就形成了,于是,就下来的一切依靠惯性即可。

  书名之所以叫做「引爆点」,就包含了一种「二八原理」的意思在里面。即一件社会性事件发生,往往只有少数人物起到了关键作用。企业如果想让自己的产品大卖,就应该找到这关键的少数派,让他们自发地把流行元素像病毒一般扩散出去;同样,如果要消灭一种负面的社会流行(比如校园暴力、青少年吸烟),也要把精力放到起关键作用的那一部分因素上——这里的因素,不单单是人,比如在消灭纽约地铁犯罪的案例中,交通局仅仅是通过清除墙壁涂鸦、严格检票这两项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措施,就大大降低了之前的犯罪率——这个案例同时应用了「破窗原理」。

  关于欧美的畅销书,我一向兴趣不大,兴许是受国内畅销书的消极影响,我总是感觉所谓畅销书,就是内容空洞包装花哨的文化快餐,看这种书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要不是有人推荐这本《引爆点》,我估计这辈子都不会去碰它。可是这两天把它翻完后,感觉还是挺有收获,至少明白许多东西之所以会流行起来的背后原因,虽然这对我自己的学习研究不会有多大助益,但对我了解这个社会的运行机理帮助很大。

  其次,就是不得不感慨下老外写东西真讲究证据」二字,无论是讲大道理还是小理论,总是能搬出足量的实例来说明问题,这本薄薄的畅销书也不例外,简明的原理配上翔实的案例,使得人人都能明白作者要说什么——《纽约客》的专栏作家不是盖的。呵呵,「实证主义」可能已经成为西方知识分子的固有思维方式了吧。

  《引爆点》读后感(四):如何引爆流行潮

  格拉德威尔在本书中着力于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引爆流行潮。虽然流行三法则对商业决策很有帮助,但其作用却不仅限于此,它提供的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普世方式。可以让人们明白身边某股流行风的突然刮起,此外,从书中所举例子可以看出,流行法则还可以运用于政府治理公共环境。简而言之,流行三法则可以运用的许多观念的推广中,甚至可以说,流行潮的风起离不开这三个因素。

  流行三法则即:

  1.个别人物法则,内行,推销员,联系员。这三类人在一种流行潮的风行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内行是某个市场上的威信和权威,能影响一个圈子的人。推销员身上则有一种强大感染力让人在无形中跟着他的节拍。联系员则将我们于这个世界联系起来。一场流行潮的兴起,这类人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先通过影响这一小部分人,才能再通过他们影响更多的人。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六步分离法,即六度空间理论,我们只需通过6个人就能联系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而我们的社交圈通常是由这三类人而发展壮大的,我们认识的许多人都是由这个人建立的

  2.附着力因素,一种信息的传播,需要这种信息本身具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在质量,并促使人发生改变,进而行动。这种内在质量通常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普遍性,我们周围的影视、商品书籍等地方可能都有它的影子。而且这种附着力因素一定是针对目标对象而言的。如书中的儿童电视剧,是因为根据儿童重复能增强其理解力、只能接受简单情节的特点而取得成功的。同样,如果信息比较复杂的话,则需要推销员进行转化,变成目标对象容易接纳和理解的信息。

  3.环境威力法则。即人们做出某种行动,一部分原因是受其性格影响,一部分原因则是受其当时所处情境的影响,有时这种无形之中的影响力甚至大过其信仰的力量,让人们做出其平常不会有的行为,如道德比较高尚学生也可能因为匆忙而不顾生病的路人善良的人也会因为能掌控监狱的人而滥施权利。150,一个神奇数字,一个组织团体的人数应控制在150左右。过多则会造成层级之间沟通困难

  书中有几个让人惊叹的例子

  自杀也是可以传染和流行的,当报纸头条登载了自杀事件时,尤其当自杀者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时,报纸覆盖范围内的自杀率会增加,是因为这些自杀者的方式,给处于特定情境的特定的人,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得了一种许可。

  吸烟的确危害巨大,但即便青少年们知道其危害性也不能使吸烟者人数减少,这是因为在这一群体里,吸烟行为意味着酷、成熟。减少吸烟者的措施在宣传吸烟行为危害巨大时无效,但吸烟也有引爆点。超过这个引爆点人们吸烟量就会对人身体造成危害。可以把吸烟者的吸烟量控制在引爆点之下。

  另外,引爆点在互联网世界里的意义时,广告虽然覆盖率大,但是附着力小,让人们抵触,企业家们在进行广告营销时,要注意这点。

  《引爆点》读后感(五):此书解释不了易中天和于丹为何流行

  这是对于所有商人及众多渴望引起轰动效应的个人所梦寐以求事情——如何引爆流行。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书《引爆点》(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因此在美国得以大卖,成为一个流行热点,便毫不值得奇怪。作者本人凭借这本书被TIME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这本书一度非常吸引我的眼光。它的魔力对我而言不言而喻。因为看似这本书能够告诉我如何引爆流行的秘密。只要吃透了本书,简直就掌握了魔法

  是的,它介绍的流行三大法则,看来的确是那么回事。一件事物要想变得流行,首先得要有关键的人物进行富有渲染力的推销,这就是三大法则之一的个别人物法则,这些关键个别人物大致分为三类:联系人——热衷于人际交往并具有广泛关系网络的人,内行——对待要引爆的对象事物非常熟悉,完全可称为内行人士,可从极内行的角度为别人提供解答,推销员——常常是发自本能热情地向他身边的人推荐他所欣赏和热爱的事物,并认为这些事物对他们有利。

  我想个别人物法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因为邀请代言人、让媒体上的舆论领袖推广自己的产品、向一些知名人士免费提供产品试用机会,早已成为一些行业推广产品的通行做法。

  第二大法则是附着力因素法则,就是说,一则广告也好,一个节目也好,要有致命的吸引点,天然地能够吸引受众的目光,一件产品也好,要有令消费者不能割舍的卖点。这就象一句平庸的表达,和一句生动的表达,后者更具有吸引人注意的附着力一样。

  这个法则也不新鲜。它其实也是广告业的一条基本共识。广告创意者们正是通过种种方法在提高广告的附着力因素。

  第三大法则是环境威力法则。一个充满犯罪事件的城市突然有一天犯罪率大大减少了,原因可能很简单——只是因为犯罪环境大为改善,比如街道墙面上的涂鸦大大减少,街道变得更为清洁,体现出了一种秩序的力量,让潜在的犯罪者的犯罪冲动减小。这便是环境威力法则的一种典型表现。要想治理一个城市的犯罪,有时可能比想象得要简单得多:将这个城市的公共环境予以改善,犯罪的流行潮便可能得以扼制。

  这个法则当然也并不新鲜,它只是“破窗理论”的另一种解释。当一个窗子保持着被破坏掉的样子时,人们便认为别的窗子也可以被破坏掉,于是纷纷将它们也破坏掉,而如果这一扇破窗得到及时的修理,人们便没有破坏其余窗子的理由了。

  这本书还专门辟有一章讲述150这个数字的神奇之处。150人以内的团体或公司是最有效率的,因为它能保持着人和人之间交流的紧密性,互相之间的熟悉。超过了150人,团队内部交流沟通的效率便会变差。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鲜发现。缔造小型化组织,以保持管理效率最大化,早已是一些管理类书籍的主题。

  这本书将艾滋病毒的爆发,犯罪潮,和一种运动鞋的流行,甚至美国独立战争中美国抗英力量的有效组织,都当作流行现象加以分析,这是一种新颖的视角。除此之外,本书总结的几大法则,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甚至本书大量援引的一些实验分析,也只不过是看似普通的心理学实验或其他实验。

  看起来这是一部拼凑痕迹颇浓的书。作者针对流行现象,总结了几个规律,然后上天入地地寻找了一些例证和实验室中的观察成果,加以分析,论证自己的结论。

  我甚至认为,作者的几大发现其实非常具有片面性,根本无法解释广大的流行现象。它只能解释有限的几种流行现象。比如用三大法则怎么来解释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易中天和于丹的流行引爆呢?易中天的《品三国》据说卖了500万册,易中天通过卖书已经拥有800万元以上的收入,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才刚刚开始引爆流行,可已经狂销了100万册以上,在2006年低迷的书市上,这两个人简直成为超级偶像。

  这三大法则显然对易中天和于丹流行现象解释不通。为什么那么多个“百家讲坛”的讲主,最走红的是易中天和于丹,而不是别人。易中天和于丹并不是百家讲坛中讲得最精彩的。讲明清历史的阎崇年和讲红楼梦的刘心武比这两位讲主要更加精彩,甚至在我个人看来,易中天最初在百家讲坛讲的“汉代风云人物之死”,比后来的“品三国”,要更见水准。至于于丹,她板着一张脸讲孔圣人的大道理对于今天日常生活的借鉴意义和价值,看起来它的附着力因素绝不是她的讲述的精彩程度。在孔圣人大道理的基础上,她大量援引显然是来自《读者》一类刊物上的小故事,使得她的讲述在通俗之余,至少可以说缺乏独创性。

  而易中天自从一句“我爱你就象老鼠爱大米”火了之后,便开始频频卖丑,讲到三国历史时又扯出什么“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三国主要人物中并没有姓黎的),甚至讲到宽衣解带的情节时,将自己的中山装扣子一粒粒往下解开,用“讲坛小丑”来形容易老师,毫不为过,而他的卖丑行径,也绝非多么具有智慧含量,或者多么具有幽默细胞。你甚至会感觉到不和谐,别扭。

  这这两位并不是最优秀的讲主,却获得了百家讲坛开办以来最集中的的眼球关注。同样借助央视大平台,同样站在百家讲坛这一方讲台上,为什么偏偏是这两个人成为超级明星呢?

  我想在其他条件(同在百家讲坛开讲,面对亿万观众,同时得到央视造星运动的大力推广配合)相同的基础上,这两位讲主还多了一点点附着力因素(只有这一条法则勉强用得上):易中天讲的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历史题材(大家熟悉的其实是小说《三国演义》,他的讲述又着重分析小说和历史的不同,用现代视角总结出一些结论,不管熟不熟三国故事的人,都有关注的理由),然后他用小丑风格拉近历史和观众的距离,当对真正的历史不甚了了的观众听到用“就象老鼠爱大米”这样的话形容刘备对诸葛亮的爱时,便很兴奋,觉得新颖;而于丹讲的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人物和道理,孔子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直到现在,于丹如果是讲老子或庄子,可以想象也不可能如此火爆,而真正让观众接受的原因,可能也是她的《读者》视角的孔子讲述方式。可以说,是《读者》使孔子在当今读者眼中具有了附着力。

  《引爆点》读后感(六):贴近你的用户

  本来要从ucd本来要从ucd书友会借的,但是因为公司推荐阅读发了一本。

  因为工作关系最关注的是《芝麻街》和《蓝狗线索》两部幼儿电视的研发过程。有几点可以学习的。

  1.用户为中心

  这两部作品的开发都是充分去考虑了用户体验。尤其在芝麻街的开发中,能够在制作样片后请小朋友来看,并且根据心理学注意力方面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每一段片子是否吸引孩子,以及达成教学的目标。根据试映后的结果,分析修改每个部分,让片子的每一分钟都能出色的达成目标。芝麻街能成为经典的产品,是在开发设计过程中不断根据用户的反馈完善的结果。

  2.应用驱动研究

  儿童教育产品的开发如果过于谨慎就非常依赖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往往过于理论化的东西会把开发人员的创造力打击殆尽。而芝麻街开发人员是先有市场需求的直觉来开始做这个东西,在开发到一定阶段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指导产品的优化,通过不断的试验来寻找最优方案。并且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如果发现与陈旧知识理论矛盾的用户体验,开发人员还会坚持自己的方案。他们的每一步都是有理有据,所以能做得很好。

  3.不要自以为是

  开发儿童产品的毕竟是成年人,成年人的认知和审美和孩子们会有比较大的差别,芝麻街的主创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会先入为主的假想什么样的效果是孩子们喜欢的,但是后期的试映就可以看出用户的反馈。比如蓝狗线索每次播半个小时,一周五天重复播同一片子。这个我们看起来是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何不环环相扣,一天一集渐入高潮。但重复的短片孩子们却越看越喜欢,这肯定和成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做产品可以去先确立一个东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但是检验它们的方式还是依靠用户的研究反馈。

  4.从细节入手

  国外产品之所以出色,还是细节做得好。在蓝狗线索上,30分钟故事的编排引起的线索顺序都是一步步斟酌出来的。做得越细,出精品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实在书中艾滋病控制,健康公益宣传,小金盒子,凌志召回等几个传播案例都是出色在细节上。当你可以跟踪产品的整个传播或消费过程,体会用户是谁,用户在想什么做什么,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做时,集中火力把这一点搞定,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引爆点》读后感(七):很有启发的书:但标题就译错了!

  这本小书,属于通俗社会学作品,对于商业流行方面的观察,和如何在网络年代,在大都市内人口集中的地方打开(消费类)市场,很有启发。作者多年为 New Yorker 写稿,文笔十分明快流畅,读起来令人愉快。

  这就又到了翻译的问题---我是数年前读的英文原版,多么希望国人能看到一本同样读起来流畅准确的译本!考虑到原文较平实,应该不难吧。钱先生的大作并未曾谋面,也许不该过苛,不过,标题就译错了:Tipping point 似应为“临界点”,又达意,又符合中文用语习惯。而非什么半通不通的“引爆点”; 难道英文是"explosion point",或者"ignition point" 吗?

  以此来揣测全书的翻译---大非佳兆。

  《引爆点》读后感(八):引爆点之我得

  这是一本好书,至少它能让我抵御经年来根深蒂固的某类distraction,沉浸在这一被誉为智力历险记的读书之旅,两天内完成并且颇为记取了其中的一些精华所在。难怪有人会赞它魅力非凡,让人如痴如醉手不释卷。个人所喜的还是其中若干社会学心理学的法则原理并加以实例的诠释和佐证,对我这样的社会心理学的layman而言,还是耳目一新并且颇具启发性的,虽然读后还是不太能理解为何它的作者就能凭此占据《时代》所评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中的一席之地,但是,读书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为了让阅读所得在时间的推移中不至于流失,拮取其中一二,亦可飨无缘之人:

  阿特拉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是半人半神的提坦族的第二代成员之一,被宙斯降罪用双肩支撑苍天,直到宙斯和赫拉被放逐到凡间之后,普罗米修斯下令其恢复自由。Gladwell在前言中将引爆点比喻成阿特拉斯身体上的敏感部位,一触,阿特拉斯就会发笑,而他耸耸肩,地球就会发生变化,以此代表被引爆点引发的流行潮。

  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the law of the few),附着力法则(the stickiness factor,环境威力法则(power of context)。详解见书。

  80比20法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菲尔费雷多•帕累托提出的一则应用很广的“重要的少数和琐碎的多数——80/20原理”。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反映在数量上,就是80%的价值来自20%的因子,其余20%的价值来自80%的因子。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顾客;80%的业绩来源于20%的销售精英;80%的看电视的时间花在20%的节目上; 80%的教师辅导时间花在20%的学生身上;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80%的地球资源被20%的人消费。

  六度分割理论 (Six Degree of Separation):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提出的,简单来说,六度分割就是在这个社会里,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六个人(包括这两个人在内),无论这两个人是否认识,生活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他们之间只有六度分割。当然,它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与其它人是等量的六步之隔,而是其中个别人与其他所有人的相隔仅几步之遥,这些个别人,即Gladwell所define的联系员,他们是我们与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在阐述该理论时还衍生出对交朋友的一些结论:朋友之间的近距离比他们拥有的共性更为重要;我们常常会与那些同自己共事的人或与那些与自己做事方式相似的人成为朋友等等,不尽然却又有不尽不然。

  情绪感染(emotion contagious):情绪是自内向外流露的,可是情绪也可以是自外向内影响。模仿是人们相互感染情绪的一种方式。互相模仿对方表情是表达关心和支持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基本方式。善于表达各种情绪和感情的人比其它人更具备情绪感染力,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具备超凡的个人魅力和说服别人的能力的原因,他们更善于将别人纳入自己的节拍,决定谈话的氛围。Gladwell将这类人归纳为salesman. 一直读到这里,我终于可以将我最care的某人对号入座了,并稍稍明白了其魔力的由来有自。

  信息的附着力因素揭示了: 排斥和接受之间,能够风行起来和不能风行起来之间的分野有时候比表面上看到的更窄。换个层面来将,也可以理解为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破窗理论: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过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该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性格的一致性:环境威力法则一章中又探讨了情境对我们行事的一贯性,性格的一致性,诚实的基本特质性的影响,从而揭露了如果人类仅仅从内在特征去考虑,而忽略具体情境所起的作用,我们对于人类行为的真实原由的认识其实是自欺欺人的。这也是通常心理学家所说的“基本归因错误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对他人行为归因时,人们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性格特征,而忽视了引起行为的外部客观因素。他的结论就是:性格不是固定不变,容易辨别,密切相关的特征组合,而更像是某个时刻,某中情况和环境下流露出的习惯,倾向和兴趣的集合体,互相联系却不是密不可分的。至于大多数人为何看来好象性格稳定一致,那是因为我们能够很好控制我们的环境。

  在看环境威力法则的章节时,我同时又联想起当初参加inter culture的training时,和老外一起探讨东方国家中屡屡皆是的插队违纪现像的根源所在,以及西方人来到东方为环境所左右自觉不自觉的入乡随俗的原因,其实不是因为东西方人的素质差异,而起关键作用的是环境威力和资源稀缺。

  150法则:认知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通道容量”,又可衍生出智力容量和情感容量,这也相应解释了为何会有个神奇数字150的存在。另外也充分支撑了我当年坚持的交友原则:朋友圈人数稍多一些,社交和智力负担会明显增加;而对一个人深切的关心是可能让人心力憔悴的。与其面面俱到追求广度,不如专心一致追求深度。我是情愿为一颗树放弃一片树林的。

  互动记忆(transactive memory): 互动记忆是构成亲密关系的一部分,亲密的相互熟悉的人之间会无形中产生一种联合记忆系统。难怪自己总觉得朋友还是老的好,对朋友圈大小的变化也常常有潜意识的抗拒感。当然,“衣不如新,人不如旧”的感慨也自古有之,非我独有。夜深人静,和朋友促膝相对,互相拼凑记忆的碎片,描摹往事的轮廓,该是多么美的一件妙事啊!

  最后,好奇得想问自己,如果当日的动念(读原版tipping point)落之以实行,我还会这么迅速的读完并有这样那样的所得嘛?

  《引爆点》读后感(九):传染病

  如果我们把所有流行的事物都看成“流行病毒”的话,就能够很好的理解了《引爆点》中所表达的观点了。

  病毒的流行,需要传播,需要载体,也需要生长所需要的环境。这就是书中所阐述的三个观点: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

  回想一些自己听到的“非典”,“禽流感”等等。一个病毒出现了,首先会传播开来,如果一个很有精力的人,到处乱跑,去接触很多人,很显然病毒传播的面积大大提高。面积提高后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病毒在外部的环境中只能生存2个小时,而且只能通过亲密接触才能传播,我想威力也不会那么大,要命的的是,“非典”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而且还有潜伏期。说明传播的附着力非常强。一旦沾上,想去除比较麻烦。最典型的就是"AIDS",有些人研究最开始的病毒人是可以免疫的,但是经过变异后,无法根治,也无法免疫。也就是“附着力”更强大了。最后,病毒流行需要环境。也就是温度,湿度,等等外部的环境。我记得非典到接近秋天的时候控制住了,也就是病毒在冬天的时候失去了生存的环境,所有传播不动了。

  根据这些现象再来反思如何制造或者策划一个流行趋势。首先要找到一下能够传播信息的人,最好的人又三类,可以说这三内人是羊群中的领头羊。联络员,内行和销售员。联络员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内行是一个百事通,什么都了解,而且人们非常愿意听他的意见。销售员是如果你不信,他通过个人的魅力,让你相信。有了传播信息的人,就要找到可以增强信息的附着力了。现在网络中不是经常说什么眼球经济。什么“芙蓉姐姐”,什么“凤姐”,什么“拜月教”,这些文化因素都是反着来的,什么最恶心,什么最能引起轰动效应,就来什么。吸引你的眼球,让你记住这些东西。最后就是环境。如果没有网络,这些人能够红起来吗?我想报纸肯定是不会登这些东西的吧。有了这三个要素,那些网络事件的操盘手就能够操控流行了。

  对目前的工作而言,如果找到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如何增强我们所宣传的理念的附着力,也就是让人更感兴趣,更能记住。最后创造一个适合这个信息传播的环境。比如利用一些社会重大事件,名人,等等一些因素来创造。

  《引爆点》读后感(十):标题还是引爆点好, 临界点是老概念了

  刚在当当买了这本书,我认为"引爆点"更加传神,我们不能把中文的意思又翻译回英文去对照翻译啊,因为每一次翻译均有信息的衰减(申农:<控制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的年代,几乎所有的事物都相互联系,一个事物如果不是一个节点,也会是一个联接。信息在各个节点之间通过联接进行传递,可能在节点之间增强,也可能在某些节点衰减消失。旧的节点和旧的联接可能会消亡,而新的节点和新的联接也在不断产生。

  尽管网络是如此重要和普遍,但科学家对它的结构和属性却知之不多。在复杂的基因网络中,故障节点是如何相互作用而引发癌症的?在特定的社会和通信系统中,疾病和电脑病毒如何快速传播而导致流行?某些网络即便大部分节点失效,还能维持运行,原因何在?

  在过去40多年里,科学家惯于将所有复杂网络看作是随机网络。这一思想源于两位匈牙利数学家的研究,他们是卓越的Erdös以及他的密切合作者Renyi。1959年,为了描述通信和生命科学中的网络,Erdös和Renyi提出,通过在网络节点间随机地布置连结,就可以有效地模拟出这类系统。这种方法及相关定理的简明扼要,导致了图论的复兴,数学界也因此出现了研究随机网络的新领域。

  随机网络理论有一项重要预测:尽管连结是随机安置的,但由此形成的网络却是高度民主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节点的连结数目会大致相同。实际上,随机网络中节点的分布方式将遵循钟形的泊松分布。连接数目比平均数高许多或低许多的节点,都十分罕见。有时随机网络也称作指数网络,因为一个节点连接k个其他节点的概率,会随着k值的增大而呈指数递减。

  在这个理论中, "临界点"成为指数递增的前提.

  但阿尔博特(Albert-Laszlo Barabasi)对网络的研究发现:与随机网络中连结的民主分布不同,网络的连接符合幂次定律,即是由少数集散节点(如Yahoo和Google)主控的系统。为此,他提出"无尺度网络"的概念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55595/.

  在一个"无尺度网络"中,阿尔博特认为“节点一直为连接而竞争,因为各种联系代表着在一个相互关联的世界上的生存能力”。

  令人感兴趣的是,优先连结的机制常常是线性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现存节点的连结数是其相邻节点连结数的两倍,那么新节点与它连结的可能性,也是与邻近节点连结可能性的两倍。美国波士顿大学的Render及同事研究了不同类型的优先连结,他们发现,如果这种机制运行得比线性更快(例如,一个节点的连结数是另一个的两倍,而新节点连接到前者的可能性却是后者的4倍),那就容易出现一个攫取最多连结的集散节点。在这种"赢者通吃"的情况下,网络将最终演变为拥有一个中心集散节点的星型拓扑结构。

  也就是:三大门户会成为中心节点,而hao123.com这样的站点为什么价值很高,就是因为对网络初学者很有用,成为网罗上的中心集散节点。另外,以豆瓣为例,在豆瓣上和阿北连接的人越多,他的连接力量就越强,可能成为赢者通吃.不信,让阿北公布豆瓣用户相互联入的拓扑图看看!

  所以,我认为一个网站要有发展的动力,想阿北这样的“引爆点”才重要!

  对无尺度网络的认识,也可用于理解电脑病毒、疾病和时尚的传播。过去数十年间,无论是流行病学家还是市场营销专家,都在大力研究扩散理论。研究结果指出,一种传染病要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必须要跨越某一临界点。任何病毒、疾病或时尚的感染力一旦低干这个临界值,将不可避免地自行消亡;而一旦超过临界点,就会呈指数增长,最终传遍整个系统。

  然而,西班牙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的Pastor-Satorras和意大利特里雅斯特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的Vespigniani,最近却发现,在无尺度网络里,不存在上面所说的临界值。这就意味着,所有病毒都可在网络中传播和长期存在,即便是那些传染力很低的病毒也是如此。这一结论解释了"爱虫"现象,(爱虫是有史以来最具破坏力的电脑病毒,2000年导致了英国议会电子邮件系统的瘫痪),这个病毒原本理当绝迹的,但过了一年之后,却仍然是最普遍的病毒之一。

  因为集散节点会连结到很多其他节点,所以任何一个遭受病毒入侵的节点,都将连带感染至少一个集散节点。而一旦有集散节点被感染,它就会把病毒传播给众多的其他节点,当中也包括其他的集散节点,这就导致了病毒在整个网络里的传播。

  社会网络在许多情况下也是无尺度的。生物病毒在社会网络里传播的现象,提醒科学家要再好好研究一下那些探讨网络拓扑结构和流行病之间互动关系的文献。特别是对于无尺度网络而言,公共卫生中传统的随机接种疫苗的方式可能很容易失效,因为它极有可能遗漏了某些集散节点。事实上,为了保证集散节点不被遗漏,几乎人人都得接种疫苗。例如,90%的人口都必须接种麻疹疫苗,才能够有效防疫。

  “临界点”好,还是“引爆点”好,你说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引爆点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