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吹尽黄沙始见金——读《曲令铎传》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吹尽黄沙始见金——读《曲令铎传》有感

2018-05-08 20:51:48 作者:独星僧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吹尽黄沙始见金——读《曲令铎传》有感

  曲刚强老师,我在1992年师范毕业回到母校张店中学教书时,就听说过这个名字。当时,他在李宅中学教语文初三班主任,也是学校一根硬朗朗的台柱子教学方面有名气。2010年,我读研毕业回到油田中学教书。因文友的介绍,我认识了曲刚强老师。

  曲老师,身材高挑,身板硬朗,满头乌发,精神矍铄,如果人们不知道曲老师实际年龄,断然不敢想象他已是近70来岁的人。感谢岁月老人,对曲老师的格外眷顾。回看自己,因为考研读研所累,刚刚40出头头顶已一片荒芜,鬓角已挂满霜雪,未老先衰,不免有点儿自惭形秽。一次文友聚会,曲老师赠我他的大作《曲令铎传》。回家翻阅,顿时,作者扎实老到文学功底,曲令铎大智大勇光辉形象传记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一下磁住了我的目光

  寒假晚上,沐着洁白的灯光,时时披衣在床,阅读精彩纷呈的《曲令铎传》,思绪轻轻穿越历史风沙,走近一段近乎被湮灭的历史,走近一位近乎被遗忘英雄,走近一位老骥伏枥作家的文学情怀寂寞品读着文学的孤独清高伟岸

  曲令铎,是蒋介石政权下的唐河县国民兵团团长,桐柏县县长及正阳县县长,后来他弃政从军,又率队起义,退役后任襄阳地区林业局副局长等职,文革中含冤而死。他曾经是河南南阳地区一位颇具影响的抗日英雄,抗日战争时期,曾多次率部歼灭日军解放前,创办了唐西中学和泰山庙高级小学,深得当民众赞誉。曲令铎在南阳、唐河、社旗、桐柏影响很大,至今老百姓念念不忘;他的故居院子里还立着桐寨铺、社旗及家乡人民给他镌刻的“三通政德碑”,厅堂里还挂着国民党抗日将领孙连仲赠给他的“忠义可风”匾额。

  《曲令铎传》塑造了一个爱国爱民的英雄形象,客观再现了曲令铎的戎旅生涯和一个时代纷繁历史。本书,重点书写了他“廉洁爱民、剿灭匪患、抗击日寇、兴办教育”等光辉事迹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曲刚强老师退休而不泯志,为了写好《曲令铎传》,曲刚强老师历时三年,不辞辛苦遍访宛东各地,多次下襄阳,跑桐柏,走社旗,到乡村,坐地头,查资料,阅档案,力图还原宛东大地一段曾经如日出一般辉煌的历史,力图还原一个曾经鲜活光彩万民敬仰的英雄形象,力图还原历史带血的伤口与殷红的泪水反思

  曲老师足历英雄工作之地,遍访长者求真务实,上下求索,秉笔直书写作态度,令人肃然起敬作品中一些带有合理想象的文学色之笔,也栩栩如生:“秋阳有气无力地照在宛东大地上,轻轻的一阵秋风给人们带来了寒意繁忙的秋收已经结束了,人们正在犁地耙地准备种麦……(第三章)”“春天的夜晚凉风习习,油菜的花香沁人肺腑。是夜,月光皎洁,繁星灿烂青蛙高一声低一声唱和着,似乎在预示着当年庄稼的丰收……(第五章)”,“桐柏的十月,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秋兰葳蕤,野果飘香。远看,山峦起伏,红叶似火,高峰耸立,云涌霞蔚;近处,绿树环绕,小桥流水,幽美而又静谧(第二十九章)”作品的细节,彰显着作者不凡的写作功底,都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享受

  《曲令铎传》艺术方面资以借鉴学习地方很多:严谨缜密的文风,曲折跌宕的情节,血肉丰满呼之欲出人物形象,洋溢着乡土气息鲜活的方言俚语……

  “生乱世而怀民,出淤泥而不染”,曲令铎让人仰视的人格魅力,给了我巨大震撼感动。曲令铎这位大智大勇的英雄,且不说他剿匪安民,歼击日寇的英雄事迹,就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廉洁从政,兴办教育”等高洁品格远见卓识,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和学习借鉴的价值

  曲令铎的身上,结晶积淀了中华文化许多积极的成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纵观其人生轨迹,“安民、利民”始终是其做人行事的主线

  曲令铎因为家境贫寒,最初弃学从医,有悬壶济世之志。后来,初任联保主任,在一九三0年夏末之际,积极组织民团帮助指导百姓,仿效《三国演义》诸葛亮的火攻战术,用大面积的浓烟大雾化解了当地一场人心惶惶严重的蝗灾。他初到桐寨铺任镇长,便积极积极派人化妆打探为害一方的土匪高保胜的踪迹,并在一个天气闷热道路泥泞夜色漆黑的晚上,带领40多人的联防队,奇袭了高保胜土匪们的驻地,击毙匪首,近乎全歼顽匪。一九三九年的七月,土匪李耀贤带领六七百人去郭滩抢劫,曲令铎带兵主动追击,身先士卒,身负重伤,差一点儿捐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虽然如此,曲令铎在以后的剿匪及打鬼子的无数次战斗中,依然冲锋在前,毫无畏缩。

  曲令铎不仅能武,而且也很“重文”,他非常重视发展教育。齐国名相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百年之计,莫若树人。”国学大师蔡元培也说过:“学术昌明的国家,没有不强盛的,反之,学术幼稚知识蒙昧的民族,没有不贫弱的。”同样,曲令铎也深知教育对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是多么重要,他要在力所能及情况实现实力救国的理想。当时,唐河以西很大的区域没有中学,甚至在偏僻的乡村连小学也没有,儿童失学现象十分严重,成为国家民族的重大损失。曲令铎决心在唐西办一所中学,他到处奔走,大力宣传“教育是立国之本”的道理,争得乡绅名流和各界人士支持。唐西中学初创,事务千头万绪,而且经费支出举步维艰。曲令铎与人昼夜谋划,殚精竭虑资金不继时,曲令铎四方筹措,并把自己微薄薪水贡献出来。曲令铎的夫人孩子们省吃俭用全力支持丈夫的办学事业

  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学校设施基本完备,后边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楼供教师住宿教室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餐厅图书馆、阅览室、仪器室、大操场一应俱全。还特请孙连仲为唐西中学题写了校牌。一九四一年开始招生,唐西广大区域的学生云集于此。因为学校管理严格,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较高,唐西中学声誉日隆。后来南阳、新野、湖北的一些学生也到这里求学。

  唐西中学的所在地“白秋”,在当时是方圆百十里的大镇名镇,寨墙高耸,护寨河宽深,商业繁华交通便利。唐西中学建成后,对白秋及周边帮助很大。“近水楼台先得月”,解放前白秋的读书人较多,解放后白秋“吃皇粮”、当领导的人自然很多。我就是土生土长的白秋人,曾经在唐西中学(后更名为白秋学校)读了七年书,也听闻不少关于唐西中学的辉煌历史。

  胸怀人民的官员,处处为人民办实事好事,爱民如子。民国三十一年,南阳发生了严重的灾荒,是继民国十八年之后又一次特大灾荒年,灾荒的原因主要是水灾、旱灾和蝗灾,受灾面积较大。曲令铎当时在赊店镇主政,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他采取了强有力措施:一方面申禀上峰就地开仓赈灾;另一方面积极募捐,严令所辖八乡镇各设粥棚一处,粮食来源各乡募捐自筹。曲令铎不断地到各处督察,严办营利舞弊、以强凌弱之人,力求公平,惠及全民。赊店镇设粥棚于山陕会馆,舍主系“特、福、禄、寿、喜”五册人员轮流施舍。他每天必去察看稀稠,视谁家饭稀,责令加馍。

  在这哀鸿遍野、饿殍遍地的情况下,曲令铎为保一方百姓生命,他奔走呼号,说服富商财主持续广设粥棚,终使本区十万灾民度过灾荒。至今在社旗县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跟着曲令铎,灾年都能活;跟着曲令铎,人人能吃馍。”

  随后,曲令铎奉命调升为唐河县国民兵团副团长(团长由县长符明信挂名兼任)。离任之前,他在区公所门前张贴了告示,又怕人们不到区公所看不到告示,就派人敲着锣在街上高喊:“曲区长在赊店期间,不管是区部或任何官兵,如有赊欠群众款物者,请速到区公所进行结算,保证分文不欠!”

  市民们听到后,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在民国三十一年的大灾荒中,他千方百计救民于水火,又联想到他不畏强暴嫉恶如仇的种种善举,绅商民众纷纷到区公所恳求挽留。曲令铎告知挽留的人们,自己接到上级的委任状,已无法抗拒。当时有十几个人亲自跑到南阳去找范县长请愿,恳求不让曲令铎调离。但是,调任曲令铎,非范县长职权,而且曲令铎因政绩得以擢升,是件好事。范县长反复解释,请群众理解谅解。

  曲令铎临走之日,赊店古镇士、农、工、商教员、学生一齐出动,惜别的队伍从山陕会馆到河南街,又到十里外的庙岗,一直延续到三十里外的青台,所经之处,路边摆满桌子,桌子上摆放着酒肴、瓜果各商户和居民不约而同在自家门口摆桌凳,桌子上放置酒肴、茶点以示深情送别之意。当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群众们自觉地列成数里长队。据说,那天赊店镇的人差不多都出动了,其热烈气氛和偌大的场面是赊店镇前所未有的,欢送的人们盈街载道,挤得水泄不通。最后,曲令铎多次挥手致谢,并与众绅商一一握手,拭泪而别。至今,社旗山陕会馆仍保留着曲令铎的德政碑。

  “老百姓是那定盘的星”,历史是人民写的,人民群众对一位官员的评价,往往是最公允的。官员的腐败或清廉,私欲和公心,为害或造福,在人民群众面前,一览无遗

  后来,曲令铎又调任桐柏县任县长,他不仅对公事一如既往尽职尽责,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更是没有放松。当时,他的夫人李静玉带着几个孩子住在县政府后边的家属院内。他夫妇二人对子女的教育十分严格,始终都以四维八德为准绳。要发奋读书,力求上进,从小树立爱国爱民的思想。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其身正,不令则从”,身教胜于言传,曲令铎教育子女不只是口头说教,更是以身作则。曲令铎身为县长,从来是反对奢侈,崇尚节俭,他的一件大衣一直穿了十几年,一直到布面都褪了色还不舍得扔掉。在生活上更是不讲究,不论吃啥从不挑剔。李静玉不但识文断字,亲自教孩子们读书认字,还有一手好针工。孩子们的衣服都是她亲手做的,一件衣服老大穿后烂了,打上补丁老二穿,直到没法缝补为止。当时县城就有人说:“县长的儿子穿带补丁的衣服,真是少见。”

  因为家风良好,曲令铎的子女在解放后都学有所成业绩不凡。曲令铎的长子曲孝先,北京大学物理系高级顾问。1988年,获国际科技发明金牌奖、国际科技发明银牌奖,以及水污染处理装置等四十八项专利发明。先后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奖章和证书,“中国当代发明家”称号等众多的奖章和证书。终生享受政府津贴,七十八岁后又与夫人钦春芳从事文学创作,现已与夫人合作写出长篇武侠小说《大铁椎传》,已付梓出版。曲令铎三子曲信先,一九五八年~九六三年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读书期间,就脱颖而出,创作大型话剧《斯巴达克思》。他的创作才华,深得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兼中国科技大学校长郭沫若的赏识。多年来,曲信先除自己创作的电视连续剧《大潮汐》、《婚礼上的儿歌》等剧本分别获得全国最高奖“飞天”长篇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及“天龙”一等奖外,还写有电影电视剧上百部集。曲令铎的孙子辈,多人是高级工程师,在不同领域为国家作出不凡的贡献。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解放前的“县太爷”能够如此清廉做官,实在寥若晨星,极其难能可贵。即使在今天,曲令铎清廉为官的事迹,仍然值得大力倡导和学习。

  曲令铎的一生,勤政、爱民、爱国,是高洁、光辉的一生。虽然,在文化大革命那个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社会中,曲令铎不幸蒙冤而死,未免令人叹息伤怀。但是,最终拨云见日,曲令铎后来得以平反昭雪——英雄已去,英名永存!

  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道尊敬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役之邦”。很感谢作者曲刚强老师,他用自己忠实而智慧的笔,穿越历史的风沙,还原了一位唐河英雄的辉煌历史,滋润了唐河文化和灵魂的黑土地。也很敬佩曲刚强老师“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继《曲令铎传》之后,曲刚强老师历时多年创作的《曲氏家谱》《曲刚强诗词选》,也已面世。

  吹尽黄沙始见金!真正的英雄不会被历史的风沙所湮没,唐河、桐柏、社旗等地的人民不会忘记一位英雄及英雄的足迹——“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英雄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曲令铎传》,情节跌宕起伏,不乏主人公苦练武功、剿灭匪患、虎口脱险、伏击日寇、革命起义等扣人心弦的章节,加上曲令铎“廉洁爱民、剿灭匪患、抗击日寇、兴办教育”不凡的人格魅力,在今天,仍有其熠熠生辉的时代价值。如果,有伯乐能够慧眼识珠,投资《曲令铎传》,拍成一部电视剧,剧名为《曲令铎传奇》或《唐河英雄》,再稍加艺术的润色,我想也很可能会有《桐柏英雄》《喋血英魂》的动人效果,也将成为向外界宣传和推介唐河一个强有力的文化平台。

  相信,有文化和追求所点缀的人生会更加美丽!祝愿曲刚强老师和他的文学里程碑《曲令铎传》永远青春!

  祁航,男,唐河县张店镇白秋村人,毕业于211院校硕士研究生。爱好写作,自1992年始,有300多百篇散文、小说、诗歌等作品发表于国家级、省市级刊物。2015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爱,坠斜了天空》。现于南阳市油田第七中学任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