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张爱玲:我想给妈妈赔罪,可是她已经不在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张爱玲:我想给妈妈赔罪,可是她已经不在了

2018-05-12 21:00:42 作者:若晗 来源:心之助 阅读:载入中…

张爱玲:我想给妈妈赔罪,可是她已经不在了

  心之助,最值得信赖的女性情感咨询平台

   心之助(微信:xinzhizhunvxing)

  每晚9点,你我亲密相会

面对命运,她能输的已经通通输光。——心悦君

  文 | 若晗

  2018年1月12日,在苏州吴江区同里镇,天有点冷,小孩子出门都要围上围巾

  3岁的男孩小苏看着正在翻箱倒柜妈妈,喊妈妈帮他寄围巾。

  妈妈杨某是个单亲妈妈,她看着这个连父亲都不知道是谁的儿子想想自己悲惨一生突然觉得,母子俩一起死也挺好。

  她走过来,双手抓住了围巾的两端,猛地勒住儿子的脖子,不多久,男孩倒地失去知觉,她这才松手,随后将小苏抱到床上。

  这不是小说,它是一起真实案件——一位母亲勒死了自己3岁的儿子。

  之后的七天,未成年检查科的检察官付雷,几乎是红着眼睛审完这起案子的。

  “悲伤就像漫堤的河水,缓缓地将我淹没。”作为一个7岁女孩的父亲,感同身受的检察官无法抑制悲痛,他写了一封给孩子的信。

  在给孩子的信里,他一直在说的一句话是:孩子,请你原谅

  这不是第一起儿童遭受亲生父母迫害的案件。南京虐童案、四川兽父强奸案、广西迷信虐童案……而这一次,稚嫩无辜的孩子,只是请求母亲帮忙寄一下自己的围巾而已,竟然就断送了生命

  除了亲身断送孩子生命的母亲,还有很多母亲是硬生生把孩子逼上轻生的绝路。

  曾看到一条新闻:一个重点高中高三的孩子,父母离婚,母亲一直把怨气发泄在孩子身上,尽管学校和家就隔一条马路,孩子却选择做寄宿生。圣诞夜下大雨,晚自习后他一个人爬到实验楼,在黑板上留下遗书说:感谢老师同学,但是我要去了。接着,跳楼身亡。有网友留言说,他的心情是多么绝望灰暗,才会在即将独立时候还是选择离开

  真的有那么多人不爱母亲吗?是的

  在很多人为母亲节挑选礼物、在朋友圈孝心同时,还有很多人笑不出来,更“孝”不出来。

  豆瓣上曾经有个知名小组,叫“父母皆祸害”,里面活跃成员最多时达到15万,曾被有些网友称为“豆瓣最有价值小组”。在“戒网瘾邪教教主”杨永信臭名昭著期间,小组内对于父母的行为更是怨声载道

  (小组内部分帖子

  那些被关进所谓的“戒网瘾中心”的孩子,出来后大部分都选择了离开父母。

  他们不是不想爱父母,是没有选择、也无法改变,只能选择接受沉默和逃离。

  在知乎上曾经看过一个主题,叫“讨厌自己的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大家的回答扎心了:

  幸福母爱总是相似的,不幸的母爱则各有各的不幸。

  《白夜行》,里面毫无工作能力的母亲哄骗女儿给附近的恋童癖玩乐,身为母亲的她会面无表情地在附近荡秋千

  法国导演伊娃·爱洛尼斯科在半自传电影《我的小公主》里,声讨母亲为了金钱地位,为少女时的她拍摄尺度写真。

  在香港大学时,张爱玲的老师给了她八百块钱作为奖励,张爱玲欢天喜地地拿去给她母亲黄逸梵看。母亲没说什么,只叫她放在那里。张爱玲惴惴然放下,离开,过两天再来,听说那钱已经被她母亲在牌桌上输掉了。

  比这更让张爱玲心碎的是母亲说过的一句话, “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很多不被爱的孩子的心里话是:

  “妈妈,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我和母亲的爱恨情仇

  在年少时,我曾经有过一个设想:

  假如我的母亲不是我的母亲,她一定是我生活圈子里最不想也不愿意接触认识的那类人。

  性情暴躁冷酷无情……

  我真的很不忍心将这些贬义词用到她身上。

  小时候,她总是强迫我发奋学习,强迫我做不愿意的事情。要不然就是打骂、冷暴力

  后来,她希望我成为别人眼里的好学生成功人士,工作不能找自己喜欢的,要找“有面儿”的;

  谈恋爱,她希望对方有车有房,工作稳定。至于有多爱我,并不重要

  我深刻地记得,一向学习优异的我在月考成绩下滑,妈妈在看到成绩单时恼羞成怒,从厨房拿起菜刀,恨不得生生地把我劈了。

  而她说过的话让我一辈子都记得:你说说你有什么用!

  从小到大,我的感受不足一提。 即便她很认真也很躁狂得觉得“我已为你付出了一切”,但她的着力点依然是这句话中的“我”,而非“你”。

  曾经看到一个13岁男孩的日记,他说:“我经常被妈妈骂,她经常拿别的孩子好的地方和我比。”因为一个误会,他的妈妈让他罚写“诚实”两个字400遍。

  他曾经想反抗,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强烈无助和绝望,他很多次想过轻生。

  最令我触动的一句话,在日记的末尾。他说:“少给我一点情谊,怕最后我会难以丢掉。”

  是的,假如她不是母亲,是路人甲乙丙丁,我们还会痛苦吗?

  不会。

  顶多觉得这人可笑,然后一笑而过。

  但母亲不是。

  在给与我们痛苦的同时,她还给了我们好多爱。就像我的母亲一样:她说为我付出了一切,这是真的。她拼命赚钱,也是为了给我更好的生活。

  这些情谊,实在办法随随便便抛在脑后。

  我们跟妈妈,大概就像两块磁铁,有时相爱,如异性相吸,无法分离;有时却相杀,如同性相斥,互相嫌弃。

  所以我们就变成这样:

  一边为了母亲的所作所为痛苦,一边为了她给的爱而内疚

  一边被书本上学过的孝道控制,一边为了新时代摇旗呐喊

  我对我妈妈想表达的那一万句话,是爱。

  阻止我表达那一万句话的东西,是恨。

  除了那些极端的、配不上"母亲"二字的妈妈,更多人和自己母亲的关系是:爱恨交织。

  爱恨交织的母爱,有共性,也有个性

  共性是:大多人,都背负着中国式母爱。

  而个性,源自我们的外公外婆,妈妈的原生家庭

  中国式母爱长什么样?

  1. 付出者和获得者之间不对称。

  有一个妈妈,给30岁的儿子中午去单位雨伞,儿子很生气,而妈妈很伤心。作为一个妈妈,一方面她付出了,觉得很安全;一方面儿子不领情,她很受伤。作为儿子,一方面想要和母亲完全分离,成为一个个体化的人,一方面对于母亲的付出感到愧疚

  不合理期待,让彼此都变成了“不好”的人。

  2. 打压孩子,成了很多母亲的本能

  很多“虎妈”的教育严苛,就像那个罚孩子写400遍“诚实”的妈妈。

  我相信这世上几乎所有的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每个妈妈表达爱的方式会不一样,或许这些方式并不是孩子愿望接受的。由于方式不匹配,孩子可能会接收不到妈妈的爱,从而会在幼小内心里认为妈妈不爱自己。

  3. 传统价值观,让母亲和孩子都过着失去个性的人生

  从小到大,我们不仅有被“别人家的孩子”支配的恐惧,还有被“标配人生”毁掉的个性。而被传统观念绑架着的母亲,一边当着我们无趣人生的始作俑者,一边被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凌迟。

  我上小学时,老师给过两个作文题目:“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交上来的作业里,妈妈全都是“温柔的妈妈/我有一个好妈妈”,而爸爸却有“爱抠脚的爸爸”“总是躺在沙发上的爸爸”“爱做各种小发明的爸爸”。

  妈妈都是好妈妈,但是我们的文化惯用歌颂制造毒药,喂服给身心俱累的母亲。让她们把生命所有的热情都消耗在家人身上,唯独忘了她自己。

  那么,那些源自母亲原生家族的“个性问题”呢?

  15岁那年,我上高中,被妈妈送到距离学校近的外婆家生活。自那时起,我决定原谅妈妈了。

  因为我发现,我的外婆简直是女巫。她会毫无理由地发脾气,动辄靠冷战宣誓自己的政治正确

  有一次妈妈来看我,在夜深人静时突然和姥姥争吵了起来,那堪称海啸爆发,火山喷薄,两个女人的尖叫,嘶吼,愤怒,还有各种碟碗瓢盆的摔裂声。我在房间心惊胆战过了一夜,说实话,我真的怕极了这两个暴君。但断断续续地,我听明白了一件事:妈妈怀孕了,想生下来。外婆不同意,理由是:家里有一个拖油瓶已经够烦的了,再来一个,那不是还要她帮忙看孩子吗?这一场战争中,唯一让我感激母亲的一点是:她说我不是拖油瓶,为外婆骂我拖油瓶而发火。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我真正开始理解母亲,也开始理解外婆,是在我大学读历史系开始。

  抗美援朝、60年大饥荒、文化革命……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的生存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活着就不易,没有人告诉他们怎么样当父母;他们很自然地就把这种苦难记忆转嫁给了下一代

  到了我们父母这一辈儿,他们从来就不曾被温柔对待,不知道正常的“爱”的滋味,他们也很难去爱,无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或者与亲人难以沟通、不屑沟通。

  于是,一类人呈现出来的是被打压式的低自尊,另一类人呈现出来的是报复性的极度自私这些性格悲剧,很容易就在我们当下的这个社会中看到它的效应。这让人痛心,但又能怪谁呢?

  就像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出身名门,祖父为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家中极为守旧,打小裹脚,读的是私塾,弟弟却被送进震旦大学。与此同时,她是遗腹子,没见过父亲,从小见的只有嫡母和亲生母亲这两个寡妇,她心中有阴郁一面,她不是故意要那么暴躁严苛的,是命运要她这样。

  黄逸梵虽然不是个称职的母亲,但她也是位母亲。临终前,她写信给张爱玲,只盼望再见她一面。张爱玲思忖了半天,仍是没有去,但寄了些钱过去作为补偿。晚年的张爱玲很是后悔。有人曾去拜访晚年的她,张爱玲说:“我在与我的妈妈说话呢。来日,我一定会去找她赔罪的,请她为我留一条门缝!我现在唯一想说话的人,就是妈妈!”

  最可怕的, 就是当我们终于懂了母亲,她已经不在了。

  图注:张爱玲的妈妈黄逸梵。

  和张爱玲相似的是,我们在长大后往往发现,世界不该是父母给我们那样的。我们懂得原生家庭、懂得“爱”有多重要、懂得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如何教育子女,如何过不那么“标配”的人生。

  很多90后妈妈的孩子在写作文时,已经开始写到“我那个爱淘宝的妈妈”“爱美甲的妈妈”。

  但是背负着上一代母爱的痛,我们需要耗尽所有的力气才能把这些流毒洗掉。必须像哪吒一样,历尽艰难,剔肉还骨,成为一个新人;最终,才有资格怜悯地看着父母,用慈悲的心宽恕他们。

  和母亲和解,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麦兜我和我妈妈》里讲的是这么一个故事

  小时候的麦兜和妈妈相依为命,他的妈妈没有什么体面的工作。在电视台里扮过“家政”超人,开过理发店,和别人合伙卖过水果……

  小时候的麦兜觉得,如果妈妈是个知识女性就好了。

  为了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买过一段时间彩票。可是奇怪的是,只要麦兜选的号码,必不中;麦兜不选的,必中奖。

  麦兜告诉妈妈,你可以买我不选的号码,这样我们就可以发财了。

  但是妈妈说她不会这么做,因为信任

  和很多小孩一样,麦兜从小都认为自己的妈妈不够厉害,自己的家庭不够有钱,没办法给予自己更多的东西。

  和很多小孩一样,麦兜长大了,开始和母亲疏远,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接到老家电话。因为积劳成疾,妈妈过世了。

  悔恨遗憾。还没来得及,和妈妈说一声感谢。

  麦兜突然茫然了,像失去了一切。他走啊走啊,不知走了多久,直到走到一个叫天涯海角的地方。

  方便面里,有家的味道

  后来的后来,麦兜成为了一名神探。而这一切,源自他内心中和母亲的和解。回忆起曾经,他说:我的一切,都是来自我妈妈。

  “每一次感觉到灵巧

  每一次觉得自己很勇猛

  我都很真是地感觉

  我和妈妈,在一起”

  麦兜的妈妈是一个平凡的妈妈,就和成千上万无法选择命运的母亲一样。

  她们或许脾气不够好、不够包容

  或许控制欲太强,插手我们的生活;

  或许斤斤计较,有小市民可憎的模样

  这一切都是命运的赋予。

  但是,我们还是要充满感恩,因为:

  面对命运,妈妈可以输的,已经通通输光

  面对命运,妈妈可以赢的,都赢了回来

  她把赢到的都给了我

  把输了的留给自己

  妈妈,虽然恨过你,

  但是,谢谢你爱我。

  —— 心有助,不孤独 ——

  PS互动话题丨你最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

  -作者-

  若晗,资深写手,经历过所有的无悔人生,愿意把温暖带给每一个值得的你。

  

  精选近期高能文章,点击下方不错

  北京女子图鉴:哪种男人才是你的终点

  张檬刘雨欣:小三就害怕遇到这样的原配!

  原来,只有这样的男人才会真爱你一辈子

  

  点击“阅读原文”,我们永远不散!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