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一名“积极废人”?
1.
最近有一个词特别戳中我——积极废人。
它指的是那些喜欢给自己定目标、却永远做不到的年轻人。
他们看起来很积极乐观,但骨子里却缺乏行动力,如果实现不了梦想,就唉声叹气,同时也会对自己的懈怠和懒惰后悔。
学妹那天跟我说:马上临近毕业了,发现自己一无所获,对眼前充满迷茫。
我认识这个姑娘两年了,她在这两年里都会隔三差五跑来跟我聊天,聊天的内容基本是最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来征求我应该怎么办?
我最近想要看一些书,学姐你有推荐的吗?
我也想学习做新媒体、写文章投稿,你可以带我吗?
我有点想考研…
学姐,你是不是要准备出国,你学雅思了吗?
听说你学了日语,我也想学!
……
诸如此类的小目标,在我认识她的这2年里遇到了太多次,但却没有一件事是她认真对待并完成了的。
以至于前几天,她又来和我说想考个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的时候,我没再给她更多建议,只说了几个字:
行动就可以。
2.
有多少和学妹一样的人,很有想法和规划,但最终却没能付诸行动。
所谓的“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说的就是这样的你我她。
“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本月不瘦10斤不换头像,练出马甲线!”
“23点前一定要睡觉,7点前一定要起床!”
“每天花半小时练习英语口语!”
“今年目标存5万!”
这些充满斗志的目标,最后都在懒惰和后悔中,化成一句单薄的口号。
而你也许不会知道,细水长流的坚持,终将会你一生中某个时刻为你带来怎样的回报。
1968年,上海电表厂有个小工,没事就看英语书自学英语,每一段时间都给自己定下目标,分配好工作利用好业余时间。而其他的小工没事就抽烟打牌踢球,还嘲笑这个小工,哪怕有人跟随他学习,最后坚持下去的也只有他。
后来厂里来了一些英文材料,全厂没一个人看得懂,就这个小工看得懂。厂里一下子轰动了,所有人都对这个小工另眼相待。
但他还是小工,地位并没有改变。
又过了一段时间,政府机关缺个翻译,就跑来把他借走了,再也没还回来过。这个小工名叫杨洁篪,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
3.
杨洁篪的坚持、他的踌躇满志,在付诸实践、坚持下去的加持下,让他的人生出现了另一种可能。
在《Legal High》里有这么一句台词:
“才能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该靠自己挖掘创造的。我也不是什么天才,我只是比任何人都拼命,一步一个脚印坚持过来了。等我回过头,背后空无一人,那帮懒惰的人在山脚念叨:谁叫那家伙是天才。”
想的再多,不如行动一次;说的再多,不如立刻去做。
最后以《新京报》的评论共勉:积极废人,只是有点急功近利。少一些急躁,调整好心态,脚踏实地也许会有更好的改变。
-end-
今日互动
说说你“积极废人”的症状?
编辑:王文怡
投稿发至
oranges_tc@163.com
推荐阅读模仿抖音致伤致残:欢迎来到“无聊致死”的时代
他用一块板带你领略速度与激情
这是一位动不动就真·开车的BMX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