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这一点,才能成为人群中的1%
看书有道每晚用动人的文字陪你入睡
主播丨扬歌
生活在一个喧嚣的环境中,有很多东西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比如,每次下决心想要好好做事的时候,全世界的风吹草动都是诱惑。
总觉得手机时不时在对你招手,控制不住想去摸它的冲动。
刚整理好心情,突然肚子一阵翻滚,想上洗手间。
一会儿口渴想喝水,一会儿嘴巴寂寞想吃零食,隔几分钟就坐如针毡。
右下角的微信图标一闪烁,有人给你发消息,就马上点开,然后就聊嗨了,把刚刚正做的事情丢在一边。
…………
现代社会许多碎片化产品提高了我们的时间利用率,同时也让我们养成了三心二意的习惯。
随之失去的,是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的能力。
大学的时候我有个朋友,周末一有空闲,就喜欢到星巴克“看书”。
一般是先点杯饮料,然后找个角落的位置,翻开书页开始看。
刚看没几页,觉得应该先发条朋友圈打打鸡血,于是拿起手机开始自拍。
大概拍个几十张后,挑出一张既能露出杯子上的Starbucks Logo,又能露出书封面,还最显脸小的照片。
个图,加个滤镜发朋友圈,配上文字“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今日目标是把这本书啃完”。
然后心满意足地继续看书,不到五分钟,又忍不住拿起手机想看看有没有人给自己点赞。
要是有人点赞或评论,则暗自偷乐,但不会回复(因为这时候自己正在认真看书);
无人点赞评论,则坐立不安,内心纠结是不是拍得不好看,要不要把这条删掉……
就这样魂不守舍地,一个下午的宝贵时光都消磨完了,结果当然是每次目标都没有完成,而真正能吸收并化为己用的书中精华,也是寥寥无几。
这张图许多人一定都有共鸣
对于这样的人,你能说他们不勤奋吗?确实勤奋。
大周末的,本来可以在家刷剧打游戏,或是出门逛街,但依然选择拎着重量不小的书本出门,还给自己定下了读书的目标。
但问题出在哪儿呢?
思想太繁杂,注意力太分散。
太多零碎的事情占据了他们的大脑,无法专心做一件事情。
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下午三心二意的时光,可能还不如别人在家专注读书一小时来得有收获。
勤奋是可以被看到的,可是看到的“勤奋”就是真勤奋吗?
很多人在小学时天赋异禀,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可上了初中、高中后却一落千丈,一直在中游徘徊。
奇怪的是,他们的勤奋程度可能并不比以前差,甚至学习时间还比以前要投入更多。
每天5点早起背书,晚上自习到1、2点,结果呢?却不如那些7点起床,12点前睡觉的人成绩好,这是为什么?
鸡汤界很流行一句话:“你的不优秀,都是因为你在假装努力。”
问题是很多人没有在假装,他们确实花了很多时间精力,结果依然效率低下。
比不努力更可怕的,不是“假装努力”,而是以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努力,而是一种心无旁骛的“专注力”。
专注力,指的是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某一事物的心理状态。
它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之一。
回想一下,最近一次你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情的持续时间是多久?
10小时?3小时?还是1小时不到?
心理学家丹尼尔·格尔曼在《专注》中引用了一个研究结论:
幼年时专注力越强的孩子,他们成年后越容易取得成功。——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方面。
专注,是一种对意识的掌控,而这种对意识的掌控力,决定你生活的质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拥有专注力,也意味着拥有了更多可能。
细数那些成功人士和学霸,无一不是专注力强的人。
前金山公司CEO、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从小就是个学霸。
大学时,他每天早上7点就去教室抢座位,总要坐在最好的位置听课,没课时便到机房或自习室里待到很晚,就连礼拜六的看电影时间,都经常是安排在九十点钟自习结束后的第二场。
每天在自习室里待10多个小时,很多人都能做到,真正难的是,在这10多个小时内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专注消化和吸收知识。
如此高密度高强度的学习,使得他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四年的学业。而他身上这种专注的特质,也延续到了之后开发软件和经营公司的历程中。
在互联网圈子里,雷军有一个著名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秉持这套方法论,他创办了小米,也帮助朋友成功创办了20多家公司。
而在这七字诀中,他把「专注」排在了第一位。
曾经比尔·盖茨被问到成功的秘诀,他只给出了一个词:“Focus(专注)。”
而乔布斯更直接地表示: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
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就不可能集中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干什么事情都只能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呢?我有3点小建议。
1、先在心中明确,做这件事情的意义。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能量大小,取决于内心信念的坚定程度。
很多人工作感到累的原因,是因为对自己目前所做的工作不够感兴趣,对公司更没有任何感情。
而雷军的不知疲倦,正是因为在他的心中有明确的目标,有坚定的信念。
曾有人问他,在连续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工作,你还有快乐的感觉吗?他答:我把别人睡觉的时间用来完成工作了,我很快乐呀。
所以,要培养专注力,可以先从感兴趣的事情入手。
2、划定一个高效时间段,先做有难度的事
大多数人效率最高的时间是早晨,也有一部分人是在深夜,不论是哪一种,只要选择自己效率最高的时间段来专注做一件事情,并且划出明确的截止时间。
先做最有难度的、需要整块时间处理的事,这样的话你才容易全身心投入进去,再加上截止时间的刺激,使你不得不在压力下,达到专注的状态。
3、远离诱惑,把干扰项减到最少
当今社会,对大部分人来说,最大的干扰源就是手机。
明明上一秒还在专注地处理某件事情,下一秒信息声音一旦响起,就很难充耳不闻。所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人为地先把干扰项减到最小。
比如:
尽量选择安静且不容易被打断的环境进行重要工作;
进行时把手机关静音,或者放在远处。
如果特殊情况需要保持联络,可以设定截止时间,比如1或2小时看一次手机,以免错过重要信息。
村上春树说:
“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睁着眼却什么也看不见。”
十小时的低效努力,也抵不上一个小时的全身心投入。
专注力并非天生的能力,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成。
不妨挑个周末早上试一试,把手机关机一个上午,专注做一件重要的工作或是自己喜欢的事情。
大部分人会发现,这半天里你没有错过任何信息,也不会有人找你。而你却比别人多获得了几个小时专注做事的满足和成就感。
专注做事,忘记人群,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本文内容为看书有道原创
转载请后台申请授权
猜你喜欢
/ 情感好文⊱撑不下去时,看看这18张照片/ 观点好文⊱王菊,你凭什么这么火?!后台回复“你的星座”
(如:双子座)
推荐你一本适合你星座读的书
↙↙↙世界正在奖励爱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