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年前骂我最狠的人,现在爱我最深”|那些不得了的事是怎么发生
这是 新世相 的第 641 篇文章
一
世界杯来了。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个视频,很想推荐给你们。
视频的主角是足球明星内马尔。如果你不太熟悉他是谁——
92 年出生的天才球员。
世界杯球员中身价最高。
2017年《时代》杂志“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榜之一。
他出生在巴西圣保罗州的贫民窟。
今年世界杯开赛前,巴西一家电视台做了一期节目,按照 1:1 比例复制了内马尔童年居住的小屋,邀请他回去参观。
我看到这个视频时,第一反应是震撼。然后是心软。
我把这个视频的原版分享给你。看完你会知道,那些了不起的人和了不起的事,是怎样开始的。
视频来源:YouTube
穿过过道和客厅,打开自己当年的卧室门时,这个 26 岁的世界级球星一下子就忍不住了。
整个视频里,内马尔都没说什么话,一直打量着那些熟悉的柜子、床和足球。
他看到桌上的小摆设和小时候得的奖杯,惊讶地笑出来,又忍不住抹眼泪。
节目组还偷偷邀请了他父母和他妹妹。家人走进来时,他拥抱着他们哭出声来。
内马尔说:“那时候我们全家四口人都不得不挤在这间小卧室里睡,这就是我一切开始的地方。”
事实上,当年他家真实的样子比这个要破旧很多。是贫民窟很常见的那种板棚房:
内马尔童年居住的小屋。来源:YouTube
童年的内马尔在家玩球
4 岁时他就很喜欢踢球了,那种用碎布头做的布球。大概长这样:
内马尔的父亲说:“我们的生活不是从 0 开始,而是从零下五度开始的。”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往前、往上走多远,当你回到自己梦想开始的地方,那时候你才最了解你是谁。
二
从巴西贫民窟,走向世界之巅。
看似不可能的人生路线,却是内马尔实实在在的人生。
事实上,几乎所有不得了的人和不得了的事,都有一个并不起眼的,甚至让人意外起点。
我和同事们收集了一些这样的例子:
①
一出现就骂声满天飞的APP
前几天,有几张截图在朋友圈疯传。截图内容是 7 年前一款 App 上线后,大家对它的评价:清一色的一星。
有说它功能残缺的。
有质疑它抄袭、没创新的。
有直接骂的。
“恶心”、“垃圾”、“脑残之作”、“这是个杯具”……
这款应用就是曾经的微信。
7 年过去,微信现在每月活跃用户量是 10 亿。
谁也没想到,如今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正是曾经被我们强烈否定、质疑过的。
微信现在的评论区多是五星,更多的也不是“评价”,而是“建议”。
从前的质疑,变成了现在的期待。
——机会到来的时候,常常看上去是丑陋的。是质疑、中伤或者否定。但它是你往前走的动力。
②
一个没人注册的视频网站
2005 年,有 3 个人做了一个让年轻人谈论理想对象的社交平台。
那些单身的人上传自己拍摄的视频,展示自己容貌,并进行自我介绍,再讲一讲理想伴侣的条件是什么。
为吸引第一波用户,还声明只要女生上传视频,就会奖励20美元。
理想的拍摄视频类似:
截图来自该平台宣传视频
然而,成立整整 5 天,半个人影都没有。
在 2 月 14 日当天,全网注册用户也只有 3 个平台创始人。
他们就商量着把规则改了——“所有视频都可以上传,只要有就好。”
第一个视频也是联合创始人 Jawed Karim 自己拍的,只有 18 秒,叫《我在动物园》。
视频《我在动物园》截图
现在,这个平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用户超过 15 亿人。
这个网站是 YouTube。
2010 年,YouTube 在网站上发起一个活动:邀请全世界的网民用摄像机纪录下自己在 7 月 24 日这天的生活,上传到 YouTube。
最后他们收到了来自 190 个国家和地区的 80000个视频片段,加起来超过 4500 个小时。
他们把这些视频剪辑成了电影《浮生一日》
2017 年,每分钟上传到 YouTube 的视频总长度超过 400 小时,每天上传的视频总长度是 65 年。
③
连房子都租不起的年轻人
2007 年,两个失业年轻人穷得连房子租金都付不起了,为了迈过去这个坎,他们决定把阁楼租出去。
传统的做法是在美国一个租房网站上发帖子。但他们自己动手建了一个,全网站就他们一家租房信息:
阁楼里就放了 3 张这样的气垫床。就在那个周末,3 个到当地看展览的游客入住了他们的客厅,解决了他们那个月的房租。
一周后,他们陆续收到世界各地的邮件,问自己的国家有没有这样的服务。
他们想顺势成立一家公司,结果连续被各种投资人拒绝了 7 次。当时硅谷大牌投资人 Fred Wilson 说:“根本没法理解,觉得他们是异想天开,把床垫放客厅地板上就把自己当酒店了,想啥呢?"”
——那时候他俩每周收入 200 美元,一度要靠卖麦片来维持生活。
后来终于有人投了他们,理由是“共享房间”这个点子太疯狂了。
接下来的 7 年时间,这家公司从 3 张气垫床,变成了如今的 100 万间房;从一个小小的阁楼,到遍布 190 个国家 35000 个城市。
这个网站叫 airbnb ,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民宿网络。
airbnb在旧金山的办公楼
airbnb 算得上是“共享经济”的最早实践者,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它的成功,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共享单车”。
Fred Wilson 后来说:“我们犯了所有人投资人都会犯的错误。我们太关注他们当时在做什么,却忽视了他们还能做什么、还可以做什么以及之前付出了什么。”
④
失去一切的自动铅笔专家
1915 年,日本一个金属加工厂的工人经过改良,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自动铅笔,名字叫 Ever-SharpPencil。
意思是“不用削,可永保笔芯尖锐”。
1915年「早川式缲出铅笔」
这个人叫早川德次,他因此申请专利、成立公司,将改良后的自动铅笔从日本推向了全世界,赚了很多钱。
但 1923 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爆发,早川德次位于灾区的家和 200 多人的工厂都成了废墟。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全都在关东大地震中丧生。
瞬间,一切都没了。他想离开这个伤心地,去了东京。沉寂很久后他重新创业,开始研发当时正流行的收音机,后来在电器行业又打出一片天下,成了日本家电行业的大佬。
他的公司叫夏普——你起码应该见过这个牌子的电视机。
人们都以为他离过去的自己越来越远。但细心一点你就会发现:夏普就是“Sharp”的音译。
他一直记得最开始的那只铅笔,和那段往事。
100 年后,早川德次早就不在人世了。但夏普在百年纪念日时,特制了一根自动铅笔。
⑤
一个被嘲笑“土老帽”的人
如果说每个男人的梦想是拥有一辆兰博基尼跑车,那么每个意大利农民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兰博基尼……拖拉机。
——兰博基尼最早是做拖拉机的。
但兰博基尼本人非常热爱跑车。
1958 年他开着自己的法拉利去比赛,期间离合器出了问题,伤到现场观众。
他觉得法拉利有缺陷,就写信给法拉利,但法拉利告诉他:“我用不着一个制造拖拉机的人告诉我如何制造跑车。”
后来,兰博基尼就做了自己的车。
现在,他的拖拉机也变得和跑车一样酷了。
⑥
一开始,他们只有车库
迪士尼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是在华特·迪士尼的叔叔的车库里:
因为制作《爱丽丝梦游仙境》时,华特花光了自己所有积蓄,为完成这个作品,迪斯尼兄弟就在这个车库里,拍摄爱丽丝喜剧系列:
后来公司从车库,搬到了赫利·佛蒙特不动产公司的小办公室后面的一小块地方,每个月 10 美元的租金。
过了一年,他们每月又增加 10 美元的开支,在好莱坞林荫大道租了一块空地。
后来又搬到旁边的一家商店里,租了个每月租金 7 美元的车库。
……
现在,他们拥有整个迪士尼王国——全球的 6 个主题乐园,共占地 15102 公顷;56 部长篇动画,每个角色都是经典。
他们创造了一整个童话世界。
迪士尼公司总部
迪士尼乐园
和迪士尼一样,还有很多伟大的公司是从车库走出的:
亚马逊如今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线上零售商之一。
Google 是全世界访问量最高的网站。
苹果改写了智能手机的历史。
……
他们都从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一步一步走出了自己的王国。
⑦
开着小破车到处卖鞋的人
他小时候就想参加奥运会,一直练习跑步,但练到大学还没达到标准,只能去当会计师。白天做会计,晚上去卖鞋,既然参加不了奥运会,就想要把鞋卖给参加奥运会的人。
把几十双运动鞋放在后备箱里,到各个体育场馆外面叫卖——就像你现在经常在夜市上看到那种。
他还经常把自己做的鞋送给自己大学时期的教练,让那些运动员免费试穿。
最初的两年,没有一个零售商愿意卖他的鞋。
这个人是奈特 · 菲尔,耐克Nike的创始人。
当年他用攒到的钱开了家小鞋店,快要倒闭时,其中一个员工的家人拿出 8000 美元救了他。
10 年后 Nike 上市,救火的 8000 美元变成了 160 万,翻了 200 倍。
奈特·菲尔把这个消息告诉当初资助他的老太太,老太太捂住心口,不停地摇头,说:“我还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没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耐克信条是:“just do it”。
耐克公司复制了当时菲尔用来卖鞋的小车。
三
讲这些故事,并不是想用这些故事给你灌励志鸡汤。
我想起曾经有个读者给我的留言,说她最开始来北京时住在一个小胡同里的合租房,一屋子上下铺住了五六个人。最苦的时候每天在巷口吃碗面管一天。
很多年后他创业成功,再开车回到那个巷子,又点了一碗面,吃着吃着就哭起来。
“那时候我什么都没有,只想着一定要从这里走出去。”
人们觉得成功很难,往往有很多种原因。起跑线比别人低,机会比别人少,或者时机不太对……
但事实上我们往往误解了成功所需要的基础条件。
你可以没有钱,没有好的房子,没有支持和信任你的人,但每当你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不要忘了,你还有活下去、走下去的决心。
这才是你的起点。
(注:文中所有企业相关的图片均来自官网)
晚祷时刻:
你的起点,在哪里?
为了你已经走过的那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