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语言
语言是变化的、流动着的艺术,处在变动无常的状态之中。某个世代认为文雅的礼貌用词,在另一个世代却有可能被认为是粗鲁野蛮的。在我眼中语言是一门清奇、清丽、清爽、清洁的艺术。而语言的载体就是文学作品。
为什么说语言氢气?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在起笔时就已奠定了全篇的叙述基调,轻重、缓急、冷暖,蕴含了作者的感情和时代背景,用情绪化的语言,把未曾出场的主人翁的情感和不同寻常的命运烘托映衬出来,这是基于作者个人写作风格、时代风貌,以及表述需要的匠心独运与刻意雕琢。好的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时空交错,意象独特,清中见奇,奇中涵清,是谓之语言的“清奇”。
为什么说语言清丽?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天高地远,行云流水,晨钟暮鼓,鸟语花香,以无比优美浪漫的笔触,使主人公的苦难人生或美满人生弥漫了美的成分,同时给读者阳刚向上、阳光进取的感触。 “人的两只眼睛是平行的,却不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却总好偏听一面之词。人只有一张嘴,却总能说出两面的话。”如是包含生活哲理的句子增加语言的穿透力,是谓之“清丽”。
为什么说语言清爽?文学作品的作者深厚的人文素养,健康的生活态度,崇高的文学审美情趣和严肃的创作态度,尤其是扎根基层热爱群众的情怀,会让人觉得清爽舒适。体现在文学作品上就是华美而不浮华,严肃而不刻板,灵动而不张扬,沉稳而无暮气,厚道里包含清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z这就是有所谓的清爽的语言。
为什么说语言清洁?如果说,清奇、清丽、清爽已奠定了语言艺术的基本审美基调的话,那么,从文风角度而言,就是作者坚持文化操守,以优美的语言捍卫了祖国语言的纯正、纯洁和神圣,以现代语体典范地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再次延伸了中国悠长的文脉,这就是所谓的语言的清洁.
语言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投身在语言的运用中那是一种美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