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拿什么来拯救你……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拿什么来拯救你……

2018-07-10 01:00:43 作者:读书村 阅读:载入中…

我拿什么来拯救你……

  一个有趣有味公号,很多读者置顶了(点上边蓝字关注

  我拿什么来拯救

  作者 | 丁小村

  

  我特别喜欢年轻时代的那个自己:有一颗怜悯之心,有一腔温热之怀,觉得自己必将有所作为,一定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但过了许多年,我发现,“拯救”是一个非常高不可及的词汇你不但不能帮助别人,很多时候你自己也处在无助境地之中。

  这种今昔对比,充满了反讽:就好比你想做观音菩萨,却发现自己正跪在一座泥塑的观音像前,请求她的救助

  

  医生托马斯是个花心萝卜,喜欢拈花惹草,有一天他到一个郊区小镇出诊,返回的时候在一间咖啡馆小坐了一会儿,和一个女服务员聊了会儿——她是个漂亮的小镇姑娘,就算只是和她聊会儿也很开心

  她却很不开心:家里有一个酗酒的父亲和两个坏脾气的哥哥,糟糕透了,她对这样的生活环境十分厌恶,她再也不想呆在这个家里了,她想去大城市生活。

  医生托马斯顺口说:如果你想去布拉格,就去找我。他把名片给她,俩人愉快地道别。

  对于风流的医生托马斯来说,这种话每天可能说几十次,过会儿他就忘了,他早就不是怜香惜玉的人了,并不打算拯救一个小镇姑娘脱离苦海

  没想到在一天傍晚,姑娘敲开了他的门:她一只手拿着他的名片,另一只手拖着一只大皮箱,装着自己的全部家当

  他都记不得她的名字了。她说她是特丽莎。他打算给她找个旅馆住下,第二天可以打发她自己去找工作

  就在这时候她突然晕倒了,她患了重感冒,他只好把她安顿在自己的床上躺下,给她找药吃。

  这是米兰·昆德拉小说生命之中不能承受之轻》开头的情节。我每次想起这个情节,就忍不住想笑:发生在托马斯身上的反讽,就好比“拯救”这个词儿的反讽。

  反讽是对特丽莎而言:对她来说,仿佛必须有这么一个拯救;对托马斯来说,拯救更像是一个笑话——

  中国老百姓特别恶毒总结了几句话:想救上市企业的人,结果变成了股东;想救房市的,结果变成了房东;想救妓女的,结果变成了老公……

  

  米兰·昆德拉被很多人认为他缺少宗教情怀,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米兰·昆德拉十分痛恨矫情媚俗,其实他想要批判的,是现代集权政治对于人心的毒害——最终整个社会都变得矫情媚俗,这也必然包含了宗教体系

  风流医生托马斯不喜欢矫情媚俗,他和许多女人亲热来往,但他从来不会和任何一个女人相拥而眠。因此特丽莎这晚睡在他的床上,让他感觉十分别扭。他只好坐在床边,看着她吃了药昏睡。

  特丽莎在昏睡期间一直拉着他的手:梦呓。

  这件事改变了风流医生托马斯。他没法子再和别的女人来往:因为特丽莎天天在屋里做好饭菜等着他回来。他偶尔忍不住和别的女人偷偷来往,回来她仿佛什么都知道,但她只是用哀怨眼神看着他,让他没法子直视她的眼睛

  我一直以为米兰·昆德拉是个外表冷漠嘲笑者:但看到这些,才懂得他是一个内心热烈梦想者——依然是拯救

  但是这一回:是特丽莎拯救了他。

  

  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结尾非常美好

  自从有了特丽莎,医生托马斯不再过以前的风流生活。由于苏联入侵并控制捷克,托马斯和他的知识分子朋友们集体反抗这种专制暴政,他们不断受到陷害,最终他决定离开捷克去法国,但特丽莎不喜欢到一个完全陌生地方生活,于是他们只好回到捷克乡下——托马斯当了一个乡村兽医,和特丽莎过着隐士般的平静生活。

  最后,他们双双死于一次车祸。他们是在参加一次乡村舞会返回途中出的车祸,因此电影用浪漫镜头结束——他们在轻柔婉转音乐中,相拥跳着华尔兹,淡出了银幕……

  米兰·昆德拉对矫情媚俗的批判,通过对于世俗和政治的嘲弄——为了抗议苏联武力入侵一个主权国家,姑娘们光着身子站在全副武装的苏联军队坦克前跳舞;为了嘲弄整齐划一歌功颂德,特丽莎给他们养的一条狗,命名为“卡列宁”——它有一张伟光正的宣教脸孔;为了反讽媚俗矫情,让风流医生托马斯遇上纯情的姑娘特丽莎,让他彻底变成了“老公”……

  我每次想到这些情节,就忍不住发笑,特别喜欢米兰·昆德拉和他的反讽艺术——

  风流医生托马斯没能拯救特丽莎,却找回了自己;特丽莎拯救了托马斯,却不能挽救他们的命运;米兰·昆德拉拯救了小说,却不能解救捷克——这个被强奸的国家。

  

  东野圭吾的小说《白夜行》也是一个拯救的故事

  少年亮司为了拯救女孩雪穗,杀了自己的父亲,然后不断地杀人,把自己变成了黑夜中的潜行者,一个别人的影子——但在拯救与被救中,他们都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黑夜。

  只想和你拉着手,在明亮阳光下散步——

  这最美好的愿望在拯救中失去了永远不再回来,这悲剧,源于一个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当然也就无力拯救:东野圭吾书写的是一种绝望

  为什么我们在年轻时代有着一份勇气与血气,因为我们有面对世界冲动理想。当我们被命运折磨负重不堪伤痕累累的时候,我们随之也失去了这种勇气与血气、理想与冲动——剩下的可能只是淡漠

  没有救赎,哪来拯救?救赎的是一份本心,是一种情怀。米兰·昆德拉小说中充满了近乎恶毒的嘲讽,但他终究相信一份救赎:比如特丽莎和托马斯,比如《玩笑》中那个偷公墓的鲜花送给情人的姑娘……

  

  在一家工厂里边,有个男孩和一个漂亮姑娘,他们都是在车间里干又脏又累的活儿普通工人。他们相爱了,男孩唯一能做的,是每天下班了用自行车送姑娘回家,给她买些能买得起的水果零食

  姑娘家坚决反对他们恋爱。因为两个贫苦人家孩子结婚成家,那既改变不了家人处境,也改变不了他们自己的命运。

  姑娘长得出众,后来有人来提亲,给厂长儿子提亲——厂长的儿子是个又丑又呆的二傻子,但她只要愿意嫁给他,就可以调进产部坐办公室

  男孩子不甘命运,每天下班了坐着郊区班车,从远郊的工厂赶去城里找活儿干,想多挣点儿钱,来改变他们的命运。

  最后,姑娘还是扛不住家人的压力,嫁给了厂长的儿子。

  在和厂长的儿子办婚礼之前,她和男孩私奔出去半月。她因此成了一个人人唾骂的女子,在婆家饱受歧视虐待——男孩一怒之下,上门砍伤了她的婆家人……

  我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很年轻,听着听着很有想流泪的感觉:当你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候,你什么也不能拯救。

  

  但跟着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社会,才能让你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未免让人心生绝望:就好比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写作《罪与罚》时候的感受,也就是东野圭吾写作《白夜行》的感受。

  也许拯救最终是不可能的。古往今来,在各种恶政之下,在不平等的社会中,在人心堕落人类陷入黑暗的时代——人们唯一能做的,是带着一颗救赎之心。

  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他让一个书呆子数学专家,去杀人犯罪,拯救一对遭受欺凌的善良母女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他让妓女索尼娅每天念着上帝,尽管她饱受欺凌,却向杀人犯大学生传达了上帝的福音

  在米兰·昆德拉那里,他敢于嘲弄上帝,但绝对不会嘲弄一个姑娘:她宁愿被判刑,也要去公墓偷花,送给自己的情人。

  凡是所有人都变得恶毒的社会:说明人人都已经丧失了救赎之心。

  -The End-

  阅后请点赞!最好的支持是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其他朋友谢谢

  点下边的题目链接阅读公号最新热文:邪恶社会制度打造人间地狱

  ◆你可能需要一点幽默细胞……

  弱势群体的相互剿杀

  图文注明外全部为丁小村原创,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均不得转载

  丁小村(dxcn916) | 一个有趣有味儿公众号

  这世界太嘈杂,因此我读书和写作

  长按上边二维码关注我,点下边“阅读原文”看前一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