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他清华毕业,多才多艺,却用22年时间,只做了这一件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他清华毕业,多才多艺,却用22年时间,只做了这一件事......

2018-07-13 07:32:14 作者:淡淡翠 阅读:载入中…

他清华毕业,多才多艺,却用22年时间,只做了这一件事......

  按 |  天眼,到底有多牛?它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大国重器,苍穹之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比德国波恩望远镜,灵敏度高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综合性高10倍!它一开机,就能收到1351光年外的电磁信号未来可用于捕捉外星生命信号。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南老。

  y 阿谷君

  李宗盛说:世界再嘈杂匠人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有这样一个人,将匠人精神做到了极致

  他舍弃高薪回国,花了22年时间,在大山深处,完成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天文学奇迹,让中国领先全球几十年。

  这个人,就是南仁东。

  人这一辈子,到底怎么过,才算对得起自己

  或许,他的故事,会告诉你答案

  1945年,南仁东出生在吉林辽源。他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对子女教育十分严厉

  比如家里来客时候,只有长辈客人可以上桌,晚辈只能在外屋小桌吃。

  但是,严格的家教并没有阻挡南仁东的“野性”。

  因为喜欢天文学知识,他从小学开始,就喜欢跑到家乡的龙首山玩。

  玩什么呢?看星星

  自己看还不算,还得拉着同学一起看。

  有一年端午,别人都忙着吃粽子,他却拉着一个同学,凌晨四点爬到了山顶,从日出到日落。

  在回来的路上,又指着夜空,给同学普及了天文知识。

  圣埃克苏佩里在他的作品《小王子》里,有一句经典名句“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南仁东也在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那颗星努力着。

  在辽源五中时,为了研究天文物理,南仁东提前自修了全部物理课程,还把《每月一星》这本杂志,当成了自己的必读书。

  在同学眼里,南仁东就是个天才

  他兴趣广泛,学习能力强,不仅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其他爱好也都能做到很好,让人自叹弗如。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还有一件事。

  19岁那年,因为学习成绩优秀,有一个北京军校专门找到南仁东,想要保送他去上学。

  谁也没想到,南仁东很干脆拒绝了:“除了清华北大,我哪儿也不去。”

  简直就是狂妄至极!一句话把招生老师气得跟他打起了赌。

  高考成绩出来后,南仁东真的以吉林省理科状元身份,考入了清华大学

  结果,刚进学校不久,南仁东就回到了家里。

  他不明白,自己明明填报的是清华建筑系,怎么就被调剂成了无线电专业

  他不愿意,就闹起了情绪

  工程师父亲怎么会看着他胡来?一顿训斥,把他骂醒,回到了学校。

  也正是这一次“阴差阳错”的调剂,为世界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

  命运总喜欢开玩笑,但是对充满“野劲”的人来说,这不过是另一场挑战的开始。

  重返校园的南仁东,在整个大学期间,都表现出了超强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

  病得全身都动不了了,他也没跟家里人诉苦,而是咬牙坚持着,让同学拉着板车送他去上课;

  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画画,以非绘画专业的身份,在全校绘画大赛中,进了前二十名;

  嫌宿舍太吵,就在下课后坐上公交车,拿着英语词典单词,每天500个,雷打不动......

  这段看起来近乎“自虐”的学习经历,在他将来的生活中,都化作了丰厚滋养

  2006年,FAST立项国际评审时,南仁东用一口流利的英语阐述了立项请求

  国际专家开玩笑说:“英文不好不坏,别的没说清楚,但关于‘要什么’,他说得特别明白。”

  还有一年,南仁东要坐火车横穿西伯利亚,去荷兰做访问学者半路不够了,他就通过给路人素描解决了自己的盘缠问题

  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全才。

   

  其实,只有南仁东自己知道,这些成功的背后,隐藏了多少汗水与坚持。

  1968年,南仁东从清华毕业,进入了通化市无线电厂,做了一名普通工人工作职责主要是在模具上打孔。

  如果他从此就安安稳稳地做一个流水线工人,生活倒也不会有什么压力

  可是南仁东偏不。

  这个喜欢看星星的人,内心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欢钻研学习。

  在工厂的十年里,他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学会了车、钳、铆、电、焊、设计、制图。

  不是专职,胜似专职。

  连同事也给竖起大拇指:“他设计的模具样板到机器上丝毫不差;插件接头接触不良,他就改进插头镀金。”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在积累

  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喜欢穿立领夹克、瘦身裤和锃亮的尖头皮鞋,看起来像个“艺术家”的人,会靠着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一步步走向自己人生的巅峰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后,南仁东考进了中科院研究生

  在这里,他先后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并到日本国立天文台做了客座教授

  在别人都羡慕他的时候,他的内心却是寂寞的。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

  “从我离开通化,从我离开祖国,我没有一次感到像在你家吃炒豆芽那么对胃口;没有一分钟的幸福可以和我酷寒的修江堤的日子相比。”

  两年后,他毅然舍弃国外的高薪工作,回到国内,在北京天文台做了副台长。

  你以为,这样南仁东就满足现状了吗?

  对一个仰望星空、拒绝平庸的人来说,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1993年,日本东京召开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

  有科学家提出:“要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南仁东听得热血沸腾,推开同事的房门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就是这短短的一句话,让他把自己的后半生精力,全部投入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

  我们总以为事情太难,未来太远,却不知,一个人一旦认真起来,就会拥有打动世界的力量

  为了给FAST选址,年过半百的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跋涉着。

  同行的人劝他:“您在山下等着我们吧。”

  他摇摇头,说:“我和你们一起上去,看看实际情况。”

  终于,经过13年的选址、勘察,他们选定了贵州平塘的大窝凼。

  多年后,当《运行中国》的主持人问他:“你们不选在北京,不选在上海,不选在长沙,为什么?”

  南仁东带着蓝色安全帽,穿着半身牛仔裤,用英语回答

  “因为要造这样一台望远镜,它的选址一开始就要考虑很多标准。我们不想挖走太多土和石头,那样花费就太大了,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现存的天然坑洞。”

  但是,光选好地址不行资金问题才是决定项目能否实施关键

  为了“推销”这个项目,南仁东坐着绿皮火车到处跑。

  不管国内国外,不管参加什么会议,逢人就推销,逢人就介绍自己的射电望远镜项目。

  他自嘲:“我开始拍全世界的马屁,让全世界来支持我们。”

  同时,他带领课题成员,连夜赶做项目材料,常常到了凌晨。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立项建议书通过了最后的国际审核。

  审核通过的时候,专家委员会主席忍不住走上前,紧紧握住南仁东的手说:“You did it(你做成了)!”

  项目启动后,南仁东作为负责人参与了FAST设计的每个环节,压力变得更大了。

  2010年,FAST施工过程中,经历了一场近乎灾难风险——对购买的钢索进行组网结构疲劳试验时,全部不能满足FAST的使用要求

  怎么办?是停工还是认怂?

  不服输的南仁东,辗转反侧,最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做钢索。

  南仁东咨询了几乎所有相关领域的专家,然后带着技术人员,进行了艰难的技术攻关。

  这次,困难想象中还要大。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豪赌。

  失败、重来;失败、重来......

  经过700多个日夜的奋战,经过上百次的失败,他们终于研制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钢索,成功解决了难题

  2016年,FAST顺利完工。

  它直径五百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

  KA国际组织干事菲尔·戴蒙德评价道:“全部自动化控制,令人折服!”

   

  然而,当所有人都为了FAST的完工而庆祝欢呼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此时的南仁东已经被癌症折磨已久,时日无多了。

   

   

  早在2015年4月,南仁东就被确诊为肺癌,但他一直瞒着弟弟朋友们

  有一次,弟弟在电视上看到南仁东介绍“天眼”,差点认不出哥哥来。因为他“精气神都提不起来了”。  

  面对弟弟的询问,南仁东还是选择隐瞒,只解释说,是因为声带长息肉做了个小手术

  他带病坚持工作,还专门从北京飞到贵州,只为了亲眼见证FAST的落成。

  有人说,南仁东成就了FAST,FAST也成就了南仁东。

  对此,南仁东只是轻描淡写道:

  “我谈不上有高尚追求,没有特别多的理想,大部分时间是不得不做。人总得有个面子吧,你往办公室一摊,什么也不做,那不是个事。

  我特别怕亏欠别人。国家投了那么多钱,国际上又有人说你在吹牛皮,我就得负点责任。”

  这不是故作谦虚,而是他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评定。越是成大事者,越是保有一颗谦卑的心。

  他们仰望着星空,脚踏着实地,拨开纷繁复杂干扰,只专注于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事。

  2017年初,他参加《2016科技盛典——CCTV科技创新人物颁奖盛典》。

  主持人问:“您几十年坚持这样一件最艰难的事情,究竟对您来讲,意味着什么?”

  南仁东用嘶哑声音费力说道

  这个荣誉来得太突然,而且太沉重。我觉得我个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我知道,这份沉甸甸的奖励,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一群人的。

  我更不能忘却的,就是这22年艰苦岁月里,贵州省四千多万各族父老乡亲,和我们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这个东西,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回首往事啊,有苦有甜,它不是我个人,有点关系,不大,它是一大群人的拼搏和努力。”

  2017年5月,南仁东病情恶化,奔赴美国。

  临走前,他跟正在贵州调试望远镜的、FAST工程调试组组长姜鹏打电话的时候问:“你有时间回来吗?”

  姜鹏说:“FAST这边事儿太多了,我可能回不去。”

  这一离开,竟成了永别。

  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东在美国波士顿去世。

  这个“经常往西装口袋里装饼干,而又忘记拿出来”的“天眼之父”,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南仁东曾对自己孩子说:“我特别不希望别人记住我。”

  可凡是认识他的人,都记住了这个戴着安全帽、手指夹着“中南海”的老南。

  作为前辈,他是严厉的。他很少当面夸奖自己的学生,不管哪个学生工作出了差错,他一定会点名批评

  作为朋友,他是顽皮的。他与好友食堂吃饭,故意问朋友:“你看,这粉条像不像大鼻涕?”说得朋友吃不下饭去,他一阵乐,再端起人家的碗就吃。

  作为亲人,他是严肃的。他对弟弟说:“不要把我的电话给别人,我真的一点时间都没有。”把弟弟气得撂了狠话:“我们不会借你的光!”

  作为科学家,他是超脱的。他常常说:“科学探索不能太功利,只要去干,就会有意想不到收获。”

  他不在乎名利,不在乎高薪,也从不在困难面前低头。

  他说:“人活着,还是要做一点事。”

  除了FAST,他把一切都看得很淡。对自己的身后事只留下一句: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

  在纪录片《运行中国》中,外国主持人说:“现代中国其实是在努力赢回古代中国曾经拥有地位。”

   

  没错,正是因为有了南仁东这样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我们的国家才变得越来越强大

南仁东去世后,他的事迹渐渐被报道出来。 甚至在知乎上,也有人问道:如何评价南仁东前辈?

  底下的回答五花八门

  但我最喜欢这一句:“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唯有敬仰,不配评价。”

  他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奇迹。

  世俗名利,在他眼中都是过眼云烟

  就像老爷子自己写的那首诗——

  美丽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

   

  当世人都在追名逐利时,他却抬起头,看到了星星和月亮

   

  特别提示

  小伙伴们如果最近升级微信版本

  会发现订阅号的界面大变样啦!

  如果想每天第一时间接收到

  麦家陪你读书的文章

  记得【星标】,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步骤看这里

  ▼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责编 | 珙桐    主编 | 花梨    图片来源 | 来源于网络

  ————————

  “2014全球十大虚构作品”

  “全球史上最佳20部间谍小说”

  点击链接,即可购买

  ▼ 

解密(被翻译成33个语种的当代经典,一部关于天才陨落的悬念佳作)

  作者:麦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