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内蒙旅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内蒙旅

2018-07-30 11:21:34 作者:以后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内蒙旅

  吃了今天(26号)的最后一顿晚餐,我的第一次内蒙之旅就要结束啦,这次旅行对我来说有很多特殊的意义,也有很多的感触,最重要的,我又看到了人与人之间那种纯净的友情。

  23号临时决定改期出发,晚上匆匆赶到姐姐家,第二天一早出发,伴着北京的阴天,河北的雨,我们到了刚刚雨后放晴的内蒙古呼和浩特。

  初到这里还是非常震撼的,一望无际的绿,配上雨后蓝的纯粹的天,点缀一朵朵的白云,心情非常舒畅。那是我从未见过的辽阔,更是我心驰神往的自由。

  来这里之前姐姐姐夫已经联系好朋友,所以到这里住酒店,吃饭,游玩,都安排的很妥帖。当晚吃了非常正宗的蒙古餐,第一次面对面听蒙语祝福,姐姐姐夫的朋友(姐姐姐夫的朋友,以下简称朋友了)还要了一条哈达给我戴上。带着祝福的我们,回到酒店酣然入睡。

  25号睡到自然醒,早餐吃了当地的烧麦后,一天的行程就算正式开始了。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一路向北,来到了美丽的四子王旗。这一路,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让我大饱眼福,还有朋友讲的各地的有趣风俗。

  到四子王旗是朋友的同学(朋友)帮忙招待的,以朋友为纽带,连接同学一家和姐姐姐夫一家,以及各自的妹妹,虽然初次见面,却也没有太多生疏。

  来到这儿第一件事儿就是吃饭,边吃边喝边聊,听着朋友和同学上学时候的有趣事儿,倒是遗憾自己这学上的有些乏味了。坐在蒙古包里,伴着热情的歌声和马提琴的奏乐,感受了一把当地独特的酒文化。52度的白酒,单单在嘴边占了一下,就不行了。幸好姐夫酒量可以,帮我喝了一碗。烤羊腿真的超级赞,烤后的羊腿外边结了一层酥酥的皮,酥脆中夹杂着炼出来的油,仿佛占调料都是在亵渎这份美味。小姐姐还特别友善地帮我拌了当地的奶酱,但遗憾和抱歉的是我有些吃不惯。

  午饭过后拜了当地的敖包,听说敖包是古代带兵打仗统计人数的一种方式,顺时针饶了三圈,并在自己的生肖面前拜上一拜,还有幸得到活佛的祈祷,给我们每人一块带着虔诚祝福的祭祀糖。

  下午和我大桐一起骑了马,说是骑马,其实不如说在马上被拉着走。我以为我不会害怕,但当我因为马的走动而晃动时,不得不说被吓得不行。

  而后我们逛了王爷庙,按照当地人的规矩,由左向右,小姐姐还带我拜了装着经书的书柜,听说会助于学业呦。出来的时候抱了一只刚出生还特别小的小羊,并接受了守门人财源滚滚的祝福。

  思考再三,我们决定挑战蒙古包,送走了同学,我们又驾车沿着公路行驶,耐不住心痒,姐姐把车开上了草原顶部,站在山上四处瞭望。漫山遍野的绿,伴着成群的羊或马,真的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陶醉于美景,看表却被吓一跳,已经晚上七点多,却还阳光正好。美景当前,似乎肚子也已然沉迷,乍一看时间,肚子才发出警报。虽然不舍,却也急忙上车往回开。

  等饭的时间是最难熬的,但吃着零食,聊着天,却也不觉漫长。一边吃饭一边向外张望,从七点半到八点半,太阳还未落山。虽然我自认为热爱生活,但如此耐下心来静待日落,还是第一次。夕阳西下,看着草原在暮色中慢慢消失,心中竟升起一种孤寂和满足之感。

  牧户点菜没有菜谱,想吃什么直接说,人家提前去镇上备好食材,有就做,没有就只能遗憾了。上菜的速度很慢,尤其是最后一道主食,和最后一道菜间隔差不多一个小时。放在平时这道主食的下场肯定是被pass掉,但问了朋友还吃吗,朋友的说吃,一定要吃,就等它呢。抱着客随主便的想法,想着反正也不困,就多聊会儿吧,我耐着心思,边聊边等。

  到了九点半这道主食才姗姗来迟,姑且叫它羊汤挂面吧。用熬制羊排的羊汤清煮挂面,加一点点葱花,表面飘着一层亮晶晶的肥油,还有零零散散肥肥瘦瘦的羊肉。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我不爱吃挂面,但第一口,我就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浓浓的羊汤,煮到入口即化的肥羊,配上软滑滑的面条,一口便觉人生美好。像是吃人间美味一样,几个人不肖便把面条和汤全部干掉。朋友说再来一份,我们异口同声地拒绝,毕竟等待的时间和第一次对味蕾的冲击才让我们有如此感觉。这不仅仅是味道,还是等待,更是聊到欢畅的情谊以及很多说不出的感觉融合到一起产生作用的结果,它只产生于当下的那一刻,并值得作为最好的纪念留在记忆中。

  虽然本意挑战蒙古包,但吃饭的时候虫子太多,还有一只蛤蟆突然造访,姐姐、我和两个孩子临时决定车里睡一晚,睡蒙古包的大计就交给姐夫和朋友了。庆幸夜里没有大风,虽然夜里醒了一次,却也睡得酣畅。

  26号清晨,四点半起床,没有闹铃,叫醒我的可能是心中那份久违的向往。换好衣服,我悄悄下车,走到昨天拍视频的地方,相同的地点,不同时刻的草原。

  远方只有一丝金线挂在天边,拍了几个视频,效果都没视觉来的震撼,便也不再挣扎,默默地收起了手机,用心感受只有我一人站立的草原。

  回车的路上碰到了一只狗狗,应该是守护羊群的,但不是牧羊犬,反而有些像妈妈养的小藏獒,一样的黑金色,一样的四眼。如果真的有轮回,我相信他就是我的小熊。四点多,没有主人,如果它咬我,我也没有任何办法。但它没有,它一直绕在我身边,用鼻子闻这儿闻哪儿。在我确定它不会伤害我后,我试探性地摸它的头,它顺从地伸过头来任我抚摸。在我发出坐下指令的时候,它好像听的懂似的坐了下来。

  虽然我很想多在外边待会儿,但天气太冷了,我只能回到车上。在车里看着太阳慢慢升起,看着草原一点点被金色笼罩。没有拍照,一边是我熟睡的小外甥,一边是窗外的美景,无论那边,我都觉得用记忆留住远比照片重要的多。

  太阳慢慢升起,温度渐渐回升,到了和草原里别的时刻,今天的行程是沙漠。开车回到镇上,还是昨天的同学,请我们吃了最最正宗的羊杂碎。一条街都是羊杂碎,但唯独这家座无虚席,朋友介绍说全内蒙他家羊杂最正宗。

  的确,绝非浪得虚名,一碗羊杂放在那里,光看就让人垂涎欲滴,我这个从来不爱拍照的人都忍不住拍了下来。一口羊杂,一口沾汤膜,边吃边生出浓浓的满足感,最后剩下了一点点汤,虽然有点微咸,也全部喝掉了。

  接下来我们去了沙漠,名字记不住了,只知道是鄂尔多斯。鼎鼎有名的鄂尔多斯呀,一路听了不少关于她的故事,到哪里果然如此,不觉感慨真是战斗的民族。

  有了前一天的骑马经历,今天骑骆驼感觉顺畅了一些。和骑马不同,马是站立的,需要借助马镫翻越才能上马。而骆驼是趴在地上的,一迈腿就上去了。身体而且骆驼很高,站立时身体向后上方仰,趴下时身体向前下方仰,第一次做被吓了一下。

  之后玩了索道滑行,因为是坐在那,并且有安全措施,所以并没有害怕。但停的时候冲击力还是很大的,我坐在上边左右晃了半天,直到工作人员看不下去,提醒我站起来,并戏称在上边坐着好玩是吧。我只好窘迫地站起来,逃似的跑走。

  虽然努力做足保护措施,把能捂上的地方都捂上了。但忘记带墨镜了,隐形眼镜里进了沙子,眼睛隔得生疼。风沙刮在脸上,留下很多细碎的小沙粒,随便一摸都是小细沙。况且对这儿的气候实在不适应,骄阳似火,再加上捂得这么严实,身体里就像藏了个小火盆,燥的难受。

  努力呆了近三个小时,终于受不了了,决定坐滑沙下去。看到滑沙那么陡,我瞬间又怂了,像难民一样从山上走下去,山下吃了点零食,就坐盗版小火车回景区门口了。

  已经下午三点多了,返回酒店的路上垫补点零食,回去赶紧把身上的泥沙洗净。晚上在酒店和姐姐姐夫的两个朋友吃饭聊天,讲这两天的趣事儿,计划下次要去哪儿,也讲了彼此的生活状态。

  畅聊的时间总是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已经九点半了,想着第二天还要回家,我们在欢笑中结束晚餐。没有伤感,互联网时代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无时无刻不限地点地分享生活。

  这次旅行在晚餐后就算正式结束了,回去躺在床上,我久久不能入睡。回想这完整的两天,不禁感慨和感动于这两天所得的温暖。

  首先要感谢姐姐姐夫对此次出行的大力支持,没有工资又比较懒的我现在处于啃老状态,姐姐姐夫负责此次出行的一切开销,感谢他们在金钱上的付出。这几天一直是姐夫开车,四天近24小时的车程,拿东西哄孩子,一直在不辞辛劳地付出。

  其次要感谢姐姐姐夫的一对夫妻朋友,来之前就准备好这两天的行程,并帮忙找好酒店。不但请我们吃最正宗的蒙餐,还买了很多水果,这两天还一直陪着我们游玩,陪我们一起风吹日晒,睡全是虫子的蒙古包,趟酷热无比的大沙漠。

  再次,要感谢朋友的同学们,虽然并不熟悉,但见面没有太多的生疏,充满真诚地带我们在他们的土地上尽情地吃喝玩乐。感谢他们的付出,感谢彼此的信任,我始终相信,友好的人会相互吸引。

  最后感谢老天给的好天气,去之前看天气预报,一直心有顾忌,毕竟天气预报显示去的几天不是阴天就是下雨,结果到了当地,游玩的两天一直晴空万里,回来的时候翻看照片,惊现好多Windows桌面背景,也是幸运至极了。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此次的蒙古之行让我对友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庆幸并感恩身边有那么几个朋友,一直不离不弃,放纵我懒惰任性。感恩遇见,生命中每一阶段出现的朋友们,更加感恩,一直陪伴我的你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内蒙旅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