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们,朋友甚至爱情,都在网络上
文丨不语海岸
我的青春期赶上了互联网的兴起,那时候人们起着“轻舞飞扬”这种土味网名,在聊天室里互相试探着你是GG还是MM。
我有一个同学,跟一个在聊天室认识的人通过几次电话,被家长发现了以后简直闹翻了天。那个年代,在人们心目中,见网友的危险性跟吸毒差不多。
那个时候,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我们”和“他们”,“我们”包括了身边的同事同学亲戚朋友,而“他们”是谁?
在自己世界之外、有着模糊面孔的那群人,就是“他们”——常见的两个字,却被赋予了未知的危险和不可名状的诱惑。
现在的我已经是个老阿姨了,我玩游戏的队友,有上高中的小伙子,有快四十不惑的个体老板,有普通的上班族,有时差党留学生。一周有几个固定的晚上,我们这些天南海北、操着各地口音的人,因为同样的爱好聚集在YY频道里。
就这么厮混了一年半载,原本这辈子也不可能碰头的陌生人,就这么渐渐成了能聊几句人生的朋友。高中生跟家里闹矛盾,个体老板的儿子发烧住院,上班族的相亲苦恼,留学生租房的艰难……这些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烦恼,却在电脑屏幕的背后显得真实起来。
如果时间回到二十年前,这些人,都是“他们”。而我对于这些人来说,也是“他们”。
看到一个视频,按阶层、职业、外表被分成不同阵营的人们,却因为彼此间共同的身份、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经历,有了更多的交集。
满身纹身的肌肉男和斯文的精英人士,都是继父的身份;
护士和嬉皮士,都是以前班里的开心果;
小孩子和老人,都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你看,这世界上哪有真正牢不可破的“圈子”?
今年,我游戏里的朋友们相约一起去了上海CJ展会,虽然我没能去,不过看着他们发来的现场面基照片,再回想那个视网友为洪水猛兽的时代,觉得仿佛是上辈子的事。
以前我们被告诫不能相信网友,现在我们中的很多人,朋友都在网络上,甚至爱情都在网络上。
也许互联网带来了最好而又最坏的时代,但是现在的我,并不想念那个“我们”之外就是“他们”的年代。
作者|不语海岸
人菜瘾又大的电竞低玩选手
潜伏在95后群体中的85后真·老阿姨
笔名这么文艺是因为本人起名废
随手用了大学玩游戏时的第一个ID
没有个人公众号
因为懒
也许你还想看这些▼身似肥宅却想颠倒众生不是罪,但你首先得放下那杯奶茶
不作死就不会死,活着不好吗?!
你拿着鞭子,还口口声声说爱?
一生一次的“爱恋”别让男孩们成为女孩最大的威胁“等上了大学就轻松了” ——可拉倒吧!
◆ ◆ ◆
每日一知、每日一记、每日一赏
陪伴你走过奋斗的每一天
2018《日知录》
莫负自己,莫负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