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柴扉旧事(51) 每次都冲在第一线 | 张国领专栏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柴扉旧事(51) 每次都冲在第一线 | 张国领专栏

2018-09-08 20:17:11 作者:作家方阵 阅读:载入中…

柴扉旧事(51) 每次都冲在第一线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51)

  每次都冲在第一线

  张国领

  都说安徽雨多,其实多的不是雨,是雨中的险情。

  贯穿安徽全境域的有淮河、长江,还有无数条支流、分流。大雨大险,小雨小险,那些年几乎年年都有险情。

  这些险情与雨水有关,但也不完全有关。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河床河道、大堤年久失修,或者有的年年修,年年只为了应付洪水,洪水过去一切照旧,于是导致安徽年年有灾。

  当然,有灾就有国家救济救助,就有全国人民的赈灾爱心热情,因此,救灾不彻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可以理解。 

  修大堤不是军队战士的事,但有了灾情险情,战士就责无旁贷,必须要冲在前面,因为战士是人民的子弟兵,不能眼看着人民受灾受难而不管不顾,抢险救灾本来就是人民子弟兵的本分。所以,在安徽的那些年,救灾抢险是常事特别是到了夏天,汛期还没到,我们就得做好所有的应急准备措施

  总队机关是安徽武警最高指挥机关,顾名思义,指挥机关是发号施令指挥的。常常跟随指挥机关行动电视记者站,虽然也是总队机关的一部分,但我们不仅没有指挥功能,反而每次都要冲到第一线,抢险救灾更不例外众所周知电视是靠画面说话的,不冲在一线,不冲在最前面,就拍不到第一手资料,不是第一手资料,就不真实感人观众也不会相信

  有没有大雨,气象台都可以预报,尽管十有八九是不准的。*险情,却没人能够预报,只能是险情出现以后,人们再去抢险救灾。

  每年汛期,我们都要枕戈待旦,做到24小时随时待命,只要指挥部一声令下,就要即刻出发,奔赴抢险一线,并且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拍,拍之可播。

  记忆比较深的,就有1991年8月的金寨抢险。

  金寨县是革命老区,距离合肥150公里,我万万没想到,自己是以那样的方式、在那样的情况下、扛着摄像机、背着装备,到达仰慕己久的革命老区金寨县的。

  接到命令是下午时分,只给我们10分钟准备时间,然后便急匆匆出发了。

  当时天地白茫茫一片,不知是风助雨势,还是雨催风威,雨水像沉重的云团,在空中被狂风搅裹成无规则漩涡,重重摔打在军用卡车绿色蓬布上,发出隆隆的撞击声。

  长长的车队狭窄的天地间火速前进着,远远望去,像一条通往天国黑色隧道,不停顿地向着远方延伸

  沿途的公路不平坦,凡是低洼的地方,早已被洪水淹没,水深处达一米多。为了不让排气管进水熄火耽搁时间,经验丰富驾驶员将排气管口用塑料布包上,强行涉水通过。

  绿色的帆布篷大卡车庄严凝重,300多名官兵面色严峻,除了雄壮歌声和对讲机里急促对话,听不到一丝嘻闹和欢笑

  越过洪水的路障、跨过塌方的阻碍,车队艰难前进着。金寨,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写下过灿烂篇章的地方,这个令中国革命永远骄傲炫耀的辉煌名字,为新中国的诞生,它养育了无数擎起中华大厦栋梁之才,抠起它的任何一块泥土,都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拨开它的每一片草丛,都能看到代代奉献烙印

  这个诞生过100多位将军圣地,曾令无数少年向往,令多少军人崇敬。它像巍巍的大别山一样,有讲不完的悲壮故事,有写不完的神奇传说,有唱不完的英雄赞歌。如今,它却沉陷在洪灾暴雨中,等待着军人的营救,无数双急切无助眼睛渴望着子弟兵身影的出现。

  大雨想用肆虐疯狂,阻挡我们车轮的前进,有时也施以塌方、泥泞。进入山区后,透过挡风玻璃已无法看清崎岖路面,驾驶员只好忍着雨鞭的猛烈抽打,把头伸出窗外,辨认着雨雾迷蒙中的道路

  我们谁也无法弄清,此时的金寨县城是否还安然存在。出发前告急的电文称,县城因梅山水库泄洪,己被大水吞没,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此时,上到大校,下到列兵,心情都像注了铅似的沉重,一百多公里路程大家都恨不能插上一双钢铁羽翼,立刻飞抵灾区,喝退洪水的魔掌。

  我和陈站长坐在法国雪铁龙505加长轿车里,走在开道车的后面,有时也会绕到前面,但我们所乘车子的后备箱盖,始终都是打开的,摄像机处于随时拍摄状态,遇到特殊路况或特殊地形,我们会冲在车队的前方,进行拍摄。

  前方的路和金寨的险情,我们无法弄清,所以,在路上,陈站长总是给我交待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遇到危险时,作为一名摄像记者,要像战士爱护自己的枪那样爱护摄像机,因为机器一旦进水或摔坏,就无法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军人完不成任务的责任领导负担,但首要的是自己负担;比如遇到生命危险时,如果不丢掉摄像机能够保命,就要人和机器一起保,如果不丢掉机器生命难保,那保护生命是第一位的;比如吃饭和休息,灾区如战场,平时的规律规矩,因为现场混乱而被打破,谁都顾不上谁,所以不能客气不好意思,该吃的不等别人让,该休息的,不能讲究场所环境,只有保持良好体力精力才能完成肩负的使命,最后一条,领导听的不是你没完成任务的理由,而是你交出的战绩,没有战绩的战士,没有人会原谅宽容。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和无数个为中国革命做出卓越贡献的老区一样,它至今并不发达,还被排在贫困县的行列。虽然国家给予了重点扶持,但因自然条件恶劣无法经由人力改变勤劳的人民仍在为温饱奋斗不息。

  上世纪50年代,国家在这里修筑了一座储量为7亿立方米的梅山水库。它既可以发电也可以灌溉,为振兴金寨的工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据通报,这次泄洪是在库容量超过警戒线最高限度的情况下,经专家论证,由省防指下达命令的。本来它可以在水位到达警戒线时泄洪,当时正置淮河洪峰期,为了顾全大局,金寨人民又一次做出了灾难性的牺牲

  部队一路风雨兼程,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梅山镇的大龚岭,从这里凭高远望,半个县城淹没在大水之中,梅山水库的泄洪闸提到了极限流量超过3000立方米每秒,这是水库泄洪史上的第一次记录

  眼见奔泄而下的洪峰遮天蔽日,犹如白色野马群,于悬崖处腾空嘶鸣,飞溅的水雾像翻卷的长鬃,恣意飞扬,又像千堆白雪弥漫在梅山的峡谷之间。如果它不是在将灾难带给金寨,一定会成为文人墨客感叹壮丽景色

  群众看到几百名武警战士神兵天降似地出现在眼前,顿时响起一片胜利欢呼声。担任这次抢险救灾总指挥的副总队长范德孝,简要听取了当地领导的灾情介绍后,迅速将部队组成几支突击队,立即投入到抢救被洪水围困群众的战斗中。

  此时夜幕降临,奔腾的洪流声隆隆作响、慑人心魄,在深水中泡了6个小时的战士们,不顾山区的寒冷周身疲惫,还在小巷里搜寻,还在危房里呼唤

  而在县城第一中学教室校长带领学生己垒起一座简易炭炉,70岁的老奶奶提来了一壶开水个体旅社的主人抱来了草席棉被……夜深了,为了不发生意外,战士们在指挥部的几次命令下,才从一线撤了下来,草草吃了晚饭,在教室里开始休息。

  我和陈站长没有休息的地方,也没有人再想到还有我们的存在。在部队吃饭的时候,他不知从哪弄来了一塑料盆的大包子,还有一袋榨菜。我却顾不得吃,因为摄像机电池已经用完,必须先找地方充电,不把它喂饱,我们吃得再饱也是白搭。

  由于大水造成大片断电,最后是在县委大院里找到了两个有电的插座。我匆匆吃了两个大包子,就坐在车上睡觉。车上躺不下身、伸不开腿,关上车门太闷,开开车门蚊虫成群,就这样折腾了一夜,大家几乎都没有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女县长来到部队驻地,说她接到报告,乡下有一户农民被困在家中,急需救助。

  部队派出一艘冲锋舟和几名战士,由一名班长带队,在女县长的引领下向农户家开去。

  站长知道后,提出要去跟踪拍摄。于是我们也上了同一艘冲锋舟。

  那户上了年纪的农民,只有夫妻两人,房子被水淹没,他们是乘坐大浴盆才躲到了一个土岗上,情况十分危急

  在救援过程中,为了近距离拍摄,我和站长坐在木盆里,他负责扶我,我负责扛机器,好在没有大浪,否则一个浪打过来,人和机器都将翻下水去。

  在金寨战斗了四天四夜,战士和工人、学生、农民一起在这里与洪水展开了一场争夺生存希望的搏斗。救人、运粮、抢修生命线,战士以赤子之心,奉献着对老区人民的忠诚,群众用慈母之爱,像当年支援中国革命那样,表达对子弟兵的无私关怀,他们把同一个愿望,浇铸成铜墙铁壁,浇铸成钢铁大堤。

  在他们面前,风雨退却了,洪水野马般的声嘶力竭,只剩下苟延残喘气息

  告别金寨时,群众自发地放起了鞭炮,敲响了锣鼓男女老少排列在大街上为我们官兵送行。他们挥手、流泪、祝福,那场面使我不禁想起电影画面中,老区人民支援部队打仗的情景

  我们是最后离开县城的,因为我们必须要拍下群众送亲人场景,有了这组画面,救援才是圆满完成任务。

  对于安徽来说,1991年的水灾是大范围的,金寨只是一个点,全省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情,抢险救灾成了官兵们的主要任务。我们记者站人员少,我和站长一个组,薛记者带一个组,做不到*险就出现在哪里,但主要的战场,都有我们的身影。在一个多月的抗洪抢险宣传中,全站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新闻12 条,其它新闻节目播出20多条,安徽电视台几乎天天有我们拍摄的新闻或专题片。那年年底,我们拍摄的专题新闻片,3条获得全国奖,5条获得省级奖,是历年发稿最多的一年……        

作者简介

  张国领,河南禹州神垕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丰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原《橄榄绿》主编、《中国武警》主编,武警大校警衔。出版散文集《男兵女兵》、《和平守望》、《和平的断想》,诗集《绿色的诱惑》、《血色和平》、《铭记》《千年之后你依然最美》《和平的欢歌》等11部,报告文学集《高地英雄》等2部,《张国领文集》十一卷。作品曾获“冰心散文奖”,“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战士文艺奖”一等奖、“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群星奖”银奖、《人民日报》文艺作品二等奖、“2009中国散文排榜”第六名、 “河南十佳诗人”等多个奖项。作品被收入军事文学年选》《我最喜爱的散文》《中学生课外精读》等三十多种选本。

原鄉書院高品位大型文学平台关注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在后台回复:90后,即可阅读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原鄉書院总目录

  原鄉专栏,在后台回复作家名即可阅读

  青山文艺|花解语|张国领|杨建英|杨华|卓玛

  名家专辑,在后台回复作家名字即可阅读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冯骥才|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泽|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徐则臣|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