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弄堂红娘”黄阿姨
拿着KK给的名片,杜亮在一个周末黄昏,走进了黄阿姨家的弄堂。
狭长的弄堂里堆满电瓶车,房子被隔成一间又一间,看上去十分破旧。
本地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剩下全是些老人与租客。
黄阿姨家在弄堂尽头,顺着门牌号码并不难找。
杜亮看见门口蹲着一个中年妇人正在摘菜,便问:“这是黄阿姨家吗?”
对方抬起头说:“是啊,我就是。”
杜亮说:“我是杜亮,之前给你打过电话的。”
黄阿姨知道她要来,但对不上名字,听说是找对象的,便招呼进屋去坐,还说:“稍等一下,一会就开饭了。”
介绍对象还管饭?杜亮如堕雾中。她以为只要留下资料,让对方鉴定一下真伪就可以。
带着一肚子狐疑进了屋。
房间不大,但很高,有个小阁楼。上海老房子好像都长这模样,阁楼上是卧室,楼下就是吃饭的地方。
此时,一张破旧的大圆桌上已经满满当当围坐着一圈姑娘,那阵势把杜亮吓了一跳。
她默默走到桌边,找了个凳子坐下,旁人似乎并不在意她的到来。
杜亮数了数,连她在内桌上有11个人,后来又来了一个,总共12个。
其中有三人好像很熟,一个戴眼镜的上海女人正绘声绘色向其余二人描述自己的相亲遭遇。
剩下有人竖着耳朵听,有人低头玩手机。
杜亮不知道自己该干嘛,发微信问KK:“这闹的是哪一出?”
KK说:“一会你就明白了,黄阿姨会跟你们说的。”
差不多6点样子,黄阿姨把菜上齐,本人也擦干净双手入坐。那三个熟人立刻捧着她,让她坐在中间。
黄阿姨笑着举起饮料说:“阿姨这里也没什么好菜,姑娘们委屈一下,吃个便饭罢。”
大家于是也都举杯,象征性喝了一口。
接着黄阿姨让大家吃菜,同时开始宣讲:“今天有很多都是新来的,我说话的时候呢,大家就吃菜。有什么问题等我吃完了再提,好不好?”
无人反对。
“我这里规矩很简单,小林她们都知道的。”
小林指的就是那个活跃分子。
黄阿姨一字一句娓娓道来,说规矩,不如说是介绍产品。
人家是相亲套餐,在她这里叫一根线。
“一根线呢,就是一根红线的意思,每根红线上有8个相亲对象,你们买一根线就是买8次相亲机会。那么一根线是多少钱呢?6688元。我这人喜欢吉利的,凡事都要凑个双,凑个六,凑个发。”
听到价格不少人皱起眉头,黄阿姨非常淡定地接着说:
“我知道可能会有人怀疑,这个价钱值不值?我向来有一说一,不喜欢玩虚头巴脑的东西。
我跟那些相亲网站不一样的,不会承诺你一定能找到对象。我只负责介绍,成不成是你自己的事。
像小林她们就是第二次,第三次来找我,还是继续要付6688的。
但我可以保证,我所介绍的质量,相亲网站肯定不能比。都是以上海本地男人为主,大家都知道我们上海男人,是全世界好老公的典范。
在座有一半是大学在读,有军医大的,有交大的,都是高材生,希望你们以后都能嫁到上海来。”
一席话说完竟然有人鼓掌。
杜亮定睛看了看,确实有一半姑娘都很年轻,没想到还是名校在读。
现在小姑娘都这么厉害?还没毕业就开始找结婚对象了?
杜亮感觉自己跟世界脱轨了,听她们谈笑风生,自己尬在一旁吃菜。
宴席结束,12个人都付了钱。
杜亮并不十分情愿,可饭已经吃了,也不好意思不付啊。
她觉得这黄阿姨太会做生意了,有点怀疑她不靠谱,也怀疑那三人是托。
KK说:“你想多了,黄阿姨会做生意是真的,但以她的资源,这个价格已经很公道了。”
“6688才8个人,这还公道?”杜亮说:“一桌12个人,她一天收入就8万多,那桌菜才值几个钱?女人收完钱,男人再收一遍,然后资源还能互相利用,这也太发财了吧?”
KK说:“哪有你想得那么简单?她要去社区打通人脉,去相亲角发名片,跟一堆三姑六婆搞好关系,这事儿可不是谁都能做的。再说她只收女的钱,不收男的钱,很多钱都是要花在资源维护上的。”
“凭什么只收女的钱,不收男的钱啊?”杜亮觉得不公平。
KK说:“这你就不懂了,人家是清楚规则。两个人出去相亲,肯定要吃饭看电影什么的吧?这账基本是男人付吧?
在上海随随便便约个会也得几大百,你交六千块钱,不仅仅是换相亲机会,还等于换8次约会福利。
她要再跟男人收钱,那男人才觉得不公平。
相亲网站上的男人只愿意跟你聊,有几个请你吃饭的?黄阿姨这里不一样,她是让男人挑资料,挑完约你出去的。”
杜亮半信半疑,为了这8次机会,两个月都过得紧紧巴巴,只好耐下心来等黄阿姨联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