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象过“未来书店”是什么样子吗?
回复关键词:918
收获今日特别推送
最近,小蜻蜓发现朋友圈里越来越多人在分享读后感,无论是某某作者的新书,还是微信爆文,都能提出自己的一番见解,化身为“特级评论员”。
说到阅读,应该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书籍”,它可以打发无聊时间、增长知识,还能陶冶情操、修养身心。
而随着科技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我们阅读的方式也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实体书店,大家还有便捷的网上书店以及新兴的有声书频道......
第一财经频道经典品牌栏目《头脑风暴》曾做过一个采访——
“平均每年你会在实体书店买几本书?”
大家是这么回答的:
而对于使用频率最高的购书途径,大家是这样说的:
01
可以发现,现在越来越多读者更青睐于网上购书,通过“数字阅读”来获取知识、信息。在读者阅读行为发生转变、移动互联不断渗透日常生活的当下,有不少实体书店都收到了时代的冲击,其经营者和互联网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探讨。
有实体书经营者认为,3.0版的实体书店能为读者提供一个符合审美需要的文化空间,而国家也为实体书店提供了政策扶持,实体书店不光是经营单位,还是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
如今,科技发展太快,技术更新速度太快,每个人都需要不停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人们比之前更愿意为知识付费了,但是大家付费的领域或许并不是进入书店买书,很可能是一本电子书,也可能是一个十几分钟就可以了解一本书大纲的音频内容。
02
“假如让你开一家书店,你会怎样做?”
在世界各地有着许多独特的书店,比如,阿根廷有一家“雅典人书店”,它是由一个歌剧院改造的书店,底层是儿童的乐园,第三层出售唱片和 DVD光盘,挑选完后,你可以选择坐在舞台上阅读书籍。
伦敦有一家烹饪书店,这里不但出售与烹饪相关的食谱和饮食文化类书籍,而且还可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好吃的书店”。
这些独特的书店其实都是在强调一点:最好的阅读体验在实体的书店场景。
03
“大家有时候被阅读,这个阅字锁住了。阅读一定要用眼睛吗?”
而蜻蜓FM首席运营官肖轶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开一个“虚实结合,场景渗入”的书店。他认为,书店的未来是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实体互联网。
试想一下,当你走进一家书店,书架上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各类书籍,你随手翻开一本书,想用最短时间来了解这本书值不值得看,这时你可以拿出手机扫一下,听到文化大咖或者是已经阅读过这本书的人的书评。
在这个场景中,将你眼中看到的真实景象与听到的虚拟书评结合起来,这种体验是不是很有趣呢?
换个场景,在书店里你选择了一本心仪的书,看了部分之后有事要离开,因此你买下这本书,在路上你对书里的内容很好奇,但是又不方便继续阅读,这时你可以拿出手机,从上次阅读的地方开始接着听下去。
这些场景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根据如今的科技和人工智能识别,完全是可以实现的,这就是肖轶所说的“虚实结合,场景渗入”。
对于“未来书店”的探究仍争论不休,有人说,电子书颠覆了实体书,有声读物颠覆了电子书,但无论人们购书的渠道如何改变,看书的介质怎么更新迭代,但阅读的本质——“获取书籍中的内容和知识”这点不会变。(点击阅读原文,看完整版视频,听更多大咖讲“实体书店,未来会怎样?”)
其实,人们在追求“阅读之美”的路上从未停歇过,还总结出许多“读后感”,比如那句“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就广为流传。
但是蒋勋对阅读有着自己独特理解,不依附他人,不盲从名流,只遵从自己的内心,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反复阅读《红楼梦》三十多遍后,从美的角度,从情感出发梳理《红楼梦》文本中渗透出的细微感觉。
每天阅读一点,是读《红楼梦》最好的办法,进入蜻蜓FM搜索“蒋勋细说红楼梦”,让我们一起跟随蒋勋老师的声音,在阅读《红楼梦》的日夜里慢慢修行。
今日推荐
一个人去世界游荡,可能会遇见什么?浙江男子怒摔亲生女儿:有一种“善良”,其实是在作恶!男女之间到底有什么误解?嘿!点赞留下你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