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害怕越要敢于面对
朋友的女儿自小胆小怕事,只要家里来了客人,她的女儿必定跑进房间躲藏起来,不敢见人。每一次不得已与众人在一起的时候,她的女儿都一幅害怕的样子,然后晚上睡觉就很不安稳。为了女儿能吃得好睡得好,朋友总是很少带女儿外出,只是自己在家陪着她。她以为这样女儿生活能过得正常一点,却没有想到这样其实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因为女儿终究要长大,要外出读书,要走向社会,要面对众人。
在女儿到了该读幼儿园的年龄,问题来了,不管怎么想办法,女儿就是无法在幼儿园生活,无法与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除了哭就是哭。朋友在折腾一个多月后,心软了,为女儿办理退学,打算明年再读。
但是,如若这推迟的一年,朋友仍迁就女儿,没有将女儿从家里带出来,恐怕明天读幼儿园依然是问题。
回避,只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是害怕越要敢于面对。
心理学有一个脱敏的办法,就是不断接触焦虑或恐惧的事件。当然,会有一个顺序渐进的过程。要放松练习,然后逐渐的开始接触焦虑或者恐惧的事件,直接焦虑或恐惧消失。
有人恐惧坐电梯,但工作地点在高楼,为此不得不去进行脱敏。最后让他成功摆脱恐惧的是,被人家一次次强行推进电梯,在经历无数次被迫坐电梯之后,终于发现根本不存在危险,最终恐惧感消失,成功脱敏。
生活也不过如此,人生漫漫,谁都可能存在着害怕或焦虑的事情,比如不敢面对大众发言,比如恐高,还有很多很多,你没有战胜的决心,你就必然收获失败。
若希望人生活得出彩,那么,越是害怕越要敢于面对。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