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封冻的井
在禅宗的《碧岩录》里记录这样一个故事,德云禅师和一位痴圣人一起去担挑积雪,希望能把井口埋起来,引来别人的讪笑。当然,雪无法把井口埋住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么德云禅师为什么要担雪埋井呢?他是想告诉人们,只要你心底有一口泉涌的井,还怕会被寒冷的雪封埋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羡慕别人门头没有雪,自己挖一口泉涌的井才是要紧的事。
觉得这个故事非常好。给了我们深邃的启示~它是突破冷漠世界的挚情,是改变丑陋环境成为优美境地的心思,是短暂生命里不断有活力萌芽的救济。心井不封冻,就能使我们卓然不群,不随流俗与物欲转动了。
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所以对物质生活几乎没什么要求。一块饼干,一颗糖果就能让我欢喜上一天。在那个年代人几乎没有任何欲望,所以无欲则刚,我们就会快乐很多。比如和小伙伴上南山拿着一根荆条到处乱跑。嗓子喊哑了,脸跑红了,却依然兴致勃勃。即使摔得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至今膝盖上还留着一些疤痕,都是小时候淘气的结果。右手手腕处曾被一根树枝几乎扎透,换药的时候疼得大哭,却从没后悔过。玩儿哪能不受伤呢?疤痕如今依稀可见,仿佛远古的记忆,看到它,思绪经常会回到那座南山上,仿佛看到漫山遍野疯跑的我们。
比如去看春天的达子香,登上高高的瞭望塔饱览小城秀色,爬上房顶唱首歌,在小院儿里透过妈妈洗的衣服让眼睛里洒满阳光,看猫咪在地上打滚儿发呆睡懒觉,过年拎着小灯笼大街小巷地窜,为衣袋里装满好吃的而无比兴奋,觉得自己像个大富翁。记忆中的快乐几乎和钱无关,却那么纯粹。我很庆幸童年曾有那么一段记忆可以至今温暖我。
林清玄说~快乐没什么秘诀,只是深信物质之外,还有一些能使我们快乐的事物不是来自物质,而且对这个世界保持微微喜悦的心情。知道在匮乏的生活里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食物也有好吃的味道,小环境里也有远大的梦想~这些卑中之尊,贱中之乐,小中之大,乃至丑中之美,坏中之好,都是因细微喜悦的心情才能体会。
我们的心中应该有一个堡垒,自觉的设防。只让美好的事物进入,把污浊丑恶的拒之门外。这是一座想象的堡垒,每天有一段时间沉静下来不随外在世界的事物转动,洗涤自己,清明自己,沉默自己,使自己在想象中有比真实生活更广大的空间,才能使苦难与伤害降到最低。在时间上,在广大里,在黑暗中,在忧伤深处,在冷漠之际,若能止息一切的心灵纷扰,内心就会慢慢呈现出白玉一般的质地。就像细微处听涌动的海的潮音,那么亲近而辽阔,那么细微而巨大,那么深刻而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