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真情妙悟铸文章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真情妙悟铸文章

2018-11-02 08:33:48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真情妙悟铸文章

  昨天看了一集《开讲啦》,本期嘉宾有杨振宁、莫言、范曾。这三位都是风口浪尖上,颇有争议的人物,是非功过,我们且不评说。三位大师级人物分别以科学、文学、艺术的角度,幽默睿智地讲述了他们对各自领域及人生的理解,他们的理念很是值得敬仰与深思!

  “真情妙语铸文章”,这是画家范曾赠杨振宁先生的一副画作上的题词。杨振宁先生认为:真情、妙语、铸文章,是治学的三部曲。科学与文学一样,也需要“真情”,那是对自然现象与规律浓烈的兴趣,是科学家持之以恒不断探索的动力,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探索之后,终有柳暗花明的一刹那,那便是“妙语”,这是科学成果诞生之前的黎明。最后,“真情”与“妙语”终将铸得一首天地华章。他认为科学是发现,不是发明,可以猜想但不能幻想,这也是与文学的不同之处。他主张,家长老师要尽早发现孩子的爱好,及早培养。

  莫言先生非常低调实在地说了他对文学及自己创作的过程,他说不要觉得他很神,得奖和不得奖心态上没什么变化,自己写的文章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他也不是传说中的会把《新华字典》倒背如流,只是他小学没毕业,仅认识五百来个字,只能从《新华字典》里学习,倒是记了不少生僻字。他小时候,喜欢听故事,后来喜欢添油加醋地讲故事,再到写故事。一开始,他写作也是挖空心思找素材,再后来发现,写自己的经验,写自己的发现,写自己的生活,以自己身边人作“模特”。他说长篇小说《蛙》,就是以他堂姑妇产科医生为原型,再综合其它妇产科的一些元素,加以想象描绘。那时开始觉得,“以前是我找故事,现在是故事在找我,人物在找我。”他说,文学不同于科学的是,可以想象,可以幻想,但都基于了解生活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这不就是北关小学的“生活化写作”吗?孩子们若坚持下去,将会产生若干个“莫言”,甚至超越莫言。

  范曾先生寄语青年学子的“诚外无物”,出自孔子的孙子子思的文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译文:“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了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

  无论科学,文学还是艺术,都离不开“真实”。大师们在求真探索的路上往往忘记了功与利,只追求解决难题,完成好作品的精神享受,反而容易顿悟,“妙”就在于,渴求者不悟,情真者自悟。悟到了,文章也就自然天成。

  无论做人,做事,真情,妙悟,铸文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真情妙悟铸文章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