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总有最大密度的蓝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总有最大密度的蓝

2018-11-20 22:01:22 作者:达达令 来源:她在江湖漂 阅读:载入中…

总有最大密度的蓝

  “爱上都市的瞬间,就像是自杀一样。 ”

  这是日本女诗人最果夕日,在她的那首《蓝色的诗》里的第一句。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 ”

  “陷入自艾自怜的你,在不被任何人所爱的那段时刻,尽可以,厌恶全世界。于是,正因如此,在这个星球上,不存在什么恋爱。”

  于是,这个有些哀怨画面,经由导演石井裕也,拍摄出了同名电影,《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

  一个很纯粹故事

  之所以纯粹,便是几乎你可以想象出来的风格——平淡忧伤安静中有些啰嗦混乱中好像又存在一条清晰主线,叫做艰难生存的都市男女

  更大的延伸,是艰难生存中,依旧保持期待人们

  女孩美香,性格安静沉闷,不爱说话。

  白日里在医院护士,送走一个个离世的人。夜里在酒吧接待小姐,“笑”看在自己那张桌前服侍的,一个个中年男人嬉笑怒骂,更多时候是垂头丧气承受

  男生慎二,是个超级“让人厌烦”的话痨。在一处工地上当建筑工人,外加另外三个一起作伴的工友大家各怀心事,各自承受对应的生活负担

  他总是唠叨着,关于房租、水费、电费、餐费、上女孩酒吧、止汗喷雾;除此之外,他还“关心人类大事——叙利亚、恐怖主义地震、伊拉克、医疗事故、少子高龄化。

  这个城市,关于东京,无数人群行来走往,擦肩而过。偏偏这两个人,总是会偶然遇上。于是他们开始熟悉起来。

  而令我着迷的,恰好也是这个爱情故事里,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无聊部分是——它并没有像时常的所谓爱情剧情一样,层层推荐,翻转起伏,扣人心弦

  可是另一面,它也并不冷淡

  一个沉默寡言的人,遇上另一个说话停不下来的人。这个画面的碰撞,绝非是青春期的那种纯情悸动,也不仅是两个看起来并非“同类人”的冲撞。

  仅仅只是,两个都被生活欺负过的——以及正在被欺负中的人,他们碰到了一起。

  只是,他们讨厌这个世界方式并不一样——女生冷漠相待;男生牢骚之后再来安抚自己:我的孤独如此渺小,不提也罢。

  可是偏偏这个世界的奇妙就在于,它是一个流动形态,而并非固定下来的“某种已然”。

  于是,两人小心翼翼地交谈,带着“嫌弃”之外的理解,以及,一起并肩作战——讨厌这个世界。

  女生小心翼翼地牵起男生的手;男生走进饰品店,为她买了一枚发卡。

  这期间,他们各自曾经的前任都有出场。于是在这场审视的过程里,他们都知道,在前任的眼里,他们并不珍贵

  这个伤痕累累的城市,承载着无数孤独灵魂

  可是,孤独好似跟寂寞并不相同

  寂寞的人,好像更知道如何化解这寂寞。于是会有对应的方式,呼朋唤友灯红酒绿

  然而孤独的人,好像是意识到了这是一种无处消解的“慢性病”。它无法得到一剂见效的解药;于此同时麻烦他人,同样无法获得开解。

  于是,他们只是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达成一种舒适——或者沉默不语绝望;或者宣泄哀怨后的“收起”——一种来自自我可以掌控的的分寸感。

  我喜欢跟孤独的人做朋友,因为两份孤独,无法交融;但是幸好,也不会彼此沾染了对方色调。于是你哭泣的时候,即便我面无表情,我也不会觉得自己是个“坏人”。

  我不必自责。

  而一旦走入消遣寂寞的境地里,如果他们欢声笑语,我没有配合表情,那样的我是“失职”的。像是走错地方迷离之人,混在人群的喧闹中,几乎就要哭了出来。

  想起去年,自己一人买了机票,定了一周的酒店,去青岛看了一场演唱会。买了坐在前排的票,以为可以好好享受一夜。

  没想到身边的他们,挥着荧光棒、手机灯,大声地嘶喊、唱跳。我在一旁吃力地坐着,几乎就要被挤倒在地上。

  人群里,不时有人看着我,就像是在看一个“你应该要去听音乐会之人”的表情;甚至有一个看似热心男孩,直接推了我一把——“姐,你怎么看起来不开心啊!姐,你跳起来,跳起来好吗!”

  转瞬间,他又接回上一句,“xx我爱你——”

  我当下就原谅了他。

  夜里回酒店的时候,已经是半夜时分。四月份的青岛很冷,路边很多的夜宵摊上,一阵阵热气接连升腾。

  我一路行走,一路问着自己:

  如果在我二十出头的时候,我存了钱,或者幸运得到家人资助,可以去看自己喜欢歌手演唱会——我是否会如那个男孩,以及很多的他们那样——狂欢大叫、喜极而泣,跟着大唱自己已经逝去的理想,跟不认输的年华

  心底的回响是:我不会。

  就像时间无法回头,我也无法真正享受二十出头的时候,就可以肆无忌惮实现一些脱离现实念想——即便只是一场演唱会,对那时候尚未能够养活自己的我而言,便是不切实际的。

  每个人可以到达某处境地的时间阶段不同,于是你无法拥有两种截然不同体验

  到达酒店,给好友发了安全短信

  “演唱会好玩吗?”她问。

  “有点累。”我说。

  “那我们以后不要去热闹的地方了。”她再回话,“不是我们年纪不适合,而是我们从来就不适合,对么?”

  回到那个平淡而温和的电影里,关乎那一句,“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

  一方面,是因为在车水马龙匆忙里,几乎没有人会抬头。

  起初是美香自己,她总是可以在天空看到一艘类似飞艇的热气球。而在后来,慎二也看到了。他们两人都看到了。

  以及,夜色中,他们都惊讶发现:在东京居然可以看到如此这般,最大密度的蓝色——蓝色的夜空,蓝色的月亮

  被蓝色笼罩下的他们,就像是共同拥有了某部分的类似。

  仰仗着这些片刻的“独自享有”,就像是大概可以从白日的几乎喘不过来的生存中,得以抽离出来。

  另一方面,是那些让我们成为今天的自己的“背后脉络”。

  美香带着慎二回到家乡经过绵密的稻田

  家中有年迈的父亲准备大学妹妹,于是她需要努力工作养家。她跪在妈妈的灵牌,只是想弄清楚,妈妈当年为何要自杀,为何要丢下她?

  至于慎二,他左眼视力几乎为零,于是他只能看到一半的世界。而在遇到美香后,她告诉他:这个世界,能看到一半不是已经算多了吗?

  “一般连一半都看不到的。”

  也是那个在乡下的夜晚,慎二转悠着自行车,假装“不经意”地对她说:不开心的事情我会为你分担一半。

  “带着这样的眼睛出生真好,我第一次这样觉得。”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

  夜空不常有人抬头凝视,于是凝视之时,我发现刚好你也在凝视。

  总有,是因为这一生长河里,求生存是活着的本意,但是也不妨碍一些偶然中的必然遇见

  最大密度,或许不是一种程度,而是恰好那一刻,我的心间盈满知足——对比起平日里的沮丧而言;于是看起风景来,我也觉得这一刻的夜色是最美的。

  至于蓝色,代表一种永恒抑郁愁绪;可是在这份气息之外,又添加了些许的温柔平和

  就像是那些寂寞的人,越是想要逃避寂寞,越是寂寞。

  偏偏是那些学会了如何与孤独共处的人,在一次次尝试谅解中,确定了自己的喜欢不喜欢;也确定了——要将喜欢的部分倍加珍惜,那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善待。

  电影故事里,一直穿插着一个画面:一位女歌手在街头唱歌,无人给她打赏;经过的人们,包括美香也说,“那个人大概卖不出歌。”

  只是后来某日,美香和慎二一起行走,远处传来熟悉的声音:那位曾经的街头女歌手,如今要开演唱会了——印有歌手头像的、蓝色背景海报车,在大街上穿梭而过。

  车里传出来的宣传曲目,就是当初她在街头唱的那一首——

  “在意腋下的汗水,但我还活着;移开视线,和往常一样,强颜欢笑 ;大家都一样吧,这里是东京;但是…加油啊…“

  这里是东京。

  很多的“这里”,是北京、上海,是广州、深圳,亦是香港,以及很多容纳着无数求生存的人们的城市。

  对于诺大的城市而言,渺小的孤独不值一提

  可是之于我们个体而言,孤独就是一整个宇宙——跟其他的任何情绪一样,它应该被它的主人——你——好好善待。

  二十岁的时候,我遇上过一种极致到绝望深渊的蓝。我一度觉得我无法逃离它,即便我一次次地想要丢弃它。

  后来我认命了。

  我认下了它,将它领回家,开始抚养

  好些年后,蓝色精灵结成果实。我在这场养育的过程里,成为了我不再厌恶的,而后还有些喜欢的自己。

  于是,蓝色在这个阶段,又成了礼物包装盒,带着一个个哪怕是微不足道惊喜,而存在着。

  于是你问我,你爱不爱蓝色?

  我会说:蓝色如同其他的色彩,对应着你身体的不同气息;你需要学会安抚它们,是这些颜色组构了全部的你。

  以及,我依旧感激,因为遇见过自己命运里最大密度的蓝色,于是真正体验过什么叫做“由恨转爱”。

  这种感受,是独一无二的。他人无法参与,你也无法绝对分享

  就像我总是一个人在夜里对自己说:我对生活没有期待,因为我满怀期待。

  这算得上是孤独的礼物了,对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总有最大密度的蓝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