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走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走过……

2018-12-17 03:00:15 作者:王老五爱悦读 来源:致远悦读公社 阅读:载入中…

我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走过……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用普通人的视角来说一说这四十年的变化改革开放红利实际上是深入每一个人的生活深处的,外在的是物质,内在的是观念

  (一)1978年前后

  1978年,我一岁多一点儿,还不记事。

  我记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家的老房子,三间堂屋既窄还破,下面一米多高是已经碱得层层剥落的青砖,上面是土墙,有一个西屋是做饭用的大锅,大锅连着一个土炕。堂屋的东头是一个露天厕所,厕所的南面是粪坑。

  我们家的条件还算是不错,至少有一个木头大门,当时还有不少的人家连大门也没有,或者仅有一个栅栏的门,院子里的东西一览无余

  家里最值得我骄傲的东西是有一棵老梨树,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我爷爷小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

  那时候家里穷,白面馒头还不能管饱,时不时还要吃玉米面的窝窝头,后来改善一点儿之后,是白面与玉米面掺着做的花卷。过年的时候,会包水饺,也会炸丸子和焦叶子,炸油条的并不多,因为很多人不会。我家里有一个长木板,是专门用来炸油条用的,过年时还会有人过来借,说明家里的条件还过得去。

  村里通电是1985年,之前上学的时候都是点煤油灯,有玻璃罩的那种,点蜡烛比较奢侈的事,一般的人家点不起。曾经有一两年,村里还专门发电,学校里安装了灯管,亮如白昼

  穿的衣服鞋子都是父母做的,能穿新衣服多数都是过年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衣服都是“紧轮”的,家里的孩子多,老大穿小了给老二,老二穿小了传给老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也就是说,只有老大才有可能穿上新衣服,其他人只能跟着“捡破烂”。

  家里有一辆破自行车,是大金鹿牌的,车把套里面有一张红色的“车本”,车子的后盖瓦或者辐条上会有这辆车子的牌子,没有牌子的自行车是不能上路的。逢集的时候,在路口有专门查车子的人,戴着红箍,逮住了就罚款或者扣留车子。

  直到1988年,我们村里才有人买了一辆没有大梁的女式自行车,他说花了他两千七百毛钱,也就是270块钱,这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人家一年的经济收入,和现在买一辆家庭轿车差不多

  家里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卖棉花挣的钱,聊城是老产棉区,每个乡镇都有棉厂,棉厂的人是比公社书记还牛气的人,收入高、待遇好,还经常有人巴结着去找给一个好的价格

  然后就是妇女们掐辫子换的钱,但这个钱也只能算是个零花,买点油盐酱醋针头线脑什么的,随着挣随着也就花掉了。最早的时候有一个代销点,是供销社下属机构,不是私人的,但食品也是寥寥,主要有麻花、大糖、饼干大米花。流动卖东西的人驮着一个铁笼子,里面摆满了各式的钮扣、画册、小零食等东西,这在我们那里叫镗镗,他有一只铜锣,到了村里后就敲起来。

  还有一种敲着卖东西的叫豆腐梆子,他们将木头掏成中空的圆筒,再将两头堵起来,正上方是一条一指宽的长缝,用一个小木棍敲起来就是“梆、梆、梆”的声音,可以拿钱买,也可以拿豆子换。能吃得起豆腐的人还不多,要么是家里来亲戚了,要么是有了大喜事庆祝,平日里没这事没那事是舍不得吃的。

  摇着大“布郎鼓”(不知道它的专有名字)的是换香油的,他驮着一个白铁打的油桶,一边骑车子一边摇他的布郎鼓,我们五里十村的都是买西江店一个老头的香油。多数人都是拿芝麻去换,在田间地头种上一点芝麻,专门用来换香油,芝麻盐也很少炒,吃了就是浪费

  电视是没有的,连电都没有,何来的电视?

  电影倒是有,那是我们最主要的精神食粮,露天的电影别有一番风味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冻手冻脚,但小孩子们不怕,他们喜欢热闹,唯一不足的是电影的片目太少,反来复去就那些个片子,还得忍受村支书长篇累牍的讲话。

  (二)1988年前后

  1988年的时候,我上五年级学费及书费是一个学期五块两毛钱,就这些钱还有很多辍学的孩子,除了贫穷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看不到希望

  老师多数是民办教师或者代课老师,自己文化水平还不高,再说了,那个时候村里几乎没出过大学生,所以父母及老师们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学生)将来会考上大学。那个时候,出一个大学生全乡都会知道,太凤毛麟角了。

  我们平时看的书有《作文通讯》《故事会》、《大千世界》等,武侠小说开始火起来了,这是文艺繁荣的开始。一下子冒出来了很多的杂志,甚至连诗歌也火的一塌糊涂,吃饱了肚子的人就开始有了诗情画意

  初中的时候还是懵懂的,看不到希望,每个中学能考上高中的不过几个人,所以再努力也白搭。不少的人选择了考中专,因为中专毕业之后也可以安排工作,还可以早就业。有门路学习不好的孩子会选择上技校,技校毕业可以安排到国营的工厂工作,比如国棉厂。

  那时候还时兴接班,意思是父母退休后可以安排一个孩子接替工作,那才真是铁饭碗时代,可以“世袭”。为此父亲还专门凑着莘县卖了三千个非农业户口机会给我买了一个,就是留作以后能接他的班到电业公司上班,结果,当了兵的我没用上,白瞎了那两千四百块钱。估计得攒两年才能攒这么多,可惜了,得吃多少顿肉啊!

  买东西这个时候有平价和议价,划拨的叫平价,议价就是市场价,这里面有很大的差价,所以那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叫“倒爷”,那些可以批条子的人也可始富起来了。外贸公司一度是富的流油的单位,因为他们可以直接搞到商品,在那样一个物资贫乏年代,搞到商品就意味着搞到了钱。

  很多的商品都是凭票买的,你纵然是有钱,但是买不到东西,要排队。所以那个时候的供销系统的人了不得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但,随着商品的日益繁荣和市场的活跃,他们垄断地位一旦被打破,所有的繁华都只能是昨日黄花了。

  早结婚依然是农村主流,很多的孩子十几岁就结婚了,办不出结婚证来就偷结,将新媳妇接过来就住上了。真的有很多的孩子连毛还长呢就结婚了,他们根本就不懂男女之事,需要实践中算学。但对父母来说,只有孩子结了婚才算是完成了一项主要的任务

  外出打工的人还不算是主流,能有眼光去南方打工的人都是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农村里的人还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冬天里除了站在墙根下晒太阳啥事也没有。

  直到1992年前后,乡里开始号召大棚,但很多人并不买帐,乡里担保提供贷款还没有人响应,反而是编了很多的顺口溜讽刺大棚。“大棚菜,死得快”;“要想穷,种大棚”。农村里的人就是这样,自己不努力还想看别人的哈哈笑,等到别人见效益了,才懂得模仿与学习。

  电视机普及率已经很高了,各种牌子的电视都有,北京牌、上海牌、青岛牌、熊猫牌,但多数都是黑白的电视,彩色电视机根本买不着。录音机算是奢侈品,并不多见,但也逐渐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电视剧渴望》开始热播,刘慧芳一时家喻户晓。《上海滩》、《射雕英雄传》、《辘轳女人和狗》、《女人不是月亮》等一批电视剧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开始繁荣起来。周发、黄日华、翁美玲、潘虹、刘晓庆等影星名气越来越大。

  影星们也不甘失落,费翔随着《冬天里的一把火》将大兴安岭“点着”,韦唯跟着第十三届亚运会的《亚洲雄风》一下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迟志强的《狱中十二月》火的有点莫名其妙,小虎队已经是谁也挡不住了。童安格、崔健、齐秦、邓丽君等随着录音机一起火了起来。

  到1992年的时候,郑智化凭着《水手》、《麻花辫子》等歌曲如日中天势不可挡

  (三)1998年前后

  这个时候工厂开始破产,工人开始下岗,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深入,好多原来传统的好企业如今集体沦陷。

  (明天继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