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温柔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一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温柔的?

2019-08-09 09:47:11 作者:我是拾遗君 拾遗 拾遗 来源:拾遗 阅读:载入中…

一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温柔的?

  拾遗物语

  人的认知有五重境界。

  第一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三重:不知道自己知道。

  第四重:知道自己知道。

第五重: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1

  5月份的时候,

  有一件事在部分网民中引发热议。

  一个大V发现有淘宝商家,

  竟然在卖绿色的褐色的国旗臂章,

  于是勃然大怒,

  在微博上贴图“举报”,

  引起一些网民的大力讨伐:

  “竟敢改变国旗颜色,是不是中国人?”

  “红色是先烈用热血换来的,你也敢改?”

  “这就是卖国,应该把这种人开除国籍。”

  这个商家该不该骂?

  该。

但我觉得很多人没有骂在点子上。

  你骂商家违法销售国旗臂章可以,

  但不要骂“绿色臂章就是卖国”。

  我告诉你,

  这叫“低可视度臂章”。

  你看上图,

  解放军哥哥也在用,

  难道解放军也“卖国”?

所以我说你没骂在点子上。

  2

  在战场上,

  有时醒目的颜色很致命。

  比如,二战的时候,

  日军钢盔脑门就有一颗黄色五角星,

  非常醒目,

  结果日军被苏军频频爆头。

  美国战斗机也一样,

  机徽白色五星中间有个红点,

  跟日本太阳旗标很相似,

  结果美军在空战中多次误伤自己。

  为了作战时“避免显眼而被发现”,

  为了作战时“更容易分辨出敌我”,

  一些国家开始研究“低可视度装备”,

  低可视度臂章就是其中之一。

  问一个问题:世界第一场现代化高科技战争是什么战争?

  对,就是1991年美军主导的海湾战争。

  正是在这场战争中,

  美军第一次使用了“低可视度国籍臂章”。

  当时很多军事专家预测,

  美军会陷入越南战争一样的泥潭,

  但专家们做梦都没想到,

  美军只用11分钟就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海湾战争给很多国家都上了一课,也包括中国。

  中国解放军也正是震惊于这场战争,

  才开始全力推动现代化强军改革,

于是才有了今日强大的海陆空三军。

  说了这么多,

  我当然不是想说军事。

  而是想说:

  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时,

  真的不要随意信口开河。

  我们总是经常误会自己的擅长和不擅长。

  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

  因为只看到了些皮毛,

  就觉得好像很简单,

  “这个我完全可以。

  从而变得非常傲慢,信口开河。

  相反,在自己很擅长的领域,

  因为很懂,

  才看到了更深处的困难和瓶颈,

  反而变得谨小慎微,

觉得自己能力不足。

  3

  相信很多设计师都有这样的经历。

  甲方爸爸:这背景没质感,换一个。

  你:我换了个有质感的。

  甲方爸爸:颜色不好看,再换一个。

  你:您想要什么颜色的?

  甲方爸爸:好看就行。

  你:我觉得棕色挺好看啊。

  甲方爸爸:这颜色不行。

  你:那您喜欢什么颜色?

  甲方爸爸:反正好看就行!

  哈哈,你是不是气得想喷血。

  做设计,最怕碰到不懂行的甲方,

  因为他觉得做什么都像放屁一样简单:

  “我觉得这个做起来很简单呀!”

  “你做的东西很简单啊,怎么要那么久?”

  “这个设计很简单呀,怎么要这么多钱?”

  哈哈,你是不是有“弑父”的冲动。

  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信口开河,

  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指手画脚,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实在是太常见了。

  比如我搞了十几年传媒,

  所以经常有亲朋好友来找我:

  “帮我写篇讲演稿呗。”

  “帮我写篇推广软文吧。”

  写作真的是非常烧脑的事情,

  尤其是面对你不擅长的类型时。

  但人家根本就不信:

  “对你来说,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每逢此时,我就想给对方一记天马流星拳。

  4

  去年《我不是药神》播出后,

  很多网民都大骂药品生产商。

  “良心都被狗吃了。”

  “心实在是太黑了。”

  为什么大家要骂药品生产商呢?

  因为几百元成本的药,

  在中国竟然卖2万多。

  虽然大家都在骂药品制造商,

  但我几乎没看到医药专家出来骂生产商,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知道生产靶向药太不容易了。”

  你知道研发“药神”中的这款神药花了多少年吗?

“格列卫的诞生花了整整50年。”

  ▲ 福布斯2016年数据  

  你知道研发一款抗癌靶向药有多难吗?

  一款靶向药,

  投入几十亿美元、上百亿美元是常事。

  比如2016年——

  罗氏药品研发费用是114亿美元。

  默克药品研发费用101亿美元。

  诺华药品研发费用是89亿美元。

  而这些投入,超过一半都会打水漂——最终研发不出有效药品。

  著名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

  研发一款新药的平均投入是81亿美元,

  换成人民币是500多亿,很恐怖吧?

  也就是说,

  原研药虽然生产成本很低,

  但是研发成本却极其高昂,

  所以,新药必然定价昂贵,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收回研发成本,

  并为下一次研发积累资金。

  为什么医药专家不骂靶向药生产商?

  因为懂行,

  懂得靶向药研发之不易,

所以才觉得“情有可原”。

  5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很多人可能万万想不到,

  这句话会是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说的。

  很多著名科学家,

  晚年都信奉神学,

  比如牛顿,

  比如爱因斯坦,

  比如霍金。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

  “当科学家翻过一座大山,

  到达另一座大山时,

  山顶上已经坐着一个人,

  那便是神学家。”

  是爱因斯坦崇尚神学吗?

  并不是。

  是因为他掌握的知识越多,

  对宇宙的了解越深入,

  就越感觉自己渺小无知

  觉得那些未知规律只有神才知道。

  “我们对宇宙了解得太少了,

  我们的研究方法类似于瞎蒙。

  有两个事物是无限的,

  第一是浩瀚的宇宙,

  第二是人类的无知。”

  其实不光是物理,

  任何领域都一样。

  当你对一个领域只懂点皮毛的时候,

  往往觉得很简单,

  觉得自己也可以。

  但当你钻研得越深时,

  就越会发现自己的无知,

  越会感到自己的浅薄,

  越会看到自己的界限,

  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

  “如果你有知,

  你就会知道自己其实非常无知。

  我唯一的知识,

  就是知道自己多么无知。”

  所以,

  越是懂得多的人,往往越是谦卑。

  越是有本事的人,往往越没有脾气。

  越是成功的人,往往越是勤奋学习。

越是有见识的人,往往越懂得体谅。

  6

  我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呢?

  其实我就是想说:

  不要总是拿自己知道的东西去衡量另一个东西,

  不要总是只看到点皮毛就觉得一件事情很简单,

  不要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信口开河指手画脚,

  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

  请保持起码的敬畏。

  互联网给了我们很好的发声渠道,

  但是发声之前,

  在做判断之前,

  请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有一句名言:

  “人的知识就像一个圆,

  圆内是已知,圆外是未知。

  你知道得越多,

  你的圆圈就会越大,

  圆的周长也会越大,

  你与未知接触的空间也越大。

  你知道的东西越多,

  不知道的东西也会越多。”

  所以,人的认知有五重境界。

  第一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三重:不知道自己知道。

  第四重:知道自己知道。

  第五重: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叫“无知”。

  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叫“自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这叫“盲知”。

  知道自己知道,这叫“真知”。

  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这叫“无知之知”。

  网上有个提问:一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温柔的?

  有人回答:从“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