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品评《琅琊榜》42:我只想让他活在这个世上
如果你喜欢玲珑的文章,请设“置顶”或“星标”哦~
点击上方“玲珑品评”→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或“置顶公众号”
终于表白了。什么朋友需要送鸽子蛋大的珍珠,你这是在求婚吧?
处置了夏江,斥责了誉王之后,梁帝到静妃的芷萝宫休息。
经此一役,夏江被囚,誉王被贬,靖王已经是身份最尊贵的皇子,离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再够一够手,储君之位就到怀里了。
但这也是最危险的时期,这时候丝毫的风吹草动,任何的心思不纯,都会被梁帝发现,而导致功亏一篑。
这个时候,靖王只能装死,不能有任何出格的举动,而静妃的神助攻又来了。
她先是表现出惶恐,觉得靖王和自己被诬陷,都是因为梁帝恩宠太过的原因。
这反而激起了梁帝的逆反心理,因为他自问对靖王并无偏私,这次的确是夏江与誉王联合起来搞的阴谋诡计,才诬陷靖王。如今诡计暴露,誉王再也没有立场和靖王争太子之位,下一任的太子十有八九就是靖王,所以静妃没有必要感到惶恐。
就梁帝的心思而言,靖王和静妃的地位是他一手捧起来的,静妃出身只是个医女,没有家族的靠山,靖王虽然有兵权,但是在朝中并未结党,梁帝对这样的太子人选感到很放心,因为他觉得这对母子在朝中孤零零的毫无势力,只能依靠在自己身上,是绝对不会背叛的,这比上有言皇后扶持,背地里又结交悬镜司,且朝中颇有根基的誉王让他放心的多。
梁帝从来没想到,表面上最清白无辜的人,其实才是隐藏最深的大boss。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非常有意思,静妃探知梅长苏在悬镜司受苦,非常担心,但是宫里见面又怕人多口杂,所以旁敲侧击梁帝,梁帝哪知有诈,就答应在围猎的时候,将梅长苏带着,这样静妃就可以在宫外见梅长苏一面。
这意外之喜,真是让静妃非常激动。
平时静妃的神态都是非常端庄大气的,这时却难以抑制住内心的激动,露出非常难得的小儿女情态,眼睫毛如蝴蝶一般乱扑,一副心口小鹿乱撞的模样(男神见不到,能见见男神的儿子也是好的)。
静妃:三月春猎,陛下要带臣妾一起去吗?
梁帝:不带你带谁呀?
静妃这句话问的真是既羞且娇,充满了期待,可怜梁帝这个老腊肉还以为自己的恩宠让静妃受宠若惊,谁知道她心里想着自己的男神和未来儿媳妇,根本没把梁帝的心意放在心上。
可怜的梁帝。
后宫好像没一个女人真正爱他,就算是言皇后,更多的也是争权夺利,没见她对梁帝本身有多少关心。
既然自己马上要和梅长苏见面,那靖王与梅长苏的隔阂,还是越早解开越好。
所以静妃找来小新,把当日真相一一道出。
这一招供可不得了,靖王立刻暴跳如雷:搞了半天,原来你是夏江的人?
靖王这个性格,不仅是水牛,而且是爆炭,一点就燃的那种。
当日小新告状,但她毕竟只是一个丫鬟,见识有限,靖王完全以她的供词,就怀疑身边一力辅佐他的谋士,这本来就很莽撞。
靖王后来自己也反省,怀疑梅长苏的不忠,本来就是因为靖王的偏见。
他一开始就不喜欢梅长苏的机关算尽,并且在梅长苏一直辅佐他的过程中,这种微微的嫌恶与警惕一直深埋在他心底,而且他对梅长苏的定义是“谋士”而不是“兄弟”,所以在别人挑拨的时候,他甚至没有用感情来抵挡一下对方的攻势。
我举一个例子,同样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如果有人来挑拨靖王与副将列战英的关系,靖王肯定不会信的。因为靖王与列战英的感情非常亲密,他本能的会抵触别人对于列战英的攻击,并且倾向与相信别人的证词是污蔑。
因为列战英是靖王信得过的心腹。
但是梅长苏不是。
梅长苏只是靖王在形势需要的时候,不得已使用的一位谋士,说的现实一点,说靖王在利用梅长苏的绝世才能,把他当工具人,也丝毫不为过。
所以,当“工具人”受到污蔑的时候,靖王在情感上是没有抵触情绪的(如果污蔑靖王亲近的人,靖王会有抵触情绪,这是本能,掩盖不了的),而从理性分析而言,梅长苏提出的建议的确是没有错的,所以靖王就觉得梅长苏“居心不正”。
可能靖王从来都没有认为梅长苏“居心正”过,谋士嘛,行的是诡谲之道,跟靖王这种有一说一的钢铁直男价值观是相差很大的。
所以当日在暴怒之下,靖王说出梅长苏无情无义的时候,是真的生气了,并且毫无回旋余地的就挥剑斩断了那铃铛。
梅长苏那时跪下挽留靖王的绝望表情,真是让我看了心痛
我们平时对于心理意义上很亲近的人,会这样绝情吗?
爱一个人是对她个人言行的包容,而不是对他言行的苛刻。
可至少在这之前,靖王对于梅长苏的言行都是非常苛刻的,动辄得咎,动辄怀疑,基本没有回旋的余地,也正因为梅长苏是林殊,才会对他死心塌地,换了另外一个谋士,就算胸怀大志,选靖王的时候,也要事先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受得了他那个倔强执拗的脾气。
靖王手握被他亲手斩断的铃铛,满脸写着“我有悔!”三个字。
当时有多么绝情莽撞,此时就有多么懊恼伤痛。
他连忙赶到苏府去探望梅长苏,没想到又被甄平补刀:上次宗主在靖王府上受的风寒还没好呢!(别什么事都推到夏江头上,梅长苏的病情加重,你也没少掺和)
而就在靖王对梅长苏的懊恼达到顶峰的时候,突然又听说梅长苏在悬镜司受拷问的时候,被逼吃下剧毒的乌金丸,可能只剩下三天的生命了。
懊悔而激动的靖王不顾一切,和蒙挚一起赶到牢里,想要严刑逼供夏江,逼他交出乌金丸的解药。
这样做,十分冒险。
第一、蒙挚从来未在明面上与靖王联盟。掌握五万禁军的统领和手握兵权的亲王联盟,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其危险性高过誉王和悬镜司结盟百倍,这消息要是传出去,梁帝能不起疑?
第二、靖王马上将要被立为储君,这个时候不顾后果想要逼问夏江,一点也不怕他与梅长苏的私交过深泄露,特别是一向不涉入党争的蒙挚也牵涉进来,不得不让夏江怀疑,梅长苏此人的真实身份应该非比寻常,更有可能是祁王府或是林府的旧人。
恐怕夏江就在此时怀疑,梅长苏以前是否就与林府或是祁王府关系十分密切。
正在紧要关头,静妃把靖王叫入宫去,因为静妃也担心梅长苏的安危,想要探探消息。
为了不让静妃担心,靖王骗静妃说乌金丸的解药已经找到。
也许是梅长苏现在性命垂危,靖王心情激荡,他不禁想到在十三年前,他也痛失了一个对他来说十分重要的朋友(林殊)。
那年,他到东海去练兵,林殊托他带个鸡蛋大的珍珠当弹珠玩。
靖王说:哪有鸡蛋大的珍珠?我要么给你带个鸽子蛋大的珍珠。
要说还是作者会玩,哪有男生给男生带鸽子蛋大的珍珠的?
你这莫不是要定情求婚用的?
谁想到,当靖王带着鸽子蛋的珍珠回来的时候,祁王已经被赐死,林燮已成叛将,林殊也灰飞烟灭,连块尸骨都没有被留下。
对此事靖王一直痛彻心扉,所以只要碰到和林殊有关的事情,他就丧失理智,不计后果。
静妃劝慰她:也许小殊他还活着,活在你的心里。
靖王流泪:我不想他活在我的心里,我想他活在这个世界上。
要说此剧,虐就虐在此处。
活在心里固然美好,但是哪及活生生的人就站在眼前那么令人感到满足和安心。
所以我一直觉得,一旦靖王知道梅长苏就是林殊,也就不会有后面夺嫡的事情,他一定会想方设法保证林殊的安全,然后离开这片是非之地。
但是就林殊而言,为赤焰军翻案和将梁国交到正确的人身上,还是比自己与靖王之间的私人感情重要,所以他才死死守住这个秘密,不让靖王夺嫡的意志有丝毫的纷扰。
靖王希望林殊活在这个世上,当林殊真正活着的时候,他被瞒着毫不知情。
当他知情之后,林殊却又一次不久于人世(主要还是为他操心所致)。
最爱之人就在身边,近在咫尺不能相认,等一切尘埃落定,却离阴阳永隔不远。
你们说虐不虐?虐不虐?
简直虐死了!555……
喜欢此文,就给我一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