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蓝色的声音》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蓝色的声音》读后感10篇

2019-08-22 23: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蓝色的声音》读后感10篇

  《蓝色声音》是一本由[美]荷莉·佩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3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蓝色的声音》读后感(一):庇护所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人类心灵的一种状态

  小时候经常听外公战争故事,有外公赶着马车子弹呼啸而过的场景,也有很多人背着包袱爬过一座山的场景,有外公想办法回家的场景……。 那个时候总会想,万一某天我遇到战争的话,该往哪里躲藏呢?哪里才是安全的呢? 长大后,我才明白,即便没有战争,我们也需要一个庇护所。 《蓝色的声音》中说:庇护所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人类心灵的一种状态。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小说家荷莉·佩恩,她曾凭借小说《偷灵魂男孩获得美国富兰克林奖。 《蓝色的声音》讲述的是在战争中和妈妈走散的男孩卢卡,莫名其妙被调到难民营当老师的萨拉以及音乐天才米兰,三人因为音乐而在战乱中相互慰藉。 1、相信妈妈还活着 男孩卢卡和妈妈走散了,他在街上看到妈妈上了一辆车,他骑着自行车追啊追,可终究是没找到妈妈。 他整夜整夜的敲着鼓,城里的人都知道男孩的存在孤儿院的修女找到他,让他去孤儿院,可坚决不去,他说我有人照顾,我妈妈还活着。他敲鼓就是希望妈妈能听到鼓声去找他。 即便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战争中死去,他依旧相信妈妈在也某个地方找他。 2、心中的庇护所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都是流浪。 萨拉的爱是米兰的庇护所,可这个地方太危险了,米兰希望萨拉能回到家长去,那个没有战争的地方,于是他留下一封信和乐谱离开了。 萨拉为了找寻答案,来到了米兰的出生地。 3、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你是谁 防空洞老人告诉卢卡,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你是谁,这句话他一直记着。当别人都说卢卡是孤儿时,他坚定地告诉他们,他不是孤儿,他有亲人,他的妈妈还活着。 《蓝色的声音》用一面展开叙述,带着我们走进战火风飞的世界,即便生活如此艰难,他们依旧心存信念,靠着这份信念活了下来。 我们的生活会面对很多困难,有时会陷入深深绝望中,但心中有所牵挂,有爱,我们终究可以扛过所有苦难

  《蓝色的声音》读后感(二):没有音乐,我们该怎么办?

  《蓝色的声音》是美国小说家荷莉•佩恩的第二部作品

  女主人公萨拉•福斯特出身于美国,却来到战火纷飞的巴尔干半岛志愿者——担任难民营的英语老师。在难民营里,她认识了一个叫米兰的年轻人。他是当地著名作曲家,《蓝色的声音》就是他创作的。小说的主线可以说是这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

  但小说不止有爱情。故事开始,我们看到了一个叫卢卡的小男孩。他也很喜欢音乐。他丢失了他的鼓。这个鼓很特别,是一种东方的祈祷鼓,据说是由人的头盖骨制成。只要奏响,它就能唤醒死人。卢卡的爸爸在战争中死去了,他的妈妈伊莱娜是一个护士夫妇二人并不是同一个国家的人,已故的父亲是塞尔维亚人,伊莱娜却是克罗地亚人。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中文译本200多页,不算长,几乎可以一口气读完。通过伊莱娜和萨拉的对话,我们知道卢卡和妈妈走散了。也正是伊莱娜的鼓励,萨拉才有勇气踏上寻找米兰的道路。告别时,萨拉对护士说:“希望你能找到儿子。” 伊莱娜也祝福萨拉:“希望你能找到真爱。”当萨拉说“再见”时,伊莱娜说:“我们不说再见,只说稍后见。”

  后来,萨拉在另一个时空遇到了卢卡。她知道卢卡在找他的妈妈,却不知道他的妈妈正是那个护士,但是她却始终相信他的妈妈还活着。其实,如果萨拉能够联想的话,应该能更早地猜到这个男孩就是伊莱娜的孩子。因为他有一次也说“我们不说再见,只说稍后见。”直到整部小说快结尾时,萨拉才有了意外收获。她找到了一张照片,上面有卢卡和伊莱娜的合影

  通读小说后不难发现,音乐才是贯穿整部小说始终主题。比如作者通过安东的口说出:“没有音乐,我们该怎么办?”安东是米兰的老师,是他发现了米兰的才华,也是他一直保护着米兰。安东有一个奇怪嗜好,那就是收藏手榴弹。他家里有一堵墙是用手榴弹筑成的,他收藏了大约有一千枚没有引爆的手榴弹。战争中,手榴弹是随处可见的,在厨房水槽,在浴缸里都能够找到手榴弹。安东最后死了,是因为要保护卢卡的鼓。

  有机会要听一听战争以外的东西,那就是音乐。

  《蓝色的声音》读后感(三):蓝色的,蓝色的慰籍

  读这本书之前,一定要点开一首歌作为背景,最好是肖邦。

  刚开始看书名我以为是一个温馨的故事,但是打开发现故事发生在战火纷飞时。卢卡不断的想去找自己鼓的障碍紧张的战时气氛感觉就像电影开篇,战火没有停止,人被划分阵营,大家躲着,街上几乎没有路人全是狼藉炮弹的叮叮当当声没有间断,这时候好像听听鼓声清脆厚重都行。这个故事我最大的泪点也在这里,当卢卡在去学校时见到了被他们当成吉祥物的小狗,被剥皮了挂起来了...卢卡那句“遍地都是尸体,怎么清理干净大概就是这样吧。

  接着就是有人问他“你是克罗地亚人还是塞尔维亚人”,他脱口而出的塞尔维亚救了他一命,但是那种寂静我也有体会,不是安静澄净,是那种死一样的寂静。像作者说的那样,其实卢卡也不知道他该站在哪一边,他也还小。结合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唉,虽然人和人会因为地区或者成长不同有所不同名单上这从来就不算什么问题,卢卡弄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也是。

  而萨拉,其实她身上有很多我们的影子人生迷茫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最开始天真的以为自己怎么样,后面事态的不受控制发展也是人生对我们的某种馈赠。如那句说烂了的名言命运给我们的早已暗中标好价格,得到的一切都是后面发生一切的因,后面发生的一切都是我们如何使用得到的一切的果。但其实呢,萨拉和卢卡说蟾蜍那里她也有想到“她意识到那天玩耍她并没有停下来,也是从那个夜晚开始,她一直都没有停止过逃离。尽管此刻站在世界的边缘,站在这个他未曾来过的地方,萨拉任然在逃离着那份记忆痛苦。她在回避它、忽视它,希望它能消失,猜想着自己是否会有完全康复的那一天”你看你是逃不掉的

  之前很喜欢一个小提琴家,所以看到米兰真的忍不住代入哈哈哈真的很像虽然性别不一样,所以我的背景音乐后面就从肖邦换成了他的~

  如同结尾:她倒在他的怀里,感受着放任自己所带来的甜蜜。她知道,无论他们的未来如何,也无论他们身处世界的哪个地方,他们都将保持紧密非联系。他们共享

  了太多的痛苦,然而对他们彼此来说,这种痛苦在余生中的无关紧要.......

  蓝色据说是所有颜色里最能安抚人心温柔颜色,战争当然可怕,但是除了战争之外还有很多别的,战争不仅仅是炮弹,就像温暖不仅仅是来自温和

  活着 不易,希望和平长存。

  《蓝色的声音》读后感(四):如何拦下一枚子弹

  他通过演奏小提琴向萨拉说这话,确信琴声可以转移痛苦,修复内心。他想要洗净战争的声音、偏见的声音,以及一切阻止他爱和被爱的声音。

  《蓝色的声音》是美国作家荷莉·佩恩的新作,将巴尔干地区难民的生活引进了读者视野。与其他类似题材的小说不同,《蓝色的声音》很少直白谴责、高声地呼喊,反而是一只完全温柔的手,着力于小视角小事件,抚慰了战火之下敏感的核。

  难民男孩卢卡对鼓的执著构成了故事的开端,在战地防空洞里,他不断敲打着能发出声响的东西,期望子弹能在自己的鼓声中停止。孩子的童真与战争的残酷形成对照,让这个故事温暖的外壳之下,又有着令人愣怔的灰斑。就像书里所描写的那样——女孩拿起面包,谁知它纵向裂开,露出一支黑色的枪管。

  这部小说的语言特点同样值得推敲。许多类似题材的作品习惯横刀阔斧,刻意地用惨烈方法叙述,甚至到了令人恐怖地步。一些反应民生活的长篇作品更加仗着篇幅,大肆地描写血流漂杵的惨状,达到了让人心碎目的,却也剥夺了诚恳讲述的可能

  《蓝色的声音》篇幅虽长,但语言却始终保持着一股天真烂漫之美,叙述得干净而流畅——“她沿河边走着,经过了几个吸烟的渔民河岸泥泞不堪,她的脚陷了进去。浑浊河水有些上涨,辽阔平原全部都浸入了春天里。她站在一棵柳树旁扫视着喝水,渔民给了她一只苹果箱子让她坐。这些戴着皮帽的男人让她想起了她的祖父。”书中的长句大多如此,读起来很熨帖,但又蕴含了一点哀愁

  书中的许多片段,都体现出作家对未来世界的期冀。比如,小提琴家米兰常去难民营演出——“他通过演奏小提琴向萨拉说这话,确信琴声可以转移痛苦,修复内心。他想要洗净战争的声音、偏见的声音,以及一切阻止他爱和被爱的声音。”

  如果站在东方审美里去审视这部小说,《蓝色的声音》太理想主义了一点。它试图用音乐去调和战争的残酷,从而托出反战的主题;而不论音乐、雕塑绘画或是文学,最终都无法调和现实之残酷,它们只能暂时安慰战火带给人的痛苦,拓印人们受到侮辱损害时的感受。但是,知道仍有理主义者、仍有理想主义的作品,本身已是一种宽慰了。

  鼓声注定无法使空中的子弹停止,因为它太柔软、太浪漫,甚至缺少自我保护的力量。但荷莉·佩恩以其出众人文关怀,为世界读者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音乐、文学、希望、爱,这些柔软的东西一旦聚沙成塔,也能拥有拦下子弹的力量。

  《蓝色的声音》读后感(五):唯有音乐没有种族之分

  文/蓝云多多

  南斯拉夫王国是以南斯拉夫人为主,包涵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王国。在南斯拉夫王国内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之间一直存在民族对立矛盾

  1941年纳粹德国突然进攻南斯拉夫。乌斯塔沙和纳粹成立克罗地亚独立国;南斯拉夫国王宣示以塞尔维亚军官为主的反乌斯塔沙组织,切特尼克也开始进行抵抗行动。这场战争中种族净化、强暴、驱赶民众事件造成了大量人民死亡,引发难民潮。

  种族问题在1991年之后的克罗地亚战争中再次重演,1991年到1995年间,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之间因民族对立而引发战争。双方都不同程度对彼此进行种族灭绝,普遍认为塞尔维亚人的种族灭绝行为严重

  克罗地亚战争使得克罗地亚人口从1992年到1995年之间,从475万人减少到440万人,2011年减少至428.4万人。

  1991年和2001年克罗地亚的国情调查发现,国内克罗地亚人的比率从78.1%上升到89.63%,塞尔维亚人则从12.2%下降到4.54%。克罗地亚战争战后人口减少的35万人和塞尔维亚减少的8%几乎相当。可见克罗地亚政府并不积极的召回逃到国外的塞尔维亚人。

  《蓝色的声音》就是一部发生在克罗地亚战争背景下的故事,米兰,萨拉,卢卡三个身份,背景,语言完全不同的人,因为音乐聚在一起。

  客观来讲,《蓝色的声音》的故事情节时空跨度较大,不太容易读懂。若是我们抛弃故事情节,怀着欣赏一部音乐剧心态去领略书中的旋律,这绝对是一次绝佳的阅读体验

  《蓝色的声音》书中融合避难追寻治愈救赎元素,把残酷的战争线索贯穿始终。用诗意思考灵动跳跃的语言,给我们娓娓道来一段音乐般的故事。

  当然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尝试,难免会有故事情节混乱之嫌,但个人认为不同的尝试,才会有耳目一新的阅读感,体验还不错

  书中的种族歧视,一直困扰着当今的世界。局部地区这种狭隘民族主义尤为明显言行举止蔑视、讨厌及排斥态度,借由战争之名,会酿成一次又一次的屠杀

  种族歧视不仅仅表现在双方势均力敌情况下,在强势政权的打压之下,种族灭绝不再是屠杀,而是同化,消灭。后者虽然表面不温不火,但是骨子里的以大欺小,彻底融化也是非可耻的。

  1963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第1904号决议通过了《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公约规定,缔约国承诺

谴责种族歧视并立即以一切适当方法实行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与促进有种族间的谅解政策。 特别谴责种族分隔及“种族隔离”,并在其所辖领土内防止、禁止并根除具有此种性质的一切习例。

  当然,这些也只是协议,基于各方利益考量加入该书的成员国也不见得遵守约定

  最后,回到《蓝色的声音》书中,荷莉•佩恩以非传统的叙述手法讲这么一个宏大深沉的故事,不花点时间,多读几遍是不容易理解其中趣味的。

  《蓝色的声音》读后感(六):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著名作家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有一段被引用了无数次的话,“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我们都是牛,头顶上悬着各自的锤子,生活中不可能会一帆风顺,或早或晚,锤子总会砸下来的。

  我们应该怎么应对生活里的苦难?

  在《蓝色的声音》中三个人物的经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小男孩卢卡。欧洲战争,他敲着自己心爱的鼓,以为“子弹能在鼓声中停下来”,同时也被问着是塞尔维亚人还是克罗地亚人。他年纪太小了,不知道这两者的区别,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是重要的。

  美国女孩萨拉。她正处于人生的迷茫期,前途失意,不清楚未来该向哪儿走。理想破碎的声音刺耳又持久,让她心烦而不知所措。初到欧洲的她是那么天真,一心想着去做家庭教师,谁知却被带到了难民营。没有公寓、没有物资、没有安全。现实的残酷程度,远超过她的想象。

  米兰。他是个音乐家,带着他的音乐,在漫漫黑夜中为流离失所的人们带来些许安慰。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优雅而神秘,亲近又遥远。

  看似毫不相关的三个人,却被音乐紧紧地联系了起来。音乐超越了语言,为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安眠、疗伤。

  而在这里,在这战场的后方,它也是覆在人心上的一面盾,保护他们与日复一日的不安斗争中寻得一丝平静。

  这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斗争,谁也未能宣告胜利。它远不只是炮击飞弹对肉体的攻击,更是来自过往与当下的记忆在精神上的折磨。

  战争带来的,从来都不只是战争本身。

  是卢卡与母亲的失散,是学校的吉祥物小狗被杀害,是杀了小狗的士兵自我了断,是米兰在混乱中留下乐谱的不辞而别——这是战争,一切消失都不需要理由。

  但萨拉没有屈从于这种残酷。她的天真此刻成为了她的武器,尽管所有人都劝她留下,她仍然决定带着那张乐谱前往米兰的家乡,带它回到它所属于的地方。

  在那里,她知道了米兰神秘的过往,并将其与自己遭遇过的暴力重合起来。

  萨拉知道,米兰的乐谱所传达的,是一种悲伤的呐喊。那是音乐穿透了由悲伤筑起的高墙,向无垠大海传递的内心的声音。路途中,她结识了卢卡,他们一起躲避轰炸,戴上耳机听米兰的曲子。“他想让萨拉听一听战争以外的东西,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去听。”

  再一次地,音乐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盾,在战火纷飞中护他们平安。

  战火总会停下,但人们要经历的战斗不会。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卢卡所说的“更重要的东西”。

  所谓战争,除了这些真枪实弹的战役,更有人们内心与自己的搏斗。无论是在战争中犯下暴行并为此饱受折磨的士兵,还是利用混乱的局势为自己谋利的人,都经历着究极的人性考验。

  另一方面,如同米兰和萨拉一样,被过去的记忆缠绕的人也不在少数,而这同样是一场硬仗。过往有时虚无,你甚至不知道自己原来还记得它——就像萨拉一样,在战地溺水后才想起那段封尘的痛苦回忆。

  但它的存在不容否认与无视,如同看不见的幽灵,一直飘荡,不会予你安宁。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庇护。不仅是战争中的难民,生活中的我们也是一样,渴望获得共鸣,并从中得到庇护。

  “你不是一个人”,在挣扎绝境中这句话带来的力量往往超出人的想象。

  可能正因这三个人一路以来共享了太多的痛苦,所以对他们彼此来说,这些痛苦似乎也变得无关紧要了。

  他们拥有共同的秘密,而这是他们的力量所在,也是他们获得重生的缘由所在:庇护所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人类心灵的一种状态。

  不论是出于同伴间的互相搀扶鼓励,还是出于屡次历练中的坚持,在这一段经历后,他们都成长了。

  有人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你不必于永远的活得正确,也不要害怕犯错,最终你会发现一切就好比哲学家尼采的名言

  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让你更加强大。

  《蓝色的声音》读后感(七):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著名作家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有一段被引用了无数次的话,“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我们都是牛,头顶上悬着各自的锤子,生活中不可能会一帆风顺,或早或晚,锤子总会砸下来的。

  我们应该怎么应对生活里的苦难?

  在《蓝色的声音》中三个人物的经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小男孩卢卡。欧洲战争,他敲着自己心爱的鼓,以为“子弹能在鼓声中停下来”,同时也被问着是塞尔维亚人还是克罗地亚人。他年纪太小了,不知道这两者的区别,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是重要的。

  美国女孩萨拉。她正处于人生的迷茫期,前途失意,不清楚未来该向哪儿走。理想破碎的声音刺耳又持久,让她心烦而不知所措。初到欧洲的她是那么天真,一心想着去做家庭教师,谁知却被带到了难民营。没有公寓、没有物资、没有安全。现实的残酷程度,远超过她的想象。

  米兰。他是个音乐家,带着他的音乐,在漫漫黑夜中为流离失所的人们带来些许安慰。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优雅而神秘,亲近又遥远。

  看似毫不相关的三个人,却被音乐紧紧地联系了起来。音乐超越了语言,为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安眠、疗伤。

  而在这里,在这战场的后方,它也是覆在人心上的一面盾,保护他们与日复一日的不安斗争中寻得一丝平静。

  这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斗争,谁也未能宣告胜利。它远不只是炮击飞弹对肉体的攻击,更是来自过往与当下的记忆在精神上的折磨。

  战争带来的,从来都不只是战争本身。

  是卢卡与母亲的失散,是学校的吉祥物小狗被杀害,是杀了小狗的士兵自我了断,是米兰在混乱中留下乐谱的不辞而别——这是战争,一切消失都不需要理由。

  但萨拉没有屈从于这种残酷。她的天真此刻成为了她的武器,尽管所有人都劝她留下,她仍然决定带着那张乐谱前往米兰的家乡,带它回到它所属于的地方。

  在那里,她知道了米兰神秘的过往,并将其与自己遭遇过的暴力重合起来。

  萨拉知道,米兰的乐谱所传达的,是一种悲伤的呐喊。那是音乐穿透了由悲伤筑起的高墙,向无垠大海传递的内心的声音。路途中,她结识了卢卡,他们一起躲避轰炸,戴上耳机听米兰的曲子。“他想让萨拉听一听战争以外的东西,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去听。”

  再一次地,音乐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盾,在战火纷飞中护他们平安。

  战火总会停下,但人们要经历的战斗不会。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卢卡所说的“更重要的东西”。

  所谓战争,除了这些真枪实弹的战役,更有人们内心与自己的搏斗。无论是在战争中犯下暴行并为此饱受折磨的士兵,还是利用混乱的局势为自己谋利的人,都经历着究极的人性考验。

  另一方面,如同米兰和萨拉一样,被过去的记忆缠绕的人也不在少数,而这同样是一场硬仗。过往有时虚无,你甚至不知道自己原来还记得它——就像萨拉一样,在战地溺水后才想起那段封尘的痛苦回忆。

  但它的存在不容否认与无视,如同看不见的幽灵,一直飘荡,不会予你安宁。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庇护。不仅是战争中的难民,生活中的我们也是一样,渴望获得共鸣,并从中得到庇护。

  “你不是一个人”,在挣扎绝境中这句话带来的力量往往超出人的想象。

  可能正因这三个人一路以来共享了太多的痛苦,所以对他们彼此来说,这些痛苦似乎也变得无关紧要了。

  他们拥有共同的秘密,而这是他们的力量所在,也是他们获得重生的缘由所在:庇护所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人类心灵的一种状态。

  不论是出于同伴间的互相搀扶鼓励,还是出于屡次历练中的坚持,在这一段经历后,他们都成长了。

  有人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你不必于永远的活得正确,也不要害怕犯错,最终你会发现一切就好比哲学家尼采的名言

  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让你更加强大。

  《蓝色的声音》读后感(八):《蓝色的声音》:庇护所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人类心灵的一种状态

我们将不惜一切牺牲保卫我国本土,我们要在滩头作战,在登陆地作战,在田野、在山上、在街头作战,我们在任何时候决不投降,即使整个英伦岛或大部分土地被占,我们饥寒交迫,我们所有由英国舰队武装和保护的海外帝国也将继续战斗。——丘吉尔

  我以为,所有的战争都是像上述丘吉尔的话那样,慷慨激昂、激励澎湃的,但是如今知道,原来战争,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荷莉·佩恩描写的南斯拉夫内战,给我的就是这样的感觉,她没有写战争的大场面,而是从三个主人翁的角度,在严肃的战时背景下,富有诗意地,为我们徐徐拉开了一幅巴尔干的战争画卷,然后将故事娓娓道来细腻,温柔,又真实。

  这幅画卷就是《蓝色的声音》。

蓝色:大海的象征,它是最冷的色彩。在伊斯兰教中,蓝色是一种代表着沉稳、理智、永不言弃的精神,期待和谐世界。另外蓝色也代表忧郁。

  这是《蓝色的声音》中所用到的象征意向。

  全书以“寻找”开始,以“找到”结束。其中的情感冲突,与各个主人翁的品质表现,不由得让人紧紧跟随。

  家国支离,爱未破碎

  鼓在中国古代,多用于战争之中,作为开战的号角。书中开篇,说的就是:“男孩儿卢卡,此刻想要找回自己的鼓。”

  9岁的击鼓男孩卢卡,相信鼓声能够让子弹停下来,在走进克罗地亚的防空洞中时,他将鼓丢失在了防空洞外。没有鼓的情况下,他以笔代槌,用马桶盖作鼓,在墙体刻着死亡名单的卫生间中,尽情演奏。

  他不知道鼓声是冲锋的号角,他越敲,战争越激烈。

  所以,他在找鼓的路上,眼看着身边的人被击杀,看着校园的吉祥物——大麦町幼犬被杀死,不断滴着血地悬挂在篮球架上。听着士兵谈论“五百二十具尸体登记在册。”“还有几百具尸体流落在外呢!”就像谈论“明天是晴天。”一样。

  眼看着母亲,被敌人押上了不知命运的列车......在被迫与母亲分开后,他再次踏上了寻找的旅程。他独自骑了40天的自行车,从满目疮痍的武科瓦尔,到即将满目疮痍的杜布罗夫尼克。

  他在克罗地亚遇见米兰,在米兰的住所遇到了新鼓。这一次他敲击鼓面,是且坚信母亲一直活着,希望母亲经过时候,能够沿着鼓声找到他。

  战争随着冲锋的号角推进到了杜布罗夫尼克,他再一次看到城市被毁。所幸,历经磨难,得偿所愿。

  最珍贵的,是他不论经历什么,心中的爱,从未磨灭。即使孤身一人,游居他乡,他依然乐观,坚强,并且机智的化解很多磨难。作者也给了我们一个好人好报的结局。

  帮助别人,救赎自己

  美国女孩儿萨拉·福斯特,因为考法学院失败,只身前往欧洲。打算教匈牙利的上流人士学习英语,却被送往“用鲜血签订契约的巴尔干”,教导在战争中无家可归的难民。

  这里环境恶劣,每个人都患有被战争伤害的梦魇。对于孩子来说,食物比知识有吸引力。在这里当英语老师,是多么荒唐的事情。

  但是她还是留了下来,因为难民们需要的不是英语,而是希望。——有人看着他们,便不是一个人踽踽独行。

  在帮助难民的过程中,她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内心,她远走高飞,是为了为了逃离自己的噩梦。

  在难民营里,她认识乐观的,正在寻找儿子的护士——伊莱娜,伊莱娜告诉她:“不要给难民希望,不要说不要紧,因为这里没有什么事是不要紧的。”“”“不要听故事,因为一听,你会经历一次战争。”她从伊莱娜的告诫中,知道了战后人们的心情,从而想办法去救赎别人。

  她用知识救赎别人的同时,米兰用音乐救赎她——给她在难眠的夜里带去慰藉。

  年轻的作曲家米兰,身患癫痫,往事沉痛,却为了能够用音乐为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疗伤,毅然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往可能会发生危险的“敌方”难民营。

  他在难民营,至少通过音乐,治愈了萨拉的焦虑和迷茫。也收获了萨拉的爱情,米兰也喜爱这个“身上充满天真”的女孩,二者心意相通,相互爱慕。

  但是米兰却在演奏《蓝色的声音》后,留下了《蓝色的声音》的谱子给萨拉,

  自己不告而别,萨拉却决定把曲谱带回米兰的家乡,从而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

  这段旅程中她遇到了米兰的抚养人安东,米兰的外祖母,寄住在米兰家的卢卡,在米兰的家乡,萨拉与卢卡一起经历了许多事——被轰炸,被抓......一起历经生死。

  萨拉也在这段过程中,从一个天真的女孩子,成为一个“培养出自我意识和锐气。”的女孩子。她也在难民营与米兰家乡这一过程中,找到了自我,明了自己逃离美国的原因——她逃离的是以前怯懦的自己,与痛苦的回忆。

  《蓝色的声音》是荷莉·佩恩的第二部作品。荷莉·佩恩是美国小说家、剧作家。说起其作品,不得不说她的处女作《处女情结》一书,以及其第三部小说《偷灵魂的男孩》,《处女情结》让她声名大噪。《偷灵魂的男孩》荣获美国独立出版人协会很好小说奖、美国富兰林奖、马林艺术委员会小说奖等奖项。奠定其在文坛的地位,她的作品被翻译成9种语言,在11国出版。

  《蓝色的声音》与我以往看过的战争小说大不相同,能够把战争写的如此温情而又真实的,大概是我所阅见第一人。或许因翻译原因,又或许本为美国文学,又或许个人阅读习惯使然,感觉书中很多地方不够圆融,但是也不影响《蓝色的声音》成为一部好小说。从人物塑造上,剧情推进上,以及细节描写上,都值得一看。

  《蓝色的声音》是部温情的战争小说,多线行事的风格是我的最爱,三条线,三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甚至不同“国籍”的人,最后因为音乐而走到了一起,相互理解,相互靠近,相互爱慕。这是小说的伟大,也是音乐的伟大,归根结底,是艺术的伟大。

  本书金句

  1.在巴尔干,契约都是用鲜血签订的。(P29)

  2.难民是没有家的,所以才来到这里(难民营),他们可以浪迹天涯,但无论在哪儿都是异乡人,因为他们的国家亡了。(P37)

  3.真正重要的是真理归属于谁,而为了他的归属,双方将不惜付出流血的代价(P78)

  4.我们不说再见,我们只说稍后见。(P12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