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人幸免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无人幸免读后感10篇

2018-05-17 20:1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人幸免读后感10篇

  《无人幸免》是一本由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著作,55出版的40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人幸免》读后感(一):普通人战争下的一场残酷经历

  “小小年纪就受过摧残孩子,会比任何军人更高效,更冷酷无畏。”

  这本书真的超级好看朋友们!!!如果不是在图书馆里看到后面真的忍不住哭出来QAQ

  首先我们来聊聊它的内容

  内容上,首先故事的构思真的非常吸引我了。如果战争是一场充满黑色沼泽,那么简单来说这部小说就是描述了萨拉特如何在这块沼泽里越陷越深的过程。 一开始,萨拉特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无论是在家乡还是在难民营里都过着某种意义自在日子,对战争也没有什么具体想法。直到她遇见了盖恩斯,在认识盖恩斯后,直到大屠杀前,她对北方逐渐产生一种仇恨,可是这种仇恨是浅显的。可是大屠杀后一切都变了,他对北方的仇恨变成了赤裸裸的不加分辨的怨恨,杀死更多的北方人成了她之后人生的目标。被逮捕之后,在遭遇那么多的伤害后她又回到家里,可是这种怨恨还残留在她的心里。与本杰明度过一段愉快时间后, 她终究还是走上了复仇的路,以自己炸弹释放恶毒病毒

  说到这里真的觉得萨拉特的经历好惨啊,萨拉特在遇见盖恩斯的时候当他是老师,可是实际上所有的看上去温柔相处都不过是为了把萨特拉变成杀人的工具,真的太惨了QAQ

  其次,作者对于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非常立体,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情感以及萨拉特本人在战争中情感的变化也都写的非常细腻。在这场战争里,萨拉特先后一步步的失去了爸爸妈妈姐姐,而哥哥也变成了她觉得陌生的人,这个过程里她的难过失望,怨恨写的非常真实动人。在她出狱后,借助本杰明的侧面描述将她从初出狱到后来一步步又踏上复仇路上的情感也写的超级棒。

  其次在小说的写作结构上我也觉得真的非常惊喜

  在结构的构思上有两点非常喜欢。首先,小说采用主线故事与虚构报刊选段交叉描述的方式,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的方式相同,读起来还是觉得挺特别的。另一点是本书写作中除了写作者视角外,还采用了三个视角来叙述故事。萨拉特的视角,卡琳娜的视角,与书中作者本杰明的视角。从三个人的角度分别来看同一个故事不同部分觉得还是挺新颖的,而且也可以感受到同一件事情里不同人的想法与态度,真的是非常喜欢了。

  最后来说说书的装帧设计方面吧。

  我真的好喜欢这本书的纸质啊,整本书摸起来软软的超级舒服!但是,对我来说这本书的字体也未免有点太小了,看久了眼睛会觉得累QAQ

  《无人幸免》读后感(二):读《无人幸免》

  能源危机 读《无人幸免》有感 ——听雪7801 美国的第二次国内战争,作者的想法不可谓不大胆,说出来可以说是非常的大胆。众所周知,美国现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没有之一,她发生内战?我们先来看看,战争发生的原因

  起因是这样的,2074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可持续未来法案》。它是有总统丹尼尔·纪牵头的,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其中包括数十年来气候变暖带来的恶果,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低海拔地区已是一片汪洋。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不断下降它的经济地位。可替代的安全清洁,无污染,可持续的新能源是美国的当务之急,也是人类的当务之急,污染,温室效应也持续显现出来,也必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 再再来说说这本书的故事,是一家人的战争经历为线索,是美国南方自由邦,也就是不支持《可持续未来法案》各州的其中一家。也可以说是,代表家庭,它家就是战争的写照。 战争肯定是残酷的,无情无义的,是要死人的。试看当今有战争的地方,也必有能源——石油的地方。人类的战争就是财富资源,能源的战争,谁掌握了能源,资源谁就有话语权,有在战争的主动权。更新的能源,可能是未来国家掌握命运,也许是人类命运的主动权。 这本书我看到的就是能源,新能源,因为现有能源石油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用完就没有了,并且污染环境空气,导致各种气候变化,带来很大的灾难,有一天可能导致人类的灭亡,这不是危言耸听,厄尔尼诺现象也许就是警告人类的。 新的,清洁的,无污染的,可持续的能源开发,是必然的。越来越好,中国民族复兴之路上能源,绝对是绊脚石,一定要把它搬来,也一定能把它搬来!开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无人幸免》读后感(三):一名女性人肉炸弹的残酷史

  2095年7月3日,一个26岁的高大女人,携带名为“速效”的新型病毒,进入庆祝美国第二次南北战争结束的“再统一日庆典”,引发长达十年的瘟疫,导致约1.1亿人死亡。

  她是谁?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奥马尔•阿卡德的这本《无人幸免》,真实记录了一个天真活泼的6岁小女孩,如何成为冷酷暴戾的人肉炸弹,用虚构与“非虚构”交织的手法,书写一部战争阴霾下的残酷个人史。

  虽然这本书发生的年代,是半个多世纪以后的近未来,背景也是虚构的美国第二次南北战争,但作者明确表示:“我从没打算写一本科幻小说,书中所有的情节全部都真实发生过。”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战地记者,他确实有资格这么说。奥马尔写作这部小说之前,在《环球邮报》工作了10年,无数次身处阿富汗、伊拉克等前线,报道种族、战争、平权等重大的国家新闻事件。由于他对美国反恐战争非常熟悉,才有了本书中极为真实的描写,包括恐怖袭击、难民营生活反抗武装力量以及令人胆寒的酷刑拷问等等。

  《无人幸免》的主人公萨拉特·切斯特纳特,她和双胞胎姐姐达娜以及哥哥西蒙生活在路易斯安纳州的海边。在她5岁那年,也就是2074年,美国南方的几个州拒绝执行联邦政府发布的禁用化石燃料法案,宣布独立成立了“南方自由邦”,以亚特兰大为首府,展开了长达二十一年的内战。

《无人幸免》地图

  随着战事日益激烈,萨拉特和家人流离失所,她的父母和哥哥姐姐相继成为战争的牺牲品。经历了至亲惨死和大屠杀的恐怖,她从一个善良勇敢、充满正义感的“假小子”,到12岁那年割喉杀死第一个人,再到南方反抗军中声名显赫少女狙击手,以及最后所选择惨烈结局,这一系列重大转变,她的导师阿尔伯特•盖恩斯功不可没

  盖恩斯作为专为南方反抗军搜罗“人肉武器”的中间人,经验老道、城府极深,会对症下药地制定各种攻心洗脑方案,从宗教心理学无往不胜,但盖恩斯自己却说,萨拉特太聪明了,这些都没用:“没有人能说服她为南方而战,除非她受到了人生境遇的感召。”

  这种使萨拉特脱胎换骨的“人生境遇”,不仅是至亲惨死,更源于她遭到北方军逮捕后,在糖面包监狱里遭受的七年非人折磨

  在战争的席卷下,恐怖像一张看不见的滤镜,能让整个世界扭曲变形。在糖面包监狱,再普通不过的光、声音和水,都能变成让人生不如死的酷刑;还可以让爱护妻儿的普通人,变成冷血残暴恶魔

  值得注意的是,在作者奥马尔笔下,从来没有是非黑白的明确定论,善恶的嬗变既可以发生于大生大死,也可以发生于涓埃之微,如果没有对人性深刻体察,是绝对写不出这样作品的。

  书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北方军为了打击南方自由邦的势力,向南卡罗莱纳州投放致命病毒后,一位敬业科学家原本奉命研制抗体,当他亲眼目睹无数病人等死的绝望,而他无能为力的时候,自责发酵出的阴暗,让他把偶然研制出的“速效”病毒,交给南方反抗军,使萨拉特变成以牙还牙的恐怖武器,带来更强大广泛的死亡。

  从救人到杀人,这位科学家和萨拉特一样,他们所经历的复杂转变,既出乎意料,又合乎人性。这样成功的人物刻画,绝不会只是让你简单地喜欢或者讨厌,当你跟随这本书的脉络,经历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就会感同身受,爱其所爱,痛其所痛。

  正如作者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并不想写那种只有好人坏人,而且好坏之间界线分明的书。一开始,驱使我写下这本书的想法跟复仇的共通性有关。无论我们生长在世界上的哪个地方,无论我们信仰什么,我们所遭受的痛苦都是相同的,痛苦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也是相同的。”

  显然,战争正是滋生复仇的绝佳土壤,并且在《无人幸免》中更迭交替,永无止息:萨拉特的至亲被北方军杀死,她就杀掉北方军的将军;将军的儿子为了报杀父之仇,又血洗南北边境的城镇;萨拉特杀掉残暴的监狱看守,看守的儿子又早早参军,成为肆虐南方民众的一员……

  这种恶性循环里,人性难以捉摸的微妙与复杂,体现淋漓尽致:在萨拉特杀掉看守的时候,原本也打算虐杀他的妻儿,然而,当她发现这两个17岁的男孩是一对双胞胎时,她立刻痛苦地想起惨死的双胞胎姐姐,一时恻隐,放过了他们。

  巧的是,当萨拉特携带致命病毒北上,穿过边境检查站时,她伪装成必须在北方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设卡的北方军士兵,恰恰就是看守的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认出了她,在他即将失控的时候,他的兄弟拦住了他,决定放她过去,让她去北方治病。这一克服仇恨的艰难善举,却成了造成千千万万人死亡的导火索,实在是令人心寒的讽刺。

  在这样浓厚的绝望中,偶然闪现的善与美的人性光辉,就显得尤为珍贵,并且撼动人心。萨拉特出狱后,身心饱受伤痛,当她和心爱的侄儿一起,鼓足勇气踏入曾经让她生不如死的水中,开始像小时候一样,酣畅淋漓地游泳时,萨拉特终于开怀大笑

  然而,即便是这样难得的温情瞬间,也无法改变命运的洪流,只不过是疯狂覆灭前的萤火之光。

  书中有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南方没有未来,只有三种过去——遥远的过去是传统,刚刚经历的过去是经验,还有一种过去尚未到来。”

  奥马尔所讲述的这个故事,既是传统,也是经验,更是尚未到来的必然。只要仍然存在战争、存在无法遏制的权力欲望,仍然存在人类对同类的疯狂仇视和冷血屠戮,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正如本书的书名——《无人幸免》。

  《无人幸免》读后感(四):当代视野下的残酷战争

  这是一部对人类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的一部理性小说。

  看到本书,自然会联想到美国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和美利坚联盟国。这场战争的起因为美国南部十一州。以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1865年4月3日,联邦军攻克里士满。4月9日,同盟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率部2.8万人向联邦军投降,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结束,美国恢复统一。

  而本书,则是围绕未来背景下,美国遇到的一场噩梦一样的战争。

  2074年,美国。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海水倒灌,城市内迁,人们抬头看见战斗机的情况像曾经遇见飞鸟一样稀松平常。这一年,历史重演,南北开战。此时,萨拉特6岁,父亲死后,他们举家逃离,从南到北,被迫落脚佩兴斯难民营。在这里,十年弹指一瞬,生死别离接踵而至:12岁,母亲死于屠杀,17岁,姐姐死于轰炸,哥哥下落不明,最后是她自己,与过去再见,为战争所用。

  但是,书中的故事特别是关于战争和痛苦的经历,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而且未来仍然可能再次发生的故事。

  书中的很多对话令人印象深刻,比如:

  “渴求安全,本身就是另一种暴力,一种懦弱沉默、屈从的暴力。毕竟,所谓安全,不就是炸弹落在别人家中吗?”

  “战争的创痛,是世人唯一的共同语言……生来就掌握了这门语言的人,散布在世界各地,他们念诵的祷词不尽相同,他们笃信的空洞迷信也是形形色色——但又全都异曲同工。”

  “战争以相同的方式摧毁他们,把他们变得同样胆怯愤怒、复仇心切。在和平时代,他们迥然相异,可一旦失去和平与财富,他们却又如出一辙。所以,她明白,适用于一切战争的口号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换作是你也一样。”

  作者奥马尔•阿卡德,是一位战地记者,小说家。1982年出生于埃及开罗,在卡塔尔的多哈长大,16岁移居加拿大。大学毕业之后在《环球邮报》担任记者十年,报道过无数重大的国家新闻事件。《无人幸免》是他的第一部虚构作品,大胆想象了一场美国的噩梦。因为题材大胆,写作手法新颖,这部讲述美国第二次南北战争的小说一经出版,即引发轰动,获各界媒体交口称赞,荣登各类年度选书榜单,至今全球已有36个版本

  2017年美国现象级小说,一个可能成真的故事。书中所有的情节全都真实发生过……

  有评论认为,《无人幸免》既是一个家庭的编年史,又是一部末世启示录,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国家崩溃的全过程。厉害!谈及暴力和战争,往往觉得它们遥不可及,记者出身的奥马尔让每个人都觉得身临其境……尽管它是未来世界的设定,但是绝对不能把它定位成科幻小说。《无人幸免》绝对有资格被称为反乌托邦小说,距离我们生活的真实只有一步之遥。

  《无人幸免》读后感(五):这个故事讲述的,不是战争,而是毁灭

  未来是什么样子?

  任谁都会畅想过自己的未来,都往往会对其赋予美好的期许,但是如果对于一个国家呢?政治家也许会给予厚望,但是文学往往会对其满怀深重的忧虑。

  2017年大火的美剧《使女的故事》就是这一典型的代表,这种反乌托邦的文学一直深得人们的追捧和探究热情,比较典型的还有《1984》《美丽新世界》等等作品。

  因为人们看到自己周围发生的变化,世界一步一步前进的方向,发现未来的方向全然不同于政治家的宣传的那般光明无限,而是随时会堕入万劫深渊,人们恐惧,所以禁不住去了解。

  《使女的故事》的作者阿特伍德对这部作品评价说:我描写的绝不是幻想,而是实实在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或者正在发生的。

  这种切身的真实之感,才会让此类作品读起来让人汗毛竖立,毛骨悚然,并且引发深入的思考。

  就像《GQ》杂志对2017年风靡全美的一部反乌托邦新作《无人幸免》的评价那般:

  尽管它是未来世界的设定,但是绝对不能把它定位成科幻小说。《无人幸免》绝对有资格被称为反乌托邦小说。书中的世界距离我们生活的真实只有一步之遥。

  因为那个沉沦的世界,距离我们真的只有一步之遥。就像曾经发达繁荣的阿富汗,一次战乱之后便成为了人间地狱,谁知道我们的未来又在何方挣扎与哀嚎呢?

  阿富汗和虚构描写美国第二次南北战争的《无人幸免》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或者任何战争的残暴以及生活在这种恐惧下的每个个体生活都无比相似吧。

  但是这部小说却通过其细致精彩的描写,不仅为读者们呈现了一派美国濒临末世的慌乱情景,更通过对主人公及其一家人的人生轨迹的捕捉,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这种末世之中呈现的种种成长与抉择。

  毕竟,这个故事讲述的,不是战争,而是毁灭。

1、恐怖的不是杀戮而是真实

  《无人幸免》有如它的书名,故事中的没有一个人能逃脱,没有人得到宽恕,全都沉浸在这片战乱的末世之中,即便没有参战的地域,也因为主人公最后释放的瘟疫陷入死亡的恐慌中。

  但是这部小说的恐怖是超脱于文本之中的,不是像恐怖片那样当时看觉得很吓人,回到现实世界后那份恐惧就抛诸脑后了,因为我们都知道恐怖片的恐怖几乎不可能成真。

  但是《无人幸免》的恐惧却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一种来源真实的毛骨悚然,更像是移形换影一般将你裹挟到那个战乱的世界中,作为一个旁观者亲临一切的发生。

  《无人幸免》的背景设置在几十年后的美国,因为南方诸州抗议北方政府颁布的《可持续未来法案》,北方政府对刚开始一些抗议人士进行了屠杀,因此导致了2074年—2095年整整21年的南北战争。

  而整个故事的主线从一户居住在南方的普通家庭入手,借着他们一家人尤其是这家的女儿也是整个故事的女主人公萨拉特在战乱中的经历,为读者呈现了那个远在半个世纪之后却仿佛一触即发的世界。

  《无人幸免》带给读者的有恐怖,也有对于人性的反思,因为它的真实所以让这两点都变得更加深刻,毕竟人只有对真实的事物才会产生深刻的共鸣。

  这部小说的真实性来源于三点:

  来自于文本内部的是小说中不断出现穿插在故事之中的新闻报告与官方文件,用于解释小说情节的大背景,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主人公个人的历程,更能抬起头站在上帝视角观察整个国家的局势与沦落至此的原因,全面制造了一个乌托邦世界。

  第二点是文本本身对于细节描写的精准与详尽,就像填充巨石阵的细碎沙土,让一些变得严丝合缝、立体全面。

  来自文本外部的就是《无人幸免》的作者经历,作者奥马尔·阿卡德生于埃及后移居加拿大,在《环球邮报》做了十年的记者,亲身经历过许多新闻大事件的发生。

《无人幸免》作者 奥马尔·阿卡德

  可以这样说,小说中对于战争惨况、难民的苦苦求生、政府之间的博弈等等这些因素,都是作者在饱经战乱的国家所亲身经历带回来的宝贵经验经过的再次加工与创作,所以才会有这样动人心魄的真实力量。

  这些因素造就了这部小说的真实性,而真实性是一部优质的反乌托邦小说最重要的因素。

2、细节有如填充巨石阵的沙土

  《无人幸免》创造了一个世界,立足于一整个国家的战争画面,创造了一派美国的末世景象,这是作者制造的一个大框架,但是这个框架如果要稳固,就需要填充无数的细节。

  就好比作者搭建了一个巨石阵,但是巨石体积大而且不易变形,这就是故事的“大”;为了让这个巨石阵变得稳固而且立体灵动多变,就需要填充许多的沙土弥补缝隙,而这些沙土就是细节,就是故事的“小”。

  故事的可信需要生活化的细节,人物的可信需要性格和行为的细节,战争的可信需要全方位细节展示,《无人幸免》在这几个方面分别都出现了闪亮的创造作为支撑。

  整个故事上来就是对主人公一家的描写,作者应该是在战地对这样的流亡家庭有过深入的接触,因此在这种家庭的生活细节上写的十分生动有趣,不是一味地突出这个家庭的惨,而是写他们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想尽办法活得更好,写他们的生。

  比如,写到屋顶安置的收集雨水的装置要定期进行氯化,写到一家人如何安排小的可怜的房子的房间布置用以五个人的生活、写到这一家的小女儿偷偷化妆被母亲骂,糟蹋蜂蜜被母亲骂等等场景,就把这一家人写活了,也把那个世界写活了。

  小说对于战争的细节描写,我想大部分可能就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了,因为太过真实,真实到让人身临其境,亲身承受着那份煎熬与血雨腥风。

  这个最突出的描写莫过于那一晚的难民营大屠杀,主人公一家在父亲被炸死之后,选择进入了难民营,平稳地生活几年之后,突然遭到了北方联军的大屠杀。

战争中的难民营

  在这场屠杀的描写中,我们将发现我们在新闻看到过的对于平民的屠杀行为不再是简单的报道和死亡数字,而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一群一群人的死亡,是单个的完整的生命的消逝。

  对于这场屠杀,作者从先前进行了多番铺垫,比如驻守监视的北方军队突然消失,在寂静时候突然点亮了所有探照灯,在光芒之中冲出无数的士兵和卡车,于是一场对于难民的屠杀开始了……

  在这场屠杀中作者对于士兵的装备和咒骂,难民的哀嚎与祈求,主人公躲在尸体堆里祈求敌人不要发现的自己的心理,以及屠杀过后的救援等等情景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描写。

她明白他们一转过墙角就会看见她。她来不及思考,顺势往地上一躺。她往死人堆里钻,藏在尸体中间。刚才贴在她身上的那股热量,这会儿完全包裹了她,填满了她的毛孔。她躺在死者的血液、汗水、和排泄物中。 她的衣服上浸满了这些东西,但她毫不在意,也没理会那种气味,只顾绝望地暗自祈祷:上帝啊,求求你,别让他们看见我。别让他们杀了我。

  看到这段描写,仿佛在这一刻我就成了主人公,也躲在那里,正在暗暗祈祷活命的机会。

  书中大的框架主要为:主人公早年的家庭生活,难民营的生活,投身进入反抗北方政府的革命生活,被捕后在牢狱之中的生活,出狱后重回家园,再到携着病毒北上,但就在这几个框架中却填补了无数的细节,让读者在一本书中就读到了跨越二十多年的沧桑与变化。

3、世界是否也将走向这派末世

  看完《无人幸免》最大的感触就是:美国究竟会不会变成这样呢?世界是否也将走向这派末世呢?

  如果说《使女的故事》是描绘了美国未来静态的恐怖的话,那《无人幸免》就是描绘了一场动态的慌乱,这是对于美国沦亡方向的两种猜测。

  《使女的故事》因为川普上台对于女性的歧视而重新引发了一波热度,人们猜测也好,调侃也好,都认为川普也许会开创一个“使女”的时代。

  同样《无人幸免》也有它的现实依据,首先这场战争的起因是能源问题,几十年后能源枯竭,南方几州抗议北方政府的能源法案因此引发了战争,在这一点中出现的能源问题在我们当代也是世界范围的一个重大隐患,在几十年后的美国成为一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完全有其成立的基础。

  还有比较隐晦的一点就是作者对于环境问题的忧虑,故事的开篇有一个细节就是主人公家庭的几个孩子翻看几十年的地图(也就是我们的现代的地图)发现曾经生活的区域还是一片陆地。

  但是在他们的时代就是一片被海水淹没的条状岛国了,这和一直对地球环境造成危机的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问题又有了一种预言式的契合。

  川普在上任之后退出了《巴黎协定》,让环境问题又成为了全球热议的一个话题,2017年12月美国发布最新《国家安全战略》也丝毫未提及气候问题对于美国的威胁,选择了忽视这一问题。

  这也不得不让人忧虑,几十年后的美国是否真的可以逃脱气候恶化带来的恶劣环境,也许《无人幸免》就给出了一个可能性的答案。

4、战争终归将伤痛洒向众生

  《无人幸免》描写的是战乱的世界,而构成这个大世界的是千千万万的人和他们做出的种种选择以及隐藏在这背后的幽微人性。

  作者通过这部小说为我们展示了多种人物的性格和人性。但是他们无一幸免,战争终归将伤痛洒向了众生,每个人都是受害者,都在这场战争中选择了改变,选择了某种道路,选择了坚强、放弃、软弱甚至疯狂。

  或者说不是选择,而是被迫的改变。

  作为母亲的马丁娜因为丈夫的惨死,自己独自带着孩子们前往难民营,因此选了坚强;哥哥西蒙早年参加自由反抗军,是最激进的一份子,但是因为在大屠杀中受伤以及后来儿子的降生因此选择了放弃革命,安度生活;

  主人公萨拉特目睹了亲人一次一次被杀戮,又机缘巧合遇到革命的导师,因此选择了加入革命战争之中,却在走向和平之际依然忘不了来自北方的仇恨因此选择感染病毒,摇着轮椅走向和平大会的广场,散布了致使一亿人死亡的病毒——她最终选择了疯狂。

战争中的女战士

  《无人幸免》的战争世界中的人在选择,我们在和平岁月中的每个人也在选择,这两者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我们都生活在一片需要逆流而上的世界中,不断地做着选择,进行改变。

  回到小说的主人公萨拉特,不得不说萨拉特是一个悲剧人物,目睹亲人一个一个死于战乱,经历大屠杀之后投身进入战争,被捕后又经历了几年惨无人道的折磨,最后依旧困于战争的仇恨释放了病毒。

我想象她出现在参加“再统一日庆典”的人群之中,默默摇着自己的轮椅,来到大游行的始发地,庞大的身躯溢散着病毒。人群应该为她让出了一条路——看到她身上因折磨而留下的伤疤、她剃光的头,还有她弯曲的脊柱,他们心中想必充满了怜悯。 …… 有时,我会想,她在服下那剂毒药、走上再统一广场时,是不是也同样松了口气——体会到一种莫大的解脱,与溺水截然相反。

  这段文字是作者最后以萨拉特侄子的角度对于她的描写,至此萨拉特的人生走向了终结,伴随着她一亿多人也走向了终结,这种反人道的行为背后我却没有体会到“人性之恶”,只看到了人性存于仓皇无奈之间的挣扎。

战争中的孩子

  萨拉特是没有选择了,她的一生被战争毁掉了,她曾经也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十几岁的女孩,拥有自己的美好秘密,拥有家人和爱情,而最终她拥有的秘密仅仅是身上致死的病毒。

  小说通过对一个小女孩悲剧式的成长描写,也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争加诸在人类身体和灵魂双重苦难的控诉。

  也许对于萨拉特,战争和对北方的仇恨已经成为了生命的全部意义,和一种无法破除的执念。在萨拉特的身上执念呈现了最大的极端化,但是回归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难道不是谁都有无法破除的执念吗?

  而生命一个重要的意义就在于破除执念,那些恨的执念,爱的执念,欲望的执念。

  我们是在阅读一个故事,看一个人的变化,更是在照见自己的世界以及自己本身。

  在整个故事的最后,我,也就是讲述萨拉特一生的人,在漂泊一生后重返家园,倾诉了自己从未改变的秘密:

  我又回家了,回到了河边,

  幸福快乐,依然爱她。

  我的秘密,就是我依然爱她。

  《无人幸免》读后感(六):一位战地记者虚构的第二次美国南北战争

  问:早上你看见了什么?答:看见尸横遍野,房子都烧成了灰烬。问:联邦军还有人在那儿吗?或者,有没有联邦军人的尸体?答:他们就跟从没来过似的。问:你受伤了吗?答:完全没感觉。……问:战争期间,你还参加过别的战役吗?答:没有。后来我向东走了两天,在克罗斯湖附近搭车回到了亚拉巴马南部,我的家乡。我就在那儿一直待到战争结束,再到后来的瘟疫结束。到最后,我过去认识的人差不多都死光了。问:对合众国,或者说对北方各州,你会不会始终怀恨在心、恨之入骨,或者怀有敌意?答:[笑]这是一段关于第二次美国南北战争(亦称第二次美国内战)的口述历史。口述者是一名为南方而战的士兵,为红军。他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从北方军(为蓝军)的狂轰乱炸下死里逃生了。他最后的笑而不答别有深意。对于一个只能在战争中随波逐流、哪怕被夺去一切也只能选择接受的人来说,只说恨,是不是太浅薄了呢?至于问到参战的理由,他说:“一想到自己可能会被子弹打中、被弹片撕碎,或者更有甚者,想到自己被捕后可能会在糖面包或别的什么监狱被关到死,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得了的。但听了这些,你他妈的不想做点什么才怪。”

  第二次南北战争,发生的时间是2074至2095年的美国。在这20年里,没人是安全的,也没人是完全无辜的。

未读·文艺家出品《无人幸免》重磅上市_腾讯视频

战地记者笔下的真实战争景象

  联邦教学指导大纲里,这样描述第二次南北战争:

  “第二次美国内战始于2074年,止于2095年。战争双方为合众国与各分离主义州……2074年10月1日,几大分离主义州(合并为“南方自由邦”)宣告独立。这一天通常被认为是战争正式爆发的日子……2095年7月3日,“再统一日庆典”在联邦首府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举行,标志着战争正式结束。庆典当日,一名分离主义恐怖分子得以越过南北边境,潜入北方领土,释放了一种生物因子(即“再统一瘟疫”),致使全国爆发疫情。这场瘟疫致使约1.1亿人死亡,其影响在全国范围内持续达十年之久。该名恐怖分子至今身份不明。”

  这样的战争发生在未来,却真实得叫人仿佛身临其境,不寒而栗。

未来局势构想

  让如此旷日持久、输赢难定的战争噩梦成真的是战地记者奥马尔•阿卡德。他在2017年出版的小说《无人幸免》,一部结合了战争报道和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让整个美国忧心忡忡。奥马尔出生于埃及开罗,在卡塔尔的多哈长大,16岁移居加拿大。在出版这部小说之前,他在《环球邮报》担任记者10年,无数次身处阿富汗、伊拉克等前线,报道过种族、战争、平权等重大的国家新闻事件。在被问及为什么创作这本想象大胆的小说时,他回答:“我从没打算写一本科幻小说,书中所有的情节全部都真实发生过。”

《无人幸免》(American War)中文版由未读·文艺家出版

  成长的经历、工作的经验激发了奥马尔的创作灵感。他以虚构的方式塑造出了带有现实影射意义的战争、战事,而《无人幸免》的主人公就是史料记载中这位身份不明的恐怖分子——萨拉特。

战争的痛苦带来人性的复杂

  萨拉特原名萨拉•切斯特纳特,生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战争爆发时,她6岁,即便年纪小小,她也已经知道社会现状并不乐观。然而年少无知,她始终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在断壁残垣间探宝寻觅,不亦乐乎,活得像个男孩子。

  在父亲被杀后,萨拉特一家被迫进入佩兴斯难民营。一晃就是6年。萨拉特和姐姐,哥哥在难民营中渐渐长大。就在这里,她认识了神秘又博学的阿尔伯特•盖恩斯。在萨拉特不算长的人生里,遇见盖恩斯是她的幸运,也是不幸。

  因为他,她见识了世界曾经的美丽壮阔,看见书本里更多智慧的层次;也是因为他,她和她幸存的家人,还可以在动荡中偏安一隅;因为他,她的好奇心和愤怒全被利用,慢慢地为别有用心的参战方所用,再也无法置身事外。2095年,在北方庆祝胜利的那一天,萨拉特带着病毒炸弹北上,引发瘟疫。在这场瘟疫面前,胜利也是失败。

第二次美国南北战争局势

  萨拉特的人物性格一反大众对悲剧角色的刻板印象,没有一味的善,也没有彻头彻尾的恶,转而表现出复杂的一面。她的转变如果得到回溯,我们会发现,这其中有因为战争而带来的“创伤心理”,在萨拉特没有成为 “恐怖分子”之前,她也是普通人。

  6岁失去父亲,12失去母亲,17岁唯一亲昵的姐姐也丧命北方军的轰炸,内心受到创伤的萨拉特,一直将自己沉浸在无尽的痛苦。随着战争的升温,这种痛苦转化成了对反抗军的仇恨,她再也不对这个世界展露自己的脆弱。对亲人离世的悲痛和战争疾苦的谴责,都作为仇恨的种子埋在内心,渐渐酝酿邪恶。

  行文至此,有人会问,萨拉特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她为什么最终要选择成为人肉炸弹?是因为人性的恶么?

  这一点作者奥马尔没有给出标准答案,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并不想写那种只有好人坏人,而且好坏之间界线分明的书。一开始,驱使我写下这本书的想法跟复仇的共通性有关。无论我们生长在世界上的哪个地方,无论我们信仰什么,我们所遭受的痛苦都是相同的,痛苦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也是相同的。”

  木心说:人性有兽性的前科。而战争是兽性的暴露。

  那么,面对苦难,人类的本性是回归为原始的兽性?还是保持人性?从萨拉特以及更多战争当事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两面性。

作者 奥马尔·阿卡德,曾经是一位战地记者

  奥马尔•阿卡德在《无人幸免》中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背景,可在具体的叙事层面,他又聚焦一个小人物的转变,这样的对比冲突下,我们做判断时就很难以善或恶、好或坏这种非此即彼的看法去评判。这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小说内容,让它的主题更往人性纵深里走了一些。奥马尔在书中借角色之口写道:“战争以相同的方式摧毁他们,把他们变得同样胆怯、愤怒、复仇心切。在和平时代,他们迥然相异,可一旦失去和平与财富,他们却又如出一辙。所以,她明白,适用于一切战争的口号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换作是你也一样。”

  最后一句“换作是你也一样”,强而有力,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不免产生一种恍惚,仿佛不是在读小说而是在看一场触目惊心的记录片。

关于未来的作品,极具现实意义

  《无人幸免》虽然是一本讲述战争的小说,但文本中并没有直接的战争、战场场面的描写。取而代之的是关于战争的历史教材节选、新闻报道、私人回忆录,以及战争期间的政客发言稿、家书、秘密材料等等。作者通过这些不同背景、阶层的人对于战争的描述,将战争的事态变化展现的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奥马尔并没有为了“未来”特别发明什么,半个世纪之后的美国,环境污染严重,原油枯竭,世界关系重组,是作者基于现实的适度想象;而故事中的无人机、难民营,以及杀戮、逃亡、背叛或者投靠,不过是他在阿富汗、中东、非洲的所见所闻罢了。所以,此书出版后,欧美的很多媒体将《无人幸免》定位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反乌托邦文学。

1972年6月,路易斯安那州查尔斯湖,岸边的化工厂据信是污染的第一来源

  普利策评论奖得主、《纽约时报》书评人角谷美智子说,《无人幸免》就像科马克•麦卡锡在《路》(The Road)中搭建的末日世界一样叫人不安。麦卡锡是荣膺国家图书奖的小说大家,拿这样的大师与奥马尔类比,可见角谷美智子对《无人幸免》的评价之高。

  美国剧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也有着对人性的剖析,只不过他的设计和奥马尔全然相反。《路》中的主角父子在毫无希望的世界里,宁愿选择饿死也不吃人,并且约定“必须守住内心的火焰”。而《无人幸免》中的萨拉特基本上丧失了这些道德底线。如果说前者是对未来抱有希望,那么后者更多的是绝望。奥马尔从战事写到人性,再从人性写到生死,有的放矢地表达了一个观点:战争的创痛是世人唯一的共同语言。

  这就回应了《无人幸免》序言中的一句话:这个故事讲述的不是战争,而是毁灭。

1970年4月22日,纽约大学生头带防毒面具参加首个“地球日”的游行

  近几年,反乌托邦题材的文学作品热度一直未褪去,比如,去年大热的影视剧《使女的故事》,改编自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同名小说,镜头下地描述,让这样一部作品在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也让无数人反思真实世界和对人性议题的感慨。类似的《1984》、《地下铁道》,包括文中提及的《无人幸免》也在美国引得热议、热销一片。其实,无论虚构世界的时空设定是在过去还是未来,也不过是传达对现状的一种思考。比如:50余年后的美国需要面对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正是当今世界面对的难题。

  总的来说,无论是将《无人幸免》当作什么题材来读,未来启示录也好,影射过去和现实的寓言也好,或者战争心理的研究材料也罢,《无人幸免》都是一本叫人深感不安的小说,你在阅读它时,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直面现实的勇气。

  文/未读·文艺家

无人幸免评价人数不足[加] 奥马尔·阿卡德 / 2018 /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无人幸免》预售购买:京东

  《无人幸免》读后感(七):今日只不过是过去

  在这本书中,作者写下这样一段话:“南方没有未来,只有三种过去——遥远的过去是传统,刚刚经历的过去是经验,还有一种过去尚未到来。”其实这句话不仅可以作为书中美国南方命运的悲惨注解,放到现实中这又何尝不是正在包经战乱的叙利亚、也门、利比亚的悲惨命运的注解呢! 作为一个生于开罗,长于多哈,16岁移居加拿大,多次亲历战争的战地记者,作者奥马尔阿卡德对于战乱是有深刻体验的,他比旁人更明白战争的恶果,那所导致的不仅是经济凋敝、繁盛不再,不仅是挨饿受苦的民众和成片的难民营,更是无边无际的仇恨,当仇恨到达极值,报复必然产生。古人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主人公萨拉特的命运轨迹便是这句话的写照。 回顾萨拉特的26年人生,在父亲在巴吞鲁日联邦政务大楼因自杀式爆炸意外死亡,一家人被迫开始前往佩兴斯难民营之前,那应该是萨拉特最幸福的童年了,她还能把蜂蜜倒进树缝里看蜂蜜的凝固,虽然会被妈妈骂,可一家人还是在一起的。其实,要不是遇到盖恩斯,遭遇佩兴斯营大屠杀,众人受辱,母亲惨死,尸骨难寻的经历,就算是到了佩兴斯营,萨拉特很有可能不会走上后来的极端道路。在萨拉特开始了复仇之旅后,她作为“独狼”杀掉了北方军队的最高指挥官,而后又因为反抗行为被抓到“糖果监狱”,身陷囹圄七年。这七年里,萨拉特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殴打、水刑、光照,种种折磨最终打垮了萨拉特,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垮了。出狱后,乔的“及时出现”将萨拉特推进了无边深渊,萨拉特杀了虐待她的狱卒,身携致命病毒“速效”,让整个美国进入了十年瘟疫期,终于美国这个老大帝国的大厦在经历战争和瘟疫的双重打击下轰然倒塌。 作者曾说自己小说中的情节全部都真实发生过,这话诚然真实不虚。书中萨拉特的“独狼”形象和最后的“肉弹”行为都是现实生活中恐怖组织常用的行为,不管是俄罗斯的车臣战争、阿富汗战争,还是最近的围剿ISIS 的战争中,这种“人肉炸弹”的都屡见不鲜。还有佩兴斯营四溢的污水、连片的破败的帐篷、妓女、匮乏的食物、大而无当的救济品,自由邦军队和游击队、反抗军,布瓦吉吉帝国的代理人盖恩斯,大屠杀等等。这些都可以在叙利亚、伊拉克难民营里看到。特别是佩兴斯营的毯子,萨拉特家的毯子摞起了摞,可温暖的美国南方怎么会需要毯子呢,但是献爱心的布瓦吉吉帝国的民众可不知道。作者在借这个冷幽默的细节表达我们现实生活中对难民生活的援助是有多空洞。而佩兴斯的大屠杀更让我们见识到了难民营的脆弱和人类的险恶,人类总有千奇百怪的智慧来屠杀同胞。小说中最讽刺的是乔每次在紧要关头出现,一次又一次改变萨拉特的决定,影响美国历史进程。而乔的目的却是在用美国过去用过的办法让布瓦吉吉帝国成为新的霸主。人类的命运是如此的吊诡,今日之事却是熟悉的过去。 阅罢掩书,只剩下深深叹息。

  《无人幸免》读后感(八):NPR关于《无人幸免》的作者采访:美国第二次南北战争不是想象,它是某种真实。

  2017年4月2日 摘自NPR,齐彦婧/译 时间是2075年,美国正深陷气候变化带来的洪灾之中。总统下令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南方各州脱离联邦,以求保护化石燃料产业。一场激烈的内战一触即发。美国实力大减,眼看位于中国及中东的新兴帝国插手其国内事务——墨西哥则占据了美国西南大部分领土,从德克萨斯到加利福利亚。

未来局势构想

  这个反乌托邦世界,正是最新小说《美国战争》的背景,其作者奥马尔·阿卡德长期从事记者工作,曾效力于加拿大《环球邮报》,负责报道真实世界的灾难与冲突。阿卡德称,在他为本书塑造的所有人物中,只有一个是一开始就完全成型的:那就是年轻女孩萨拉特·切斯特纳特,亦即故事的核心人物。“小说开始时她六岁,”他说,“对我而言,她似乎是这样一个小女孩,非常好奇,非常信赖他人,极具反抗精神,她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种对无知的抗拒。她希望自己知道得越多越好。这本书的核心情节实际上就是她一生的经历,再加上她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战争中如何遭人利用,将她引向歧途。”

作者:奥马尔·阿卡德

  访谈要点 ■ 关于萨拉特的黑暗之路 我并不想写那种只有好人坏人,而且好坏之间界线分明的书。一开始,驱使我写下这本书的想法跟复仇的共通性有关。无论我们生长在世界上的哪个地方,无论我们信仰什么,我们所遭受的痛苦都是相同的,痛苦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也是相同的。 ■关于为何选择以小说形式呈现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中几乎不存在完全脱离现实的东西……我过去十年都在从事非虚构写作,也就是新闻写作,因此对我而言,从那个世界取材,再以虚构的形式重现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但故事中的元素在现实世界中都存在某种原型。 自写作之初,小说就一直是我的最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赋予了我某种自由,让我能畅所欲言,说出那些在新闻写作中不能也不该说的话。最好的新闻报道并不一定是好的写作,而是必要的写作,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记者不仅要具备叙述的能力,还要学会将意义埋藏在字里行间,让主旨不言自明。 ■ 关于我们是否应该在见证了萨拉特的可怕行径之后,依然对她寄予同情 不。我认为你不必去同情她。我只希望你能理解她为什么这样做。在我看来,我们这个极端分化的世界已经丧失了一个理念,那就是人可以去理解与自己立场不同的人。因此,当你读到最后,我并不希望你站在她那一边,或者支持她,或者有意替她道歉——我只希望你能理解她是如何走到今天。

  《无人幸免》读后感(九):一个可能出现的未来

  人常道:“帝国通常都是从内部垮掉的!”美国作为当代的罗马和山巅之城,长期以来都占据着道德和思想的制高点,军事实力也是超级强大。但其内部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族群问题和南北问题,哪怕在南北战争后也未得到完全解决,或者说只是较好地掩盖了而已。特朗普也正是抓住了铁锈地区和南部失意白人的选票,才可以在所有媒体和民意机构都唱衰的情况下当选总统。他当选后,美国媒体甚至悲呼:“美国已经分裂!”。其实在选前就看到新闻说,美国南部的民兵们声称,如果特朗普无法当选,他们会发动第二次南北战争。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的主题和担忧并非是空穴来风。

  小说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反乌托邦的未来,一个美国版的废土世界,针对当前美国因族群主义内部分裂的现状,可以说小说的内容写得相当之具有预见性!作者作为一名战地记者,在小说中并没有针对这个第二次南北战争本身去描绘什么大场面,反而是通过历史教科书节选、新闻、个人回忆录和战争期间的政客宣讲稿、往来书信和解密材料等从侧面去烘托了战争本身的残酷性以及对美国社会的解构作用。别认为强大的美国就不可能会变成废墟,要值得几年前的叙利亚甚至还是中东最富饶美丽的国家之一,而今则因为无休止的战争迅速变成了一片鬼蜮。

  说到底,书中还贯穿了一个人类的基本原则或者说是人性的冲动倾向吧,那就是血亲复仇。但当无休无止的血亲复仇因为一个善意的举动而被中止之后,迎来的却是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生命的丧生,这估计也是作者有意为之的黑色幽默吧!

  看完这本小说,再看看每天正在发生的新闻,我感觉美国正在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慢慢滑向第二次内战的深渊,如果特朗普依然如此一意孤行的话,我认为这一天并不会太远。

  《无人幸免》读后感(十):战争式的开端,毁灭性的结局

  2074年,美国为了保护环境颁布了《可持续未来法案》,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分离主义恐怖分子刺杀总统以及南方示威者被枪杀,导致战争全面爆发,史称美国第二次南北战争。

《无人幸免》

  战争在任何时候都很残酷,它将许多家庭拆散,将人们变得懦弱、沉默、屈从、自私。“毕竟归根结底,究竟什么是安全呢?就是炸弹落入别人家中的声音。”人们在战争中为了自保,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出来。那些统治者们为了赢得胜利,利用“鸟”(无人驾驶投弹飞机)和“农人工装”(自杀式炸弹袭击者)这种残酷的方式来试图将对方摧毁。他们让所有手无寸铁的人无家可归成为难民或者死去,切斯特那特一家就是这样。为了逃命去到了佩兴斯难民营,在那里如牲畜一般生活了几年之后却迎来了北方蓝军的难民营大屠杀。战争让他们家分崩离析,父母双亡,哥哥变成弱智,姐姐被“鸟”炸死,自己被人利用进了监狱。战争将他们一个个摧毁,变成生不如死的人。

  环境污染严重是这场战乱爆发的主要原因。在未来的我们或许只能活在曾经这个美好世界的回忆里。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氧化碳的排放等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水资源短缺让人无法生存,只能靠人工智能提取水源。由于地面太热无法生活,人们将建立地下城,生活在黑暗中。这并不是虚构,这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的景象,或许比这还要残酷。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我们人类,所以终将被毁灭的也是我们人类。这值得我们所有人反思,是否在未来的某一天,因为我们自己而迎来世界末日。

  人心往往是最可怕的东西。蓝军统治者们为了打败南方自由邦和反抗军联盟而实施了“鸟”和佩兴斯大屠杀;南方分离主义者四处寻找战争受害者进行洗脑培训,让他们成为最有力的武器“农人工装”。利用糖面包监狱将人变成复仇的魔鬼;布瓦吉吉帝国为了让自己强大,试图延长这场内战,让美国彻底进入崩溃边缘。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目的,但最终这些措施毁灭的不仅仅是美国,还包括所有的美国人。

  病毒是最后的致命一击。“有些人注定要继承某种可怕的遗赠,某种自出生起就潜藏在他们血液之中的顽疾。”萨拉特拥有过幸福的生活,她亲眼目睹亲人一个个相继离去,体会过战争的残酷性,她憎恨蓝军和北方人。不想像其他人一样屈从和懦弱,她想为南方人做点什么。这些执念最终导致她走上了那条不归路,她没有错但却永远也得不到原谅。 2095年,南北双方休战,试图谈合。7月3日在“再统一日”举行时,有位身份不明的人在再统一广场投放病毒,给美国以致命性一击。这场再统一瘟疫长达十年之久,约1.1亿人死亡。

  作者奥马尔•阿卡德是一名记者,他用一种纪实的方式去写这部虚构的未来战争小说,让人觉得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虽是虚构小说,但却是未来很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细思极恐。这个故事讲述的,不是战争,而是毁灭。战争只是开端,毁灭才是结局。它把生活变得惨不忍睹,将人类推向毁灭。这也是作者用这本虚构的未来小说,来警示我们,别将人类真的推向毁灭之地。

  战争很残酷,而这一切的最终结局是摧毁。我们不能改变结局,但却可以避免这一切。别让人类自己真的走向毁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无人幸免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