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丁香花》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丁香花》读后感精选10篇

2019-08-26 23: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丁香花》读后感精选10篇

  《丁香花》是一本由高阳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4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丁香花》读后感(一):不遭人妒是庸才

  龚自珍,对于我们而言,除了知道是晚清的才子之外,并没有太多的特殊之处,然而就是这犹抱琵琶半遮面存在,却让高阳创作了一部荡气回肠壮士扼腕的《丁香花》,映衬出一位历史小说家博学深刻。 尽管才华无法比拟盛唐时的李白与杜甫,但是龚自珍的才气也是不容小觑的,每一章节都或显或隐地穿插诗句,如开篇没多久就出出了《百字令》,顾名思义在一百字内写出人物事件,尽管那时只是文言文的晚期,但要描拟一个客观主观统一并非易事,而且诗句作为传情互诉之凭借,在此时已经消减了这般功能,而在当时却是她与他应酬时的投情意合。 龚自珍无疑是聪慧的,若资质平平,怎能时隔百年仍为今人所知晓,然而越是有才华的人越容易不得志,面对着黑压压的庸人,他是选择不闻不问呢,还是奋起反抗了,选择了前者意味明珠暗投,选择了后者意味着命运漂泊可喜可叹可敬的是龚自珍选择了后者,由此引起了一场突如其来风波文字知己,胜如骨肉。太理想化、太美好事物现世是不容易得到接受的,正如龚自珍与阿青的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人有时候需要自知自明,而恃才傲物总是要被风吹雨打去的,不能因为热爱一往情深无所顾忌,要知道自己永远抵不了这个世界黑暗昏庸。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龚自珍搜肠刮肚,只为了珍惜与李增厚的友谊,二人都是孝子,都有不凡的过去与痛苦回忆把酒言欢少不了醉意,然而生活中除了酒,还应该有诗,不是说诗酒乘年华吗?于是,一方是翘首已盼,另一方则是欣然命题,二人在时间的某一点上达成了默契和谐,画内的青山与眼中的红泪,都是勉强之故,却为情节展开埋下了伏笔引经据典,到了晚清是容易的,也是艰难的。此前有太多的岁月创造太多的故事,每一件奇闻逸事都可以信手拈来,但又不完全暗合当下的情景,于是借力、借势只是虚张声势,真正的厉害之外在于时隔几百年仍然找到当时的感觉,大有“往事越千年,你侬我也侬”的意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无法克制内心恐惧,想要站在古人肩膀上望得更远,不仅仅是角度高度,更多是对生活体会认可,龚自珍在这一点的失算最终造成了悲剧此一时彼一时,令读者热泪盈眶,无语凝咽。

  《丁香花》读后感(二):只有香如故

  看到,龚自珍这个名字,我第一反应是那首己亥杂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那关于这个人生平的一些故事,我就很有一些疑惑了。 这本书传奇记录了他的一生坎坷波折不论是事业还是感情上,都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具体有哪些误会?让我们通过这本书,进一步的领略作者的一生。 有时候我觉得看书是一件特别有意思事情,本来你觉得一点都不认识或者不了解的人,通过一本书,你觉得走入了他的一生,在看这本丁香花之前,我对龚自珍的了解仅限于那首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但是通过高阳对这个人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龚自珍,或者说是一个活在我身边的朋友,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龚自珍这个人,博学多才,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但是无奈仕途不顺,没有得到重用,这让我想起了李白,但是之前也看过一些书关于李白的叙述就说,其实,李白这个人虽然在诗作上有很大的体现,但是从他做官从政的角度并没有真正的才华,但丁香花这本书,高阳写到龚自珍,我觉得他真的是有这方面才能和才华,可能生不逢时没有得到好的重用,导致仕途不顺,但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遗憾的是,就连最后的爱情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在事业和爱情都遭遇到不顺利之后的他,回到家乡,却不幸遭遇到丁香花公案。其实是因为他无意中做出的一首诗,导致的一个冤案。正如诉书中所说的不遭人嫉妒,是庸才。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别人讲过的一句话是说,其实人跟人之间很容易遭受到嫉妒,被陷害,但是当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如果你只比别人优秀一点点,别人会嫉妒你,但是如果你比别人优秀很多那么别人就会羡慕你嫉妒到羡慕,其实就在于你自身比别人进步的空间有多大。 我们看这些书并不能够帮助他平反,也不能够改变历史,我觉得不管是历史书也好,还是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也好,我觉得书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智慧,我们从别人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有助于自己的成长,我觉得这才是读书,真正想带给我们的东西,而不是把我们变成一个抱怨的人。去抱怨,去责怪。我感慨,龚自珍的一生波折,我也为他的冤案感觉到愤愤不平,但我其实更想做的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收获自己别样的成长,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看书的人得到的启发,因为我们才是未来,我们才是未来,我们又决定着未来。

  《丁香花》读后感(三):龚自珍在古代不遭人妒,在现代可能是文人

  魏仲英这样说到:"如果你一生才华横溢,定会遭人嫉妒,如果不遭人妒,一定是庸才。"

  正如这本《丁香花》里的主人公"龚自珍",有品有才,却空有一抱负的心,忧国忧民,不被世人发觉,不被官僚组织收入,他做个小小的内阁中书,最后还引来"丁香花公案",情场官场,双双失败

  很多人拿他来跟李白对比

  李白,一心想报效祖国,热衷朝廷,却常常失败;空有一份热心,却没有正式的官职名分,一直漂泊在外,虽然为情为义,但,最后,一生碌碌无为,不遭人嫉妒。

  作者,高阳,我们所熟悉的高阳为他的处女作《李娃》,作品一鸣惊人,被大众所发觉,一生追捧,写下数十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历史小说,被誉为"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的高度评价

  此版《丁香花》为它的再版,他将熟知的历史很自然运用到小说之中,让人读了,不尽感慨,到底是生而为人,还是人为生活而生。

  主人龚自珍从小爱好读书,十二岁就懂得《说文解字》的叙说,彻头彻尾,有先天的优质加上后天熏陶,使得他在语言上有任何人所不及的特长,便经常写诗、提词,引得众人羡慕。

  唯一感叹的是,龚自珍虽在江湖小有名气,偶尔受人待见,但一路之遥远

  参加六次会试才中进士;做了内阁中书。

  由内阁中书到礼部主事,位卑,言轻,不受官府器重

  一生想为官职铺路,却坎坎坷坷。

  友人李增厚曾为他取得"飞燕玉印",爱好古董,爱好藏书,从小拿来练笔。

  在复杂动荡时代背景下,很难成功,是属于正常现象

  极为不成功的是生活中龚自珍这一生的情路。

  21岁娶妻,隔年妻子便去世,在两年之后,娶下安庆知府孙女儿,闺名吉云,写得一手极好的簪花格(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书法写的工整完好),被他的大姑称赞为"国土无双,明姝绝世,仙侣刘攀数"的高度恭维

  不管是官府的秀才,还是国土民间男子。都总爱三妻四妾,来表示他们的权高和位重,权威高者有二房,三房,四房,等等。

  龚自珍也不例外,想娶个偏房。身以为同得父母和吉云的同意,偏偏燕红太过于专情温柔细腻女子本性害她难闯进龚家的大门,吉云见招拆招的过人本领把燕红推进了出家的山庙,唯一庆幸的是燕红没有削发,却为龚自珍坚守一片真心,直到她去世,龚自珍也来见她一面

  世人说她是傻的,世人说她是纯洁天真的,无论何种浪漫,这么为人付出终生,缺有遗憾!

  直到后来龚自珍见过小云,贝勒福晋顾太清,也难免惹一尘埃

  最为冤屈的是,他已决定放弃官辰,做个俗子,却在回乡之际以一首《清平词》引发"丁香花公案",他的朋友认为他是清白的,他的妻子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龚自珍想为其解释不可能,却拿出一首《清平词》诗,无奈被夫人看破,实则不该的绯闻,冲破到底。

  这本书中,龚自珍犯了很多错误,但这些错误都是,既不看破也不说破,一生都在逢其左右的过着,所以,不遭人妒。

  《丁香花》读后感(四):亦狂亦侠亦温文

  龚自珍这个人和他的诗一样,半卷柔情,半卷疏狂,所以用他自己的文字“亦狂亦侠亦温文”来形容是最适合不过的。他恃才放旷,和所有把酒言欢的诗人一样,有着一身傲骨,却又和他们不一样,龚自珍对功名饱含独特热情,颇有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的感觉

  龚自珍学识颇高,经史、诗词杂文典故信手拈来,可谓是世间难得一遇的奇才。只可惜,他仕途坎坷,浮浮沉沉数余年,多次应试终于考中进士,却因“楷法不中程”不得为翰林,后又触动时忌遭到排挤打压,郁郁不得志中又忍受着不甘落寞,空有一腔抱负而无处施展,怀有忧国忧民之心而无处倾诉。所以他的文字多是怪异的,幽怨中夹杂慷慨,哀切中流露壮烈,这些情感矛盾造就了他极其丰富的一生。

  龚自珍最著名的《己亥杂诗》就有三百余首,其中不乏有尖酸刻薄的文字。而龚自珍最为轰动又至今成谜的事件便是著名的“丁香花公案”,这也使得龚自珍的骂名和他的作品一样飞速流窜。公众人物的八卦不便多聊,何况此案仍旧无解,但在我眼中,龚自珍和顾太清倒也是天造地设的绝配,不管是从容貌还是才情上来看都是如此。书中此处的笔墨过多,倒并不是吸引我之处,遂跳过去谈龚自珍的作品。

  梁启超钟爱龚自珍的作品,并且称读龚自珍的作品“如受电击”,突然想到当今社会的一大备受关注的电击事件,杨某人是真实的电击,而龚自珍“电击于无形”,看龚自珍的文字总有一种让人无地自容的感觉。康有为说龚自珍的散文为清代第一,这两位五四运动名人都对龚自珍情有独钟,放至今日,可以叫做“定盦唯粉”了。不光是过去,就连近代作家都对龚自珍关注颇高,从鲁迅到冰心,八竿子打不着的男男女女都愿意模仿甚至是收集龚自珍的作品,若龚自珍活在现代,怕也是个男女通吃的流量明星了。

  龚自珍的作品之所以受众颇广,倒也和他的个人特色有关。忧道者喜其奇警,医国者摭拾议论,狂狷者效其“不依恒格”,恃才者慕其哀艳缠绵,如此多变的风格,总有一款适合你。对黑暗时代的批判,对诸事不顺的可悲可叹,对指点江山风云变换,对滚滚红尘的荡气回肠,这些错综复杂的情感,汇成了他人生的“作品集”。

  许是才子多遭天记恨,所以龚自珍自丁香花公案后不久,便暴病身亡,我只恨他不能安享一生,但是好在还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名句后世传颂。

  《丁香花》读后感(五):不遭人妒是庸才——读高阳长篇历史小说《丁香花》

  “丁香花”,白底封面上印着浅紫色书名,显得优雅大方,看上去就喜欢,耳旁仿佛响起那首美丽歌曲《丁香花》。

  我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它的作者是“高阳”,我不禁一阵窃喜

  高阳,一位以历史为基础写出很多历史小说的大师。有人称“有井水的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井水、有村镇的地方也就是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金庸和高阳这两位文字巨匠

  我看过他写的很多书籍,尤其钟爱皇帝篇。历朝历代出了名的皇帝,都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展现人们的眼前。

  看着这本淡雅的《丁香花》,美丽的书名,不知道又是写历史上哪位历史人物香艳的故事。翻了一下书里面,清爽的文字带着墨香扑鼻而来。

  “一到铁瓶巷,,提起女先生……”开篇充满了说书的味道,与如今的小说有完全不同的感觉,更多了些韵味古香古色

  书的封底写着“一流的文笔,写一流的人物”,形象说明作者高阳,用他那一流的文笔,书写着历史上一流的人物。

  就像他曾经说过:值得入小说的历史人物,大抵不外圣君、贤相、良将、高僧名士美人六者。

  这部小说里面写的人物是龚自珍,他是清朝的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字璱人,号定庵,又号羽琌山民,所以这本书里面称他“龚定庵”。

  龚自珍博才多学,全力抵制外国侵略支持禁除鸦片。他的很多诗作揭露清统治者腐朽,可能也是他悲剧的源头,书里面收录了很多他的诗歌,有浪漫的才子佳人,也有现实的社会。

  龚自珍参加了六次会试才中了进士,志向远大的他想报效国家却无门,只做了低微的小官。无奈之下,他把一腔热血注入诗歌里,成为才子显贵敬仰的诗人,也成为红粉丽人倾心的“璱人公子”。

  书中更多的描述了龚自珍的当官过程,怀才不遇,与友人们谈论时事,有才子当然还有佳人

  龚自珍做了宗人府的主事,不能不见亲贵王公。因为工作的需要,他经常出入太平湖的荣亲王府。荣亲王是高宗的第五个儿子永琪的孙子奕绘。

  高阳在书中纪录了真实的历史,当时,清朝亲贵袭爵的制度是降封,亲王降为郡王,郡王降为贝勒,所以奕绘袭贝勒,当年他15岁。

  奕绘承袭长辈的风雅的诗作,三十岁就出本集子,名为《明善堂集》。

  奕绘有管理宗学的差使,在宗人府,这些事由龚自珍承办。因此,太平湖的贝勒府成了他常去的地方。除了公事以外,两人也常相唱和。

  书上当然是巧合着很多事,历史上却有些出入。

  当龚自珍知道贝勒向他请教的两首诗出自贝勒的侧福晋,一位女诗人西林太清春之手,对这位女诗人就有些向往。历来才子爱佳人。

  西林太清春也喜欢龚自珍的才学,请奕绘安排他们见个面。

  于是,书中写道:奕绘亲笔写了短简,很客气地说“内子”“久慕高才,顾闻教益”,给龚自珍第二天下午“茗话。”这当然是龚自珍求之不得,才子可以见到精通诗词的佳人,同时也表现出女人不能轻易见外男,告诉人们,他们是严守封建的制度。

  奕绘是位奇才,与西林太清春两情相悦,为她改变身份,纳为侧福晋想尽办法。正福晋不在世后,也是独宠于西林太清春。

  后来,在官场、情场都失意的龚自珍辞官回乡,却惹出轰动京城的“丁香花公案”。其实是龚自珍的一首诗惹的祸。

  他梦见自己奉命到太平湖去传递一道重要的公文,无意中看到遍体缟素的西林太清春站在丁香花前面。

梦醒后,他写了一首诗:

  空山徙倚倦游身,梦见城西阆苑春。

  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

  就这首诗因梦而做的诗却引起轩然大波,就像封底上写的,“不遭人妒是庸才”!

  掩上书页,整个人还沉浸在书里,脑海里全是一个才高八斗,怀才不遇,却因为一首诗歌,蒙受了不白之冤的大才子。

  同时受罪的还有那位被宠的侧福晋,从云端跌入泥土,被众人嘲笑。

  真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高阳用他一流的文笔,写出清朝官朝的各种姿态,半真半假,让人信以为真,却又掺杂着小说的元素,不能当成历史来看,与历史又差不多,让人着迷。

  《丁香花》读后感(六):湿透春裘倚此花——《丁香花》

  《丁香花》是我读的高阳先生的第二部书,高阳先生的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历史小说无法回避的高峰,好读的民间史记,写尽人生百态”更是一流的文笔,写一流的人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就我自身来看,读高阳的作品不是件轻松的事,因为他的作品,除了主人公的故事,还有插入一些历史事件如这篇《丁香花》中就插入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件其中还详细说了如何销烟。还会对当时的社会当时的风俗习惯有一个详细的介绍如当时的考试,什么叫“龙门”还的扬州的“龙船市”,在了解主人公的同时也会增加你的历史知识,一举两得。

  《丁香花》中的主人公龚定庵就是龚自珍。百度里是这样介绍的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我们所熟悉的龚自珍的作品大概只有两首吧,所正我在没看书以前只知道这两首。一首是“九洲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 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这本《丁香花》中也有得到是因为龚自珍不满考试规则

这种风气不仅出现于官场,也传染到了科场。一本卷的文章好坏在其次,首先要看的是,是否符合程式。在乾隆以前,试卷书法,用“贴写”大致仍旧是容许的。试贴诗出现拗体,只要诗好,亦不算犯规,这些字与诗,虽在能人看来属于所谓缺乏性情的“馆阁体”,但毕竟还有雅气,自从曹振镛当权后,看殿试卷首重书法,有一个贴写的字,即视为“破体”,难登上第。流风所被,生气恹恹,这是龚定庵最愤慨的事,有一回替道士撰祝告天帝“青词”借题发挥,写了一首七绝“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从《丁香花》中也可知,龚自珍是个官宦公子,也具有宝贵公子的通病-生活不能自理。

龚定庵不善于照料自己,直等到号军略微清闲了,才拉住一个,掏出一块碎银子塞到他手里。这比说好话请他帮忙来得管用,那号军立即堆满笑容,请问尊姓。因为号军是山东人,龚定庵便用齐鲁口音回答:“俺姓龚。”“俺姓魏。龚老爷叫俺老魏好了。”说着,老魏不等交代,便自动手,从他的考篮中将灯烛食物,都取了出来,安排停当,又去弄了一壶开水来为龚定庵沏茶。

  龚自珍因爱用生僻字,字体不美而多考不中,在三十八岁中进士,为官也不得志,而文采极佳,博得世人敬仰,风流韵事也有实有虚。《丁香花》中就记录了他的三段韵事:一是诗姬燕红,因他考试不中不能迎娶回家而出家为尼;一段是扬州小云,因家资不裕,而做罢;还有一段是发于情,止于理的虚情,也是龚自珍的一厢情愿的一段被后人称为“丁香花公案”的,与奕绘贝勒侧福晋西林太清春的一段故事。这段故事只是用来证明“不遭人妒是庸才”罢了。这也许也是本书定名为《丁香花》的一个原因吧。另一个原因我猜是书中提到的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悯东征高丽的阵亡将士,特建此寺为之荐福,命名悯忠寺,寺中丁香最盛,二门以内,凡有隙地,皆种丁香。龚定庵与他的舅公段清标,常在寺中盘桓,丁香开时,更是无日不来。他还记得细雨繁花,独自寻芳,湿透了一件珠皮袍子,回家后母亲又怜又气,一面为他换衣服,一面絮絮责备的情形。三十年往事,一想起来,恍在眼前,不须构思便有了一首诗:弱冠寻芳数岁年,玲珑万玉嫭交加。难忘细雨红泥寺,湿透春裘倚此花。嫭与娉相通,美目之貌,丁香丛开,所谓“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细雨滋润,却如千万玲珑美目,令人兴起无限遐思,这也就是他何以“湿透春裘倚此花”的缘故。

  《丁香花》中的龚自珍,有诗有生活,有高雅也有俗世,而非完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