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美年华》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最美年华》观后感10篇

2019-09-07 23:2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美年华》观后感10篇

  《最美年华》是一部由克洛德·勒卢什执导,让-路易·特兰蒂尼昂 / 阿努克·艾梅 / 玛丽安娜·德尼库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最美年华》观后感(一):最美年华

  选了一部首映新片《最美年华》

  Claude Lelouch的第49部电影

  1966年《男欢女爱》的续集

  原班人马出镜

  主演都已是耄耋之年

  每天皱纹里都有说不出的味道

  曾经激情 错过 遗憾 令人唏嘘

  但看的时候心态也已似两位老人般淡然

  只记得诺曼底的黄昏好美

  有机会要去看一看

  《最美年华》观后感(二):爱情是永远不老的。

  上影节最后一部,看的是克洛德·勒卢什导演新作《最美年华》。这片名,非常适合形容电影节以来的这十天时光

  影片很轻松俏皮话和金句不断,没啥黄昏已至的沉重气息。这么说吧,饰演男主的让-路易·特兰蒂尼昂,他在迈克尔·哈内克导演的《爱》中有多严肃,在这部《最美年华》中就有多幽默。克洛德·勒卢什在映后,又来一金句:「爱情是永远不老的。大概,这就是影片显得年轻活泼本质原因。」

  《最美年华》和1986年的《男欢女爱续集》、1966年的《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可以称为克洛德·勒卢什的“男女三部曲”。导演不变,男女主演不变,理查德·林克莱特导演的“爱在三部曲”也是这个操作模式。只不过,男女三部曲的时间跨度更大,如导演所说,“大概是史上第一次,一部电影在53年之后,主创和我都尚在”。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拿过金棕榈,还获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那是克洛德·勒卢什的高光时刻,也是片中人物爱情的起点。《最美年华》中,男主什么都忘了,但没有忘掉这段爱情。导演说的没错,爱情本身就是奇迹

  但他并不沉溺于过往,“对于我来说,最好的年华就是当下”。这带给我一个启发作为影迷,补看经典固然重要,但与好看新片的相遇,才是最美妙的。

  顺便说下,《最美年华》没有系列电影常有的系列障碍,没看过前作,也不影响观看它。还有,女神莫妮卡·贝鲁奇在片中露了一下脸。

  《最美年华》观后感(三):第一部的延伸细水长流的昨日重现

  这部电影是在等《叛徒》的时候看的,因为非常喜欢导演的第一部。考虑到《叛徒》的情节,我决定用这部电影先打打牙祭,中和一下。但看过之后,是现在我愿意给5分。因为这部电影让我觉得细水长流的剧情也不一定是无味的,只有两个人的聊天也不一定是繁冗的。我不是专业影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所以就我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可看性还是很高的。有很多片段值得你回味,因为会有很多第一部的影子。所以希望能更加了解这部电影的话,推荐看看第一部再来看这部。感觉会更好。而且静下来看一下,会很舒服

  首先,这部电影一开始我没有静下心来看,所以我很难进入剧情。不过后来剧院里面很安静,我也就静下心来。含着一颗糖,很快进入状态。这部电影主演功不可没。他们的眼睛有戏,面部表情有年华逝去的味道。女主角优雅,虽然年纪很大了。但让我想到了旧上海穿旗袍名媛风情,简直分分钟都让人心碎和心醉。故地重游,再加上两人之间的对话,分分钟都有自己是主角的感觉。虽然有点炒冷饭的嫌疑,不过能看到教堂小巷酒店广场歌剧院,感觉像是穿越了大半辈子的情感,依然依附在这些建筑物上面。每一个场景都让我觉得熟悉。当时看完第一部,我特意去参观过这些场景。现在再次看这些地方,有点故地重游的感觉。上一次让我有这种感觉的电影,还是罗马假日全片没有什么高潮冲突,就像是乘着小船平静湖面飘远的感觉。推荐大家在心里平静的时候来看这部电影,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观看完整部电影。

  《最美年华》观后感(四):最美年华——十分斟酒敛芳颜

  因为字幕志愿者活动缘故,有幸将这部电影看了三遍,连着今天嘉定影剧院放映共四遍。 很典型的法国文艺爱情片,看豆瓣短评,有人说这是导演《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续集,很遗憾,我没有看过这“第一部”影片,只不过影片结束时,一行字幕“克洛德·勒卢什第49部影片”,观影厅里响起掌声,我想这才是整部电影播放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一部分。 一个失忆(或假装失忆)的垂暮之人,只记得最美的年纪和一个美丽女人在一起的日子,不断追溯着50年前的记忆,就像片中插曲反复的吟唱一生中最美的时光 我们一无所有 脚踏实地地活着” 。赛场上疾驰的赛车手,想在车里留下这美丽女人的一辈子,故意开着很慢的车,畅聊欢笑,穿越巴黎。为了去见这美丽女人的最后一面,又开车疾驰在清晨六点的巴黎街头,影片中过去,现在场景的三重叠影,看得见现在,回忆着过去,憧憬未来。安娜是幸运的,有一个爱了她一辈子的男人,一个成功的赛车手,她高贵了一辈子,年轻时美丽,而后优雅地老去,这样的女性书写,大概也只有法国人拍的出来了。反观现在,即便是我周围极小的圈子,都是充满对女性的恶意,有些恶不需要理由男性觉得女性让自己失了尊严,抢了机会,占了资源,各种女性无用论就堂而皇之地出现大学课堂。得不到安娜那样的女性,那你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赛车手吗,一个被鲜花美女围绕的赛车手? 法国文艺片,看第一遍,觉得好无聊,第二遍,好像有点意思,第三遍,突然觉得感动,第四遍,c'est la vie. 男主不断试图拼接过去的记忆碎片,但岁月不饶人,苦苦的索引,也只是不断的遗忘,只有那一段岁月反复重现。佳人不复当面,但人依旧。 有时就想,假如中国导演来拍一个逐渐失忆的耄耋老人,大概他的记忆里只有自己的孩子吧,法国片,大概就是这样将爱情上升到了浪漫主义高度,柏拉图式的爱情,西西弗斯式的爱人。相互爱慕的永远不能在一起,都在心底种下了对方的根,却不愿捅破最后一层薄薄的纸。什么样的爱情最值得回忆?大概就是永远都得不到的爱情。

  ——由嘉定影剧院回学校地铁上(第一次写,后续修改

  2019.6.16

  《最美年华》观后感(五):昨日重现,爱情本身就是奇迹。

  53年前,《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戛纳电影节首映,拿下了当年的金棕榈大奖和之后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部电影用当时新浪潮期间的流行拍法,讲述了一个寡妇与一个鳏夫之间浪漫而又令人心碎爱情故事。它不仅在当时获得极大轰动,而且在日后被推为最经典的爱情电影之一。

  53年后,当年电影的导演克劳德·勒鲁什携男主角(饰演杜洛克的让·路易·特兰蒂尼昂)、女主角(饰演安娜的阿努克·艾梅)以及众多配角再度聚首,共同摄制了这部续集——《最美年华》,讲述了安娜与杜洛克这对昔日恋人,在50年后再次重逢的故事

  82岁、87岁、86岁,人均年龄达到85岁的三人组,会怎样续写曾经的浪漫情调呢?当人垂垂老矣,还会有资格勇气去爱么?又会以什么心态来追忆似水年华?

  影片以年近九旬的杜洛克罹患了阿尔茨海默症作为引子。他在生病后就不认识儿子,甚至不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但唯一让他铭记在心的,只有他当初深爱却错过的安娜。为了自己父亲病情能够有所好转,杜洛克的儿子在医生建议下找到了安娜,希望她能够去看望自己的父亲,一个默默地爱了她一辈子的男人。

  没想到,53年后的再次见面,让二人又重新坠入爱河。安娜陪着杜洛克进行了一场场如梦如真的出逃。两人一起共游故地,怀念着年轻时最美年华的激情、温存与错过的遗憾。

  对于观众而言,这部电影最重要的看点无疑是演员阵容的再聚首。无论是影片的男女主角,还是他们各自的孩子们等一众配角,都是来自于53年前的同样演员。也正因为此,让它成为了电影史上极为罕见,甚至“堪称唯一”的一部作品,导演和主创53年后都尚在。每个演员都在延续自己状态的过程中,让观众感受到岁月轮转在人身上留下的巨大痕迹,这也是导演拍这部电影的原因,我们的年龄虽然会老,但爱情永远不会老。

  《最美年华》这部电影无疑是怀旧的。长达半个世纪的跨度,被导演克劳德·勒鲁什以混剪的方式轻盈呈现而出。电影中采用了大量曾经《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中的高光时刻段落——海边的飞奔拥抱、飞车飙驰巴黎、床上耳鬓厮磨、火车站离别与再见……这些极美的老电影片段,配合着那首经典的主题曲,让观众宛如回到上个世纪的影调氛围之中,深深沉溺且迷醉。

  同时,电影的现代戏也拍出了特色。杜洛克与安娜的再遇,虽然自带着一份暮年的悲凉,但导演克劳德·勒鲁什并没有以这种基调处理,而是仍让电影保持住了轻松而又浪漫的基调。即便罹患绝症,杜洛克仍旧幽默风趣富有魅力;即便面露苍老,安娜仍旧优雅动人、别有风情。而另一方面,这部电影还讲述了另一对情侣的故事。他们二人的后代子女再聚首,成为一对新的爱侣;他们延续了上一代人的爱情,同时也让影片的氛围没有陷入悲凉之中,层次显得更为分明

  勒鲁什的电影始终蕴纳着一个主题,那便是“爱情的奇迹”。

  他在映后幽默地谈到,自己拍这部电影的源起是因为女人,也很喜欢和女人相处。就是没想到自己能活这么长,最美年华就是当下,爱情更多时候是爱他人胜过爱自己,爱别人更多,就会变得宽容,爱情本身是不会变老的。五十年最大的改变科技,以前两个相爱的人主要靠通信,信过去十天,回信回来八天,这样我们的快乐可以持续十八天,现在主要是通过网络,快乐很短暂,我们在法国遇到那个人的几率可能是六千万分之一,在中国可能是十六亿分之一。还是那个主题,爱情本身就是奇迹。也许正是这种充满幽默感人生哲学生活态度,才让他的影片充满了睿智话语和对于爱情开放而又动人的姿态

  《最美年华》以回溯的曼妙姿态,漂亮轻巧地将往昔与当下结合构成两相互文的叙事空间。而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让电影充分发挥时间流逝魔力,使人唏嘘。随着电影中那首不断响起的法国香颂,看着男女主角在每个阶段坐着不同的车,不禁让人跟着在心中轻叹,“人生若只如初见”。昨日重现,爱情本身就是奇迹。

  《最美年华》观后感(六):专访克洛德·勒卢什:不喜欢美国电影,那是泛滥的美式文化宣传

  戛纳影展一个多月后,勒卢什来到中国,分别与上影节和法国电影展的观众见面,这位拍了一辈子爱情片的金棕榈导演说,年龄会变老,但爱情永远不老,自己也是因为喜欢女人,才会一直做电影这一行。

  勒卢什是一个浪漫至极的导演,他的电影中离不开美丽的女人,多情的男人,撩人的香颂,还有那种命中注定的因缘际会。如果看过1998年他导演的那部《偶然与巧合》,就会明白这位导演是如何将剧场艺术美术舞蹈音乐形式融汇,才能在电影中保持一贯的审美品位

  在他那部《男人女人:恋爱手册》中曾经调侃“美国电影是用大成本小故事,法国电影是用小成本讲大故事”。他是属于法兰西的导演,表面不屑于情感生活之外的主题,但却关心“未来、人生”这些终极话题。我们幸运采访到这位导演,他耿直地说“自己不喜欢美国电影,那不是属于导演的,是属于制片人的电影”。

  勒卢什采访实录

  《最美年华》让两位主演回到曾经的地点,观众也回顾了他们当时的影像,可不可以说,您开始怀旧了?

  克洛德·勒卢什:这不能说是一种怀旧,应该说这就是生活吧,这就是生活中的记忆,每个人都有一种记忆。假如我看到一辆自行车,我说我特别喜欢,这其实是我骑过很多自行车之后,有一种回忆,因为这样的回忆我今天才可以说很喜欢自行车;假如说我爱上一个女孩子,肯定是因为我之前爱过很多女孩子,有了一种比较之后,才能确定我是爱上她。所有我们喜爱东西都会是一种比较,与脑中呈现出的回忆比较,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回忆,我们片中看到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中的一些场景,不是为了怀旧,这是主人公脑中的回忆。

  您一直是一位擅长激发演员的导演,这次和两位老演员是如何合作的?几十年来你们的合作方式有没有变化

  克洛德·勒卢什:可以说现在的他们更加有趣,也更加有经验,因为他们有了人生的历程,在他们背后都有各自的故事,都痛苦过,今天我再拍他们,他们肯定是更好的演员,我给他们进行任何拍摄方式的指导,都是非容易的。他们就像好的红酒经历了这么久,自然成为更加优秀的演员。这也是我电影中一个观点,变老不一定是坏事。我也在电影中阐述了 时间的推移,时间的推移不都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一面,能让我们更加成熟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里,我非常喜欢您用剪辑方式和摄影机的运动方式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请问这些是在拍摄之前计划好,还是来自拍摄现场以及后期?

  克洛德·勒卢什:我拍电影如同在生活,每一秒发生之后,我都想到第二秒会发生什么,我不是一个很有预见性很能规划的导演,但是可能我比较聪明,可以很好地掌握当下发生的一切。我每天拍完之后,可能第二天的东西就出来了;我拍完一个镜头之后,就想到下一个该怎么拍了,我就是这样操作的。我不像做话剧的人,第一幕第二幕严格写好,我的生活,我的人生哲理不是这样,我只是根据当下的场景,看到接下来会是什么变化。我拍了将近五十部电影,这所有的电影串联起来就像一部连续剧,是我人生的一部连续剧。我的生活就是这样,随着每个故事发生,随着我不同的经历,引导我到任何方向,我不是那种在非常固定的框架下运作的导演。

  但是您怎么看剧场和电影的关联呢?《偶然与巧合》开场对剧场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克洛德·勒卢什:这么说剧场和电影的区别吧,电影是可以拍摄到人的眼睛的,话剧看不到人的眼睛,你只能看到人的表演,而眼睛是无法骗人的,我觉得这两样东西是不同的。电影其实就是生活,但是话剧就如同电影,而我宁愿拍摄生活中的现实,所以我喜欢电影,但不是说我不喜欢话剧,话剧是一种表现艺术,话剧需要演员,但电影中的演员其实就是现实中的人,所以我更喜欢拍摄现实中的人,但我又是在话剧中找到那些最好的演员。

  您的电影里音乐都很美,以《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为例,当初音乐是如何创作的?

  克洛德·勒卢什:我创作任何一部电影之前,配乐都是先完成的,然后我会让演员先听一下这些音乐,然后设想一些镜头,让他们跟着音乐去走场景,然后再去尝试讲台词。音乐对我非常重要,我拍的几十部电影都是这样做的,先有配乐,再去拍摄。其实音乐如同一个更好的导演的角色,它可以指导演员在某些场景中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音乐更容易打动人心。如果上帝存在的话,上帝能和我们说话的语言就是音乐,可能这是我不理性的观点,但是音乐和台词相比,台词需要动脑去理解,音乐只需要感受,是去打动心灵的,所以我更偏好于用音乐去感悟别人,让别人感动,而不是让别人完全用脑子去思考去理解。

  《最美年华》里,儿子安托万谈了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这部电影对您的意义是什么?

  克洛德·勒卢什:这部影片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我第一次看到它时明白:原来拍电影可以找很多非职业演员,也并不是需要很多钱才能去讲故事。今天我们看美国电影,会觉得没有很多成本就拍不了。看了《偷自行车的人》觉得,只要有真心的故事愿意讲,就可以完成。我拍过很多要花钱的电影,也拍过很多没花多少钱的电影,但那些没花多少钱的却都受到最大的关注,所以《偷自行车的人》确实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不是说投入很多钱,电影质量就会高。

  您一直专注爱情片的拍摄,但是从作品中也都能窥见人生的哲学,这是如何做到的?

  克洛德·勒卢什: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也希望通过我的影片让别人热爱生活,即使很多人认为生活充满烦恼,很消极地看待生活。生活中有很多荆棘,人生就是一个旅程,每一段路都积攒着困惑和烦恼,到了一个时刻,当你把所有困惑堆积到一定程度,你就会迎来幸福。人生就是不断经历烦恼、烦恼、幸福……这样的过程,不管如何,我都希望大家去喜爱生活。

  是枝裕和导演前几天去听了您的大师班,您对他的电影,以及对亚洲导演的作品了解吗?

  克洛德·勒卢什:我当然喜欢亚洲电影,亚洲导演里我也很喜欢王家卫,因为这些影片都在法国上映过,我也有机会看到。应该说我喜欢全世界所有不同国家导演的电影,如果他们的电影能在法国上映,我都会去看,通过电影,就像到世界各地旅行一样,比如通过看一部越南电影,我就感觉我好像更了解了越南,而不是说像现实中的旅行,比如我这次来上海和北京,坐在车里去了很多地方,这个是浅层次的,其实没有办法了解当地人。就像很多游客去巴黎,埃菲尔铁塔并不是最有意思的,巴黎人才是有意思的,我到中国来,也是中国的人最有意思。每一部电影,每一位导演拍摄的自己国家的故事,我只要能在院线看到的,都会让我进一步了解这个国家的事情,这是最有意义的,真正的世界环游,就是看世界各地的影片。

  《男人女人:恋爱手册》有过对美国电影和法国电影的调侃,您现在对美国电影的看法如何?

  克洛德·勒卢什:当我还是小孩儿的时候,我很喜欢美国电影,现在我不喜欢。因为我觉得美国电影是制片人的电影,不是导演的电影,美国电影是一种泛滥的美国文化宣扬,我喜欢的美国导演是约翰·卡萨维茨、伍迪·艾伦、伊斯特伍德这样的导演。现在的美国电影真的就是美国向全球做宣传的一种形式,全球都美式化,不管到了中国还是日本,都看到美国的印记,我不希望全世界人都成为美国人。

  现在法国电影行业和几十年前有什么变化吗?法国年轻人喜欢哪些电影?

  克洛德·勒卢什:区别肯定是有的,所谓的作者电影也不能和之前相比,现在的年轻人要拍出这种影片很困难,我们那个时候相对容易一些。如果费里尼、或者安东尼奥尼这些导演到了这个年代,也不太可能拍出那些片子。现在很多法国电影人也是想拍好莱坞那种电影。

  年轻人拍这些电影是困难在自身,还是电影社会的环境?

  克洛德·勒卢什:可以说是更容易,也可以说更难,如果你要拍成原来那种感觉,要找到制片人投资方,这就很困难,因为投资方也不想拍一个没有票房,没有把握的片子。但是容易的地方在于,你现在可以有很多方式,用手机都可以拍电影,科技发达多了,而且网络那么发达,这个电影如果点击量高,就是在全球受关注的影片。

  本文首发于淘票票

  《最美年华》观后感(七):专访勒卢什:王家卫风格像我很正常,昆汀也说过没有我就没有《低俗小说》

  一次特别愉快的采访,没有时间好好写一篇,就直接放完整对话吧。

  【完整对话实录】

  Q:为什么会在53年后,再来拍《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续集?

  克劳德·勒卢什:在人生的历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发现有很多原来没有发现的问题,我现在就是处在这么样的一种状态。

  这在电影史上应该也是史无前例的,跨越50多年去拍这样一个系列,去让观众能够有这样不一样的体验。这也是我的生活状态,我对人生是比较积极的,我很想希望别人也是积极的看待人生。

  1966年我拍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时候,让-路易·特兰蒂尼昂和阿努克·艾梅已经很有名了,不过他们根本就不认识我,对我也不存在信任,会觉得“这是谁啊”。但是50多年过去了,这些年里我们一直都有沟通和交流,他们已经非常了解我。所以当我把他们找回来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他们都非常高兴。开始的时候,他们有一些担心,因为大家年纪都很大了,能不能呈现出两人最好的状态。

  于是我鼓舞他们说,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你们有过很丰富人生的经历,这个年龄谈论的爱情会是最最精华的部分。当我们年纪轻的时候,只存在着一种爱情,就是努力去追求和吸引对方,这其中存在着很多谎言。不过20、30岁的时候你是可以在爱情中欺骗,但是到了70、80岁,你就不可能再去撒谎了。所有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你的眼睛中已经没有谎言的存在了,你不会再去欺骗对方,所以不同年龄段的爱情观是不一样的。

  这部电影是拍给我的7个孩子的,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告诉年轻人,爱是没有止境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爱情,当你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应该尽可能地去了解和学习真正的爱,勇敢地去追逐爱情。

  Q:您这部电影分享的是自己80多岁时对爱情的感悟,那像中国现在主流的观众年龄阶层在20到30岁。这其中的代沟是非常大的,您如何能够准确地将您的体验和感受分享给年轻人呢?

  克劳德·勒卢什:我要跟这些年轻人说一句话,“如果你们真的用心去看我的电影,我会帮你们节约很多时间。”因为当你在20岁的时候,各种理念都不是非常成熟。其实我这部电影就是拍给年轻人看的。

  这部影片在法国上映之后,很多年轻人跟我分享想法。有个人对我说,看完电影之后对自己身边的女孩子,有了另外一种新的看法,很希望再过50年,依然能够和这个女孩子生活在一起。你看,这一对情侣就开始用新的角度去看待爱情了。所以我说这部电影真的是拍给年轻人看的,他们有一天也会到80岁的。

  Q:您说过“最美的年华”就是要活在当下。那么不仅是爱情,联系到对电影的态度,是不是说让大家不要沉迷于过往的经典,而是要放眼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克劳德·勒卢什:经典当然是要看的,它可以让我们爱上电影,这很重要。但是当下的电影展现了生活的现实性,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什么是过去?某种程度上到我们现在开始要讲过去的事情,我们或多或少每个人都回去夸张的去表现过去的一些事情。

  未来则是一种我们畏惧的概念,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是怎么样的。当下则是有着一切的可能性,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不知道该干什么,也许会去吃饭,也许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当下是一种非常有具体表现力的语言。

  我这部电影确实是拍给年轻人看的,而不是给老年人看的,因为这对他们已经没有意义,他们本身就理解这些东西,而且起码有一些年轻人能够理解我拍的东西。

  Q:老搭档让-路易·特兰蒂尼昂和阿努克·艾梅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尤其像特兰蒂尼昂的身体条件不是特别理想,那么在拍摄的时候会去考虑到他的身体做一些特殊的安排吗?

  克劳德·勒卢什:拍摄的时候确实有医务人员在现场候命。他年纪是比较大,每次他说要休息,我就让他休息,他要是不舒服,医生就会帮他看一看。

  不过有一点,他虽然行动不是很方便,但是他现在的嗓音处在这一辈子最棒的状态,他念台词的震撼力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所以在这部电影中,我有一个特殊的处理就是尽量让他说话。这是一种取长补短,我看到了他现在的优势,就要尽量去把它展现出来。

  Q:您是否看过王家卫的电影,对他的电影评价如何?

  克劳德·勒卢什:我看过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我觉得他肯定看过我的电影,当然他肯定也看过很多其他导演的电影。像我们这样的导演拍了电影,是会给后代留下烙印的。王家卫的电影肯定也会影响到别人,这很正常。

  有一次,昆汀·塔伦蒂诺跟我说,“我要是没看过你的《偷抢骗》,就拍不出《低俗小说》。”库布里克也说,我的电影给了他很多灵感。

  我在看《花样年华》的时候,确实感受了一些氛围,和我的风格有些相近。当然,这很正常,因为我们毕竟都是电影从业者,如果找不到一些共同的元素反而会令人惊讶了。

  Q:您同辈的法国导演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只有您和戈达尔还在坚持电影,您的创作热情会因此受到影响吗?

  克劳德·勒卢什:这就是生活,我可能再过一阵子也会走,人生就是这样,总归是要老去的。那一辈的很多人都已经去了,但是我还活着,我有新的想法就去落实,去继续拍电影。如果说有一天我的身体跟不上节奏了,那可能就会是停止的时刻。当然,我也做好了这种准备,迎接这个时刻的到来。

  Q:您之前提到的有关最后一部电影的计划,还是在按照正常的节奏进行吗?

  克劳德·勒卢什:你们怎么都说我有什么最后一部影片的计划?我完全没有说过这个事情,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现在已经这么大了,随时都有可能离开,所以任何一部新片都有可能是我最后一部电影。

  如果我还活着,那就不希望知道哪部电影会是我的绝唱,我也不会说计划哪部是我最后的电影。我只有要能力,就会一直拍下去。我既然活着,那肯定是有用的,如果上帝哪天停止了我的生命,就说明我确实没有用了。

  Q: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像雷乃、瓦尔达,他们生前的最后一部电影都像是人生的总结一样。那么导演您会有这种直觉吗?去在恰当地时间为自己的一生做一个总结。

  克劳德·勒卢什:这其实还蛮奇怪的。你作为一个年轻人,会考虑这样的问题,我都已经80多岁了,但是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只要活着就会继续拍下去,的确会有这样的人,我没法评价他们,但至少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希望我能够像这样好好地活下去。

  不过,过一会儿我可能就“离开”了,这也说不定。你也许会很自豪,“我是最后一个跟克劳德·勒卢什交流过的人啊。”我非常希望能够过几年再来中国,让你觉得“怎么勒卢什还在拍电影?”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希望早上能够起得来,有动力去继续看电影拍电影。

  人生就像是一部惊悚片,一直在问我到底什么时候离开。所以只要我活着,就想要做去更多的事情,就想要继续拍电影。这就是接下来我为什么要拿手机拍电影的原因,我的岁数大了,重的摄像机我也抬不动了,拿着手机拍电影会让我感到更加年轻。

  Q:电影发展到现在,绝大部分的革新都来自于技术,电影语言上的创新越来越难。您是如何看待当下电影的创新?您用手机来拍摄电影,是不是有意识地想要进行一些变化?

  克劳德·勒卢什:我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心的人,经常主动去接触新鲜事物。我认为电影每一次技术革新,从无声到有声,从胶片到数字,摄影机从大变小,这些新的运动都可以说是新浪潮,你必须接受这些变化。电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载体,这些都是全新的挑战。

  很多青年导演都觉得拍电影很难,这话没错,在我们那个时代,50、60年代的时候拍电影,的确是很困难的,但是找钱就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是我要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拍电影变得越来越容易了。我自己就是要证明,我拿着手机也能拍出电影。全世界有70亿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部电影的导演。不一样的是,我有在60年代拍电影的经验,所以我的眼光不一样。虽然不是说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导演,但是至少你已经有了成为伟大导演的工具了。

  刚才提到载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用手机和电脑看电影,这也是所有人必须去接受的现实。不过我相信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新的科技产品,但是他们最终还是会回到电影院的。因为我仍然认为,至少在现阶段,看电影这件事还是要坐在电影院里,和很多人一起分享,才是真正的看电影。

  Q:最后一个问题,电影在您的生命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对您的意义是什么?

  克劳德·勒卢什:电影对我来说就是一切。我拍了大概50部电影,每一部都是一次生命的体验,可以说我已经活过了50次生命。再加上我看过了两万部来自于世界各国的影片,我这辈子过得已经很痛快了。电影就是这样,占领了我生命所有的一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