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致青年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致青年书》读后感10篇

2019-09-18 23: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致青年书》读后感10篇

  《致青年书》是一本由舒新城著 谭徐锋整理著作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护封(烫透纸+烫蓝色+专色)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8,特精心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致青年书》读后感(一):致读者代叙

  读者诸君:

  这本小册子是我立意献给青年诸君的。我想本书的读者,大概是青年罢!所以再趁此机会谈谈我对于青年所要谈的话。

  我在致中学生书说过:“我是寤寐追念青年已弃我而去的一个人。”从这句话中,诸君最少当知道我现在已不是青年了。可是十几年前,我也一样地像诸君的年青,更一样地被人称为青年。

  时间轮子一天一天地向前转去,社会文化也跟着它一天一天地向前推进:我青年的时代当然不及诸君现在的好,我青年时代环境生活恐怕也有许多不及诸君之处——我有一本自传式的我和教育,详述我的三十余年的生活——可是,那青年的黄金时代,却无时不引起我深长的、甜蜜回忆

  我常常自己问自己:“青年的生活何以时时要唤起我的回忆?”我必不假思索地说:“因为它太可爱了。”倘若你们再问我何以“可爱?”我便不能立刻答复:因为这只是我的“灵感,”没有适当语言可以表现它。这灵感、在诸君的现在,还不会得到;能得到这种灵感的人们,恐怕又会要以“长者”自居而不肯向诸君说话。可是我爱青年,尤其爱我青年时代的生活:我虽然不能有适当的文字,将我这灵感一一表现出来,虽然不能将我青年时代的经历一一告诉诸君,然而至少我可把常常回忆的资料归纳作几条抽象东西写出来,一面借以作我和诸君精神交通媒介,一面发抒我个人久积的情感

  人生隔膜,我以为是事实上无可免除的;但是,在程度上,却可以有很大的差异:就人类讲,凡是文明程度越高的,机诈随知识发达,彼此相互间的隔膜也越大;就个人讲,年龄越大的,社会上的经验越多,对于人生的隔膜之感也跟着加大。这是人间缺点:在个人虽然有例外,在人类的全体则无法补救。所以隔膜之苦是人生的共相:“我”如此,“人”也如此,诸君现在虽或不如此,但有一日之必须如此,是可以断定的。

  诸君现在的生活,虽不曾完全埋没在机诈的社会中,但现在社会上的种种事象,已有形无形地掺入你们的心影之中,而把你们儿时的天真打破了。可是你们还有几种未尽泯灭的特质,令人羡爱不已;它们虽然不能把人生的隔膜完全消灭,但可以减去许多:这就是愉快的心绪豪爽气概勇敢的精神。

  这三种特质是人间的至宝,是文化的源泉;个人的生存、社会的绵延,都赖它们维系。现在的诸君或者不知它们之可贵:但是人间世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不能动摇你们的乐天观;出生入死的险问题,不能阻挠你们一往无前的真精神;机诈万端的恶社会,不能湮灭你们待人的赤忱,你们的世界快乐的、率真的、平和的,社会上一切的苦闷、险诈、困穷,纵能偶然侵及你们,也绝不会使你们如实地感着。这样的行为态度自然也是“成人”所能有,但绝不是长于利害计较心的“长者”所能一一办到。在诸君,不必借特殊修养训练,只要顺着你们的天禀走去,就会踏上这些路道:这岂不是黄金不易宝贵时代吗?

  我感着人生隔膜之苦,便常想到这人间的至宝,更常回忆到这些至宝在我青年时代所开的花,所结的果。我现在自然极力要永续地保持这些至宝,但同时更望诸君能宝贵它们,善用它们!——这是我久积于心的夙感,平时不曾说过,在本册的各篇中也不曾说及的!

  这册所收集的六封书信,是我于民国十五年至二十年所写的,除去致中学生书一篇外,都曾发表过;附录一篇,原载在我的《教育丛稿》第一集中,因为所讨论的问题全是关于青年的,而青年诸君又不一定需要购读那书,故而转录于此。这些书信所讨论的问题大概可以分作治学治事恋爱三类。前两类,一般所谓学者尚有时说及,第三类也许为着“尊严”的缘故少有人愿说。在我,则很相信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话,而以治学治事为谋饮食的工具,恋爱为解决男女问题的大道:所以一并说出。不过为着时间的限制,关于各方面——尤其是恋爱——的意见还不能尽量如实地发表。时间许我,也许再能写一部人生论或恋爱论与诸君相见!

  各篇所说,是见解也是经验。这些见解和经验是后时代的,同时也许是先时代的;许是于诸君有益的,也许是无益,这全凭诸君各人自己的立脚点去判断。我只知道写我所要写的,说我所要说的;其他的一切,不但写的时候不曾想到,现在也不曾顾到。

  不过我得申明的,这册各篇所说,都是些人生的枝节问题,并不是什么社会改造国家建设根本大计。望诸君不要把枝叶当作根本;更望诸君永续地保持那三件至宝,而努力于人生隔膜的减除与根本大计的建立。青年虽弃我而去,我却很愿为青年作执鞭的卫士诸君想不我遐弃罢敬。

  舒新城

  二十年二月十日上海

  《致青年书》读后感(二):说给青年和子女贴心

  近百年前,一位教育家前前后后给青年写了若干封信,其中也有公开讲演。所谈之事,正是青年十分关切的“治学、治事和恋爱”,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求学、求职和恋爱”。除了给青年的信外,他还给自己的孩子写了数封家书,谈到了自立和进修、婚姻问题、用钱、交友做人做事方法等。无论是给青年,还是给自己的孩子,他在每一封信中都是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地讲,生怕自己没讲清楚,青年和孩子没听明白。他说出的这些人生经验和哲理,因为有了思想底色,加上他丰富阅历以及深刻的人生体验,非常具有针对性且非常实用,但却没有丝毫的自夸和卖弄,整个的文风非常朴素,真可谓是大道至简了。今天读来依然会有很多启发,有些地方还会引起过来人会心的一笑。

  这些给青年和自己孩子的书信,今天被整理成《致青年书:附给孩子的信》出版,而作者正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出版家、辞书编纂家,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的舒新城先生。舒先生先后担任过中学教员大学教授,从事教育研究,撰写有多种教育著作。后担任中华书局编辑所长,长期从事出版工作,其中最富成就业绩就是担任1936年版《辞海》主编,泽被后世。同时,因为研究教育、从事教育,他还十分珍视青年教育和家庭教育,或演讲、或写作了多篇给青年和子女的文章,极富价值,正如本书的整理者谭徐锋先生所言:“舒新城饱读诗书,又久经沧桑,对于民间疾苦知之甚深,在教育、出版领域精耕细作,所以提出的不少看法让人觉得言之有物亲切有味。透过这些一九二O年代后期的文字,可看出他很坦诚,对于形形色色的青年困惑思考很多,善于结合亲身经验,无论是读书、恋爱、交友,还是其他提升自我的途径,他提出的建议都能体贴入微、给人以启发。”

  在给青年的信中,舒新城先生提出了他对“青年”的年龄界定,即“我所谓青年,是指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人’,无男女、无职业区别。”如果用我们今天一般的划分标准,0~6岁被称为“幼儿”,7~12岁被称为“儿童”(对应小学学制),13~18岁被称为“少年”(对应中学学制),而“青年”的下限一般为18岁,上限则较有弹性。因此,在舒先生的书中,他所要沟通交流对象虽称为“青年”,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界定的“少年”,故舒先生后来的几封信中开头便称“中学生朋友”。

  而无论是“中学生”,还是“12~18岁的人”,都存在一个身心发生剧烈变化时期,因此,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这一时期的焦虑迷惘挣扎都更盛一些,更需要有思想、有经验、有责任、有能力的过来人予以点拨和引导

  面对这一群体,舒先生指出:要想克服困难,成就自我,就要葆有“愉快的心绪、豪爽的气概、勇敢的精神”。他认为:“这三种特质是人间的至宝,是文化的源泉,个人的生存、社会的绵延,都赖它们维系。现在的诸君或者不知它们之可贵:但是人间世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不能动摇你们的乐天观;出生入死的险问题,不能阻挠你们一往无前的真精神;机诈万端的恶社会,不能湮灭你们待人的赤忱,你们的世界是快乐的、率真的、平和的、社会上一切的苦闷、险诈、穷困,纵能偶然侵及你们,也绝不会使你们如实地感着。这样的行为与态度,自然也是‘成人’所能有,但绝不是长于利害计较心的‘长者’所能一一办到。”在这里,舒先生秉承了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对于“少年”的充分肯定与褒扬,并对“少年”怀有深切美好期盼

  有了这种精神还不够,舒先生还从读书、求职和恋爱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有很多甚至是苦口婆心的引导。特别是关于读书,舒先生从“购书、阅书、阅报、做笔记”等四个方面充分说明了读书的重要和读书的方法,可谓是“且把金针度与人”。

  而在给自己的儿女们的家书中,舒先生将家书和家训巧妙融合在一起,用更加亲切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一般。对于自己的成长和成就,舒先生认为:“我以一乡下人而有今日,虽然学校教育不无关系,但最大部分得力于我自己。我几十年来做人做事的方法,讲来很多,但可以二十字包括之,即勤学问、重信用负责任、有计划、用钱有方、待人诚恳是也。” 他用自己半生的人生阅历告诉自己的孩子,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如何在社会上发展

  时至今日,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舒先生文中提到的一些社会现实发生了变迁,但“青少年教育”和“家庭教育”依然是整个社会的焦点之一,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因此,当每个读者结合自己的成长体验去阅读本书后,对于如何求学、求职和恋爱,也许会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新的实践,这或许就是本书的价值所在吧。

  《致青年书》读后感(三):致青年书——讨论几件关于读书的事

  一、购书 二、阅书 三、阅报 四、做笔记

  希望负青年教育责任的人们乘便转达你们日夕相处至可爱敬的青年!

  青年朋友们

  我很爱敬你们,所以在这百忙之中写这封信给你们:

  我现在已是成人,虽然青年时代离我还不很远,然而我现在总不能自称为青年。所以一面爱慕你们的年青,一面又追念自己年轻时的苦寂生活,而有种矛盾不安情绪。若要细说起来,恐怕这青年教育专号的篇幅给大半于我,还是不很够用。这自然不是教育杂志记者所愿意,也不是我现在的时间所能办到,故只择几件关于读书的小事和你们谈谈。

  倘若你有机会而又愿意看我这封信,我便假定你是要读书的,所以青年应不应当读书的问题我们不讨论;而且,我所谓青年,是指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人”,无男女、无职业的区别。这对象自然很广泛,然而“青年”的范围确有这么大,我,或者你们,也都不愿意把它缩小。所以我的话,在你看来,也许觉得很有趣或很隔膜的。

  我只限定说几件读书的小事,故第一从“书”讲起。

  辞源下书的定义说:“以文字记载事物曰书。”我们把这句话分析,便知“书”有两种要素:一是文字,一是事物。文字是形式,事物是内容;形式自然要美,内容更加要丰。内容如何才得丰?形式如何才能美、才算美?这是文章论上的大问题,我们当然不能讨究。不过我能说的书中的丰富的内容是由于丰富的经验,而优美的形式则由于作者“体验的练习。”我们读书无非为贪点便宜从他人的言论中“增加自己的经验”而已。

  读书的目的虽然很简单,但因为自然界人事界的事物太繁,我们决不能把所有的现象或者我们想要知道的事情,一一“亲历其境,”自不能不借助于他人的耳目,所以读书便成为必要了。不过“当今之世,”读书实在是一个不很容易的问题。若果你真欢喜读书,无论如何,你总可以碰着两个很平常而使你费去许多心思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两问题简单说来,就是:

  (1)读什么书。

  (2)怎样读书。

  朋友!你果真愿意而又能看我这信,我想你最少亦曾在小学或中学读过书,但我不知你是否曾被称为“好学生。”倘若你果真为你们的教师长辈称为“好学生,”你大概对于读书不会感大的困难:因为要作“好学生,”在读书方面讲,各种功课都非弄到九十分以上不可,你的注意力既集中于“分数”上,而且要天天机械专心致志地读预定教科书,别的事情能扰乱你心思的机会自然很少。倘若你不是十分好的“好学生,”平日对于“古今中外”的故事欢喜留意,欢喜涉猎,那么,我想你:

  第一要感着书太多,不知从哪里读起;

  第二要感着书太贵,没有这多钱去买。

  在贫乏的中国出版界,每年出版的新书籍和欧美文明国比较起来,自然有限得很。然而要不加选择地一一读过,姑无论在个人时间上绝对办不到;就能办得到,也没有这许多金钱去买;而况有许多书籍更不值得一读,不值得费钱去买的呢!关于买书问题,我们自然希望图书馆代我们解决。不过在现在的中国,连学校教育部因军事影响而成为“告朔的饩羊” ,要完全靠图书馆代我们购书,真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有图书馆的地方,我们自然要尽量利用图书馆;若无图书馆或有图书馆而没有我们所要读的书,便不能不自求解决。解决较简单而较经济的方法,是集合少数朋友各人定购若干书籍,公开的循环阅读。假期你能集合十人,每人平均每年费三元钱买书,再每月省去瓜子花生小吃费二角五分,十人便可购六十元的书籍,尽购“国货,”当可得日报一种、杂志三四种、书籍一百本上下。

  虽然说不到怎样丰富,然而能选择得当,就把这些出版物细细读过,大概总不至对于社会、国家、世界上的种种事情茫无所知。倘有图书馆可利用,那就所得更多了。

  没有钱买书固然是困难的问题,有了钱买什么书也是当研究的。新书报的消息传达到我们的脑中,大概不外两种媒介:一、“广告”,二、“介绍”。照广告去买书,自然是一种很简便的办法;但是广告只说书的好处,而且不免有言过其实的地方,所以还是不大可靠。靠人介绍又未见得有许多机会;而且介绍者若是专家,则不能为我们指示各方面的常识书;若不是专门研究的,又怕他的判断靠不住,结果还是不大可靠。到底怎样?据我的经验有几种方法大概可以采用:

  (1)亲到书店去选择;

  (2)请相信的人介绍;

  (3)依赖著作者;

  (4)信赖出版家。

  平日留意报纸杂志的广告,看有什么新书报出版。若觉得这些新书报是于你研究的问题有关系,或者你欢喜读它,而出版家之发行处不远,便亲自到那里去翻阅,看其内容如何。有些书店常把新书陈列在外面,你自然可以多费时间在那里阅读,有时竟可以一气读完而不购买;就是那些书店不把新书陈列在外面,你也可以向他们指名索那种书,在那里多费一点时间阅读。若果那书无永久保留的价值,或者于你没有什么需要,你便匆匆阅过一次而不必购买——若系重要书籍当于阅后记其要点,俟将来需要参考时查阅或购买——若是必要,便破费购去。至于杂志报章是有时间性的,时间过后便不容易买到,如觉得这种出版物于自己所研究的学科有重大的关系,或对于自己的兴趣极相合,便当设法定购。这种靠自己的办法自然很便利,但有许多书籍的发行处并不近在眼前,不能亲去选购,要由邮寄。我们不曾亲见其内容,自然不能判断其优点,更不能知道是否为我们所必需:这时我们可请曾经读过某书或熟悉出版界情形的人介绍。他若读过某书,他的意见自然是可以供参考;就是他不曾读过某书而平日留心出版物,对于著作者之经验常识与出版家的信用很明了,其意见也可以备参考。若果你既与发行处所离得远,又无相当的人指导,只好依赖著作者与出版家。例如你平日在报纸上读过某人的文章,而觉得有价值,并且知道他专门研究某种科学的,他现在有某种书籍或报纸杂志发行,当有几分可靠;又如某书店是专门刊行某类书籍,或平日的信用很著,他们出版的书籍与素无信用者相比,也较为可靠。但是专门信赖著作者与出版家也有“许多毛病”:第一,是得不着“初出茅庐”的好著作;第二,著作者与出版家自己失信用,也就不得不随之上当。不过这种办法比漫无标准的乱购书总好得许多。

  朋友!世界上没有绝对有利无弊的原理,更没有绝对有利无弊的方法,只看你怎样运用罢了!

  《致青年书》读后感(四):愿每个人的青春都活色生香,真实而又快慰

  青春,常常被赋予希望、阳光、浪漫、诗意等内涵,正因此,青春成为无数诗人、文学家反复吟诵的旋律。然而近些年来,很多青年人的脸上却常写满焦虑、无奈,感觉生活得疲惫,缺少色彩。青春似乎被残酷纠结的现实所挤压:升学、就业、成家、工作升迁、买车、买房……青年人纠结在狭小的利益算盘中,让人生的理想越飞越低,低到贴地而行。

  鲁迅先生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像萤火一般,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教育家、出版家舒新城先生更加认为人在社会上获得高贵的地位、重大的责任,全靠青年时期的教育做基础,这也是他一直尽心尽力于青年教育的缘故。他对于青年人给出的经验与见解,在今天仍然适用。

  《致青年书》是著名教育家舒新城先生写给青年朋友的一个集子,收录了他1926~1931年间所写的七封书信,信中讨论的主题全是关于青年的,涉及治学、治事、恋爱三个方面,把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奉献给青年朋友。本书亦收录他1940年前后写给子女的七封信,内容相似,体例相仿。

  对于青少年,除却学问外,他以为生活、职业、事业上的问题也与求学同样的重要。他曾经为这些问题烦扰多年,而且看见无数的青年受这些问题烦扰。故此,他像一位大朋友,不厌其烦又巨细无遗,给出了如何交友、如何恋爱、如何用钱等的建议。

趁年轻多读书,开拓视野

  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有这样一句话“渊博的人是那么神奇,他们的大脑像蜘蛛网粘住所有知识的小昆虫,而我的大脑是一块西瓜皮,所有的知识一脚踩上,就滑得无影无踪。”阅读对于青年人来说是开拓视野的渠道,所以趁年轻一定要多读书。

  不少年轻人,沉不下心来,非常浮躁。其实,克服浮躁的好方法便是读书,学着从优秀文学作品中积聚生活的力量,与其抱怨,不如把时间用来读书。慢慢的你会发现,你心中的迷雾被剥开了,心境明朗。

  读书的有“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而是像甘霖雨露滋润万物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那种清新、新鲜、水灵时的生机勃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它是一种无形之用,是一种潜移默化,它能融进你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悄悄地对你的生活、环境发生作用,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书是浮躁的沉静剂,是由复杂社会、繁琐公务、卑俗人事带给心灵创伤后的抚慰良药。

  麦家说过:“读书的长度是需要锻炼的,当你每天多增加一点阅读量,你自然会习惯,你的人生就会慢慢变得厚实,你的内心就会变得生动、善良、细腻、美好。”

  我们读很多书,可能不能让我们找到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也可能不会让我们获得世人意义上的成功,但是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能让我们的格局越来越大。

  青年人应当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既从书中汲取营养,又将知识应用于现实;既以书为友,又以实践为师……知识与现实对接,让书本中的文字落地生根。

青年人要拥有正确爱情观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一个浪漫的字眼,一个古往今来被无数墨客骚人吟咏的话题,自始至终都绽放着独特的光芒。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人生话题。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爱情的永恒和不朽,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

  真正的爱情是两个人感情的交融,人格上的相互映衬,志趣上的相互认同,就形成了双方对生活的共同理想,从而使爱情具有更大的鼓舞力量。

  爱情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感情问题上的具体体现,青年人如果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爱情观,将会引导他走向健康、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在恋爱中,一定要清楚知道双方在人格上都是独立的,如果把对方当作自己的附庸,或依附对方而失去自我,都是对爱情实质的曲解。恋爱双方在相互关系上是平等的,都有给予爱、接受爱和拒绝爱的自由,放纵自己的感情或者对对方予以束缚或强迫,都不符合恋爱的道德要求。

  有些青年人把爱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奉行爱情至上主义,沉湎于感情缠绵之中。这样的恋爱观,很容易导致对人生目标的误解,这样的恋爱态度,也不利于正确对待和处理恋爱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挫折,常常会使一些人在求爱不成或者失恋之后,情绪和行为失控,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导致严重后果。

  恋爱观是价值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努力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才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舒新城饱读诗书,又久经沧桑,对于民间疾苦知之甚深,在教育、出版领域精耕细作,在《致青年书》中提出的不少看法让人觉得言之有物、亲切有味。他很坦诚,对于形形色色的青年困惑思考很多,善于结合亲身经验,无论是读书、恋爱、交友,还是其他提升自我的途径,他提出的建议都能体贴入微,给人以启发。

  《致青年书》读后感(五):《致青年书——一本人生之书》

  古人云:有一时之书,有一世之书,有万世之书。

  中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几十万种,绝大多数都属于一时之书,当然其中也有少数一世之书,或许也会有万世之书;我个人对这三种书的理解:万世之书往往有以下两个特点——描述了人的本质或奠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之魂,比如那些宗教典籍或者经典文学哲学著作,往往只有时间才能检验;而一世之书至少能够让人看清自己的一生或者一个时代,比如那些哲学家、文学家或者青年学者写的随笔性著作,像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写的那些书;而一时之书往往是那些各领风骚三五年的书(甚至风骚都没领到),类型也是五花八门;当然这些书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也不是简单的标签所能概括的如是否畅销,莎士比亚的剧作在他那个时代很畅销他本人那时也不被认为是严肃作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在中国销量100多万(在今天销量过了十万本就算畅销),那些一世之书也有潜力成为万世之书;说这么多就是想表达能为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感的书就是好书。

  今天介绍的书《致青年书》,我个人觉得至少算得上一本一世之书;作者舒新城上个世纪是和陶行知、沈从文齐名的人物,是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曾经当过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这本书摘取了他1926年到1931年写给青年的发表在报纸上的信以及受邀所作的演讲,后面还有写给孩子的信,相当于家书,这让我想起了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也是我想要卒读的信或家书,如《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等等,再延伸一下,那些著名的日记或者情书看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比如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朱生豪的情书(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发现他们写的又深刻又可爱;介绍这些是想表达这些脱离了意识形态或枯燥说理的、把智慧和生活相联系的纯粹表达读来是多么有趣!

  我从父母教育以及青年成长两个角度聊聊这本好书。

  先说父母教育:作者在写给自己孩子的信中没有家长的权威姿态,而是首先表示“希望你们把我当作父亲以外,更看作你们的大朋友、长者与教师”,然后从孩子的立场思考,回忆自己当时的心理加上自己后来的反省,循循善诱,真正的把道理讲清楚;不仅仅是让孩子听话而且是让其中的“为什么”清晰展现,并且要求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以求进一步探讨直至相互理解;我们在现实当中常常听到的“说理”往往是“因为我是你爸!”或者是“小孩子懂什么?!”等等。作者深知这种压抑只会造成隔膜,而孩子最终会以病态的形式寻求困惑的解决。

  作者作为父亲和孩子无所不谈,从“怎样自立和进修”、“交友”“用钱”“婚姻”到做人做事的方法;把典籍中的智慧和现实打通,让孩子自己看到这条有力量的路;尽管现实当中不用说孩子,大人往往更是那种“哎呀,没办法,这就是现实”的种种先入观念随大流不作丝毫探讨的思考方式。

  孩子信中提到一个错综的婚姻问题之后,父亲先是厘清事实,从法律角度以及自己对恋爱的理解分析,比如说到——恋爱是有条件的,基本的条件是性情相合,志趣相投,知识相当,后面又分析了物质条件所应当所在的恰当地位;其中还说到“同志爱”,从文学作品中摘取的“爱是友谊”的概念,要“自立才能自由”,“在生活不能独立及有能力教养子女以前,不要养孩子”等等,这让我想起了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著《爱的艺术》这本书,其中竟然有如此之多相通之处。

  在另一封信中教孩子要有这样一种思考方式(现在看来就是批判性思维):对于无论什么事,要下一个判断,必须先把这事各方面的情形研究清楚,方可下断语,否则很容易偏而不全,或流于错误。

  关于学习,作者提到:“关于读书的事,我希望你努力。但是努力第一要不妨身体的健康,第二读书要有方法。”而关于读书的方法,作者又从速度,理解,记忆,做笔记,读什么书,关注书的哪些内容等角度细致入微,面面俱到的讲解自己的经验,对比当今,父母不用心不用脑思考教育本质,只知道玩命往补习班送。

  关于交友,作者写到“我以为朋友相交,最重要者,应于学问上互相勉励,与行为上互相规劝,以期学行日有进步,以为将来服务社会上之基础,并不必时时相聚一处,方称好友”。

  老师问作者他的小儿子在学校怎么有这么多书(可能是调皮霸道或者不慎交友,别人贿赂他或者乱拿别人东西),作者可能是太忙让哥哥姐姐去教育他,并写信告知哥哥姐姐如何小心和弟弟交流,首先“让母亲不要同去,恐说话之间,给他以不良影响”“不要恐吓他或者强迫他,用善意随便的谈话,引诱他自然而然说出来”,恩威并施,“见他时可说我很严厉,母亲知道此事,亦不欢喜他”,“追问他秘密组织,得之于何书,平日和什么朋友往来。问明了,立刻告我,便我对症下药”,从“这一次是他的好坏关键:教的好,一次就可植立向上的基础;弄得不好,养成顽皮习惯,以后的教导要失效”“你们要知道,教育孩子们成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可以看出,作者是如何慎重对待每一次和子女的交流。

  再从青年成长的角度结合书的前半部分简单介绍那些写给青年的信。

  其中很多思想在家书中也有所涉及,而说理以及作者本人的思考方式也和家书中如出一辙;作者尽管说社会经验造成的人生隔膜是无可免除的,但是他还是回忆起当初青年的心态,并认为青年要牢牢掌握青年的三种特质“愉快的心绪、豪爽的气概、勇敢的精神”。

  后面几篇文章也是从智慧和现实结合起来的角度谈理想,谈个人修养,谈读书,谈就业工作,谈教育,谈恋爱等等其中涉及到当今很多的概念与问题,我觉得这本90年前的书一点都没过时。

  当时就有了“ 试验结婚”的概念,以及谈到就业当中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好高骛远问题,谈到教育当中的“知识结构”过时问题,谈到那些“把自己看的太高,把社会看得太轻”的青年就知道盲目鼓动工人罢工问题,甚至还有对教育公平、对“分财”“共财”心理博弈的探讨(这结合了中国传统以及博弈论的“公地悲剧”概念),在那个没有意识形态一家独大的背景下,作者还探讨了共产主义——“各取所需须以各尽所能为前提”(要是关键的几个人知道这个简单道理,几十年以后的愚蠢“大跃进”等运动或许就不会发生)。

  谈到教师“为着要实践‘师者,人之模范也’的格言,教师们不得不以假面具示人,不得不过虚伪的生活,更不得不窒息感情(此刻我觉得上学期喜欢打篮球的那个老师在群里喊人打篮球时说的“搞一把”是多么有趣)”。作者还谈到很多与青年(也可以说与每一个群体中的人)息息相关的简单确又深刻的问题。

  这是一本很好的人生之书,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翻译家袁筱一说过:介绍书应当是把读者引向文本本身而不是企图替代文本;希望有兴趣的人能够从我的介绍当中走向比这篇文章丰富的多得多的这本书。关注公众号,看更多书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