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比海更深》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比海更深》读后感精选10篇

2019-09-20 23:3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比海更深》读后感精选10篇

  《比海更深》是一本由罗拉拉著作,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3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比海更深》读后感(一):文字力量

  多年前 偶然看到罗拉拉的文字 是描述即将落败的桂花香——“风动香不动” ,瞬间就被击中 从此 就一直追着她的作品

  以前 很少看访谈 是觉得颇为无趣。这本新书 ,从到手后却一直在手边 闲了 就看看 那些细腻 看似随意灵动的文字 让这些有趣之人跃然眼前……

  也许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

  《比海更深》读后感(二):在生活深海里同悲同喜

  师姐罗拉拉新书问世,《文学艺术访谈录-比海更深》,封面深邃的海蓝色,她赠书的那天,我特意做了个有着海浪布纹的书签回礼。

  翻开书,熟悉的人与事扑面,《昆曲在南京是怎样成为国剧的》,这是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讲座题目,时不时的,去给她的讲座做昆曲演唱嘉宾。每次我在,她总要在同一个题目下讲出新内容来,每讲至,看看我,我报以微笑,师姐,我听到了,这是说给我的。

  她笔下的昆曲界贤达,已经是我们的昆曲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与张继青老师共聚的几回,张老师慢声细语,会在我们演唱时凝神看着,认真地听,眼神包容平静。罗拉拉看戏易激动,一激动就大力拍身边人,辅之以脸部大力的欢快表情,某日看龚隐雷老师的《寻梦》,扇动了满台的花草有情,罗拉拉一面起劲拍我的胳膊,一面说“太好了,真是越来越好。”

  这些年,一起看过的舞台剧已经难以计数,昆曲、话剧京剧实验戏剧……我们也算戏精,看戏看成精了的那种,眼光毒辣,最喜和师姐评戏,往往观点一致,也往往,被相同点击中。有做大叙事者,如上海昆剧院的《景阳钟》,散场时都是泪眼婆娑;有表演精湛者,天津京剧院的《狄青》,为武戏拍红了巴掌,竟同时为两位将相一拜,眼睛一热;也会看到“可惜了”的戏,彼此对个眼神,一声叹息。戏剧如人生文人热血,她被新编昆曲《春江花月夜》打动,一夜而就书中那篇《不知江月待何人》,为我抱憾未能同看,我说,“看你这篇文章,如同观剧。”

  兼了很多身份的罗拉拉,文艺记者、昆曲推广者、作家……我更愿意称她为生活者,活得透明晶亮热气腾腾,而不时出一本书定格生活,定格身边的人与事,我们于旁侧,同悲同喜。

  《比海更深》读后感(三):蓝海之忆

  我不是一个记性很好的人,也不是一个自信得能主动和别人热络起来的人,我已经想不起,我和拉拉为什么会走到一起,而且是那种成天厮守在一起,一走就是两年,直到她去苏大… 想到前两天,一个年纪比她还大的媒体人说,他当年和拉拉的相识,拉拉说:老克,我们一起玩儿吧!…[憨笑]我想依拉拉这么强大自信的个性来看,应该是她说:施,来,我带你玩![憨笑] 拉拉没法不自信的,因为她拥有太多让一般人艳羡的资本能力老天眷顾家人呵护师长赞誉、学友的信服;天赋神禀的一心能多用、想到就能做到的功力![玫瑰] 我就记得几个画面,我想应该是这些深深留在我记忆里的场景,让我深深被她吸引的。 第一眼看到她,乌黑浓密自来卷的头发和乌黑晶亮圆又大的眼睛,老天太眷顾了,给了她吸人眼球漂亮!…新生报道,她没事人一样全程都有她那同样漂亮且能干姐姐呵护着![拥抱] 第一次被她震到,是开学不久的演讲比赛,观点犀利论述有力激情澎湃、气势恢宏收获了所有老师的赞誉,收割了所有同学的信服…理所当然,第一名![OK] 从那以后,她就时不时第一地闪耀着她的光芒,直到获得唯一的去苏大进修,回校任教的资格! 我说她天赋神秉,是因为我真想不起来,她曾经认真学习过,好像一直在忙学习之外,她认为有意思事儿…在我的印象里,她不是在冥想神思,就是在写写画画,比如:课上给老师画像配诗:“年轻的当代走进来,浓浓的头发三七开,开口说话还腼腆,眼睛只敢看讲台…”[捂脸]…当然更多的是在看她喜欢的书,比如:一次跟我回老家,看到林语堂的《红牡丹》,一个下午,坐在蚊帐里,一动不动地一口气全看完了! 她这种忘我的、全情专注的投入,和她对认为无意义事情的、不拘小节的忽略,应该是她后来丰厚底蕴超凡功力的成因! 记得当年她就边走边神游,两不耽误,搞得我要牵着她别掉沟里[撇嘴]现在我发现她还是边走边想事,还能边发长文…不但一心多用的功力不凡,而且对好东西直觉敏感、对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和怎么去要的把控力,对别人表达和作品的洞察力,都强大到令人不得不服![强] 比如:她吃到喜欢的佳肴,就想着回去复制,问她放盐多少?她回“少许!”[捂脸]其实就是说不清,全凭感觉,可做出来的,就是让你感觉是那么回事,而且是她的独特味道! 同样,在她采访时,总是一眼就看到重点关键,看到与众不同的那个点,看到对方内心深处,经常是别人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所以很多她的采访对象都对她充满感激,感激她帮助自己挖掘潜力、增添了信心指点方向! 所以,在看拉拉的这本书时,你会看到她独特的触角,看到她对诗、书、画、戏曲等艺术惯通的感悟,看到一个个艺术家成功缘起特性…让我们无论对艺术还是人生,都有很多启示![爱心]

  《比海更深》读后感(四):比海更深——触摸文艺家们的思想情怀

  这几日小恙,得以卧榻看书——《比海更深》。这大约是作者罗拉拉继《遗忘海》之后的第二本以海命名的文艺访谈了。责任编辑恰是另一位才情内敛审美品味极高的闺蜜——音像出版社的小素,她俩联袂做书,必是上品

  《比海更深》装帧大方素雅,封面钴蓝加群青(果然是比海更深的颜色),每张内页的三分之二高度都染了淡淡的蓝,仿佛一股清流贯穿始终插图则是罗拉拉自己勾勒的可爱小画。

  ——据说6月30日下午在先锋有个新书发布会,罗拉拉要求朋友们最好都能穿带点蓝色的衣服。我赶紧回家翻了翻衣柜,居然发现淡蓝深蓝宝蓝牛仔蓝的裙衫外套不下10件,原来,我也是喜爱蓝色的。

  作为一名文化记者,罗拉拉的采访涉略颇为“广谱”,笔下有才情,脑中存灵气,加之笔耕不辍勤奋热情,成为作家当水到渠成。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细腻独到的文化访谈,有些已然触摸到采访对象的灵魂深处,品读这些思想与情怀的文字,也有如发现宝藏般的快乐,它们也应是媒体后辈的学习样本

  我很喜欢罗荃木的画,因此在读到对他的采访时格外留意,明白了他笔下那些蓝色、绿色调性里幽深静谧厂房系列灵感来源于幼年的墙上老照片,以及后来三年的工人生涯和固守在某机械画室里的特殊经历

  “画境”篇里最令人感动的,是两对艺术家父子的采访:画家吴静一和他的父亲吴元奎,一度两年不说话的父子,因了共同热爱的艺术而从对峙、互不理解放下、消解的心路;还有画家、鉴藏家萧平和他的儿子萧戈,父亲舔犊情深,儿子稳重孝顺,在判断儿子能否也走鉴藏之路时,萧平说:看过儿子初中时写了一篇回忆奶奶作文深情感人,由此他认定,儿子有做鉴藏家的潜质

  ——唯深情者可做鉴藏。读后大为感慨。其实细细想想,但凡真正的成功者,莫不是有一颗赤子之心,对所热爱的事业抱有深情?包括罗拉拉自己,若不是对文学、文字抱有深情,何以有一本本的著作面世?

  “书中”篇则是对于作家或书中人物访问或追索,有些篇幅短小,读来仍是津津,特别读到自己也相熟的朋友时,更觉亲切。此外还有“昆界”“剧场”“路上”等篇章,分别有昆曲名伶、著名作家、出版人收藏修复专家等一一登场。。。。。

  我不想“剧透”太多,总之,如果你也倾心于文艺、文化,这本蓝色的枕边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诚如该书责任编辑所言:浸淫文艺领域多年,罗拉拉对创作者独到的观察与理解,不仅可以带给文艺热爱者日常的心灵按摩,对更多的读者而言,是一种可以循之而行,由此深入文艺之海的引领

  啊,差点忘了,本书还附赠了个大“彩蛋”——一本小小的罗拉拉的诗集《冬天的雷是白色的》。这是一颗闪亮的珍珠!作者的灵性才华,敏感的心绪,发散的想象力,都潜伏在每一句诗行里。

  罗拉拉做过电台主播,因此朗诵诗歌也是她的看家本领。——如果你也喜爱诗歌,喜爱朗诵,那么扫描书后的二维码会更增惊喜——它甚至也可以是你车内、包里的一份流动节目单”呢!

  《比海更深》读后感(五):比大海更深,谈何容易

  在新书《比海更深》的后记中,作者罗拉拉这样说起她为何选了是枝裕和这部电影名字做自己的书名:“《比海更深》并非他的作品中我最喜爱的一部,却特别喜爱树木希林演的母亲。她寻常无奇的形象也在那个台风忽然灵动起来,抓住了你的心。你会忽然明白,她才是主角。”

  电影中,在那个台风夜,废柴儿子带着已经离异的妻子孩子被困在树木希林演的母亲的家中,却让母亲享受了多年来难得的一次“团聚”,一次狼狈的意外倒成就了一次美好的经历。外面狂风大作,屋内静水深流。

  是枝裕和说:“这个世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当然也不能要求他人十全十美。”但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在某一个时刻成为了主角,而看似遥不可及或者璀璨绚烂的那些人,其实也都有他们普通的一面。能够比大海更深的也许就是人隐秘的内心,也许就是人内心自由宽度广度。画家秦修平这样说:“喜欢与罗拉拉聊天、做访谈,她的问题总能勾扯到自己都素未碰触的内心死角。”

  罗拉拉做文化记者很多年,对文艺界文化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照。《比海更深》这本书分为好几个板块:有罗拉拉对自己喜好的昆曲的研究,比如《昆曲在南京是怎样成为国剧的》,有关于新编昆曲《春江花月夜》的观赏笔记。更具可看性的是她写的昆曲名家张继青、李鸿良、龚隐雷、单雯、施夏明与昆曲的那些生动故事;有本身就爱作画的罗拉拉走进画家的画室,所呈现的他们;有罗拉拉对木心、张爱玲等文人作品的解读;有罗拉拉对民间手工艺者、古建筑修复者、文学翻译等艺术家们的访谈……

  另外,附赠的《冬天的雷是白色的》则是罗拉拉的诗集。一本书内容的涵盖之丰富,正如罗拉拉自己在后记中说的:“由于一种坚定爱好,我对文学史电影史、昆曲史、美术史有了更自觉的熟悉与了解。我在采访各类艺术家及接触他们所涉及的口述史时,能迅速领会他们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也看到他们之间横向纵向关系。”

  《比海更深》的编辑洪素珍这样定位它:“舍不得扔文集”。

  其实之前,罗拉拉就出过一本《遗忘海》(这次叫《比海更深》也算是和那本书的呼应),里面就是关于她对文化艺术界人物的采访笔记、人物素描、艺术批评生活随笔。而《比海更深》确实更“深”。比如她写张爱玲,别人写张爱玲都写她是一口老井,掏之不竭,很难诟病,也难再有新鲜角度。而罗拉拉却说:“有段时间,我对张爱玲已失去兴趣。因为她的文字世界华美精巧,却总是关着门,是不透风的,令人绝望窒息。没有失误,亦没有生气。加上大陆出版她的作品有限,看来看去,竟厌倦了。”“关着门”“不透风”……哪怕你再爱张爱玲,却也无法否认罗拉拉这个比喻精妙贴切。在时间的长河里,张爱玲已经是后来文人精心雕琢的一尊塑像,美好,但也不免被各种解读,又被各种保护

  直至罗拉拉看了《小团圆》,“《小团圆》于我,竟是阅读张爱玲进入死角后的一个转折。恰恰在这本为许多人诟病的结构有问题,前半部分甚至被讽刺为‘点名簿’的‘失败小说’中,我看到的不再是嘴角仿佛挂着冷笑的全知全能的张爱玲,而是有‘缺口’、有痛感的张爱玲。”(书中这篇《人是怎么成为他自己的?——张爱玲<爱憎表>之追问》真的写得角度特别,很有趣味。)所谓的极力触碰到比海更深的心灵深处,就是要看到“缺口”,看到“痛感”吧。不然就一个人写出一篇四平八稳的文字,又有什么意思

  电影《比海更深》中出现了邓丽君的歌《别离预感》,歌里这样唱道:“比大海更深/谈何容易/比天空还蓝/尽心尽力……”

  《比海更深》读后感(六):愿我们的柔情比海更深

  1

  有人在微信上写,没有长夜漫漫在病房陪伴至亲不足以语人生。

  周围的朋友,都是经历过苦痛的人。失去亲人,失去情人,失去青春,失去梦想,人生到了后半程,似乎就是各种失去。到某个时候,你突然知道,依然还能把握住的,都是多么珍贵

  然后呢?也没有什么然后,继续生活而已。

  不过还是有不同的,比如罗拉拉小姐在《比海更深》的后记里写的,她曾害怕五十岁,以为女人告别青春和爱情便会枯萎,生命不再有光彩。殊不知,到头来,她发现进入了“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阶段……更为深广与自由的领域……真正的‘比海更深’“。

  2

  山的那头,原来可以是平静从容,可以是心灵的强大自洽。至少传来了这样的一种充满希望的信息,也是令人安慰了。

  发出这个信息的罗拉拉小姐,是我的一个玩了十几年的好朋友。

  好朋友意味着彼此理解。在这层定义上,我和罗拉拉小姐可能不大对等,我一直觉得比起我懂她,她好像懂我得多。毕竟她的心灵比我的宽阔睿智。但是她不光懂,而且真切地同情,所以并不挑剔。我们许多跟着她玩的人,都是在这个稳固的基础上,放心适意地和她相处,享受她的友谊的吧。

  平时有机会认识她,与她交谈交心的人,乃至她的那些采访对象,想必也都是感受到了这一点,心情放松,才把自己的本真,一点一点吐露出来,托付给她的吧。

  3

  身为记者,这种心灵相通的能力,一定是她的成功秘诀之一,让她如此成功地深入大家的内里,帮助捕捉到许许多多、你自己都未必在意的闪光点,记录下来。比如她写张继青,人生最后一次彩唱,录了教学视频,然后主动坚决不采用:“我觉得不够好,达不到我自己的标准,就不妥了。“比如她写鲁敏,说她知道,虽然在事业上大获成功,但是”最初的、原点的、纯真部分的鲁敏从未消失“。

  书里还写了很多人,都是文艺界人士,他们在不长的访谈时间里,向她交付了自己。她用文字,把他们载入史册。这是一个经历了波折,凭借自身力量重获平静的成熟者,对同样历经险阻达致人生新平台的人们的懂、同情,和相惜。

  4

  木心说,他很珍视自己的中年,也很尊重遇到的各种中年人。他应该也是对这种成熟者之间的惺惺理解深有体会。你的苦痛和欢颜,我一样一样也都经历了。我们一样熬过生活的锻造,幸存下来,强大了。有缘相逢,只一眼,便已懂了。

  默默携手,彼此祝福。

  午夜相思,愿你和我,无言的柔情,比海更深。

  《比海更深》读后感(七):暴雨从未降临

  我觉得每个人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喜爱,比如颜色,小时候为赋新词强说愁,对蓝色情有独钟,特别是那种神秘的深邃的蓝,仿佛可以包容内心所有的小情绪,胆怯、忧伤,成长的不安。长大一些,喜欢橙色,觉得像阳光般温暖,觉得像太阳像鲜花般灿烂。再年长一些,喜欢黑白,对于感情也变得爱憎分明,说一不二,决定了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再后来,喜欢上了灰色,都说这世界上最无法确定无法辨认也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颜色就是灰色。灰色太隐晦了,太低调了,太不引人注意了。

  但灰色却是所有颜色里最为经典的颜色,它藏匿于一切或明亮或晦暗的色彩里,像一个得道的隐者。有人说,这世界哪有那么多黑白分明,大多数时候我们是身处于灰色地带。怕是就是对所有成年人渐渐陷入灰色地带的隐喻吧。

  当我拿到罗拉拉这本《比海更深》时,突然有些莫名的激动,有种突如其来的熟悉感,这种熟悉感来势汹汹的,像一个鲁莽的少年,但很快你又安静了,你克制住自己内心的翻涌,想要理清思路,想要笃定,想要怀想从前的自己。

  蓝色,多么美妙的颜色,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和内文里无处不在,淡蓝、水蓝、湖蓝、海蓝,就那样交错出现。这些蓝色已经和罗拉拉的文字混为一体了,你无法忽视它。

  这次,罗拉拉的主题是文学与艺术访谈,看,又是一场恣意的汪洋大海之旅吧。我们的文学与艺术,乃至更深层次的评论、争鸣,都将在这本书里一网打尽,像海水一样涌来,惊涛拍岸。

  开篇竟然是我久违的昆曲,前些日子还在看白先勇的《仰不愧天》,里面讲到他一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这些年,对于昆曲长了一些见识,但还是浅尝于欣赏的阶段,惊艳于舞台的绝妙,扮相的绝艳,唱词的绝美。“姹紫嫣红开遍”,声声慢,良人归。特别是写到张继青与单雯,作为两代杜丽娘,一个历尽苦难终得大成的昆曲大师,另一个是小小年纪就担纲主演,被称为最美杜丽娘的舞台新秀。这样的对比和传承,需要有人去记录,去传播,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昆曲背后的故事。

  这种类比还延续到了画家周京新和他的女儿,萧平和他的儿子,赵冶平和他的儿子,吴元奎和他的儿子身上,这种类比在书里面占据了一定量的篇幅,让读者在欣赏艺术家们的同时,也关注到他们的长辈或者晚辈身上。

  如果说罗拉拉在对其他人的采访显示出男性化的一面,可以轻松驾驭男性视角的话,那么这种融合两代人的访谈就显得格外细腻,格外生出暖来,这种笔触恰恰是女性化的,是从一个同样经历了生养、培育,及至成为一个同样有着渐渐长大子女的母亲才有的视角。这种视角化解了原有篇幅的过于规范和工整,恰到好处地、插科打诨地将艺术家们的面孔具象化起来,直至成为我们普通人的一部分。这是访谈录少有却也十分需要的平民视角。

  作为访谈录,不可避免地会追随诸如作家、画家、艺术家的脚步,去探寻他们不为人知的故事,而我更想看到的是罗拉拉是如何面对他们,和他们一起说话,走路,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访问。你会发现,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朋友,单雯、施夏明尚且不说,鲁敏、钱晓征、黄荭差不多成了她的闺蜜,而薛冰等南京的前辈媒体人们则一次又一次落诸于罗拉拉的笔端。她写他们,也写她们,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她这么些年来终究要完成的一个时间刻度表,一种精神和灵魂的寄托。

  这本书的最后附了一本小册子,是罗拉拉几十年来的诗歌小集,名谓《冬天的雷是白色的》。对于罗拉拉会写诗这件事,我一点也不奇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意无处不在,每天你看到的阳光,抬头看见一朵正轻轻飘过的云,一只好看的茶杯,一抹晚霞,一纸勾勒的素描,都是诗意的体现。无论我们是作家、艺术家,还是修水管的工人,打扫马路的环卫工,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诗人。不信你看,写作者可以称为作家,小说家,散文家,艺术家也有画家、钢琴家、演奏家等等,但你能让诗人称为诗家吗?不能,诗人永远只能是诗人,诗人这个词涵盖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家”,它是赋予所有人的,只要你心中有诗意,你就是一个诗人,并不需要某个组织的认可,或者某些人的赞誉。

  就像罗拉拉后记里提到的,我们以为到了某个年纪,就不再会有光彩了,就会告别爱情,青春就会枯萎。“殊不知当人生重新复原到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阶段,打破年龄感的狭隘之后,却可以走进更为深广和自由的领域。”这是诗意填充了几十年后的幡然醒悟,是由依赖、彷徨、左右为难之后终究明白所有人都是孤独的,而我们要在心底开出花来。

  时间是公平的,没有人能对抗得了时间,我们终将告别,和过去的时间握手言和,而即将到来的日子呢,永远花团锦簇,永远暂新,永无止境,比海更深。

  如果要从她的诗里挑出一句喜欢的话来,那就是“暴雨将至”,而从这本书里,你会发现,暴雨从未降临,它早已化成了热泪,盈于眼眶。

  《比海更深》读后感(八):诗意的开掘与呈现

  活在当代的我们,充满了来自各个方面的焦虑和烦恼。在这样的境遇下,谈论诗意,或者说去感悟那些降临生活中的诗意,对于很多人而言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能的事情。而罗拉拉的新书《比海更深—文学与艺术访谈录》给出了一种可能:“在所爱的领域不知疲倦地追寻,等待崭新的相遇,永无止境……”在我看来,整本书实际上就是罗拉拉用自己在文艺领域的采访经历告诉我们,热爱与执着自然会让我们感悟到生活中的诗意,迎接诗意降临的时刻。

图为是枝裕和的电影《比海更深》剧照,本书后记中有提到这部温情又现实的电影。

  罗拉拉这本书给我的一个突出的印象是,用澄明的理性来看待采访对象,对待不同性格、不同艺术领域的受访者,采用不同的采访方式和书写角度。这突出地体现在文字的精确,立意的新颖和角度的适切。比如“画境”这一章里的第一篇《画室杂议》,依次罗列并运用简练的文字描写了从古代赵孟頫的画室“松雪斋”再到当代的朱道平、常进、黄丹等画家的画室,无一不在告诉读者,走进画室是了解一个画家灵魂的第一步。尤其是写画家秦修平的《失重状态下的纠结之舞》更是别开生面。开头以秦修平的几句话引入,颇有王熙凤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巧妙,凸显了画家秦修平的性格中追求踏实安全,而又内心沉重,注重自我保护的一面。对其画室中大量布满生活痕迹的细节的捕捉,让秦修平的形象在读者脑海里逐渐清晰。到后面的对话环节,读者会发现那些言谈与前文中的细节都相互呼应,秦修平性格中矛盾的特质立刻鲜明地展示出来了。于是,我们很容易地接受作者的理性判断:“秦修平家居的家常环境与工作室之间的水泥墙面形成强烈反差,犹如生活与思考、具象与抽象、温暖与坚硬之间的分界线。”

  但是,紧跟着这个判断接下来的一句更精彩:“那个著名的胖子绷着脚尖,翘着兰花指,就在这里忽然坠入失重之境。”说它更精彩或许是我的偏爱。然而很明显,这里的感官印象如此鲜明,这里的主观情绪如此浓烈,让人不能不意识到罗拉拉将自己融入了对象,细腻中不乏坦率和潇洒,柔情里也带着克制和冷静,让我们感受到一个记录者、讲述者、思考者和抒情者的混合存在。

罗拉拉的自画像

  这样的一个“混合存在”,有时候在疏淡的笔致中形成含义蕴藉、情绪饱满、耐人寻味的印象。如写作家鲁敏的那篇,字数不多,却在诸如与苏童偶遇、第一篇小说与女儿的诞生、与“我”的交往等等细节的勾取中,完成了关于鲁敏的速写,让我们遇见纯真而又传奇的鲁敏。有时候则是以稳笃笃、慢悠悠的铺垫和推进,将我们带到意想不到的地方。像《人是怎么成为她自己的?》,这篇“追问”张爱玲《爱憎表》的文章,向我们展示了随着成长,作者自己阅读张爱玲心态的变化——从认为张爱玲“华美、精致、残酷、节制、冷静,像一个异数”,到“我已经对张爱玲失去兴趣。因为她的文字世界再华美精巧,却总是关着门,是不透风的,令人绝望窒息”,再到从写法的变化中看懂了张爱玲的努力与尝试,即在《小团圆》里认真诚实地梳理往事。而最后又使用第三人称来将童年爱好、家庭关系等多个方面的记忆的碎片,组构成一个与我们在别处感受到的完全不同的张爱玲。

  这是罗拉拉的张爱玲,也可以说是张爱玲借助罗拉拉而为我们所感受,一如本书中其他的艺术家经由罗拉拉而吸引我们、打动我们。我想,这就是《比海还深》在热爱和执着中发掘、创造和表达出的诗意。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还附赠了罗拉拉的诗集《冬天的雷是白色的》,以更为集中的方式,传递着作者在热爱和执着中发掘、创造和表达出的诗意。随书赠送的诗集

  《比海更深》读后感(九):你摘不到月亮,依旧沐浴在她的光辉里

  文/苏罗梨

  暴雨的一天,窗外老树枝叶随风狂舞,雨声琳琅,后窗的民国老建筑屋顶日复一日地固执沉默,几乎读了一整天《比海更深》,被书中文字带得很深,很远。

  拉拉是我的忘年好友,可秉烛夜谈,推心置腹。男人常常很难理解女人之间的友谊,因为看起来女人的友谊常常流于八卦、时装、情感分享以及虚荣攀比,等等。不过人与人的交往除了以上这些元素,还夹杂着智性与哲思的交流、对人事的解读碰撞、对人生乃至人世的趋同理解与互相宽慰,如此种种,可以根植于许多情谊之中,女人与女人的友谊,也不例外。

  拉拉是个热情天真的人,对生之琐碎常能做到不厌其烦,而在这种雀跃豁朗的平常表象之下,很多人常常会忽略她深邃宁静的那个部分,不知道她的创作与思索究竟走了多深,思考到了何种地步,这是她漫不经心的性格所附带的结果。但她充满热爱,好奇又勤奋,还是写出了许多文字。带着对她的现实了解,执朴素之心来读她的新作,读到了只有通过文字才能了解的深心与才情,也看到了跳出作者、跳出书中所涉人物之外的更广阔的那个部分,关于文学、艺术,关于人世种种辽阔与深情。

  书的结构很清朗简明——昆界、画境、剧场、书中、路上,共五个部分,分别涉及昆曲与昆曲演员、画家、戏剧家、作家与作者自己的读思行旅,以采访笔记为主,但每个章节的前部都有一个开阔的长文,是关于每个章节所涉门类的评述思索。先不说具体的采访笔记,每一章的第一篇长文都非常有质量,我将之视为非常有高度的文艺评述,可以独立于采访笔记存在,光彩丰润。

  第一章关于昆曲的梳理长文有两篇,拉拉的功课做得很深,她曾是《昆曲六百年》的撰稿人之一,所掌握的资料非一般“昆虫”可比,她同时还是十几年来南京昆曲雅集的召集人,这篇《昆曲在南京是怎样成为国剧的》,可以被纳入昆曲研究不可绕过的资料范畴。关于昆曲的当代总结与推动,应该有罗拉拉的一席之地。打动我的是第二篇,她看了新昆剧《春江花月夜》之后连夜写就的长文——《不知江月待何人》,此篇文字可作这部新昆剧的最佳注脚。她的解读结构都非常清晰松弛,不知不觉中就可以了解全貌、触摸幽微,这部以张若虚为主角、以《春江花月夜》为原点的新戏,被她掬泪而读,渗透了对嗔痴怨慕、人生无奈最彻骨的理解。剧中,张若虚与心爱之人辛夷三次错过:第一次是两相年少时,懵懂不相知;第二次是生死相隔时,张若虚尚有三天阳寿,却被鬼卒抓错,因为这差错,众鬼许他腰缠万贯、锦心绣口、君临四海三种命运,换他不再还阳三日,然而张若虚依然执着于还阳,只为再得辛夷一顾盼,怎能不令人落泪;第三次是辛夷已成老妇,张若虚以壮年之貌对白发老妇,尘满面,鬓如霜,老妇不再识他……这个故事充满了万水千山的阻隔和人生最苦的苦涩,却被她品出了甜,她写道,“曾经最想要的那颗糖是什么滋味,我们可能早已忘记了。我们对人生各种肯定的要求早已淡化,正在日复一日,越来越接受那些不确定,那些阻隔,那些变化了的滋味……你没有吃到最想要的那颗糖,你依旧在抗争。你似乎该有更好的选择,却始终坚持那份没有给你带来什么好运的爱。感受美,比得到美更重要。”她的这份深具哲思的解读,对得起锦心绣口的张若虚,深深地打动了我。

  书中的被采访人,都是文学艺术领域的名家,他们各自的可爱与高妙、平常与烟火,拉拉都表现得很好,问得好,答得恣意,提炼得准确生动,但并不做总结,她做的更多的工作,是挖掘与呈现,这是对的。

  这里面记录了许多关于文学艺术交谈的吉光片羽,如果不是被记录下来,可能谈话的人也早已忘了个中机妙。拉拉写画家的角度也很别致,开篇是由画室入手,写了所有被采访人的画室,这个视角,别致高超,别有洞天。相较作家而言,画家们可能略不善于总结与书面表达,但是跟罗拉拉聊完了,最好的人生观察和艺术总结已经呈现。

  对罗拉拉自己而言,写作家、写文学可能还是最得心应手的。她写木心,“我们因为那些诗句触摸到木心内心的多重色彩,那些机警、自省、讥诮、澎湃与冷静,乃至语言内部的机巧与勾连……”她评价木心改写《三言二拍》的部分素材为小说,“这些小说语言纯正,古朴优美,却又暗含杀气,写活了复杂贪婪的人性,可以说这是我读过的一流的、有着结构感(西方的)、语言美(东方的)与人性深度(思想的、心理的高度)的中国短篇小说。”她与陈丹青对谈,去乌镇看木心的家,“晚晴小筑气息清净,院子里青橘累累……木心美术馆大气、精细、得体,没有爱、体恤、尊敬与品位做不出来。木心一生的遗憾在身后完成,有一种惆怅不是悲伤……属于南方的精细中,有一种严肃,又有婉转,黑白灰褐之间,气象却是阔大的。”

  她写白先勇,说他有宝玉的痴气与丽娘的情深,并说,”与宝玉不完全一样的是,白先勇先生有几分冷静、行动力与大局观承袭自做将军的父亲,但其英气与决断是藏得很深的。“她记录下毕飞宇一次发论,是关于《红楼梦》的,”从头到尾,薛宝钗只撒过一次娇,就在母亲去看林黛玉的时候,她忽然倒在母亲怀里撒娇,看到这里,我顿时觉得,这个女人太毒了。”小说家眼光的毒辣令人拍案,不知道毕飞宇还是否还记得这次灵光横溢的对话。她搜集了许许多多胡兰成的资料,并去胡村探访,只是想客观而深入地了解这个人。她是热爱张爱玲的文字的,却研究了一般大众视野之外张爱玲的冷僻未完成文章《爱憎表》,抽丝剥茧,梳理张的人生轨迹与心灵脉络……人是怎么成为他自己的?这些文字里,都是探寻,都是回答。

  这本书写了许多人,每一个人都独一无二,内里鲜活。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这些人成为文学与艺术的气孔,我们是通过这些人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他们的呼吸与创作,窥见了文学与艺术的一点面貌,看到了价值观、艺术思索、人生的共性与底色。通过拉拉的记录以及与这些人的碰撞,我们逐渐拼出了文学、艺术和人生中那些非常珍贵的东西,于是,这些文章成了指月问禅的那只手,通过这只手,我们抬头望月。

  我被她的解所打动,进而对她、对书中的月亮有了更深的解。她是松弛的,也是郑重的。在文学之内深究,又走出来,我这样理解她易读易解的文字风格的生成路径。曾经深入到文学内部的人,会喜欢她,因为她最终写好了人、人性与人生。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因她的解而流下眼泪。人生纵有万水千山的阻隔,纵有摘不到月亮的深憾,但我们依然要抬起头,望向那轮明月,沐浴她的光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