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画地为牢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画地为牢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6 03:31: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画地为牢的读后感10篇

  《画地为牢》是一本由[英]多丽丝·莱辛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画地为牢》读后感(一):“现代人小丛书”策划人言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全球资本主义进入消费社会时代,奥威尔在《1984》中预言的“老大哥”的普遍统治并没有出现,但赫胥黎所预言的《美丽新世界》却欣然降临,人们生活在感官刺激的消费景观中,而自己也欢乐地成为这景观的一部分却不自知。

  300 年的现代性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许多过去年代不可想象的权利和自由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但它的问题却也伴随着这些进步同时裸露出来,成为这个时代不可摆脱的困惑。

  “现代人小丛书”的作者是一群世界一流的知识分子和专家,他们从各个不同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或问题出发,向公众提供面对后现代社会诸多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批判性思考。它不是一套传统的公民读本,它讲述的是即便人们已经有了基本政治权和社会经济权之后,现代社会依旧没有摆脱的工具理性的“铁笼”命运,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当如何面对这些命运。在残缺的人性和不够坚强的道德理性面前,如何坚持对一种好生活的塑造。

  这套书是理解今天之现代性的批判性思考,它应该成为今日社会的普遍知识,以帮助每个现代人在今天的充满困惑的生活中保持批判的理性和审慎的乐观,以及,更重要的,保持并回归真正自我的本真。

  《画地为牢》读后感(二):现代性缺陷的小总结

  进入现代以来的群情激愤、瞬间失智的民主社会现象,值得每一个人反思自我,反思当下,正是我们许多作为或刻意的不作为,导致了民主逐渐走向崩溃的边缘,民粹主义高涨,新媒体导致的政治、媒介感性化的当下,每个人作为个体失去了理性坐下来思考,冷静地相互交流的状态,学术界越来越倾向于短视的技术研究,或是将对长期社会发展有益的研究成果封藏在象牙塔之内,同时,反过头来思考,当下社会我们又有多少人会沿着那从前往后的整体历史脉络了解事件的全貌,并冷静地做思考呢?

  群体性在许多的历史中都扮演着卑劣的角色,失去个体独立思考的能力,汇入汹涌的人潮中总是一种社会倒退回野蛮的状态,但你又能非常坚定地说,我不是这样的个体,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不会成为随波逐流的一份子吗?从历史来看,很难,因为要成为理性的人所付出的努力和自我的约束往往非常高,而且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逐渐退出社会价值观的主流,技术的进步似乎并未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内在价值,反而在规训的基础上包装了娱乐化的糖衣,不断的异化是所有社会都在面对的技术伦理问题,集体无意识,群体之恶与相互意识形态不的反目成仇,都成为西方主流社会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也是今日欧美民粹化、感性激进政治与群体乱象的映射。

  作者所提的关于上述现象的解决之道便是普及每一位公民关于社会学、心理学及大众传播机制以让公众们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同时呼吁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认识到哲学、文学、历史等等这些”关于我们自身的知识“的重要性,看懂我们的过去,以历史关照现实,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知识到行动”的最大可行方案了吧。(虽说我们大家最后还是少有行动)

  《画地为牢》读后感(三):当我们在谈论这个世界时,我们在想什么?

  克里希那穆提说“我们不能在监牢中寻找神或真理之道,我们必须了解并加以突破,这种追求自由的活动,会创造出新的文化,一个不同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仅有10%的人,是我们所称的天生领袖,这些人以自身的思考为基准做出决定与选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将这一事实与管理监狱、集中营、战犯营的规章指示混合在一起:除掉10%的人,你的囚犯就能变得懦弱和顺从。

  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所揭示的“路西法效应”以及1967年美国加州一所高中的历史课,都在揭示一个不容质疑的深刻教训:人们对权威的服从几乎是一种本能。还有1961年耶鲁大学的斯塔利·米尔格拉姆的心理学实验,虽然都有一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瑕不掩瑜,在服从权威效应下,人们常常会做一些有悖于自己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事。

  勒庞在他的著作《乌合之众》中阐述,我们可以将法西斯德国、日本军国主义的引发全民狂热或投资中的羊群效应解释如下——单个个人,无论其道德和心智水准有多卓越,只要陷入群体之中,其道德感和判断力就会急剧下降。

  如果说自觉服从强权或权威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那么就中国情形来看,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唯一,传统文化和历史精神造就了中国人特殊的国民性格。几乎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中,我们都能够听到这样的话:“我朋友告诉我”“我听人说”。这样类似于来自神秘友人秘而不见的神秘权威,成为了隐匿臆造的力量感。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描述了皇城根老百姓的心态变化,日本鬼子刚打进北京城时,人们以为不过是改朝换代,因为历朝历代均是如此。这就是大多数的国民心态,无论世道沧桑,大家伙的日子该是怎样过还是要怎样过。

  相比之下,女性对于政治上的话题敏感程度却远远不及男性。对于某些传统女性而言,经营自己的爱情和家庭成为了她们毕生的事业。而当她们把自己的人生意义划在了家庭的范畴之内,丈夫和孩子便成为了她们人生中最大的寄托,自我感的边界便越来越模糊。相对男性,女性的选项就更为简单直接——所谓家国天下,把国和天下留给男人,而把家当成至高的安全和幸福感寓所。所以,一样是自觉服从强权和权威,中国女性的依据是传统习俗几乎可以成为一种社会本能,她们更不会主动去质疑和批判,更多潜意识地认为或就在意识层面认同“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将此视为天然的男权社会秩序。

  一定程度的权威服从是社会维系的基础,但是过度的权威服从再加上一个强悍无为的领袖,势必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灾难。

  美国人和欧洲人明白这一点,早在世界第二次大战刚结束之际,英国人就把丘吉尔请出了英国政府。

  假如从经济到伦理,一个社会呈节节败退之势,权威的仪式感尊荣感和民众依附于此的归属感也必然同向而行,今日凝聚在一起抱团在一起的精神庇护会在一朝之间轰然倒塌,这就必须引起最大的警惕和防范。

  《画地为牢》读后感(四):牢笼无所不在

  《画地为牢》读后感(五):我们亲手为自己画下牢笼

  如果不知道作者的履历,或许真的会以为她是位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出身的学者(也就是她所谓的“软科学”),一本书通读下来,一直在为它们摇旗呐喊,列举了许多心理学相关实验,并鼓励读者们多去了解关于人类自身运行的机制,并灵活地去掌握它们。毕竟,我们的“敌人”(gov%ad)正在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库,并以之为武器,对付我们。

  初读时我不以为然,可能是传播学出身,对于群氓意识、乌合之众、舆论操纵,不说了如指掌,但也看到了许多把戏,但读着读着,我忽然意识到作者的本意不在于此,意识到是一方面,如她所说“人类已经实现了自身信息的大爆炸”,可意识到并自觉采取行动是另一方面的事情了,影响无处不在。

  都存在哪些影响?

  最后一章作者比较有特指性,我也更为感同身受一些。首先是语言,那些看上去铺满整个八年,但其实什么都没说的语言。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类语言也是敬谢不敏,可工作久了,竟然也慢慢习惯了,专有名词说来就来,还自以为是的觉得这是工作经验积累的表现。重复、口号等语言带来的是思想,当你允许这些语言在你的身体系统内运行时,你以为你只是简单的使用,可是内在的认同已经开始形成。比如,一次好久不见的同学说我工作辛苦,我回复她一句“为d服务”,话音刚落,周围人的眼光立即聚焦到我的身上,我也起了一身冷汗,这竟然是从我嘴里说出来的?!这样的我,和半个世纪之前无数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第二点,问题总是与zz立场相关。人们总是认为,“一个作家应该……?是不是应该……?”,人们总是默认,一个作家应该有担当、有责任、有社会意识。然而文学并不应该是这样,从事实经验出发,从内心讲述,才能写出好故事,为了什么目的、迎合什么要求的“命题作文”看似得到了一时的荣誉,可是他们真的存在测价值和意义吗?作者说“深藏在人的意识深处的,就是命令、控制、设定界限的需求”,人们喜欢确定性,寻觅确定性和终极真理,他们喜欢参与那种由确定性塑造的革命,当人们拼命想控制他人时,注意,不管是控制的那个人,还是被控制的人,都要警惕起来了。

  第三点,人们总是追求强烈的激动、愉悦之感,以及对持续强力的刺激的搜寻。“还有什么比一个人在自己二十来岁时就成为了真理的唯一占有者更快乐的呢?”莱辛讲的是20世纪的历史,可也是21世纪的我们,是大陆的pink、是半岛的抗议者,每个人都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唯一的真理,带来的是“非此即彼”的敌对,我一定要打倒对方,此时无论是暴力事件还是网络出征其实都只是手段了,但手段也很重要,因为手段才能彰显自我,目的是什么反而不重要了,不,也许他们从没有弄清目的是什么。

  第四点,许多人热爱暴力和杀戮。虽然love&peace才是主流,可正如作者所言,暴力的浪漫从法国大革命就开始,在俄国革命加强,在我国更是具有神话般的色彩。许多名词可以证明这一点,“胜利”“鲜血”“干”“战斗”,国人对战争片的热爱,对“出征”之类行动的热忱,都是其影响。人类是动物,虽然有人性,可是不经意间,兽性总会压制人性,占领我们的思维。人类是懒惰的,因为惰性,我们放任自己沉醉于这种回归原始的熏熏然中,却不知道,我们已经丧失了作为人的基本要义。

  第五点,本书一直强调的群体性。虽然独立、自主的观念深入人心,可是对群体性的渴求仍然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为了在群体中生活下去,每个人都被驯化为群体的一员,具体表现为言行一致、一致对外、惩罚背叛者(认为他们比敌人更值得严厉对待,党派意识),容易陷入集体性的精神失常(种种不理智行为)。外界压力虽然重要,可是来自集体内部顺从的压力都更让人丧心病狂。人们开始走向“自我审查”“自我阉割”(包括此文中用缩写、代称的种种做法),最终这些不齿或不喜的态度都被人们内化。

  作者是乐观的,即使在群体中,也总有一小部分人坚持自己的观念,她认为人类的未来就肩负在这一小部分人的肩头,而我们应该做的是扩大这部分人的规模,让人类朝着民主而多元的社会前进。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读书、反思、思考、采取行动。读历史和文学,从中认识到什么是永恒,什么只是一时的狂欢;认识到什么是生活的经验,什么只是虚无的喧嚣;从中熟识社会科学,在发生上述模式时,辨认他们。审视大众意识和那些看似无法抗拒的压力,制止大型社会漩涡、情绪舞动的发生,因为当身处其中时,即使我们想成为旁观者,我们也不能够,无法理智思考,也无法提出问题或抗议。人们说谎、争斗,使冷静、理智的低调讨论不再可能,而后者才是产生真理的方式。个体才是社会的基调,恢复个体的力量,让个人对改变事物的能力怀抱信心,让个人的观点完好无损,在个体中孕育思想,并孕育变革的力量。

  迈向真理自然是艰辛的,可是为自己亲手画下情感主义的牢笼,后果更是可怕。作者举了古埃及埃赫那吞的例子,一个人建立了一套关于爱和光明的信阳,来抵抗关于死亡的信仰;一个孤单的勇敢的个体像大型祭祀及其和国家发起挑战,这不是不可能实现。现实的问题就在那里,人类的劣根性就在那里,垂头丧气毫无用处,大方承认,并就此审视和组织我们的态度,远离自己最本能的反应和直觉,未来才会成为可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